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小狗包弟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巴金基本情况。
2、理清全文的思路。
3、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4、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作者介绍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1929年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并引起轰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随想录》等文学作品。作品介绍相关图片 旁边的小狗就是巴金作品中的“小狗包弟”把握情节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题为《小狗包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展开的?
速读课文2至13段,抓关键语句,回答:小狗包弟的遭遇怎样?作者面对包弟的遭遇,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划出表达情感的句子。
文章结构 包弟遭遇 对应情感
发展(3至6)
继续发展(7至9)
结局(10)
尾声(10至13)
备受欢迎
成为包袱
被送解剖
解剖之后
欢快
忧虑
轻松
沉重、自责、歉疚 开端 (2) 初到“我家” 高兴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整体把握 梳理文章 1、叙事线索
(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2)小狗包弟的来历
(3)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
(4)小狗包弟的厄运
(5)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小狗有哪些经历,“我”的情感态度发生哪些变化?2、把握情感发展线索2、情感发展线索 —— 悲伤
—— 欢快
—— 忧虑
—— 轻松
—— 沉重
—— 歉意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被转送给我、七年相处 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送走了包弟 送走之后心不得安 至今不能释怀狗的经历“我”的情感
时间:
国籍:
颜色:
本领:
主人:
本名:1959(朋友工作调动)日本 黄色立脚作揖瑞典旧主人,朋友,我斯包弟小狗包弟信息卡请大家快速阅读,找出重点写包弟与我们亲密相处的段落有哪些?写了“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哪几件事?包弟是怎样的一条狗? 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①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
②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 ;
③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 一段历史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 文革期间,人们是异常的热情,完全丧失了理智刘少奇被批斗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
1966年,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终年67岁。 傅雷,翻译家、文学评论家。翻译作品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1966年9月2日的夜晚,因不堪红卫兵的殴打、凌辱,撕被单结绳与夫人朱梅馥双双系于铁窗自杀。 他时年58岁。 翦伯赞,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1968年12月18日夜,偕妻戴淑宛双双吃下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 杨朔,现、当代作家。抗战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
1968年8月3日绝望中服安眠药自杀。 彭德怀,1928年在大革命低潮时期加入共产党。井冈山时期组建工农红军第5军,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副总司令,抗美援朝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文化大革命中,被囚八年,患上绝症。1974年11月29日辞世,时年76岁。 容国团,1959年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战胜各国乒坛名将,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文革中,容国团被扣上“特务嫌疑”的帽子,于1968年6月含冤自尽,年仅31岁。 很多人在那个时代卷入了盲目的疯狂之中。文革结束以后,很多人不敢正确面对这段历史,或者是逃避这段历史。而一个在文革中没有任何过错的老人,迫于无奈把自己养的一条小狗送到医院供解剖,他是如何看待自己当年的行为的?情感指向:
忏悔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问题探究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从写作效果说,通过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暗示了小狗包弟后来的悲惨命运。 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狗? 首先,小狗包弟虽小,也是一条生命,不应该受到侵害。巴金在80年代初期就有如此认识,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筹,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
其次,作者通过一条狗的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
最后,作者写小狗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3、包弟是一条怎样的小狗?
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喜欢和人类相处,依恋主人,讨人喜欢。
4、作者为什么反复表现包弟对人的友好和依恋?
包弟把人类当成朋友。它越乖巧可爱,它的不幸越能引人深思。
5、“无缝的砖墙”有什么意味?
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不是那曾经很柔软的小“篱笆”了,而是换成了互相隔阂的砖墙,文革对人类心灵的戕害与扭曲,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消弭。
6、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巴金由此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一个人 内心和谐
一个民族 忏悔 走向理性
全人类 和平发展巴金(1904.11.25—2005.10.17 )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
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
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
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
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
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
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
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三、语言艺术探究1、对比手法的运用: 文章第一段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艺术家被“专政队打得头破血流,腿也断了,还拖着游街示众,”“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这里,人的冷漠、势利、残酷与小狗的热情、单纯、讲友情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不如狗的主题,揭露了那个是非颠倒时代的罪行2、反复手法的运用:文中还多次写日本友人由起女士看见“我”就问“你的小狗怎样”,这是反复手法的运用,其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从侧面衬托了小狗包弟的可爱,连见过它一面的日本友人也对它念念不忘。
二是反衬“杀”狗者的凶残,这里的“凶手”不是具体的,而是一个时代。
三是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将小狗的命运由无忧无虑的时代过渡到被送上医院解剖台的结局。四、主题归纳文章通过叙述小狗包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连狗都难以幸免,任何生灵都可能遭受不测。从而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体现了作者呼唤人性,提倡人道主义,具有可贵的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答案】 C(A项“款”读kuǎn;B项“茵”读yīn;D项“剖”读pōu。)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作缉 厌倦 斟酌 波澜起伏
B.内涵 歉疚 浩劫 深思熟虑
C.悲悯 警醒 底蕴 浑溶一体
D.揣测 说谎 判逆 践踏无辜
【答案】 B(A项缉—揖;C项溶—融;D项判—叛。)【答案】 B(A.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B.风姿绰约: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多指美女〉。C.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D.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答案】 B(A.“缓解”后缺宾语,应加上“……的压力”之类的词。C.“短期内”和“一时”重复。D.第二个句子缺主语。)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
②心是烦恼的根源
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
④亦是快乐的根源
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
⑥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
A.⑤②①③④⑥ B.③①⑥⑤②④
C.⑤②④⑥①③ D.③①④②⑥⑤
【答案】 C
6.下列选项中的修辞手法和例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
②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③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
④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A.借代、暗喻 拟人 设问 比喻
B.借喻、暗喻 拟人 反问 无修辞手法
C.借喻、暗喻 拟人 设问 无修辞手法
D.借代、暗喻 拟人 反问 比喻
【答案】 D
7.对下面所给语句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
A.作者在开篇交代这个经历,是借此带出小狗包弟的故事。
B.这句话结构简单,但却言简意赅,引人入胜。
C.这句话和本文结尾语句风格不同,结尾一个自然段属直抒胸臆,语言虽质朴简洁,但艺术表现力较强,而首段与之相比稍逊一筹。
D.文句虽短,但也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及特点: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生活变化的痕迹。
【答案】 C(“稍逊一筹”的说法是错误的,首句和尾句只是在语言风格上有不同之处,但各具特色,都体现了本文语言“质朴”的特色,首句以叙述为主,尾句更侧重抒情,不能说“稍逊一筹”。)
8.本文反映的是“文革”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文革”时期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小狗都保不住命。
B.写小狗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是次要的。
C.小狗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而小狗包弟却不能幸免于难,反映“文革”的破坏性。
D.小狗包弟在作者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写此文为了向小狗道歉。
【答案】 D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狗包弟惨遭厄运,是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
B.文中对“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C.本文中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所以略述。
D.本文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歉疚的心情。
【答案】 B(应为“侧面描写”。)10.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巴金,字芾甘,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分别是《雾》《雨》《电》,还有散文集《随想录》等。
B.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灭亡》,又写过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C.《家》这部长篇小说,以五四时期一个封建家庭内部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为线索,控诉了封建礼教的虚伪与罪恶,歌颂了五四时期青年的觉醒和反抗。
D.《小狗包弟》是一篇叙事散文。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描述为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答案】 A(《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1、从文章中找出能够反映文革那个时代特点的语句,并查阅资料或向老年人请教,和同学讨论讨论,正确评价那个时代。
2、读巴金散文《怀念萧珊》或小说《家》,写写读后感。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