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夸父逐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夸父逐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10 18:44:36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语文备课组25.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动画.avi浅层阅读1.作家作品。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山海经》共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是出自一人一时之手。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特产、药物、祭祀、巫医等,还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2.文体链接。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的征服和对理想的追求。3.重点词语解释①夸父与日逐走( )
②入日( )
③未至( )
④化为邓林( )
⑤饮于河、渭( )
⑥河、渭不足( )竞跑,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没有赶到成为介词,到黄河;够4.一词多义欲得饮( )
饮于河、渭( )
化为邓林( )
争为帝( )①饮②为名词,饮食,食物和水动词,喝作做5.古今异义①夸父与日逐走
古义:
今义:
②饮于河、渭
古义:
今义:跑行走专指黄河泛指河流6.词类活用①北饮大泽
②道渴而死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7.重点句子翻译。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②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③未至,道渴而死。
④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遗弃的手杖,化为桃林。深层阅读1.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2.这篇神话故事的主题是什么?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3.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4.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1)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英勇的气概。
(2)消极方面:比喻自不量力。但这种理解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5.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语文积累1.三皇说:
(1)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3)伏羲、祝融、神农(《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三皇五帝”2.五帝说:(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
(《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资治通鉴外纪》) 夸父与日逐走
道渴而死
杖化邓林宏大志向
顽强意志
英雄气概第二课时 共工怒触不周山浅层阅读1.重点词语解释。
①昔者( )
②怒而触不周之山( )
③故水潦尘埃归焉( )
④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从前碰、撞积水;汇集;“于是,于此”zhuān 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做2.古今异义①地维绝
古义: 今义:
②地维绝
古义: 今义:绳子维持断停止3.词类活用天倾西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北4.特殊句式①倒装句
天倾西北
②省略句
(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
(夸父)未至,道渴而死状语后置,即“天西北倾”省略主语“共工”,即“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 省略主语“夸父”,即“夸父未至,道渴而死”5.重点句子翻译。①怒而触不周山。
②天柱折,地维绝。
③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④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持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深层阅读1.请你概括这则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败后怒触不周山日月星辰移位2.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3.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本文通过叙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大败发怒撞击不周山,使日月星辰移位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探索精神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4.如何理解文中结尾的两句话?《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既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5.齐诵两篇短文,归纳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1)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华夏民族的英雄。
(2)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3)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语文积累与挑战有关的名言
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 ——雨果
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尔·乔治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共 工 怒 触 不 周 山
(暴躁、豪气、勇敢)天柱折--天倾西北
地维绝--河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