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咏雪》选自部编本第二单元第8课,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抒写亲人之间的感情。本文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通过谢家子弟寒日咏雪一事,以简洁明快、含蓄隽永的语言塑造了谢道韫、谢朗、谢安这三个人物,展示魏晋世家大族的儒雅气度和优良家风。
教学目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意思,积累重点字词,如:“儿女” “因”“骤”“差”“未若”等。
分析“撒盐”“柳絮因风起”两则比喻的妙处。
感受人物性格,了解古人优良家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分析“撒盐”“柳絮因风起”两则比喻的妙处。
2、感受文中人物性格,了解古人优良家风。
教学准备
导学案、教案
《咏雪》教学设计一稿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黑板上的三张图片分别来自哪一则成语故事吗?(展示曹冲称象、孔融让梨、杨氏之子三幅图。)学生说出成语。
师提问:这三则故事的主人公有什么共性?
生答:机智、聪明。
师:今天,我们将要认识另外两位机智的儿童,请大家翻开课本《咏雪》
二、温故知新,预习检测
师:昨天已经让大家提前预习了课文,老师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生上前完成填空。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师:我们先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生齐读
师: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则文言的意思?
生: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再一起来齐读一遍。
四、精读课文,研读品析
师:这则文言讲的是 几个人在讨论“雪”像什么,(板书:咏雪)
雪像什么呢?胡儿谢朗和谢道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分组讨论,比较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生1:把雪比作柳絮写出了雪飘落时的轻盈之态。
师:不错,你的观察力很强。
生2:而且把下雪比作飘飞的柳絮比起撒盐来更具美感。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说一说撒盐这个比喻的好处。
生3:我觉得盐和雪颜色上更为接近。
师追问:柳絮是什么颜色?(ppt展示柳絮颜色)
生:哦,原来柳絮是灰白色。
生4:我觉得把下雪比作撒盐也很好,因为文中提到“俄而雪骤”,即雪下大了。用撒盐来作比,更贴近当时下雪时的那种状态,有力量感。
师:很好,你读书非常细致,能从原文中抓住重要字词去分析。
生5:我还是觉得“柳絮”更好。因为柳絮因风而起是春天的场景,用春景来描摹冬天的景象,更能给人温暖之感。
师:你觉得这两个孩子有什么个性和共性?
生1:都很聪明。
师:不错,那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还感受到这两个孩子各有什么特性?可结合课文关键词作答。
生2:谢太傅刚提问胡儿就能立即应对,说明他思维敏捷。
生1:我从“未若”一词中读出谢道韫对自己的答案十分满意,她很自信;此外她能用春日之景来描绘雪花,说明她想象力丰富,观察也很仔细。
师:非常好,你读得很细致。
师:那么谢太傅对于他们两人的回答作何反应?
生答:公大笑乐。
师:你觉得谢太傅更认同哪个答案?
生1:谢太傅更认同谢道韫的答案,因为在胡儿回答之后他没有任何反应。
生2:我也认为是谢道韫,因为文中最后一句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其实也是对她的一种肯定。
师:同学们言之有理,那既然如此,谢太傅为何不直接夸奖谢道韫呢?我们再来看两则课外补充材料(ppt展示材料)结合补充材料我们看出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家长?
课外资料1:
谢遏年少时,好著(zhuó)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jué)与赌,得之即烧。
译文:谢遏(谢玄)年轻时,喜欢佩带紫罗香袋,腰间挂着手巾。太傅(谢安)不希望他这个样子,但也不想伤害了他的自尊,就假装和他赌这些东西,赢了后就全烧掉。
补充资料2: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注释:那得:如何,为什么。 初不:从未,全不。
译文:谢安的夫人教育儿子,她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见过您教导儿子呢?”谢安回答说:“我平常是用自身的言行教导儿子的。”
师:结合补充材料和课文内容,你觉得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注重教育
生2:尊重孩子
师:窗外大学纷纷,屋内一家研读经典,讲论文义,谈笑风生。这样的家庭氛围是怎样的?
生答:和谐、温暖、和睦、幸福、融洽等词。
师小结:
正是因为有谢安这样开朗、儒雅、和蔼、尊重孩子、懂得教育智慧的家长,才有了谢家子弟的人才辈出,才有了“咏絮之才”这一千古佳话。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重要啊!
