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18 文言文二则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18 文言文二则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9 21: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凿壁偷光的匡衡
映月读书的江泌
同学们,古时候有很多喜欢读书的孩子,你们知道有谁吗?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文言文二则
18
两篇。
文言文指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学习方法
《晋书·车胤传》
囊萤夜读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用口
袋装。
萤火虫。
题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
夜晚读书。
车胤,字武子,东晋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公安曾埠头乡)人。
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
走近人物
《晋书》 唐代房玄龄等人编撰,共一百三十卷,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该书史料甚备,博采杂著,多记异闻。是了解两晋历史的基本史籍。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多音字
1.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chéng
2.我家门口有一棵茂盛的榕树,长满数不清的枝条。
shèng

shǔ
shù
我会写
香囊
行囊
萤光
萤火
恭喜
恭敬
勤奋
勤快
博学
博士
贫穷
清贫
重逢
相逢
焉知
焉能
学习生字
上中下结构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读出停顿。
2.没有标点符号的,要根据意思适当读出停顿。
读出节奏、读好停顿
伴读音乐
对比读一读
A.以夜继日。
B.以夜继日焉。
文言文常用语气词。加上一个“焉”字感觉时间长,还能读出古人摇头晃脑的感觉。
互动课堂
1.借助课文注释、插图,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思考:在少年时代,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车胤。
肃敬勤勉。
通晓,明白。
疲倦。
译文: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贫穷。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用夜晚接着白天。
译文: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
囊萤夜读
练囊
用布袋装
白色的布袋
锦囊妙计
囊中羞涩
比一比
同一个词语,有时候表示事物名称,有时候表示一种动作行为。
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恭勤不倦
囊萤夜读
博学多通
表现
原因
第一句
第二句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自由表达,熟读成诵。
总结方法




在少年时代,车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少年时代的车胤家境贫寒,但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囊萤夜读》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克服困难
珍惜时间
勤奋学习
梳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也可以根据前后语境理解。
给一些字组成词语来理解。
利用已知和生活经验来理解。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课后第3题)
胤恭勤不倦。(疲倦)
家贫不常得油。( )
用这样的方法我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提示:这种方法叫扩词法,也叫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贫穷
.
.
凿壁偷光
匡衡 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 穿壁 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
2
3
4
注释
1
2
3
4
【匡衡】西汉经学家。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乃】就。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蜡烛
引来
照映
江泌映月
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坠地则更登。



②[升屋]爬到屋顶上去。
③[更]再。
①[斫屧]做鞋。

zhuó xiè
这是一位( )的江泌。
迁移阅读
胤( )不倦,博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 )盛数十( )以( ),以夜继日焉。
填一填,背一背
恭勤
多通
练囊
萤火
照书
《囊萤夜读》讲述的是晋朝人车胤利用________代替油灯勤学苦读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__________,这样日后才能有成就。
萤火虫
勤奋苦学
主题概括
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
1.他是唐代一位诗人。
2.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想象奇特。
3.他是浪漫主义诗人。
4.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方舆胜览·眉州》
铁杵成针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磨成,做成。
缝衣针。
题解: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ch
自由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古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你能读好停顿吗?
伴读音乐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互动课堂
读书方法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扩词法
学习
文言文
的方法
看插图
借助已学知识
与生活经验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课后第2题)
胤恭勤不倦。(疲倦)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
提示:这种方法叫扩词法,也叫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放弃
.
.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溪水的名字。
地点。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世代代相传。
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
扩词法:放弃。
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路过。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正在。
遇到。
老妇人。
问之,曰:“欲作针。”
上文中的老妇人
译文:(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这跟铁棒磨成针。”
想要

李白会问什么?
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想象感悟
李白问:“(老奶奶 )”
老奶奶说:“( )”
李白又问:“( )”
老奶奶答:“( )”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李白被老婆婆的什么意志感动?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儿时的李白能“还卒业”,体现了他的什么品格?
有恒心
有毅力
刻苦学习
很多人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你怎么看?
故事不一定真实,但我们在读的时候,要透过这个故事,看到它所反映出的精神,那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铁杵成针》讲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 ,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故事告诉我们:只有 地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铁杵磨针
持之以恒
主题概括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译文: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木头就会被锯断;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
拓展延伸
你喜欢文中的李白吗?说说你的理由吧。
喜欢。因为他能从别人做事中联系自己的学业,并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地去学习,所以我很喜欢。
拓展延伸
囊萤映雪 废寝忘食 牛角挂书
昼耕夜诵 闻鸡起舞 凿壁借光
韦编三绝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焚膏继晷
形容刻苦学习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