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巩固训练)(有答案) 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巩固训练)(有答案) 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29 23:02:40

文档简介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巩固训练2)
【课时衔接】
1.(用惯性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一辆运输液体货物的车,液体中有气泡,当车突然向右开动时,气泡将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其原因是 具有惯性。
【基础通关】
2.每当卫星在空中进行变轨时,卫星都得向外喷火,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这说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倘若卫星在飞行的过程中,突然失去一切外力的作用,卫星将 。
3.被国外媒体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通车运营,以在大桥上行驶的客车为参照物,桥边的栏杆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客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而突然向车辆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倾倒。
4.在三国故事《走麦城》里,关羽的坐骑赤兔马被绊马索忽然绊倒,马之所以会被绊马索绊倒,是因为前蹄被绊马索绊住后 ,但身体由于 仍要 ,所以马会向前摔倒。
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素养提升】
6.如图所示,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
路线继续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
7.教材变式练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决赛中,我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金牌。图为运动员的接力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在匀速转弯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用力推前面的运动员,目的是改变队友的运动方向
C.用力向前推队友时,不会受到前面队友对自己的作用力
D.用力推队友前,不再蹬地仍能继续向前滑动是因为运动员有惯性
8.如图所示,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是 ( )
A.一定向左减速
B.可能向左减速
C.一定向右加速
D.可能向右减速
9.真情境如图,这是小朋友在荡秋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手抓的绳子表面粗糙不平,可减小摩擦
B.秋千摆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C.秋千从高处摆到低处,运动状态不变
D.秋千速度越大,小孩具有的惯性也越大
10.素养拓展练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①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②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铅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一架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从飞机上先后投下三枚炸弹,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的三枚炸弹在空中的排列位置应是 ( )
12.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木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 序号 水平板面 高度h/m 水平距离s/m
1 木板 0.20 1.00
2 木板 0.40 2.00
3 木板 0.60 3.00
4 铺上棉布的木板 0.20 0.50
5 铺上棉布的木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木板 0.60 1.50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与 有关。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3.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公交车在紧急刹车时,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倾甚至摔伤 为避免因此受伤,乘客应采取何种防范措施(说出一种即可)
参考答案
课时衔接
1.右 液体
基础通关
2.运动状态 做匀速直线运动
3.运动 前方
4.静止 惯性 向前运动
5.D
素养提升
6.b 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小球将沿b路线做匀速直线运动。
7.D 8.B 9.B 10.C 11.A
12.(1)木块下滑的高度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3.坐公交车的时候,人和车都是向前运动的,当汽车突然停止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以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甚至摔伤。防范措施:坐稳扶好。
2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巩固训练1)
【课时衔接】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每次实验时,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静止滑下
B.采用了转换法,即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了力对运动的影响大小
C.通过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若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体育课上,小王同学在进行推铅球训练,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若推出的铅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瞬间,不受外力的作用,则球将 ( )
【基础通关】
3.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作惯性;所有物体在任何时候都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
4.洗手后用力甩手,由于 (选填“水”或“手”)具有惯性,水从手中脱落;水滴最终会落在地上,这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 (选填“没有”或“仍具有”)惯性。
5.新素材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升空进入轨道。卫星的惯性 (选填“会”或“不会”)消失,助推器喷气调整卫星的运行轨迹,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6.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B.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
C.行车时要注意保持车距
D.学校路段需减速慢行
【素养提升】
7.沿东西方向直线行驶的火车突然刹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这是由于小球具有 。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火车是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8.教材拓展练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个车轮
B.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快
C.拍打衣服,衣服上的灰尘掉落
D.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
9.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匀速前进时,有一竖直悬挂的拉手突然向后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做匀速运动
B.汽车突然减速运动
C.汽车突然加速运动
D.汽车的运动不能确定
10.若外力全部消失时,下列情况能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发球时将乒乓球沿竖直方向抛到最高点
B.荡秋千的人达到最高点
C.斜抛出去的篮球达到最高点
D.跳绳时人达到最高点
11.当斧头松了时,将斧柄往凳子上撞几下,斧头就紧紧地套在斧柄上了,如图所示。这是为什么呢 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12.素养拓展练“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如图,这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的“斜面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如下:
(1)两个对接的斜面A、B,小球由斜面A静止释放后,在斜面B上所达到的高度与原释放时的高度几乎相等。
(2)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3)减小斜面B的倾角,小球若要到达原来的高度将通过更长的路程。
(4)若斜面B变成水平面,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物体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
①请将上述步骤进行分类,属于可靠事实的是 ,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 (填序号)。伽利略通过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的原因。
②笛卡儿在伽利略观点之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你认为笛卡儿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
参考答案
课时衔接
1.C 2.C
基础通关
3.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具有
4.水 重力 仍具有
5.不会 运动状态
6.B
素养提升
7.惯性 东
8.C 9.C 10.C
11.开始,斧头和斧柄一起向下运动;后来,斧柄撞在凳子上受力作用而停止运动,斧头由于惯性,仍然继续向下运动,就紧紧地套在斧柄上了。
12.(4)①(1)、(3) (2)、(4)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②没有涉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