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五 绿色植物的作用-解题思路模型建构(5年5考)学案【原卷版+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复习】五 绿色植物的作用-解题思路模型建构(5年5考)学案【原卷版+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30 22:42: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5 绿色植物的作用-解题思路模型建构
一、叶片的结构
1.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其中表皮通常有上、下表皮之分,属于______组织,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通常不含______,外表常有一层______。在上下表皮中有含有______能够调节气孔大小的______细胞。
2.叶肉属于______组织,靠近上表皮的细胞是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的______。靠近下表皮的细胞是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的______。
3.贯穿于叶肉间的叶脉中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所以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和______,条件是______,场所是______,产物有______和______。
2.光合作用的意义包括制造有机物是动物和人的______来源,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_来源,能够维持大气中______和______的含量相对稳定(碳氧平衡)
3.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应该______。在温室中栽培农作物时还可以采取提高______的浓度、增大昼夜______、延长______来提高温室农作物的产量。
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我们把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的目的是形成______;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我们会发现叶片中的叶绿素被脱去,叶片变成了______;给经过漂洗的叶片滴加碘液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由此证明了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中我们利用的是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的特性而证明有氧气产生的;通过对银边翠、银边天竺葵等植物的叶片脱色,滴碘液后发现只有绿色部分合成了淀粉,由此得知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在“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在一个玻璃罩内的培养皿中加入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玻璃罩内的______,通过对实验现象(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罩中的叶片不变蓝,有清水的玻璃罩中的叶片变蓝)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三、呼吸作用
1.通过检验在温暖的环境中放了一昼夜的玻璃瓶中的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中的氧气含量,证明了呼吸作用消耗______,若分别向里面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______,若把玻璃瓶改为保温瓶,放一昼夜后通过测量温度变化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______。上述实验中用等量的煮熟种子的作用是起到______作用,因为煮熟种子不能进行______ 作用。
2.绿色植物吸收______,将______分解成______和______,同时释放______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3.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必须增大______和提高______,相反要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必须减少 ______和降低______。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二氧化碳,水 ______和______
场所 叶绿体 ______
必需条件 ______ 时时刻刻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______,______
物质转化 无机物转化为储存______的有机物 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能量转化 光能转化为______ 化学能转化为______
四、吸收作用
1.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生有的大量根毛,其适于吸收的特点是植物根部生有大量的______,扩大了根的______面积。根毛细胞的______极薄,______少,______大。当根毛穿过土壤颗粒的空隙时,与土壤颗粒紧密地黏附在一起,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2.一般情况下,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______土壤溶液浓度,于是,根毛细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若土壤溶液浓度______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______。
3.不同植物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种植时必须进行______(______)。
4.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三类无机盐。种植吃叶的蔬菜就需要多施______无机盐;种植吃果实的蔬菜需要多施______的无机盐;吃茎的蔬菜需要多施______无机盐。
5.人们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______、______、______来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就是无土栽培。
五、蒸腾作用
1.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排除体外的过程就是______ 。其意义有降低______和周围环境的温度;促进______从土壤中吸水和无机盐以及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农业生产中我们为了保证移栽植物成活,一般选择______或______移栽和移栽时去掉部分______。
六、运输作用
1.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中,设计对照实验是甲______、乙不作任何处理,是为了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由木质部还是韧皮部引起的,实验结果是茎内部分结构都染成红色,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选填韧皮部、木质部)从______运输的。
2.当我们把木本植物的茎的树皮环剥,一段时间后,会在切口上方形成节瘤,这证明了茎中有机物是通过______(选填韧皮部、木质部)从______运输的。
3.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木质部中的______,其细胞都是______(选填死细胞、活细胞),它们之间的壁端上有穿孔,形成______的管道,而运输______的结构是韧皮部的______,其细胞是______,两个细胞之间的横壁形成______,上面有______。
【例题一】下图是植物的吸收作用概念图,请认真领会各概念间的关系,根据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承包了一片果园,发现果园中的桃树生长特别缓慢,且叶片出现了紫色,果实、种子少而不饱满,此时他应该给桃树施含 无机盐的肥,苹果树则叶片颜色发黄,应该给它使含 的无机盐,橘子树茎杆软弱,应该使含 无机盐多的肥料。
(2)小丽的妈妈买来几棵桂花树,小丽看见在桂花树的根部还带一大的土坨,其带土坨的目的是 。
(3)小红的妈妈在温室大棚中进行无土栽培番茄,要郭妮帮忙配制营养液,那么郭妮配制营养液的依据是 。
