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1 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社会热点1 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30 10:06: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题理清热点
社会热点1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1949年10月1日这天,中国彻底结束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这反映了新中国( )
A.开展独立自主的外交 B.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D.废除了封建地主特权
2.毛岸英带头报名、勇上前线;黄继光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张桃芳刻苦训练、英勇杀敌;邱少云忍受火烧、高度忠诚。上述事件共同反映的精神内涵是( )
A.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B.奋不顾身、热爱祖国
C.积极探索、追求真理 D.敢为人先、革命首创
3.“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与此规定相关的史实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战争
4.这部宪法首先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确认了工农联盟是国家的阶级基础,也就是说肯定了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也就是说宪法制定以后,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明确化了,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部宪法指( )
A.1954年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资政新篇》
5.(新课标·时空观念)下表反映了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该现象应出现在( )
资本主义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0% 7.3% 53.4% 32.2%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92年
6.1980年初,城镇里出现了各种小摊,如理发摊、修鞋摊、磨刀摊、修自行车摊、卖饮料小吃和各种手工艺品摊等。这表明( )
A.农村的改革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经济政策出现了宽松的迹象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7.1972年毛泽东主席决定放弃对日战争索赔,以田中角荣为首的日本政府也感念中国的大度,承诺给予中国近20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这件事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交
8.邓小平曾经就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 )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B.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C.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D.把我国的科技水平推向了国际一流行列
9.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食品支出占比约为64%,2022年,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食品支出的比重为3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人工资的下降 B.持续的通货膨胀
C.政府的宏观调控 D.居民总体收入的增加
10.(新课标·跨学科)下图可用来研究我国( )
A.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剧增 B.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52年我国粮食、棉花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 213 14 369 16 392
棉花 50.2 103.1 130.4
大包干纪念馆——小岗村农民按下18枚红手印
材料二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采取的政策,并概括实行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3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
参考答案
1. B 1949年10月1日,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符合题意
2. B 要点归纳 抗美援朝精神
(1)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2)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5)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3. C
4. A
5. C
6. C
A 与材料没有关系 ╳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后全面展开 ╳
C 根据材料信息“城镇里出现了各种小摊”可知,材料反映出经济政策出现了宽松的迹象 √
D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7. C 1972年中日建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放弃对日战争索赔,以田中角荣为首的日本政府也感念中国的大度,承诺给予中国近20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故选C。
8.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是指“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选C。
9. D 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了并不是指食品消费的数额降低了,而是指总体收入提高了,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吃饱的需求,还可以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也就是消费升级了。故选D。
10. B
11.(1)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1分)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题理清热点
社会热点 1 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1949年 10月 1日这天,中国彻底结束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
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这反映了新中国( )
A.开展独立自主的外交 B.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D.废除了封建地主特权
2.毛岸英带头报名、勇上前线;黄继光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张桃芳刻苦训练、英勇杀敌;邱少云
忍受火烧、高度忠诚。上述事件共同反映的精神内涵是( )
A.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B.奋不顾身、热爱祖国
C.积极探索、追求真理 D.敢为人先、革命首创
3.“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与此规定相关的史实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战争
4.这部宪法首先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确认了工农联盟是国家的阶级基础,也就是说肯定了
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也就是说宪法制定以后,人民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明
确化了,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部宪法指( )
A.1954年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资政新篇》
5.(新课标·时空观念)下表反映了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该现象应出现
在( )
资本主义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0% 7.3% 53.4% 32.2%
A.1949年 B.1953年 C.1956 年 D.1992年
6.1980 年初,城镇里出现了各种小摊,如理发摊、修鞋摊、磨刀摊、修自行车摊、卖饮料小吃和各
种手工艺品摊等。这表明( )
A.农村的改革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经济政策出现了宽松的迹象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7.1972 年毛泽东主席决定放弃对日战争索赔,以田中角荣为首的日本政府也感念中国的大度,承诺
给予中国近 20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这件事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交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邓小平曾经就我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 )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B.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C.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D.把我国的科技水平推向了国际一流行列
9.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 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食品支出占比约为 64%,2022 年,我国居
民的可支配收入中食品支出的比重为 3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人工资的下降 B.持续的通货膨胀
C.政府的宏观调控 D.居民总体收入的增加
10.(新课标·跨学科)下图可用来研究我国( )
A.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剧增 B.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52 年我国粮食、棉花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 213 14 369 16 392
棉花 50.2 103.1 130.4
大包干纪念馆——小岗村农民按下 18枚红手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二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
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采取的政策,并概括实行这
些政策的根本目的。(3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B 1949 年 10 月 1 日,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
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1949年 10月 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符合题意
2. B 要点归纳 抗美援朝精神
(1)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2)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5)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3. C
4. A
5. C
6. C
A 与材料没有关系 ╳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 1984年后全面展开 ╳
C 根据材料信息“城镇里出现了各种小摊”可知,材料反映出经济政策出现了宽松的迹象 √
D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7. C 1972年中日建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放弃对日战争索赔,以田中角荣
为首的日本政府也感念中国的大度,承诺给予中国近 20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故选 C。
8.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是指“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
际地位。故选 C。
9. D 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了并不是指食品消费的数额降低了,而是指总体收入提高了,这样不仅可以
满足吃饱的需求,还可以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也就是消费升级了。故选 D。
10. B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1分)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2分,
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