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6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解题思路模型建构
一、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其中作为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糖类;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基础的是蛋白质;作为人体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的是脂肪;既不构成人体细胞又不提供能量,需求量小,但作用很大的是维生素;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体重的60%—70%,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有重要的作用的是水;不能储存能量,但能够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是无机盐。
2.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状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维生素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A 夜盲症、皮肤干燥 肝、乳制品、胡萝卜等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 维生素B1 脚气病、神经炎 糙米、花生、瘦肉等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C 坏血病 水果、蔬菜等
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动物肝脏以及牛奶等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左上腹部,最膨大的部位)→小肠(腹腔内,最长5—6米)→大肠(阑尾位于右下腹部)→肛门。
2.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3.食物的消化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唾液)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酶(胃液 ) 酶(肠液、胰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胃 小肠
胆汁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小颗粒 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
4.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人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少量的水和
酒精;小肠能够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所有营养物质;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其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有:
(1)长:小肠细且长,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2)大:小肠内有皱襞和绒毛,增大消化和吸收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3)多:小肠内消化液和消化酶种类最多,有利于消化;
(4)薄:小肠绒毛薄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吸收。四、合理膳食
1.合理膳食要求我们要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营养的配置依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其从下到上第一类是谷类、第二类是蔬菜水果类、第三类是鱼、肉、蛋类、第四类是奶和豆类、第五类是油脂类。
2.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膳食要清淡少盐;饮酒应限量;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食物应该清洁卫生、不变质。
【例题一】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嚼馒头一段时间后会有甜味,是因为馒头中的 在在[②]内被消化为 。
(2)暴饮暴食时[ ]这一器官会产生明显的饱腹感。
(3)若进食时狼吞虎咽,会增加消化和吸收最主要的器官[ ]的负担,容易使人患消化系统疾病。
(4)[④]肝脏分泌的 虽不含消化酶,但能对 进行初步消化,故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
(5)肠腺和[ ]这两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能够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6)据资料显示,一个人的食欲与其体内消化酶的活性有关。人在高烧39℃时,会没有食欲,原因是 。
【方法总结】馒头进入口腔后,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与口腔内的唾液充分混合,而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我们细嚼馒头会感觉到有甜味,就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⑤胃的负担;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若进食时狼吞虎咽,会增加消化和吸收最主要的器官小肠的负担,容易使人患消化系统疾病;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是物理性消化,因此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能够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消化液必须含有多种消化酶。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只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因此,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的消化腺是肠腺、胰腺;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在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人在高烧39℃时,会没有食欲,原因是体温过高,降低了酶的活性。
【答案】(1)淀粉;麦芽糖(2)⑤(3)⑦(4)胆汁;脂肪(5)⑥(6)温度高,会影响(降低)酶的活性(分解作用、消化作用)
【举一反三】(2023·济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下图是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1-4表示心脏四腔,A~D表示生理过程a表示某种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合理”是“合理膳食”的原则之一、谷类、薯类中的淀粉经过消化最终转变为a,小肠内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 ,a经过[ ] 过程进入循环系统。
(2)健康人血液中a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与人体内 (填写激素名称)的分泌有关;如果一次性摄入糖类物质过多,尿液中也会出现a,从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原因是[ ] 作用有一定限度。
(3)“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 组成。跑步是常见的运动方式,跑步时,呼吸频率加快,氧气通过 作用从肺泡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下肢肌肉过程中,先后经过心脏的 (用序号表示)
(4)“戒烟限酒”可有效降低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吸烟者往往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现象,原因是吸烟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该气体与血液中 结合,影响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导致组织细胞缺氧。
(5)“心理平衡”是健康的“金钥匙”。读书、听音乐都有助于心理健康,参与这两项活动的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
【答案】(1)肠液、胰液;B;吸收
(2)胰岛素;D;肾小管的重吸收
(3)骨骼肌;气体扩散(或扩散);2、4
(4)血红蛋白(或红细胞)
(5)视网膜、耳蜗
【解析】(1)淀粉在口腔被唾液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再在小肠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葡萄糖,最终被小肠吸收到血液中去;图中A过程是消化,B过程是吸收;故填:肠液、胰液;B;吸收;
(2)健康人血液中a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与人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关,胰岛素可以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若短时间内摄入糖分过多,则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D过程)有限,无法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就会导致尿糖;图中C过程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D过程是肾小管的重吸收;故填:胰岛素;D;肾小管的重吸收;
