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1-11 07:4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的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七个方面说一下我对本节课的设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作为“中国的地理差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之一,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主要作用有两个:①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②由于后面区域选择不能过多,且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因此,在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同时还能为后面复习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中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2、新旧课标对比
本节课对应的具体课程标准要求是:
1.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旧课标变化不大,新课标的要求更加具体。针对这样的课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的复习目标:21教育网
1. 通过阅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能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特点。
2. 通过阅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和景观图,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
3. 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4. 通过对照,比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异同点。
二.说学情
初二学生在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初中所有四册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 并且已经对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总论部分进行了复习,有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本单元前面两节课的复习。经过接近两年的地理学习,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总结归纳、迁移提升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中,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不会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模式
复习课是初二下半年最主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型,我们根据王敏勤教授对复习课的一些建议,结合教研中心对复习课的要求,我们确立了一个以“问题导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主复习,固化知识。3、能力提升,活化知识。4、问题引领,思维拓展。5、达标检测,直通中考。这五个复习环节,站在本单元的角度,明确这一节课的复习目标,带着复习目标,在固化—活化—拓展的问题驱动下,学生沿着三级台阶在自主—合作—点拨中,完成本节课的复习,最后通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直通中考环节让学生来触摸中考试题,达到本节教学的最终目的。21cnjy.com
四.说设计
本节课的复习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在这个环节主要是联系本单元的整体内容,向学生出示复习目标。时间2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并能从上节课的复习中迁移地理区域分析的方法,明确本节课的目标。2·1·c·n·j·y
2.自主复习,固化知识。在这个环节,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学生出示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干湿地区划分图,气候分布图,地形图,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地图,再结合课本上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自主学习完成填图和填表,填图填表完成后进行比较,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时间7分钟。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载体。本环节通过对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干湿地区划分图,我国气候分布图,我国地形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形图及景观图的阅读,山脉和地形区的填写,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自然地理特征的填表,让学生在读图填图中完成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对比,达成复习目标1和4。21·cn·jy·com
3.能力提升,活化知识。在这一环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设计了1、西北为什么干旱?干旱的气候特征对河流、湖泊、植被有什么影响?2、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什么?说出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3、说出西北地区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影响本区种植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本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从高寒自然特征方面,解释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5、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什么?说出该农业的主要分地区。本区发展农业限制性因素是什么?有利条件有哪些?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人口、村镇和重要交通线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 这样六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本的插图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合作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时间12分钟。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设问,在任务驱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学生去探究,在自我学习中明确自然地理特征对经济、交通、村镇人口分布的影响,让学生从社会经济角度体验感悟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达成复习目标2和3。2-1-c-n-j-y
4、问题引领,思维拓展。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地区那种资源比较匮乏?那些资源比较丰富?从资源跨区域调配角度看西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应建立那些联系?2、从自然地理特征看,西北、青藏地区丰富的能源有哪些?两区都丰富的有哪些?3、西北地区纬度位置比青藏地区高,为何热量条件反而比青藏地区好?4、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上生活的人们,为何越是炎热的天气,越是盼着出太阳,盼着天气晴朗?5、西北地区河流的汛期和补给水源和东北地区有什么不同?6、在西北和青藏地区修铁路面临的困难各自是什么?六个层次更深的问题,将本节课的内容,拓展到了全国各地。因为这六个问题难度较大,因此,直接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然后展示汇报,教师点拨。时间14分钟。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达成复习目标1、2、3、4.【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达标测试,直通中考。出示达标检测题。时间十分钟。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5个选择题和一个综合题都是近几年中考中的原题,旨在让学生直接触摸中考,学以致用。达成复习目标1、2、3、4.www.21-cn-jy.com
五、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本着简洁、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用、清楚的特点我把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用不同颜色的笔分成不同的两部分,既体现这两大地理区域共性,又能看出他们的差异。  21*cnjy*com
六、说评价
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采取个人自主评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组组内评价、小组组间评价和老师的即时评价、最后评价相结合。每个人的得分会在小组记录员的笔下产生本组的最佳组员,每个小组的得分会在黑板上及时出现,明星小组以得分的多少产生。【来源:21cnj*y.co*m】
七.说开发
1、图片。本节课的复习需要大量的地图做依托,我用多媒体及时的为学生呈现。
2、材料。本节课的相关材料,我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呈现
3、视频和音乐。主要是在课前为学生播放西北地区的景观和音乐,下课时为学生播放青藏地区的景观和音乐。
4、试题。搜集中考经典原题,在达标测试题呈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