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街道卢山初中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2-10论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街道卢山初中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2-10论语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10 19:4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论语》十则
[名师金手指]
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其人,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学法提示
背诵法背诵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因材料而异。经常采用的方法有:1.形象法。想着作品里的具体形象和情景,好像投身其中,情景交融地背诵。背诵诗词常用此法。2.思路法。沿着作者的思路,找到作品的线索,按照内容的线索去背诵。3.重点词语法。勾出能引起记忆的重点词语,由一个重点词语就能联想起一两句话。然后记住几个重点词语,就能联想起一小段话。如果能先背出一大堆中的重点词语,就有利于背诵这一大段的内容。4.减字法。熟读一小段内容,把每个分句的第一个字写在纸上,然后只看纸上的这些字,把这一小段的内容背出来。一旦能背出来,就把纸上的字涂掉几个,减少一半,继续看着留下的字背,直至连贯、顺畅地背出。5.滚雪球法。即把一大段内容,划分成若干小段,每小段有一个完整的意思,逐次推进背出。以后者带前者如同滚雪球那样。
[文本研讨室]
预读·基础积累
1.请在课文中把下面的词语标注出来,注意字形和字音。
论语 陬邑 愠 三省 说 传 罔 殆 是知也 诲女知之 凋 弘毅
2.作家档案。
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吗?是《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自从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从此,它整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成为我们民族性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论语》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箱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故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有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曲阜)人,他也有两个“最”: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
朗读·整体感知
3.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研读·深入理解
5.运用场景复原法,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论语》的写作体例有的是对话体,对话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请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
②这一则谁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是怎么问的?又是谁答的?是如何答呢?
③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
④课文《<论语>十则》中的其余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是语录体。其实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应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示例第四则:此则仅有孔子的答语,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写出来应是: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请同学们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完成后学生或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
6.课文中哪些句子是说学习态度的?哪些句子是说学习方法的?哪些句子是说个人品德修养的?请分列如下:
①谈学习态度的有:
②谈学习方法的有:
③谈思想品德修养的有:
7.把本文中出现的成语写在下面。
品读·含英咀华
8.品味《论语》会发现它的语言特色表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通俗平易而又精粹雅致的口头语言,显得质朴、简练,(二)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使得文章更加含蓄、形象、生动,(三)虚词运用纯熟自然加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请结合课文,举例说明以上特点。
悟读·拓展创新
9.有条件的话,到我们县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的文化广场去转一趟,那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 “孔子论语墙”,请你看看墙上《论语》的名言中有哪些我们在课本上没学过,你把它记下来,回来后和同学们一起搞清楚它们的意思。
当堂达标
10.根据提示填写本文中有关学习的词句。
①好学:
②肯问善问:
③不满足,不骄傲:
④谦虚:
⑤诚实:
⑥以学习为乐:
⑦按时复习:
⑧总结复习,发现新知:
⑨学思结合:
⑩不断积累:
[美文赏练厅]
11.阅读下面的两则论语,完成后面的问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①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②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知”字的意思。
⑴人不知而不愠
⑵温故而知新
⑶诲女知之乎
⑷知之为知之
⑸是知也
③翻译下列句子。
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⑶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④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反思评价
要点整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掌握的知识点有:
情智闪烁
学完本课后,我有如下感悟:
交流评价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我认为:
相关链接
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可以了解我国5000年的历史,知道许多精彩诱人的故事。
——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源,现代汉语的许多词语出于文言,文言的许多句子成为现代汉语的成语,学文言能大大促进现代汉语学习。
——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提升人生价值,甚至改变人生命运。
——文言文简练,典雅,抑扬顿挫,读起来有很大的美感。
——我国古代典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大量资料可供现代研究之用,但如果不懂文言文,则无法利用。
学习文言文“十字诀”:
读懂——能见“言”而知“意”;
读熟背诵——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形成语感;
积累词句——特别是古今不同的词语和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