(3)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运动时,肺会通过呼吸作用将外界气体吸入肺部,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将其扩散到血液中,由肺静脉传递到心脏的2左心房、4左心室,然后由体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故填:骨骼肌;气体扩散;2、4;
(4)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但若吸入的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氧气减少,出现缺氧甚至死亡的现象;故填:血红蛋白;
(5)视觉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听觉的感受器位于耳蜗,耳蜗上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故填:视网膜、耳蜗。
【例题二】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缺乏合理营养知识,膳食摄入不平衡,加上活动量不足,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几块面包、一杯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谱中的面包,从图(一)“平衡膳食宝塔”来看,属于 类(填字母)。图(二)中曲线 能表示它的消化过程。
(2)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因此应多食用图(一)“平衡膳食宝塔”中的C类和 类(填字母)食物。
(3)图(二)中,X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 。它是人体内消化道的最主要场所,它含有胰液、肠液及 等多种消化液。
(4)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如果人体缺乏 ,就容易得夜盲症。
【方法总结】面包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糖类在膳食宝塔中属于第一层谷物类,即图中的A类,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所以淀粉的起始消化部位是口腔,图二中,甲曲线从口腔就开始上升,所以表示是淀粉的消化过程;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在膳食宝塔中属于第三四层,即图一中的C类、D类;图二中,在X处,已经消化的物质百分比达到了100%,可见X为小肠,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胆汁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酶,可以消化多种食物;瓜果类含维生素比较丰富,人体内如果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缺少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容易患佝偻病(儿童期)和骨质疏松症(中老年期)。
【答案】(1)A;甲(2)蛋白质;D(3)小肠;胆汁(4)维生素A
【举一反三】(2023·株洲)为了探究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否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现提供某品系小鼠若干只、高脂饲料、普通饲料、血糖测定需要的仪器或材料,进行相关实验。金花同学的实验过程为:将20只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分成两组,按照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最后测定甲、乙两组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
(1) 分泌的胆汁使脂肪变成微小额粒,脂肪在 中最终分解为 。
(2)图1甲、乙两组中,对照组为 组。依据图2,可得出结论为: 。
(3)金花同学的实验没有正常情况下小鼠空腹血糖作为对照,不能确定高脂饮食是否引起血糖升高。于是易川同学增加了一组实验,过程为;选取10只生理状态与甲、乙两组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 ,而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出相对含量为1.0。
(4)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血糖正常水平,请你根据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提出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措施: (答出两点)。
【答案】(1)肝脏;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2)甲;有氧运动能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3)正常饮食喂养
(4)减少高脂饮食摄入;多参加有氧运动
【解析】(1)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在小肠内胆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脂肪粒再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有氧运动能否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变量是有氧运动,甲组,持续高脂饲料为对照组,乙组高脂饲料、有氧运动为实验组;根据图2数据,高脂饲料有氧运动组空腹血糖相对含较低,因此,可得出有氧运动能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3) 根据题意,易川同学增加了一组实验,探究问题是高脂饮食是否引起血糖升高?变量是高脂饮食,与之对照的应该是普通饲料喂养。
(4)实验数据显示,有氧运动能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 减少高脂饮食摄入 能够使血糖浓度维持正常水平,所以,提出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措施是:减少高脂饮食摄入;多参加有氧运动 。
一、选择题
1.(2020·云南)吞咽的食物和呼吸的气体都要经过的器官是( )
A.鼻 B.咽 C.喉 D.气管
【答案】B
【解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气管、支气管组成。可见人体在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时都必须经过的是咽。
2.(2022·日照)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②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C.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该图说明了丙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C
【解析】A.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乙是胃,曲线②代表的物质,在乙处开始消化,故②代表的是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麦芽糖,B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有肠腺,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输送到小肠内,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酶,C符合题意。
D.图中可以说明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无法说明是吸收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
3.(2021·连云港)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内被消化、吸收后,供人体生命活动利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最终消化成葡萄糖 B.大肠无消化、吸收功能
C.肝脏分泌的胆汁含脂肪酶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答案】D
【解析】A、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最终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A说法错误。
B、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没有消化功能,B说法错误。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可以把脂肪颗粒乳化成脂肪微粒,有利于脂肪的消化,C说法错误。
D、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说法正确。
4.(2019·兰州)“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关于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粗细粮合理搭配
②主副食合理搭配
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
④饮食要定量
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正确;②主副食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②正确;③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因此不能只吃自己喜爱的食物,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③错误;④合理膳食要求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④正确;⑤晚餐不易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晚上活动较少,对能量的需要较少,故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
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D错误.