【举一反三】(2021·龙东)“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比如:北方地区适合建造温室大棚种植有机蔬菜。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农业技术人员给出了一系列建议:移栽蔬莱幼苗根部要带个土团。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叶片。要进行合理密植,夜间、阴雨天采用人工照明。将大棚与猪舍,鸡含连通,便于施农家肥。夜间,大棚要掀开一角,降低内部温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很多地区快速脱贫。
(1)移栽蔬菜幼苗时,根部带个土团的目的是________。
(2)合理密植,夜间和阴雨天采用人工照明都是为了提高________效率。
(3)种植蔬菜要适量施肥,肥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
(4)夜间,大棚降低温度是为了抑制植物的________,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5)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叶片,是为了降低________。
【例题二】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下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 (3)上图中, 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4)在细胞中,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举一反三】(2021·北京)在甜椒的农业生产中,通常采取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但该方式耗水量大。为寻求更好的灌溉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选取相同面积的三块样地,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甜椒幼苗种植至各样地中,每个样地幼苗数量不宜过少,目的是________。
(2)按图1所示分别对三块样地进行灌溉,使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一致。幼苗生长中还要保证各样地的________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3)分别测定三块样地甜椒生产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和表所示。
灌溉方式 灌水总量(m3/hm2) 甜椒产量(kg/hm2)
沟灌 2813.6 27522.7
滴灌 2407.2 33548.7
渗灌 2276.3 36561.7
①甜椒根系吸收的水分通过________组织运输到叶片,可作为原料参与光合作用。
②图2中,通过测定________来反映光合速率。据表可知,甜椒产量最高的灌溉方式是渗灌,推测原因是:由于渗灌的给水位置在土壤深层,能________根系向下生长,进而促进叶的生长,光合作用合成的________最多,因此产量最高。
③为了验证上述推测,可以进一步测定三种灌溉方式下甜椒的________等指标,并进行比较。
(4)综合以上信息分析,渗灌可作为甜椒生产上既能增产又能________的灌溉方式。
一、选择题
1.(2021·昆明)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实验小组将150 粒大豆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种子未萌发,说明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需要大量水
B.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
C.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D.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豆芽
2.(2022·东营)荷花是东营市“市花”,下列对其相关描述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是(  )
A.出淤泥而不“染”——“染”是因为叶片的表皮有气孔
B.中“通”外直——“通”指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且彼此贯通
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营养组织
D.映日荷花别样“红”——“红”中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
3.(2022·德州)下列关于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胚芽最先突破[③]种皮
B.[⑤]子叶发育成[⑥]叶
C.出土之前,种子中有机物总量减少
D.[②]胚根发育成[⑧]根,大豆的根系是须根系
4.(2022·日照)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花的雄蕊是由①和②组成的
B.③表示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
C.受精后的⑥会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
D.开花时给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产量
5.(2022·赤峰)下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水分、空气
B.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形成a
C.大豆幼苗的b是由胚轴发育而成的
D.大豆幼苗的生长只需要水和无机盐
6.(2021·德州)火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属于常见水果,花在夜间开放,开花时间只有6—7个小时。如图为火龙果花与果实的纵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雌蕊的子房中只含有1枚胚珠 B.花粉落到柱头上就完成受精
C.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没有关系 D.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结果率
7.(2021·内江)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和该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过程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外部条件
B.图甲所示过程前期所需营养由子叶提供
C.图乙b点才长出幼叶,所以ab段无光合作用
D.图乙bc段有机物含量上升,是因为幼苗光合作用的合成量大于呼吸作用的消耗量
8.(2021·荆门)开花、传粉、结果是植物常见的繁殖方式,有一种叫“无花果”的水果,从名称上看,似乎是植物界的一个“另类”。其实,无花果的花属于隐头花序,只是它开花时花朵被包被看不到,造成了人们的误解。下列与植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植物既能自花传粉,又能异花传粉,有些植物只能进行异花传粉
B.无花果开花后,不需要传粉就可以形成种子,结出果实
C.植物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一定的光照
D.自然界的植物可分为藻类、苔群、蕨类和被子植物四大类群
9.(2020·滨州)结合概念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子房壁
B.花生油是从⑤中榨取的
C.葵花籽的外壳是由②发育而来
D.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④内
10.(2020·菏泽)下面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的3在发育成果实前需经过传粉和受精
B.图二所示器官是由图一中的4发育而来
C.图三中的a和b是由图二中的1发育而来
D.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可用图四中箭头来表示
11.(2019·青岛)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12.(2019·呼和浩特)我国正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将成为大米,小麦等以外的又一主粮,武川土豆也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上用马铃薯块进行繁殖,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能够稳定的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
B.育种时用组织培养技术短期内就可以培育出大量脱毒马铃薯苗
