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必考卷(第1-5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年的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A.89 B.90 C.91
2.2瓶果汁重1千克,( )瓶这样的果汁重1吨。
A.1000 B.200 C.2000
3.张老师买2个篮球,付出200元,应找回多少元?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A.又买了3个排球 B.篮球比排球贵12元 C.每个篮球96元
4.31×□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A.5 B.4 C.3
5.未来小学有30个班,为了估算学校的总人数,王林调查了其中4个班的人数(如表)。请你根据王林调查的数据,估一估未来小学的学生总数最可能是( )人。
一(3)班 二(1)班 三(5)班 四(2)班
39人 41人 43人 38人
A.160 B.1500 C.1200
6.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840-36÷4 B.(840-36)÷4 C.840-36×4
二、填空题
7.小明骑自行车绕操场行一圈是400米,每天早晨骑2圈,他每天早晨骑自行车行( )米;再行( )米就是1千米。
8.下面是森林快餐店的营业时间。先仔细观察,再回答问题。
上午 中午 下午
6:00-8:30 11:00-1:00 5:00-7:30
(1)森林快餐店全天营业( )小时。
(2)森林快餐店下午5:00开始营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 )。
(3)熊伯伯18:35经过这家快餐店,它( )吃到晚饭。(填“能”或“不能”)
9.要使7□×4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可以填( )。
10.64×14的积是( )位数,积的最高位是( )位;估一估29×21的结果大约是( )。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21×19( )400 145-33-29( )145-(33+29)
37×50( )43×60 135-35÷5( )(135-35)÷5
12.计算68×(22+47)时,第一步算( )法,第二步算( )法,结果是( )。
三、判断题
13.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2个0。( )
14.比5吨多30千克,是530千克。( )
15.在计算2500-37×(15+42)时,减法和加法可以同时计算。( )
16.第二、三、四季度的天数都是相同的。( )
17.这个钟面上的时刻一定表示上午9时,不能表示21时。( )
四、计算题
18.口算。
70×40= 14×50= 5×6+8= 240÷6= 35×10=
80×50= 23+69= 6×9+5= 400×8= 75-38=
19.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1×36= 85×40= *72×28=
20.脱式计算。
339÷3+166 (331-124)×3
五、解答题
21.水果批发城准备进17吨梨,如果安排载质量3吨和4吨的货车来运输,要一次运完,各用几辆最合适?
22.司机韩叔叔开货车运送物资,上午10:00从甲地出发,14:30到达乙地,中途休息了30分钟。已知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他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3.白云小学有25个班级,平均每班43人,今天午餐每个学生发1盒酸奶,一箱酸奶有48盒,食堂准备20箱这样的酸奶够吗?如果不够,还需要准备多少盒这样的酸奶?
24.学校食堂买了25箱苹果,每箱2层,每层15个。全校6个年级,每个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36人。
(1)食堂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全校每人分1个苹果,够吗?
25.看图回答问题。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闰年一年有366天,2月有29天。平年一年有365天,2月有28天。先判断2022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判定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是: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一年有12个月,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每月31天,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和11月,每月30天。
【详解】2022÷4=505……2,有余数,是平年,2月有28天。
31+28+31
=59+31
=90(天)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以及大月和小月的有关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看1000里面有几个1,再乘2,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1×2=2000(瓶)
2000瓶这样的果汁重1吨。
故答案为:C
3.C
【分析】要求找回的钱数,要用付出的钱数减去2个篮球的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求2个篮球的总价,要用每个篮球的价格乘2;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需要补充的条件是“每个篮球96元”;
200-96×2
=200-192
=8(元)
所以应找回8元。
故答案为:C
4.C
【分析】依次将2、3、4、5…代入算式中,看□里是哪个数时,积是四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1×24=744
31×34=1054
31×44=1364
31×54=1674
□最小可以填3。
故答案为:C
5.C
【分析】观察题目可知,各班的人数大多为四十人上下,则将每班人数都看作整十数,再乘班级的数量即可。
【详解】39、41、43、38近似于40
40×30=1200(人)
学生总数最可能是1200人。
故答案为:C
6.C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求出各个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详解】A.840-36÷4
=840-9
=831
B.(840-36)÷4
=804÷4
=201
C.(840-36)×4
=804×4
=3216
3216>831>201
故答案为:C
7. 800 200
【分析】操场一圈是400米,小明每天早晨骑自行车绕操场2圈,他每天早晨骑自行车行2个400米,即400×2=800(米);把1千米化成1000米,减去骑行的800米即可。
【详解】400×2=800(米)
1千米=1000米
1000-800=200(米)
小明骑自行车绕操场行一圈是400米,每天早晨骑2圈,他每天早晨骑自行车行800米;再行200米就是1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和减法的意义的灵活运用,注意单位名称的换算。
8.(1)7
(2)17:00
(3)能
【分析】(1)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到了下午1时的( +12 );用上午8:30减去上午6:00,计算出上午的营业时间;将中午11:00和中午1:00转换为24计时法,再用末尾时间减去开始时间,计算出中午的营业时间;将下午5:00和下午7:30转换为24时计时法,再用末尾时间减去开始时间,计算出下午的营业时间;最后将三个营业时间相加即可;
(2)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到了下午1时的( +12 );
(3)先将下午5:00和下午7:30转换为24时计时法,再观察18:35属不属于营业时间段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上午营业时间:上午8:30-上午6:00=2小时30分;中午营业时间:中午11:00为11:00,中午1:00为13:00,13:00-11:00=2(小时);下午营业时间:下午5:00为17:00,下午7:30为19:30,19:30-17:00=2小时30分;全天营业时间:2小时30分+2小时+2小时30分=7(小时),所以森林快餐店全天营业7小时。