五、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慧机智,也可让我们一窥魏晋世族的家庭生活雅趣和时代丰姿。
【板书展示】
盐:颜色
下落时的状态 乐
柳絮:轻盈
美感
【作业设计】
作业布置:长辈的哪种特质对你影响最深?试着写一段你和家人的小故事,200字左右。
修改建议
建议1:导入应该和课文内容直接相关,需更换。
建议2:明确教学目标:即赏析比喻之妙,感受良好家风。突出重点,可删减人物分析部分,在分析两人的比喻之妙时,带出二者形象即可。
建议3:本文的重点字词解释,还需提出来分析,不可一概略过。
建议4:读的部分比较少,可设计多种读法,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咏雪》教学设计二稿
一、导入:
在《红楼梦》中有一句这样的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你们知道“咏絮才”指的是谁吗?在小说中指的是满腹诗才的林黛玉,我们现在一般用“咏絮之才”来形容一个女子才华出众。那你们知道“咏絮之才”这一典故的出处在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课文《咏雪》。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9页。(板书标题)
二、温故知新,预习检测
1、师:昨天已经让大家提前预习了课文,老师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完成填空:《世说新语》是 ( )宋临川王( )组织编写的一部( )小说集,主要记载( )至 ( )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的两则分别出自( )和 ( )篇。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作风,鲁迅先生称它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2、 师: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重点字词。(一个小组逐一过关重点字词)
重点字词:俄而、未若、骤、差
古今异义:儿女、因
3、请学生给“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断句,关注“之”字的用法。
三、师生共读,理解文意
师:我们先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生齐读
师:老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代表示范朗读。
学生读后老师范读,并提醒学生标好停顿,关注字词。
师: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则文言的意思?
生: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再一起来齐读一遍。
四、由浅入深,研读品析
师:这则文言讲的是 几个人在讨论“雪”像什么,(板书:咏雪)
雪像什么呢?胡儿谢朗和谢道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分组讨论,你觉得这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生1:比作柳絮更好,把雪比作柳絮写出了雪飘落时的轻盈之态。
师:不错,你的观察力很强。
生2:而且把下雪比作飘飞的柳絮比起撒盐来更具美感。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说一说撒盐这个比喻的好处?
生3:我觉得盐和雪颜色上更为接近。
师追问:柳絮是什么颜色?(ppt展示柳絮颜色)
生:哦,原来柳絮是灰白色。
生4:我觉得把下雪比作撒盐也很好,因为文中提到“俄而雪骤”,即雪下大了。用撒盐来作比,更贴近当时下雪时的那种状态,有力量感。
师:很好,你读书非常细致,能从原文中抓住重要字词去分析。
生5:我还是觉得“柳絮”更好。因为柳絮因风而起是春天的场景,用春景来描摹冬天的景象,更能给人温暖之感。
师:你觉得这两个孩子有什么个性和共性?(分角色朗读,生1扮演谢朗;生2扮演谢道韫;师扮演谢太傅)
角色扮演之后,扮演学生回答人物个性。
师:你觉得这两个孩子有什么个性和共性?
生1:都很聪明。
师:不错,那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还感受到这两个孩子各有什么特性?可结合课文关键词作答。
生2:谢太傅刚提问胡儿就能立即应对,说明他思维敏捷。
生1:我从“未若”一词中读出谢道韫对自己的答案十分满意,她很自信;此外她能用春日之景来描绘雪花,说明她想象力丰富,观察也很仔细。
师:非常好,你读得很细致,表达能力也很强。
师:那么谢太傅对于他们两人的回答作何反应?
生答:公大笑乐。
师:你觉得谢太傅更认同哪个答案?
生1:谢太傅更认同谢道韫的答案,因为在胡儿回答之后他没有任何反应。
生2:我也认为是谢道韫,因为文中最后一句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其实也是对她的一种肯定。
师:同学们言之有理,那既然如此,谢太傅为何不直接夸奖谢道韫呢?我们再来看两则课外补充材料(ppt展示材料)结合补充材料我们看出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家长?
课外资料:
谢遏年少时,好著(zhuó)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jué)与赌,得之即烧。
译文:谢遏(谢玄)年轻时,喜欢佩带紫罗香袋,腰间挂着手巾。太傅(谢安)不希望他这个样子,但也不想伤害了他的自尊,就假装和他赌这些东西,赢了后就全烧掉。师:我们再来看两则课外补充材料(ppt展示材料)结合补充材料我们看出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家长?