C.取一个马铃薯的芽切开,纵剖面如图,将来发育成芽的是[e]芽原基,发育成茎的是[d]芽轴,茎内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D.施农家肥可以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和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二、读图理解题
13.(2023·聊城)“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大豆是人类的重要食物和战略性物资。图一为大豆生活史,图二为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机物的质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4所示部分,从植株上摘下煮熟后,即成一道美食——“水煮毛豆”,味道可口,营养丰富。4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是由图一2的   发育而成。
(2)农户常在雨后播种大豆以提高萌发率,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3)幼苗生长期间,需追施一些肥料,主要是为大豆植株生长提供   。
(4)植株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主要由图一1所示根的   吸收,经过   运输到植株各部位,其中绝大部分的水分用于图一3的   作用。
(5)与银杏相比较,大豆在图一5所示结构的外面有   包被。
(6)分析图二曲线,①ab段有机物质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②bc段有机物质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
14.(2020·娄底)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一栋楼叫“养根楼”;有一首歌的歌名叫“把根留住”;汉语中有很多词语含有一个“根”字,如:根本、根基、树大根深、根深蒂固等,这说明了根的重要性。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具有吸收  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由[   ]  完成。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   ]   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另一方面靠[   ]   细胞的体积增大。
(3)农业生产上的“深耕细作”对根系的发育有何好处?    。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2·滨州)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某校学生发现自家贮存大豆的粮仓被鼠虫破坏,种子还能萌发吗?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被鼠虫破坏的大豆种子50粒为甲组,选取子粒饱满的大豆种子100粒平均分为乙、丙两组,然后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丙组实验的种子进行后续观察,记录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了X、Y两条曲线,如图乙所示(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活动可以构成   组对照实验。
(2)乙、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3)甲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种子休眠除外)。
(4)
图甲中的(一)、(二)阶段对应图乙中X曲线的   段(用字母表示),此时消耗的有机物来自   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结构。图乙曲线Y中ef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大豆苗的[   ]   强于[   ]   。
(5)农业生产中经常通过“豆粮间作”的种植方式提高产量,是因为大豆根部的   能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提高土壤肥力。
专题概述
考点突破
典例精讲
五年五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5 绿色植物的作用-解题思路模型建构
一、叶片的结构
1.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其中表皮通常有上、下表皮之分,属于保护组织,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通常不含叶绿体,外表常有一层角质层。在上下表皮中有含有叶绿体能够调节气孔大小的保卫细胞。
2.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细胞是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的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细胞是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的海绵组织。
3.贯穿于叶肉间的叶脉中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所以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有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意义包括制造有机物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能够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碳氧平衡)
3.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应该合理密植。在温室中栽培农作物时还可以采取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昼夜温差、延长光照来提高温室农作物的产量。
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我们把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我们会发现叶片中的叶绿素被脱去,叶片变成了黄白色;给经过漂洗的叶片滴加碘液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由此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中我们利用的是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特性而证明有氧气产生的;通过对银边翠、银边天竺葵等植物的叶片脱色,滴碘液后发现只有绿色部分合成了淀粉,由此得知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在“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在一个玻璃罩内的培养皿中加入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除去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通过对实验现象(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罩中的叶片不变蓝,有清水的玻璃罩中的叶片变蓝)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三、呼吸作用
1.通过检验在温暖的环境中放了一昼夜的玻璃瓶中的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中的氧气含量,证明了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若分别向里面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若把玻璃瓶改为保温瓶,放一昼夜后通过测量温度变化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上述实验中用等量的煮熟种子的作用是起到对照作用,因为煮熟种子不能进行呼吸 作用。
2.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3.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必须增大氧气浓度和提高温度,相反要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必须减少 氧气浓度和降低温度。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必需条件 光下 时时刻刻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水
