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30 10: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壹·巴黎和会
贰·华盛顿会议
巴黎和会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壹·巴黎和会
1919.1.18-1919.6.28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史迹寻踪
历史瞬间:相隔48年的同月同日
1919.1.18开始,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历史巧合?
刻意安排?
or
1871.1.18,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诞生。
“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凡尔赛宫镜厅)里。由于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幕式上,法国总统庞加莱的演说
巴黎和会概况
召开
目的
参加国
操纵者
结果
召开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
目的 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参加国 参加和会的有27个战胜国的代表。苏维埃俄国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操纵者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结果 (1)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2)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3)巴黎和会还决定建立国际联盟,但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巴黎和会会场
巴黎和会会场(局部)
巴黎和会会场(全景)
顾维钧(1888-1985)出席1919年巴黎和会时拍摄并且签名
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巴黎和会性质
《凡 尔 赛 条 约》 领土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军事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波兰等国的独立。
赔款 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巴黎和会中心议题: ; 性质:
美国因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巴黎和会三巨头:
劳合·乔治(前排居左)、
克里孟梭(前排居中)、
威尔逊(前排居右)
巴黎和会中心议题:对德问题; 性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贰·华盛顿会议
1921.11.12-1922.2.6
地点:美国华盛顿
华盛顿会议的概况
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
华盛顿会议的会场
目的:
参加国: 主导国:
结果:
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参加国:美、英、法、日、中等9国,主导国:美国
结果:签署了《九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等条约
《九国公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等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美、英、日、意、让步,签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比例为5:5:3:1.75:1.75。
加深了美日的矛盾,为后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中国“受伤”最严重(弱国无外交);日本受限最厉害;美国获得利益最多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
内容 《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影响
内容 《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影响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不同点 基础
性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不同点 基础 凡尔赛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处置的基础之上,华盛顿体系则是对战胜国关系进行调整的结果。
性质 凡尔赛体系围绕着欧洲政治格局,特别是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展开,具有明显的分赃性质;华盛顿体系围绕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争夺以及美、英、日海军军备竞赛,特别是中国问题的处理而展开,具有明显的争霸性质。
你认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真的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吗?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美国1923—1929年,整个工业生产率提高40%;法国1924年工业生产总量超过战前水平;英国1929年的工业常量也达到1913年水平。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强强联手压制德国,德国却偏偏成为二战的源头;
华盛顿会议上,西方国家力挫日本,日本又恰恰成为二战的东方策源地。
材料三: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②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爆发埋下隐患。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