5.(2022·贺州)据新闻媒体报道,我国居民健康生活水平与健康行为素养品质整体提高。下列关于中国居民的健康膳食信息合理的是( )
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可乐代替水;③食不过量,天天运动;④食用新鲜卫生的水果蔬菜;⑤方便面代替主食;⑥为节约时间不吃早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条:食物应多样,以谷类为主,①符合题意。
②长期喝可乐的人体内钾等矿质元素含量严重偏低,危害身体健康,②不符合题意。
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五条: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因此食不过量,天天运动符合平衡膳食要求,③符合题意。
④食用新鲜卫生的水果蔬菜,能够为机体摄取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④符合题意。
⑤方便面是不能作为主食吃的。如果长期食用方便面,不仅会让身体的营养缺乏,并且可能引发一些因为油脂过多而产生的疾病,⑤不符合题意。
⑥不吃早餐很易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临床上还发现不吃早餐易引起胃病和胆结石,⑥不符合题意。
6.(2019·天水)假如你是一名营养师,针对下列特定的人群,哪种饮食方案是不合理的( )
A.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
B.坏血病患者要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
C.儿童、青少年要禁止食用辣条,多食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D.糖尿病患者排出大量的糖,所以要多食用糖类含量高的食物
【答案】D
【解析】A、膳食要多盐,会使人体摄入的钠盐过多,容易诱发高血压,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少吃盐,A不符合题意;
B、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尤其是新鲜的柑橘;因此坏血症患者要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B不符合题意;
C、辣条含有多种过量的食品添加剂、色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所以禁止食用;青少年长身体要补充鸡蛋、牛奶,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C不符合题意;
D、糖尿病患者排出大量的糖,这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所以要少食用糖类含量高的食物,D符合题意。
7.(2019·广州)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答案】D
【解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所以体内的甲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注入十二指肠,因此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功能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8.(2020·滨州)小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①变蓝,②不变蓝
C.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消化作用的适宜温度
D.该实验说明了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答案】D
【解析】A.小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由此信息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A正确。
B.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中常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因此图中表示向①、②号试管中加入的都是碘液;②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①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B正确。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消化作用的适宜温度,C正确。
D. ②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①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原因是清水中没有消化淀粉的酶,可见该实验结果说明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而不是葡萄糖,D错误。
9.(2023·衡阳)下表列出了四种食物可食用部分(各100克)营养物质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 糖类(克) 维生素A(微克) 维生素C(毫克) 钙(毫克) 铁(毫克)
甲 5.0 4972 20 6 22.6
乙 18 3 220 10 0.7
丙 51.7 141 4 676 1.2
丁 76.8 0 0 11 1.1
A.食物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为0,应少食用或不食用
B.多吃食物甲有利于预防夜盲症和贫血症
C.食物乙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D.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多食用食物丙
【答案】A
【解析】A、食物丁中虽然不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但是含有较多的的糖类、钙和铁,不能不吃,A错误;
B、分析表中数据食物甲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和铁,吃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夜盲症,儿童吃含钙较多的食物可以预防佝偻病,中老年人吃含钙较多的食物能够预防骨质疏松,B正确;
C、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食物乙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能够治疗坏血病,C正确;
D、 食物丙中含有丰富的钙,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多食用食物丙。D正确 。
10.(2023·益阳)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乙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最先在③中开始被消化
B.图甲中④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C.淀粉在图甲中①和⑥所示器官被消化
D.为保持身材,可用乙图中其它层食物代替E层食物
【答案】D
【解析】题图分析,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①口腔、②食道、③胃、④肝脏、⑤胰腺、⑥小肠、⑦大肠⑧肛门。
ABC、蛋白质最先在胃中开始被消化;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微粒,促进脂肪消化;淀粉在口腔和小肠中被消化。A、B、C不符合题意;
D、题图乙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根据平衡膳食的要求,一日三餐获取得食物要全面均衡,比例搭配合理,不能以其它食物代替某类食物。D符合题意。
11.(2023·怀化)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奶奶为芳芳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炖牛肉、紫菜汤。添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营养搭配更加合理( )
A.炒青菜 B.家常豆腐 C.排骨 D.馒头
【答案】A
【解析】根据营养要全面均衡的饮食需求,食谱中还缺少蔬菜类。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12.(2022·大庆)下列关于人体对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C.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不属于食物的消化过程