物质转化 无机物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能量转化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四、吸收作用
1.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生有的大量根毛,其适于吸收的特点是植物根部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当根毛穿过土壤颗粒的空隙时,与土壤颗粒紧密地黏附在一起,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2.一般情况下,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浓度,于是,根毛细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若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
3.不同植物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种植时必须进行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4.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种植吃叶的蔬菜就需要多施含氮无机盐;种植吃果实的蔬菜需要多施含磷的无机盐;吃茎的蔬菜需要多施含钾无机盐。
5.人们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比例来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就是无土栽培。
五、蒸腾作用
1.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排除体外的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其意义有降低植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水和无机盐以及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农业生产中我们为了保证移栽植物成活,一般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和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
六、运输作用
1.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中,设计对照实验是甲剥去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是为了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由木质部还是韧皮部引起的,实验结果是茎内部分结构都染成红色,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选填韧皮部、木质部)从下向上运输的。
2.当我们把木本植物的茎的树皮环剥,一段时间后,会在切口上方形成节瘤,这证明了茎中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选填韧皮部、木质部)从上向下运输的。
3.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木质部中的导管,其细胞都是死细胞(选填死细胞、活细胞),它们之间的壁端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的筛管,其细胞是活细胞,两个细胞之间的横壁形成筛板,上面有筛孔。
【例题一】下图是植物的吸收作用概念图,请认真领会各概念间的关系,根据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承包了一片果园,发现果园中的桃树生长特别缓慢,且叶片出现了紫色,果实、种子少而不饱满,此时他应该给桃树施含 无机盐的肥,苹果树则叶片颜色发黄,应该给它使含 的无机盐,橘子树茎杆软弱,应该使含 无机盐多的肥料。
(2)小丽的妈妈买来几棵桂花树,小丽看见在桂花树的根部还带一大的土坨,其带土坨的目的是 。
(3)小红的妈妈在温室大棚中进行无土栽培番茄,要郭妮帮忙配制营养液,那么郭妮配制营养液的依据是 。
【方法总结】氮肥充足,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氮肥缺乏,叶片发黄,植株矮小,分蕖少,产量低;氮肥过多,又会使作物贪青迟熟,茎叶脆弱,病虫严重,容易倒伏,招致减产。磷使作物早开花,早结实,磷不足,会造成作物根部生长不好,茎叶呈现红色、紫色或赤褐色,开花迟,成熟晚,籽实不饱满。钾能使作物健壮、坚韧、籽大粒饱。钾缺乏,会造成作物茎秆软弱,根部发育不良,容易倒伏,叶尖和边缘发黄、变褐,株矮籽小。移栽植物时为了避免损伤幼根和根毛,移栽时要带土,避免影响根的吸收作用;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必须具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比例。
【答案】(1)磷 氮 钾 (2)避免损伤幼根和根毛 (3)无机盐的种类、数量、比例。
【举一反三】(2021·龙东)“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比如:北方地区适合建造温室大棚种植有机蔬菜。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农业技术人员给出了一系列建议:移栽蔬莱幼苗根部要带个土团。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叶片。要进行合理密植,夜间、阴雨天采用人工照明。将大棚与猪舍,鸡含连通,便于施农家肥。夜间,大棚要掀开一角,降低内部温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很多地区快速脱贫。
(1)移栽蔬菜幼苗时,根部带个土团的目的是________。
(2)合理密植,夜间和阴雨天采用人工照明都是为了提高________效率。
(3)种植蔬菜要适量施肥,肥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
(4)夜间,大棚降低温度是为了抑制植物的________,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5)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叶片,是为了降低________。
【答案】 (1)保护幼根和根毛
(2)光合作用
(3)无机盐
(4)呼吸作用
(5)蒸腾作用
【解析】(1)移栽蔬菜幼苗时,根部带个土团的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合理密植,夜间和阴雨天采用人工照明都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更多的光照植物的叶片。
(3)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因此,种植蔬菜要适量施肥,肥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4)呼吸作用是生物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因此,夜间,大棚降低温度是为了抑制植物的 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5)移栽植物时,要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去掉部分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主高移栽的成活率。
【例题二】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下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 (3)上图中, 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4)在细胞中,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方法总结】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有关系,当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反之则失水。而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细胞膜。
【答案】(1)成熟 (2)大于 (3)A (4)细胞膜
【举一反三】(2021·北京)在甜椒的农业生产中,通常采取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但该方式耗水量大。为寻求更好的灌溉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选取相同面积的三块样地,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甜椒幼苗种植至各样地中,每个样地幼苗数量不宜过少,目的是________。
(2)按图1所示分别对三块样地进行灌溉,使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一致。幼苗生长中还要保证各样地的________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3)分别测定三块样地甜椒生产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和表所示。
