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街道卢山初中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4-19在山的那边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街道卢山初中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4-19在山的那边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10 20:4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在山的那边
[名师金手指]
学习目标
正确书写并读准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反复朗读本文,以至熟读成诵,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主旨。
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语的含义。
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本诗中“海”与“山”的象征义。
学法提示
朗读法宋代的朱熹曾说:“凡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朗读要把字音读准,朗读过程中,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情感能真挚。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文本研讨室]
预读·基础积累
1.请在课文中把下面的词语标注出来,注意字形和字音。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间 想望 漫湿
2.作家连线。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现在丹江口市)的武当山下,从小随父母在山区生活。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此诗是作者在大学读书时写的。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3.请把你认为本诗中写的好的诗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并再多读几遍。
朗读·整体感知
4.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5.诗歌写作要讲究意象的选取,文中诗人精心选取了“海”和“山”两个意象,请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谈谈你对“山”和“海”蕴含的意思的认识。
研读·深入理解
6.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7.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8.“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9.“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10.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品读·含英咀华
11.本诗语言凝练,请根据提示赏析下面句中的词语。
①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②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 )
③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
④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悟读·拓展创新
12.少年时期是多梦的季节,每个人都有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中的“大海”,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在看海的途中你曾经遇到了哪些“群山”,你又是怎样一个个把它们踩在脚下的呢?请以“我心中的海”为话题,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当堂达标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 在远方为我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 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 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 你的眼睛……
①依据课文为上文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②解释加粗词语的含义。
“一座座”表明了
“一次次”表明了
③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诱惑着我的山顶:
漫湿我枯干的心灵:
④根据上文意思说一说要想实现理想应具备怎样的精神?
[美文赏练厅]
14.下面你将要读到的《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是一首饱含哲理的寓言诗。全诗借一个山民的口吻,表达了长期处于封闭性传统文化中的人们的要求,以及突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与《在山的那边》一样,诗中的“山”和“海”也不单指自然中的实体,那么,它们又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山民 文/韩东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①这是一首饱含哲理的寓言诗。结合课文,试分析诗中“山”与“海”意象的内涵。
②你如何理解“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一句?
③你怎么理解诗歌中的“父亲”?把他和《在山的那边》的“母亲”作比较,你更喜欢谁?
反思评价
要点整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掌握的知识点有:
情智闪烁
学完本课后,我有如下感悟:
交流评价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