D.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葡萄糖
【答案】C
【解析】A.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不符合题意。
B.小肠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因此,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不符合题意。
C.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属于食物的消化过程,消化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符
合题意。
D.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小肠的吸收作用进入血液,不符合题意。
13.(2022·张家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共享文明幸福张家界”。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 )
A.生熟食品分开加工使用
B.鼓励餐饮店“明厨亮灶”,卫生看得见
C.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D.猪肉无需检疫即可上市出售
【答案】D
【解析】A.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使用,避免交叉污染食物,A不符合题意。
B.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卫生,鼓励餐饮店“明厨亮灶”,卫生看得见,B不符合题意。
C.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符合食品加工的基本资质,确保食品安全,C不符合题意。
D.猪肉必须要有卫生检疫许可证才能上市出售,D符合题意。
二、读图理解题
14.(2022·威海)我们经常会食用鸡蛋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蛋白质。那么,鸡蛋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变成”构成人体的蛋白质呢?
(1)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需要在消化系统内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的 才能被吸收利用。
(2)蛋白质的分解主要依靠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蛋白质被消化酶消化的起始器官是[ ] ,主要器官是[ ] 。
(3)食物颗粒越小,与消化液混合越充分,越有助于被消化。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能让鸡蛋变成小颗粒和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的器官有 (填数字)。
(4)蛋白质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主要在[ ] 被吸收,然后运送到全身各处。在细胞中,这些小分子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蛋白质。
【答案】(1)氨基酸
(2)④;胃;⑤;小肠
(3)①④⑤
(4)⑤;小肠
【解析】(1)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在消化系统内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利用。
(2)结合分析可知:在④胃内胃液(胃液含有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在⑤小肠中,蛋白质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胃肠的蠕动,把大的食物颗粒变为小的食物颗粒,物质成分没有发生变化。食物颗粒越小,与消化液混合越充分,越有助于被消化。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能让鸡蛋变成小颗粒和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的器官有①口腔,④胃和⑤小肠。
(4)小肠很长、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故蛋白质被消化成小
分子物质后,主要在⑤小肠内被吸收。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1·宁夏)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针对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馒头、唾液、碘液、清水。
实验用具:烧杯、试管、量筒、玻璃棒、温度计、酒精灯等。
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馒头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加入的液体 2mL唾液 A B
搅拌程度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min 0℃水浴保温10min
加入碘液 每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
分析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
(2)为了证明你的假设,选取甲试管和乙试管进行实验,在表中乙试管的A处应加入 。本实验的变量是 。
(3)将试管放到37℃水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 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
(4)向甲、乙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
(5)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可选取 试管和丙试管进行实验。表中丙试管的B处加入的物质是 。
(6)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模拟了 ,充分搅拌模拟了 。
【答案】(1)唾液对淀粉有(或没有)消化作用(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或没有)消化作用
(2)2mL清水或2毫升清水##等量的清水;唾液
(3)口腔或体内
(4)甲;唾液能消化淀粉##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物质
(5)甲;2mL唾液
(6)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解析】(1)由于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可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唾液对淀粉有(或没有)消化作用(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或没有)消化作用。
(2)本题探究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做的是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唾液是变量外,其余的量都应该相同。表中的甲试管中有2mL唾液,则乙试管的A处应是2mL清水,以便对照。
(3)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在该温度下,消化酶的活性最高,将实验装置置于该温度环境下是为了模拟人体内口腔(或体内)的环境温度。
(4)实验中甲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实验中乙号试管加入了清水,清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所以,甲试管中不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消化了。
(5)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唯一变量是温度,除该变量外,其它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可选取甲试管和丙试管进行实验。所以,丙试管的B处加入的物质是2mL唾液,目的是形成对照试验。
(6)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食物在口腔中进行的物理性消化。因此在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和进行搅拌分别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从而使食物与唾液或清水充分混匀。
