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爱莲说(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爱莲说(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11 13: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想一想:你喜欢什么花,说说理由?我喜欢_____,因为它_________。爱莲说【宋】周敦颐走近作者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原名敦实,亦称敦颐。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分析解题说“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听读感知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疏通文意研读赏析请同学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感情线索。莲爱研读赏析1、请同学们找处描写莲的美好形象的语句。2、这句话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描写莲的?3、从描写莲花优美形象的语句中,你们可以
联想到君子的哪些品德?
4、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莲出 淤 泥 而 不 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濯清涟而不妖莲出 淤 泥 而 不 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莲君子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不攀附权贵中通外直独立高洁不蔓不枝美名远扬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纯真自然不显媚态内心通达行为正直自尊自爱令人尊敬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研读赏析3、借赞美莲花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态度,这种
写法叫什么?1、作者要赞美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2、作者对爱菊者、爱牡丹者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样的?陶渊明世人隐逸者予惋惜甚爱正衬独爱托物反衬菊独爱牡丹莲富贵者君子者鄙视赞美言志爱莲说疏通文意一、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濯清莲而不妖( )
A、妖艳
B、妖怪
C、美丽而不端庄C2、香远益清( )
A、更加
B、有意
C、益处A3、亭亭净植( )
A、亭子
B、耸立的样子
C、美丽的姿态B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A、玩耍
B、玩弄
C、游玩 B5、花之隐逸者也( )
A、隐居
B、隐藏
C、逃跑A6、花之君子者也( )
A、品德高尚的人
B、地位高的人
C、丈夫A7、陶后鲜有闻( )
A、新鲜
B、鲜艳
C、很少C8、请指出下列“之”的用法和意义。(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助词 )( 的 )(舒缓语气)(无意)(助词)(的)(助词)(的)研读赏析用原文回答下面三道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惟独喜爱莲花?
(2)作者对菊、牡丹、莲分别有何评价?
(3)作者对爱菊者、爱莲者、爱牡丹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拓展延伸描写莲花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拓展延伸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 留得残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
布置作业作业: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
要求:通过对某物的外形或品质的描述,表达你对某物的赞扬或厌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