(2)下午5:00为17:00,所以森林快餐店下午5:00开始营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17:00。
(3)下午5:00为17:00,下午7:30为19:30,那么下午的营业时间是17:00—19:30,而18:35在营业时间内,所以它能吃到晚饭。
9.0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7□×40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有0,积一定有一个0,要使积的末尾有两个0,则□=0或□×4的积末尾有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于4×5=20,如果□填5,则原式为75×40=3000,积的末尾有3个0,不符合题意;如果□填0,则原式为70×40=2800,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符合题意。
故要使7□×4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可以填0。
10. 三 百 600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64×14的积,再进行解答;估算29×21时,将29估成30,21估成20,再相乘求积。
【详解】64×14=896,则积是三位数,积的最高位是百位;
29×21≈30×30=600,则估一估29×21的结果大约是600。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旨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1. < = < >
【分析】第1题,计算出21与19的积,再与右边的数进行比较;
第2题,根据减法的性质直接判断即可,a-(b+c)=a-b-c
第3题,计算算式的得数,再比较;
第4题,左边算式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右边算式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最后比较得数即可。
【详解】21×19=399,21×19<400;
145-33-29
=112-29
=83
145-(33+29)
=145-62
=83
另外,根据减法的性质:145-33-29=145-(33+29)
37×50=1850
43×60=2580
1850<2580
37×50<43×60
135-35÷5
=135-7
=128
(135-35)÷5
=100÷5
=20
128>20
135-35÷5>(135-35)÷5。
12. 加 乘 4692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规律,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68×(22+47)
=68×69
=4692
计算68×(22+47)时,第一步算加法,第二步算乘法,结果是4692。
13.×
【分析】20×30=600,20×50=1000,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4.×
【分析】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5吨换算成千克,再加上30千克即可。
【详解】5吨=5000千克
5000千克+30千克=5030千克
则比5吨多30千克是5030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当两个数单位不一样时,不能直接相加,应先换算成同一单位,再计算即可。
15.×
【分析】根据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在计算2500-37×(15+42)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
第二季度包含4、5、6月份,第三季度包含7、8、9月份,第四季度包含10、11、12月份。这三个季度中有31天的月份有5月、7月、8月、10月、12月,只有30天的月份有4月、6月、9月和11月。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第二季度的天数:30+31+30=91(天)
第三季度的天数:31+31+30=92(天)
第四季度的天数:31+30+31=92(天)
所以第二、三、四季度的天数并不完全相同。
故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一天的开始到中午12时,数字是不变的,只是普通计时法的前面有早上、上午等词语,而24时计时法没有,中午12时以后的时间,24时计时法的时间是普通计时法的时间加上12。
【详解】晚上9时化成24是计时法就是9+12=21时,所以这个钟面上的时刻可以表示上午9时,也能表示21时。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化。
18.2800;700;38;40;350;
4000;92;59;3200;37
【详解】略
19.756;3400;2016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验算时,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即可。
【详解】21×36=756 85×40=3400 *72×28=2016
验算:
20.279;621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339÷3+166
=113+166
=279
(331-124)×3
=207×3
=621
21.安排3辆载质量3吨的货车和2辆载质量4吨的货车来运输最合适。
【分析】安排载质量3吨和4吨的货车来运送17吨梨,一次运完,用载质量4吨的货车来运最多需要5辆,这时载质量3吨的货车需要0辆;然后载质量4吨的货车每次减数1辆,剩下的用载质量3吨的货车来运,把两种货车能运的吨数相加,找出吨数正好等于17吨的方案即可。
【详解】
方案 载质量3吨 载质量4吨 运梨吨数
1 0辆 5辆 20吨
2 1辆 4辆 19吨
3 2辆 3辆 18吨
4 3辆 2辆 17吨
5 4辆 2辆 20吨
6 5辆 1辆 19吨
7 6辆 0辆 18吨
观察表格可知,方案4:2辆载质量4吨的货车,3辆载质量3吨的货车,恰好将货物运完。
答:3辆载质量3吨的货车和2辆载质量4吨的货车最合适。
22.280千米
【分析】先用到达时间减去出发时间,求出一共经过的时间,再减去休息的30分钟,即可求出实际行驶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实际行驶的时间乘速度,即可求出他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4:30-10:00=4小时30分钟
4小时30分钟-30分钟=4小时
4×70=280(千米)
答:他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行驶了280千米。
23.不够;115盒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班的人数乘班级数即43×25求出白云小学一共有多少学生,再用每箱酸奶的盒数乘20求出一共准备了多少盒酸奶,两个数比较,如果学生人数小于或等于酸奶盒数则够,如果学生人数大于酸奶盒数即不用,用学生人数减去酸奶盒数即可求出还需要准备多少盒这样的酸奶。
【详解】43×25=1075(人)
48×20=960(盒)
1075>960
1075-960=115(盒)
答:不够,还需要准备115盒这样的酸奶。
24.(1)750个
(2)够
【分析】(1)根据题意,先用15×2求出每箱有多少苹果,再乘25即可求出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根据题意,先用36×3求出每个年级的人数, 再乘6即可求出全校的人数,再和苹果的个数比较,如果小于或等于苹果的个数即够,如果大于苹果的个数则不够。
【详解】(1)15×2×25
=30×25
=750(个)
答:一共买了750个苹果。
(2)6×3×36
=18×36
=648(人)
750>648
答:每人一个苹果,够。
25.7个
【分析】用带去的钱数减去1瓶免洗洗手液的价钱,求出剩下的钱数。再除以一个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价钱,求出购买口罩个数。
【详解】(50-36)÷2
=14÷2
=7(个)
答:剩下的钱还能买7个一次性医用口罩。
【点睛】本题先求出剩下的钱数,再根据数量=总计÷单价解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