四、综合应用题
16.(2019·东营)“将军肚“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
我国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持续增加,校园里“小胖墩”比比皆是。请分析回答:
(1)肥胖者往往经不住美食诱惑,每天都从外界摄取过量食物。食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最终来自 。
(2)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 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 被吸收。
(3)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 (心脏的结构名称)。这些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为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为 。
(4)据统计,中学生男生平均每日所需能量约为10465千焦。若某八年级男生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300克糖类和100克脂肪,那么,他的体重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理由是 。(热价:糖类17.15千焦/克、蛋白质17.15千焦/克、脂肪38.91千焦/克)
(5)运动量不足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罪魁”之一。据研究,快走是消耗能量较多的一项运动。当大腿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引股骨围绕着 活动,从而完成快走动作。
(6)“管住嘴,迈开腿”是远离肥胖,身体健康的前提。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悦,你有哪些可以帮助自己保持偷快心情的方法?试举两例 。
【答案】(1)太阳能
(2)小分子物质(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小肠
(3)右心房;有机物(贮存能量)十氧气→二氧化碳十水+能量
(4)体重逐渐增加;导致肥胖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为12466千焦,大于所需要的能量10465千焦,导致肥胖
(5)髋关节
(6)听音乐、散步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所以,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即食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2)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3)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4)中学生男生平均每日所需能量约为10465千焦,某八年级男生每天从食物获得的能量是:蛋白质:200×17.15═3400(千焦),糖类:300×17.15═5100(千焦),脂肪:100×38.91═3800(千焦)。三者合计为12300千焦,大于他每天所需要的能量10465千焦,因此他们的体重会增加,越来越胖,原因是他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远远大于他每天所需要的能量。(5)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6)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调节自己的情绪:1、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2、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专题概述
考点突破
典例精讲
五年五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6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解题思路模型建构
一、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其中作为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______;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基础的是______;作为人体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的是______;既不构成人体细胞又不提供能量,需求量小,但作用很大的是______;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体重的60%—70%,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有重要的作用的是______;不能储存能量,但能够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是______。
2.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状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维生素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______、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______ ______、皮肤干燥 肝、乳制品、胡萝卜等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 维生素______1 ______、神经炎 糙米、花生、瘦肉等
含铁的无机盐 ______ 维生素______ ______ 水果、蔬菜等
含碘的无机盐 ______ 维生素______ ______、骨质疏松症 动物肝脏以及牛奶等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______(左上腹部,最______的部位)→______(腹腔内,最长5—6米)→______(阑尾位于右下腹部)→肛门。
2.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______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______不含消化酶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______脂肪。______在口腔开始被消化,______在胃开始被消化,______在小肠开始被消化。______和______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3.食物的消化
______消化:______的咀嚼、______的搅拌和______、______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______消化:通过各种______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唾液)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酶(胃液 ) 酶(肠液、胰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胃 小肠
胆汁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小颗粒 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
4.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人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______能够吸收少量的水和
酒精;______能够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所有营养物质;______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其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有:
(1)长:小肠细且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
(2)大:小肠内有皱襞和绒毛,增大消化和吸收表面积,有利于____________;