灌溉方式 灌水总量(m3/hm2) 甜椒产量(kg/hm2)
沟灌 2813.6 27522.7
滴灌 2407.2 33548.7
渗灌 2276.3 36561.7
①甜椒根系吸收的水分通过________组织运输到叶片,可作为原料参与光合作用。
②图2中,通过测定________来反映光合速率。据表可知,甜椒产量最高的灌溉方式是渗灌,推测原因是:由于渗灌的给水位置在土壤深层,能________根系向下生长,进而促进叶的生长,光合作用合成的________最多,因此产量最高。
③为了验证上述推测,可以进一步测定三种灌溉方式下甜椒的________等指标,并进行比较。
(4)综合以上信息分析,渗灌可作为甜椒生产上既能增产又能________的灌溉方式。
【答案】 (1)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
(2)光照
(3)输导;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促进;有机物;叶片面积
(4)节水
【解析】(1)选取相同面积的三块样地,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甜椒幼苗种植至各样地中,每个样地幼苗数量不宜过少,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
(2)按图1所示分别对三块样地进行灌溉,使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一致。幼苗生长中还要保证各样地的光照、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3)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甜椒根系吸收的水分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可作为原料参与光合作用。
②图2中,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来反映光合速率。据表可知,甜椒产量最高的灌溉方式是渗灌,推测原因是:由于渗灌的给水位置在土壤深层,根生长具有向地性和向水性,能促进根系向下生长,进而促进叶的生长,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最多,因此产量最高。
③为了验证上述推测,可以进一步测定三种灌溉方式下甜椒的叶片面积、主茎周长等指标,并进行比较。
(4)综合以上信息分析,渗灌可作为甜椒生产上既能增产又能节水的灌溉方式。
一、选择题
1.(2021·昆明)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实验小组将150 粒大豆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种子未萌发,说明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需要大量水
B.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
C.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D.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豆芽
【答案】B
【解析】A、甲组种子没有水,因此未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分,A不符合题意。
B、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可能是自身种子问题,B符合题意。
C、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但萌发的种子数基本相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D不符合题意。
2.(2022·东营)荷花是东营市“市花”,下列对其相关描述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是(  )
A.出淤泥而不“染”——“染”是因为叶片的表皮有气孔
B.中“通”外直——“通”指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且彼此贯通
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营养组织
D.映日荷花别样“红”——“红”中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
【答案】B
【解析】A.出淤泥而不“染”,“染”是因为叶片的表皮有保护组织,A不符合题意。
B.“中通外直”,“通”指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且彼此贯通,发达的气腔利于气体的运输,B符合题意。
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由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D不符合题意。
3.(2022·德州)下列关于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胚芽最先突破[③]种皮
B.[⑤]子叶发育成[⑥]叶
C.出土之前,种子中有机物总量减少
D.[②]胚根发育成[⑧]根,大豆的根系是须根系
【答案】C
【解析】A.种子萌发时,②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A不符合题意。
B.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⑥叶由④胚芽发育而来,B不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出土之前,种子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是不断减少,C符合题意。
D.②胚根发育成⑧根,大豆的根系是直根系,D不符合题意。
4.(2022·日照)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花的雄蕊是由①和②组成的
B.③表示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
C.受精后的⑥会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
D.开花时给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产量
【答案】C
【解析】A.雄蕊包括②花药和①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A不符合题意。
B.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B不符合题意。
C.⑥是卵细胞,受精后成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C符合题意。
D.开花时给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几率,从而提高产量,D不符合题意。
5.(2022·赤峰)下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水分、空气
B.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形成a
C.大豆幼苗的b是由胚轴发育而成的
D.大豆幼苗的生长只需要水和无机盐
【答案】B
【解析】A.大豆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A不符合题意
B.当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a根,B符合题意。
C.大豆幼苗的b茎是由胚芽发育而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大豆幼苗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6.(2021·德州)火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属于常见水果,花在夜间开放,开花时间只有6—7个小时。如图为火龙果花与果实的纵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雌蕊的子房中只含有1枚胚珠 B.花粉落到柱头上就完成受精
C.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没有关系 D.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结果率
【答案】D
【解析】A.一枚胚珠可以发育成一枚种子,由图示可知,火龙果的雌蕊子房中含有多枚胚珠,因此有多枚种子,A不符合题意。
B.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而不是受精,B不符合题意。
C.种子的形成与雄蕊和雌蕊都有关系,雌蕊中有卵细胞,雄蕊中的花粉中有精子,因为只有经过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C不符合题意。