生1:注重教育
生2:和蔼
生3:开朗
生4:儒雅
师:窗外大学纷纷,屋内一家研读经典,讲论文义,谈笑风生。这样的家庭氛围是怎样的?
生答:和谐、温暖、和睦、幸福、融洽等词。
师小结:
正是因为有谢安这样开朗、儒雅、和蔼、尊重孩子、懂得教育智慧的家长,才有了谢家子弟的人才辈出,才有了“咏絮之才”这一千古佳话。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重要啊!
五、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慧机智,也可让我们一窥魏晋世族的家庭生活雅趣和时代丰姿。
【板书展示】
盐:颜色
下落时的状态 乐
柳絮:轻盈
美感
【作业设计】
作业布置:长辈的哪种特质对你影响最深?试着写一段你和家人的小故事,200字左右。
修改建议
建议1:修改板书,需精心设计
建议2:更换提问的方式: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可换一种问法,要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分析两个比喻的妙处。
建议3:学以致用,让学生动笔自己写“雪像什么”?
建议4:补充资料比较多,学生理解有难度,选择其一即可。
建议5:可融合单元教学任务小结。
《咏雪》教学设计三稿
一、导入
《红楼梦》中有一句这样的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你们知道“咏絮才”指的是谁吗?在小说中指的是满腹诗才的林黛玉,我们现在一般用“咏絮之才”来形容一个女子才华出众。而 “咏絮之才”这一典故的出处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课文《咏雪》。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9页。(板书标题)
二、温故知新,预习检测
1昨天已经让大家提前预习了课文,老师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完成填空。
《世说新语》是 ( 1 )宋临川王( 2 )组织编写的一部( 3 )小说集,主要记载( 4 )至 ( 5 )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的两则分别出自( 6 )和 ( 7 )篇。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作风,鲁迅先生称它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图片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图片
1、南朝 2、刘义庆 3、志人 4、汉末 5、东晋 6、《咏雪》 7、《陈太丘与友期》
2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重点字词。(一个小组逐一过关重点字词)
重点字词:1.俄而、2.未若、3.骤、4.差
古今异义:5.儿女、6.因
图片滑动滚动条查看答案图片
1、不久,不一会儿 2、倒不如 3、急,紧 4、大致,差不多 5、子侄辈 6、凭借
3请学生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明确“之”字在本句中是人名。)
三、师生共读,理解文意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注意读准重点字词字音。
(齐读)
老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试着注意句子停顿。
(示范朗读)
(老师范读,并提醒学生标好停顿)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则文言的意思?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试着注意句子停顿。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再一起来齐读一遍。注意读准节奏,读出情感。(生齐读)
(齐读)
四、由浅入深,研读品析
赏析讨论
这则文言讲的是几个人在讨论“雪”像什么。(板书寒日咏雪)
雪像什么呢?胡儿谢朗和谢道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下面分组讨论,赏析两个比喻的妙处。
把雪比作柳絮写出了雪飘落时的轻盈之态。
老师小结
“撒盐空中差可拟”把下得猛烈密集的雪比作“在空中撒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场景真切——形似。
“柳絮因风起”将大雪飘飞比作柳絮乘风而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雪飘舞的轻盈姿态。不仅给人以美感,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意境——神似。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形似,更要追求神似。
综合学生的讨论成果,我们看到对于雪的两个比喻,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各有其妙处。师板书(比喻新巧)
你们会觉得雪像什么呢?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写作任务:(平板展示练笔,请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分享)
(师板书“家庭和睦”)
老师小结
正是因为有谢安这样开朗、儒雅、和蔼、尊重孩子、懂得教育智慧的家长,才有了“咏絮之才”这一千古佳话,才有了谢家子弟的人才辈出。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重要啊!
五、课堂总结
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亲情是世间最普通却也最珍贵的情感。回望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我们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感受到:虽然身体残缺,但母亲无私的爱让他的生命坚韧完整;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读懂了身为父亲的担当和责任;我们今天所学的《咏雪》一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儒雅睿智的长者,正是在他的教育之下,才有了谢家的人才辈出,才有了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咏絮之才”这一佳话。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你身边的长辈有哪些特质影响你最深?试着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举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