(3)多:小肠内消化液和消化酶种类最______,有利于______;
(4)薄:小肠绒毛______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______。
四、合理膳食
1.合理膳食要求我们要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营养的配置依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______。其从下到上第一类是______、第二类是______类、第三类是______类、第四类是______类、第五类是______类。
2.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食物多样、______为主;多吃______;常吃______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______,少吃______;膳食要清淡少______;______应限量;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食物应该清洁卫生、不变质。
【例题一】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嚼馒头一段时间后会有甜味,是因为馒头中的 在在[②]内被消化为 。
(2)暴饮暴食时[ ]这一器官会产生明显的饱腹感。
(3)若进食时狼吞虎咽,会增加消化和吸收最主要的器官[ ]的负担,容易使人患消化系统疾病。
(4)[④]肝脏分泌的 虽不含消化酶,但能对 进行初步消化,故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
(5)肠腺和[ ]这两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能够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6)据资料显示,一个人的食欲与其体内消化酶的活性有关。人在高烧39℃时,会没有食欲,原因是 。
【举一反三】(2023·济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下图是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1-4表示心脏四腔,A~D表示生理过程a表示某种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合理”是“合理膳食”的原则之一、谷类、薯类中的淀粉经过消化最终转变为a,小肠内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 ,a经过[ ] 过程进入循环系统。
(2)健康人血液中a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与人体内 (填写激素名称)的分泌有关;如果一次性摄入糖类物质过多,尿液中也会出现a,从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原因是[ ] 作用有一定限度。
(3)“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 组成。跑步是常见的运动方式,跑步时,呼吸频率加快,氧气通过 作用从肺泡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下肢肌肉过程中,先后经过心脏的 (用序号表示)
(4)“戒烟限酒”可有效降低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吸烟者往往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现象,原因是吸烟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该气体与血液中 结合,影响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导致组织细胞缺氧。
(5)“心理平衡”是健康的“金钥匙”。读书、听音乐都有助于心理健康,参与这两项活动的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
【例题二】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缺乏合理营养知识,膳食摄入不平衡,加上活动量不足,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几块面包、一杯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谱中的面包,从图(一)“平衡膳食宝塔”来看,属于 类(填字母)。图(二)中曲线 能表示它的消化过程。
(2)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因此应多食用图(一)“平衡膳食宝塔”中的C类和 类(填字母)食物。
(3)图(二)中,X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 。它是人体内消化道的最主要场所,它含有胰液、肠液及 等多种消化液。
(4)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如果人体缺乏 ,就容易得夜盲症。
【举一反三】(2023·株洲)为了探究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否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现提供某品系小鼠若干只、高脂饲料、普通饲料、血糖测定需要的仪器或材料,进行相关实验。金花同学的实验过程为:将20只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分成两组,按照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最后测定甲、乙两组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
(1) 分泌的胆汁使脂肪变成微小额粒,脂肪在 中最终分解为 。
(2)图1甲、乙两组中,对照组为 组。依据图2,可得出结论为: 。
(3)金花同学的实验没有正常情况下小鼠空腹血糖作为对照,不能确定高脂饮食是否引起血糖升高。于是易川同学增加了一组实验,过程为;选取10只生理状态与甲、乙两组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 ,而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出相对含量为1.0。
(4)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血糖正常水平,请你根据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提出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措施: (答出两点)。
一、选择题
1.(2020·云南)吞咽的食物和呼吸的气体都要经过的器官是( )
A.鼻 B.咽 C.喉 D.气管
2.(2022·日照)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②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C.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该图说明了丙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3.(2021·连云港)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内被消化、吸收后,供人体生命活动利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最终消化成葡萄糖 B.大肠无消化、吸收功能
C.肝脏分泌的胆汁含脂肪酶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4.(2019·兰州)“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关于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粗细粮合理搭配
②主副食合理搭配
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
④饮食要定量
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5.(2022·贺州)据新闻媒体报道,我国居民健康生活水平与健康行为素养品质整体提高。下列关于中国居民的健康膳食信息合理的是( )
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可乐代替水;③食不过量,天天运动;④食用新鲜卫生的水果蔬菜;⑤方便面代替主食;⑥为节约时间不吃早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6.(2019·天水)假如你是一名营养师,针对下列特定的人群,哪种饮食方案是不合理的( )
A.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
