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程标准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学习 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并理解其形成的严重后果,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历史解释能力。(历史解释)
2.通过制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事年表,养成历史时序意识,构建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3.通过史料研读,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培养历史信息处理能力。(史料实证)
4.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背后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重大事件;认识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唯物史观,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第一次世界大战
注:图片均来自百度;视频来源:https://haokan./v vid=663938076159192475&pd=haokan_share&context=%7B%22cuid%22%3A%22_8vXigaVBfluiSu6l8vea_O6-a0882ak_uSmulauva0maHirjivaagf51M5otWuJw1EmA%22%7D
三国同盟VS三国协约
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成立;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背景
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三国同盟VS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德、奥匈、意(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民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地区。1912年和1913年,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大军事集团支持,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908年,奥匈帝国企图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对。1914年,奥匈帝国举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这一挑衅激怒了塞尔维亚的爱国者,他们秘密筹划暗杀事件。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吗
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导火线(直接原因)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意、保、奥斯曼土耳其
(1)大战爆发:
(2)交战双方: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 塞、比、罗、希、美、中等国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一战概况——大战爆发、交战双方、主要战场和战线
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丘吉尔
西线
英法—德
东线
俄—德、奥匈
南线
塞尔维亚—奥匈
主要战场:欧洲
西线
东线
南线
1914年6月28日
1914年7月28日
1916年2月
1917年
1918年11月11日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凡尔登战役开始
美、中、巴等对德宣战
俄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导火线
转折点
开始
结束
一战进程1914.7.28—1918.11.11
如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特点、影响)
1.性质
2.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规模空前:这次大战在欧洲爆发,迅速扩展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争规模空前,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损失惨重:战争双方竞相使用新式武器,共有3000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到3000多亿美元,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3.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史料实证】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德军潜艇
德军毒气
德军远程大炮
法军飞机
英军坦克
辩史 科学造福人类VS科学毁坏人类
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大大造福了人类。但是,一战中,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在战场上,却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科学到底是造福于人类?还是毁坏着人类?
结论:科技发展本身无害,关键在于把科技用在哪里。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于提高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发展上。
项目 事例
战场
典型战役
影响战争 进程事件
结束
性质
影响
启示
一战梳理
项目 事例
战场 主要是欧洲战场,后来,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等地。
典型战役 凡尔登战役
影响战争 进程事件 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巴西参战。
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性质 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 ①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③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启示 战争是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一战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