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亚洲和北美洲都直接濒临的海洋是( )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印度洋和北冰洋
C.大西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大西洋
读下列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与亚洲组成世界最大大陆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与亚洲以运河为界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与亚洲所跨温度带一致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5.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亚洲气候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因素②海陆因素③植被因素④地形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图中A处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7.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寒带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8.亚洲的季风气候类型有____种( )
A.1 B.2 C.3 D.4
9.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10.日本的大型海港里远洋船舶进出繁忙,请你猜猜,这里船舶进港和出港所运的货物最有可能的是( )
A.进港为矿产品,出港为农产品 B.进港为矿产品,出港为工业制成品
C.进港为工业制成品,出港为农产品 D.进港为农产品,出港为矿产品
11.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质地较轻的木屋,主要是因为 ( )
A.森林资源丰富 B.传统的风俗习惯
C.减轻地震伤害 D.居住木屋舒适方便
12.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特点是( )
A.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B.河流自南向北流,说明地势南高北低
C.河流与山脉分布没有什么规律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河分布规律明显
13.下列四组物产当中,世界最大产地在东南亚的是( )
A.石油、锡矿石 B.铁矿石、煤炭 C.椰子、天然橡胶 D.小麦、香蕉
14.印度为了改变过去大量进口粮食的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起,推行了农业发展战略——“绿色革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革命”是以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目的
B.印度的“绿色革命”不值得我国学习
C.虽然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但粮食产量并没有显著改变
D.“绿色革命”是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改进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等措施来提高粮食产量
15.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下列平原主要位于俄罗斯的是( )
A.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东欧平原、西欧平原
C.关东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D.恒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二、解答题
16.东南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1)组成:A 半岛;B 群岛。
(2)大洲或大洋:① (大洲);③ (大洋);④ (大洋)。
(3)交通要道:甲 。
17.读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形区为 ,B海域为 湾。
(2)根据图中风向,说明当地正处于 (雨季或旱季),当该季风的势力很强时,常给当地带来 (洪涝或干旱)灾害。
参考答案:
1.A
【详解】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故亚洲和北美洲都直接濒临的海洋是北冰洋和太平洋。故选A。
2.D 3.C 4.A
【分析】2.读图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大洋洲,③是非洲,④是欧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连在一起,叫做亚欧大陆。所以根据题意选D。
3.亚洲和③非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①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亚洲和④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所以根据题意选C。
4.根据四个大洲的位置可知,①北美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②大洋洲地跨热带和南温带,③非洲跨热带,南温带、北温带,④欧洲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所以根据题意选A。
【点睛】世界七大洲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5.B 6.D 7.A 8.C
【解析】5.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①②④对应的B正确;亚洲气候特点的形成与植被因素无关,③所在的ACD错误。故选B。
6.图中A处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据图可知,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位于亚洲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均小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亚洲的季风气候类型有3种,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9.B
【详解】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一些小的岛屿组成,其中本州岛是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所以排除ACD,选B。
10.B
【详解】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地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但是海港优良,主要是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C
【详解】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可以减轻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及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日本民居的有关知识。
12.D
【详解】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该地区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结合相关地图记忆有效。
13.C
【详解】湿热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故选C。
14.D
【详解】印度的“绿色革命”是指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改进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等措施来提高粮食产量,而不是植树造林,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学习,绿色革命后,印度粮食基本能自给,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A
【详解】俄罗斯自西向东的地形区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所以属于俄罗斯地形区的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故选A。
16.(1) 中南 马来
(2) 亚洲 太平洋 印度洋
(3)马六甲海峡
【分析】本题以东南亚地理位置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东南亚的位置、组成、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A是位于中国以南的中南半岛;B位于东南亚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2)读图可知,①是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③是东南亚东临的太平洋;④是东南亚西临的印度洋。
(3)读图可知,图中甲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17.(1) 德干高原 孟加拉
(2) 雨季 洪涝
【分析】本大题以南亚地区图为材料,涉及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带来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A地形区为印度的德干高原,B海域为印度东部的孟加拉湾。
(2)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当地此时盛行西南季风,说明当地正处于雨季,因为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绐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当西南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持续时间长,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