B.坏血病患者要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
C.儿童、青少年要禁止食用辣条,多食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D.糖尿病患者排出大量的糖,所以要多食用糖类含量高的食物
7.(2019·广州)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8.(2020·滨州)小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①变蓝,②不变蓝
C.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消化作用的适宜温度
D.该实验说明了唾液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9.(2023·衡阳)下表列出了四种食物可食用部分(各100克)营养物质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 糖类(克) 维生素A(微克) 维生素C(毫克) 钙(毫克) 铁(毫克)
甲 5.0 4972 20 6 22.6
乙 18 3 220 10 0.7
丙 51.7 141 4 676 1.2
丁 76.8 0 0 11 1.1
A.食物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为0,应少食用或不食用
B.多吃食物甲有利于预防夜盲症和贫血症
C.食物乙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
D.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多食用食物丙
10.(2023·益阳)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乙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最先在③中开始被消化
B.图甲中④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C.淀粉在图甲中①和⑥所示器官被消化
D.为保持身材,可用乙图中其它层食物代替E层食物
11.(2023·怀化)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奶奶为芳芳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炖牛肉、紫菜汤。添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营养搭配更加合理( )
A.炒青菜 B.家常豆腐 C.排骨 D.馒头
12.(2022·大庆)下列关于人体对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C.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不属于食物的消化过程
D.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葡萄糖
13.(2022·张家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共享文明幸福张家界”。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 )
A.生熟食品分开加工使用
B.鼓励餐饮店“明厨亮灶”,卫生看得见
C.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D.猪肉无需检疫即可上市出售
二、读图理解题
14.(2022·威海)我们经常会食用鸡蛋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蛋白质。那么,鸡蛋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变成”构成人体的蛋白质呢?
(1)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需要在消化系统内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的 才能被吸收利用。
(2)蛋白质的分解主要依靠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蛋白质被消化酶消化的起始器官是[ ] ,主要器官是[ ] 。
(3)食物颗粒越小,与消化液混合越充分,越有助于被消化。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能让鸡蛋变成小颗粒和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的器官有 (填数字)。
(4)蛋白质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主要在[ ] 被吸收,然后运送到全身各处。在细胞中,这些小分子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蛋白质。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1·宁夏)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针对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馒头、唾液、碘液、清水。
实验用具:烧杯、试管、量筒、玻璃棒、温度计、酒精灯等。
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馒头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加入的液体 2mL唾液 A B
搅拌程度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min 0℃水浴保温10min
加入碘液 每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
分析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
(2)为了证明你的假设,选取甲试管和乙试管进行实验,在表中乙试管的A处应加入 。本实验的变量是 。
(3)将试管放到37℃水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 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
(4)向甲、乙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
(5)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可选取 试管和丙试管进行实验。表中丙试管的B处加入的物质是 。
(6)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模拟了 ,充分搅拌模拟了 。
四、综合应用题
16.(2019·东营)“将军肚“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
我国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持续增加,校园里“小胖墩”比比皆是。请分析回答:
(1)肥胖者往往经不住美食诱惑,每天都从外界摄取过量食物。食物中所贮存的能量最终来自 。
(2)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 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 被吸收。
(3)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 (心脏的结构名称)。这些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为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为 。
(4)据统计,中学生男生平均每日所需能量约为10465千焦。若某八年级男生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300克糖类和100克脂肪,那么,他的体重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理由是 。(热价:糖类17.15千焦/克、蛋白质17.15千焦/克、脂肪38.91千焦/克)
(5)运动量不足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罪魁”之一。据研究,快走是消耗能量较多的一项运动。当大腿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引股骨围绕着 活动,从而完成快走动作。
(6)“管住嘴,迈开腿”是远离肥胖,身体健康的前提。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悦,你有哪些可以帮助自己保持偷快心情的方法?试举两例 。
专题概述
考点突破
典例精讲
五年五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