D.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辅以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结果率,D符合题意。
7.(2021·内江)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和该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过程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外部条件
B.图甲所示过程前期所需营养由子叶提供
C.图乙b点才长出幼叶,所以ab段无光合作用
D.图乙bc段有机物含量上升,是因为幼苗光合作用的合成量大于呼吸作用的消耗量
【答案】C
【解析】A.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A不符合题意。
B.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种子萌发过程前期所需营养由子叶提供,B不符合题意。
C.幼苗长出叶片后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图乙b点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C符合题意。
D.幼苗长出叶片后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时,有机物逐渐增多,即图bc段,D不符合题意。
8.(2021·荆门)开花、传粉、结果是植物常见的繁殖方式,有一种叫“无花果”的水果,从名称上看,似乎是植物界的一个“另类”。其实,无花果的花属于隐头花序,只是它开花时花朵被包被看不到,造成了人们的误解。下列与植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植物既能自花传粉,又能异花传粉,有些植物只能进行异花传粉
B.无花果开花后,不需要传粉就可以形成种子,结出果实
C.植物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一定的光照
D.自然界的植物可分为藻类、苔群、蕨类和被子植物四大类群
【答案】A
【解析】A.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两性花既能自花传粉,又能异花传粉;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A符合题意。
B.无花果是绿色开花植物,要想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B不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C不符合题意。
D.自然界的植物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群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9.(2020·滨州)结合概念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子房壁
B.花生油是从⑤中榨取的
C.葵花籽的外壳是由②发育而来
D.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④内
【答案】C
【解析】A.图中①表示的是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A错误。
B.花生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花生油是从⑥子叶中榨取的,B错误。
C.葵花籽是果实,外壳是果皮,由②子房壁发育而来,C正确。
D.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⑤胚乳中,D错误。
10.(2020·菏泽)下面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的3在发育成果实前需经过传粉和受精
B.图二所示器官是由图一中的4发育而来
C.图三中的a和b是由图二中的1发育而来
D.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可用图四中箭头来表示
【答案】C
【解析】A.一朵花只有经过传粉、受精后,3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A正确。
B.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二所示器官是种子由图一中的4胚珠发育而来,B正确。
C.图三中的a叶和b茎是由图二中的2胚芽发育而来,1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C错误。
D.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花、果实、种子,因此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可用图四中箭头来表示,D正确。
11.(2019·青岛)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答案】C
【解析】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区域是成熟区,成熟区有了根毛且分化出了导管,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在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可见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可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在木本植物的茎中,有形成层,形成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是茎逐年层粗,可见C说法正确,C符合题意。
D、植株能正常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在农业生产中,给植株施肥为的就是给植株提供无机盐,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12.(2019·呼和浩特)我国正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将成为大米,小麦等以外的又一主粮,武川土豆也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上用马铃薯块进行繁殖,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能够稳定的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
B.育种时用组织培养技术短期内就可以培育出大量脱毒马铃薯苗
C.取一个马铃薯的芽切开,纵剖面如图,将来发育成芽的是[e]芽原基,发育成茎的是[d]芽轴,茎内有筛管运输有机物
D.施农家肥可以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和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生产上用马铃薯块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能够稳定的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变异性小,适应环境的能力降低,故A符合题意;
B.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的植物新个体,但不可能培育植物新品种,所以育种时用组织培养技术短期内就可以培育出大量脱毒马铃薯苗,故B不符合题意;
C.叶芽的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取一个马铃薯的芽切开,纵剖面如图,将来发育成芽的是e芽原基,发育成茎的是d芽轴,茎内有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运输,故C不符合题意;
D.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也能提高产量,所以施农家肥可以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和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二、读图理解题
13.(2023·聊城)“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大豆是人类的重要食物和战略性物资。图一为大豆生活史,图二为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机物的质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4所示部分,从植株上摘下煮熟后,即成一道美食——“水煮毛豆”,味道可口,营养丰富。4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是由图一2的   发育而成。
(2)农户常在雨后播种大豆以提高萌发率,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3)幼苗生长期间,需追施一些肥料,主要是为大豆植株生长提供   。
(4)植株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主要由图一1所示根的   吸收,经过   运输到植株各部位,其中绝大部分的水分用于图一3的   作用。
