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29 17:33:11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四上·兴仁月考)烧开水后冒出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C.小冰晶
2.(2023三上·莱芜期末)用镊子解剖桃花的顺序是(  )。
A.花萼一花冠一雄蕊一雌蕊
B.雌蕊一雄蕊一花冠一花萼
C.花冠一花萼一雌蕊一雄蕊
3.(2024三上·垦利期末)下列物体没有固定体积的是(  )
A.空气 B.水 C.石头
4.(2024三上·垦利期末)(  )适合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沙漠。
A.叶子宽大的椰子树
B.根系发达的红柳
C.贴着地面生长的西瓜
5.(2024三上·垦利期末)下列各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6.(2024三上·垦利期末)下列物品利用了弹力的是(  )
A.轮船 B.橡皮筋 C.鞋底花纹
7.(2024三上·垦利期末)自然状态下,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  )
A.乒乓球 B.铁钉 C.泡沫板
8.(2024三上·垦利期末)夏天往地上洒一些水后感到凉快些,是因为(  )
A.水是凉的
B.那是人的错觉
C.水蒸发吸收周围热量
9.(2024三上·垦利期末)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的(  )加热。
A.焰心 B.外焰 C.内焰
10.(2024三上·垦利期末)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最短。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二、判断题
11.(2024三上·垦利期末)水的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2.(2024三上·垦利期末)液体的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  )
13.(2022三上·青岛期中)橡皮泥改变形状后,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14.(2024三上·垦利期末)日晷是测量影子长度的工具。(  )
15.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
16.(2024三上·垦利期末)石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石块在水中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17.(2024三上·垦利期末)地球表面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
18.(2024三上·垦利期末)我们日常吃的莲藕是植物的茎。(  )
19.(2024三上·垦利期末)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20.(2021四下·巴林左旗期末)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
三、连线题
21.(2024三上·垦利期末)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很多,请将下列混合物与对应的分离方法正确连线。
四、实验探究
22.(2024三上·垦利期末)如右图所示,两株盆栽植物,一株叶子繁多,一株去掉叶子,用透明塑料袋罩起上部,在茎底部用绳子扎紧,同时放在向阳处。
(1)大约两小时后,会发现有叶子的塑料袋内壁上   ;没有叶子的塑料袋内壁上   。说明叶子具有   的作用。
(2)这是一个   实验,唯一不同的条件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烧开水后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2.【答案】A
【知识点】解剖花
【解析】【分析】解剖桃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
3.【答案】A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石头和水都有固定的体积。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当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自身会做出调整,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根系发达的红柳适合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叶子宽大的椰子树适合生长在热带雨林;贴着地面生长的西瓜适合生长在沙地。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所以无论容器的形状、放置方式如何,容器内液体的液面都会保持水平。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故选B。
7.【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自然状态下,有的物体容易浮,有的物体容易沉。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自然状态下,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铁钉。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叫蒸发,水在蒸发的时候会吸收热量,会使周围的温度变低。夏天往地上洒一些水后感到凉快些,是因为水蒸发吸收周围热量。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所以选用外焰加热。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上午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到中午最短,下午由短到长。所以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中午最短。故选B。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叫蒸发。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水蒸汽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题目说法正确。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所以液体的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题目说法正确。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里所含物质的多少,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不变。根据对质量的认识,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质量不变。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通过观察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来计量时间的。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小苏打在相同状况下溶解能力没有食盐强。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石块下沉是由于自身受到的重力大于受到水的浮力。题目说法错误。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1%,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故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题目说法正确。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莲,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我们日常吃的莲藕是植物的茎。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题目说法正确。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温也不会上升,沸腾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21.【答案】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的分离要结合物体的性质,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三种。如铁屑和木屑,磁铁吸引铁制品,用磁铁把木屑中的铁钉吸出来;白糖和沙中白糖溶于水,沙不溶于水,可以用先溶解后过滤再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可以采用蒸发的方法;大米和米糠中米糠浮在水面上,大米沉入水底,可以用水分离或者风吹;沙和大豆混合物的颗粒不同,用筛网过滤。
22.【答案】(1)有水珠;没有水珠;蒸腾水分