(5)与银杏相比较,大豆在图一5所示结构的外面有   包被。
(6)分析图二曲线,①ab段有机物质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②bc段有机物质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1)器官;子房
(2)一定的水分
(3)无机盐
(4)成熟区;导管;蒸腾
(5)果皮
(6)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种子长出叶子来后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解析】(1)图中4为豆荚,属于植物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果实是由整个子房发育而来的,其中子房壁会发育成果皮,胚珠会发育成种子;故填:器官;子房;
(2)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在雨后播种可以为种子提供一定的水分;故填:一定的水分;
(3)施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无机盐,绿色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故填:无机盐;
(4)植物的根部有四个区域: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吸水主要依靠根部的成熟区;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会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其中绝大多数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故填:成熟区;导管;蒸腾;
(5)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大豆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故填:果皮;
(6)种子萌发的前期由于没有真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有机物的曲线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当种子的真叶展开,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植物开始累积有机物,此时有机物的曲线呈现出上升趋势。故填: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种子长出叶子来后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4.(2020·娄底)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一栋楼叫“养根楼”;有一首歌的歌名叫“把根留住”;汉语中有很多词语含有一个“根”字,如:根本、根基、树大根深、根深蒂固等,这说明了根的重要性。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具有吸收  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由[   ]  完成。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   ]   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另一方面靠[   ]   细胞的体积增大。
(3)农业生产上的“深耕细作”对根系的发育有何好处?    。
【答案】(1)水分和无机盐;①;成熟区
(2)③;分生区;②;伸长区
(3)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处和宽处伸展
【解析】(1)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主要由①成熟区完成。(2)分生区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该区域叫分生区。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③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另一方面靠②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3)农业生产上的“深耕细作”,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处和宽处伸展。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2·滨州)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某校学生发现自家贮存大豆的粮仓被鼠虫破坏,种子还能萌发吗?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被鼠虫破坏的大豆种子50粒为甲组,选取子粒饱满的大豆种子100粒平均分为乙、丙两组,然后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丙组实验的种子进行后续观察,记录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了X、Y两条曲线,如图乙所示(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活动可以构成   组对照实验。
(2)乙、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3)甲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种子休眠除外)。
(4)
图甲中的(一)、(二)阶段对应图乙中X曲线的   段(用字母表示),此时消耗的有机物来自   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结构。图乙曲线Y中ef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大豆苗的[   ]   强于[   ]   。
(5)农业生产中经常通过“豆粮间作”的种植方式提高产量,是因为大豆根部的   能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1)1
(2)充足的空气
(3)胚是死的、胚的结构不完整、胚没有发育成熟、种子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
(4)ab;卵细胞;③;光合作用;①;呼吸作用
(5)根瘤菌
【解析】(1)水有隔绝空气的作用,甲丙为适量水,丙是过量水,通过观察甲丙和乙有唯一变量是空气,可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的探究活动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2)通过数据分析,丙组提供适量水后种子在第二天开始萌发,乙组没有空气,种子一直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由题可知,甲组提供了适量的水,外界条件已具备,但是种子仍不萌发,则可能是自身条件不具备,除不在休眠期外,可能是胚是死的、没有发育成熟且不完整的胚、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等。
(4)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的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甲代表大豆幼苗细胞鲜重变化的曲线,图甲中的(一)、(二)阶段对应图乙中X曲线的ab段;大豆双子叶植物,胚的两片子叶肥厚,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其中胚是由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结构。在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细胞干重不断减小,幼苗形成叶后,光合作用的强度开始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故曲线乙代表干重变化,图乙曲线Y中ef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大豆苗的是因为幼苗的③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大于①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开始积累,所以e点以后干重增加。
(5)根瘤菌主要指与豆类作物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根瘤菌在根内定居,植物供给根瘤菌以矿物养料和能源,根瘤菌固定大气中游离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提高土壤肥力。
专题概述
考点突破
典例精讲
五年五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