(2)对比;一株叶子繁多,一株去掉叶子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说明叶能蒸腾水分。
(2)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个实验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一株叶子繁多,一株去掉叶子。
1 / 1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四上·兴仁月考)烧开水后冒出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C.小冰晶
【答案】B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烧开水后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2.(2023三上·莱芜期末)用镊子解剖桃花的顺序是(  )。
A.花萼一花冠一雄蕊一雌蕊
B.雌蕊一雄蕊一花冠一花萼
C.花冠一花萼一雌蕊一雄蕊
【答案】A
【知识点】解剖花
【解析】【分析】解剖桃花时一般都是由外到内解剖,如果从内到外解剖,会破坏花朵的组织细胞,首先摘除萼片,然后是花瓣,再摘下雄蕊,最后摘下雌蕊。
3.(2024三上·垦利期末)下列物体没有固定体积的是(  )
A.空气 B.水 C.石头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石头和水都有固定的体积。故选A。
4.(2024三上·垦利期末)(  )适合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沙漠。
A.叶子宽大的椰子树
B.根系发达的红柳
C.贴着地面生长的西瓜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当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自身会做出调整,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根系发达的红柳适合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叶子宽大的椰子树适合生长在热带雨林;贴着地面生长的西瓜适合生长在沙地。故选B。
5.(2024三上·垦利期末)下列各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所以无论容器的形状、放置方式如何,容器内液体的液面都会保持水平。故选C。
6.(2024三上·垦利期末)下列物品利用了弹力的是(  )
A.轮船 B.橡皮筋 C.鞋底花纹
【答案】B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故选B。
7.(2024三上·垦利期末)自然状态下,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  )
A.乒乓球 B.铁钉 C.泡沫板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自然状态下,有的物体容易浮,有的物体容易沉。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自然状态下,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铁钉。故选B。
8.(2024三上·垦利期末)夏天往地上洒一些水后感到凉快些,是因为(  )
A.水是凉的
B.那是人的错觉
C.水蒸发吸收周围热量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叫蒸发,水在蒸发的时候会吸收热量,会使周围的温度变低。夏天往地上洒一些水后感到凉快些,是因为水蒸发吸收周围热量。故选C。
9.(2024三上·垦利期末)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的(  )加热。
A.焰心 B.外焰 C.内焰
【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所以选用外焰加热。故选B。
10.(2024三上·垦利期末)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最短。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答案】B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上午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到中午最短,下午由短到长。所以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中午最短。故选B。
二、判断题
11.(2024三上·垦利期末)水的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叫蒸发。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水蒸汽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题目说法正确。
12.(2024三上·垦利期末)液体的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所以液体的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题目说法正确。
13.(2022三上·青岛期中)橡皮泥改变形状后,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里所含物质的多少,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不变。根据对质量的认识,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仅仅是形状改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质量不变。
14.(2024三上·垦利期末)日晷是测量影子长度的工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通过观察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来计量时间的。题目说法错误。
15.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小苏打在相同状况下溶解能力没有食盐强。
16.(2024三上·垦利期末)石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石块在水中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石块下沉是由于自身受到的重力大于受到水的浮力。题目说法错误。
17.(2024三上·垦利期末)地球表面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1%,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故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题目说法正确。
18.(2024三上·垦利期末)我们日常吃的莲藕是植物的茎。(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莲,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我们日常吃的莲藕是植物的茎。题目说法正确。
19.(2024三上·垦利期末)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题目说法正确。
20.(2021四下·巴林左旗期末)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温也不会上升,沸腾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三、连线题
21.(2024三上·垦利期末)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很多,请将下列混合物与对应的分离方法正确连线。
【答案】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的分离要结合物体的性质,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三种。如铁屑和木屑,磁铁吸引铁制品,用磁铁把木屑中的铁钉吸出来;白糖和沙中白糖溶于水,沙不溶于水,可以用先溶解后过滤再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可以采用蒸发的方法;大米和米糠中米糠浮在水面上,大米沉入水底,可以用水分离或者风吹;沙和大豆混合物的颗粒不同,用筛网过滤。
四、实验探究
22.(2024三上·垦利期末)如右图所示,两株盆栽植物,一株叶子繁多,一株去掉叶子,用透明塑料袋罩起上部,在茎底部用绳子扎紧,同时放在向阳处。
(1)大约两小时后,会发现有叶子的塑料袋内壁上   ;没有叶子的塑料袋内壁上   。说明叶子具有   的作用。
(2)这是一个   实验,唯一不同的条件是   。
【答案】(1)有水珠;没有水珠;蒸腾水分
(2)对比;一株叶子繁多,一株去掉叶子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说明叶能蒸腾水分。
(2)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个实验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一株叶子繁多,一株去掉叶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