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情 分 析
经过小学和七年级上学期的文言文接触与学习,目前,学生已初步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也有不少同学也渐渐认识到学习文言文,如果能掌握正确方法,联系文中的注解,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理解,大致内容还是懂的。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积累“但”“但只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七年纪上册《河中石兽》)“不闻爷娘唤女声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等词语的用法。这种积累对学习本课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现在仍然会见到,这对于同学们理解文章大有裨益。
但是仍会有一些同学对于文言文学习心有顾虑,为此,在学习的同时,还要继续提升学生学习古文的自信心,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进步中体会学习古文的快乐。
效 果 分 析
经过同学们的充分预习,课堂上, 表现很积极,对于文章大意把握比较准确,对于文章翻译方法掌握较好。
令人遗憾的是教师语言不够简洁,偶尔出现重复现象。这和平时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松有直接关系。以后要改正。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一、导入
从题目上看,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展示。
其他同学评价。
3、师提醒
读准 字音(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读准节奏(大屏幕出示)
蒙(méng)卿/(qīng)当(dāng)涂(tú) 邪(yé) 涉(shè) 即(jí)更(gēng) 遂(suì)
4、句子节奏
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三、合作探究
1、参考注释,疏通课文,作出批注,划出读不懂的句子。
2、质疑,共同讨论。
3、方法指导
翻译五字法(大屏幕出示)
留 调 换 补 删
举例
蒙辞以军中多务。 (调)学生释义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补)
孰若孤? (替)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留)
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
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孰若孤
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四、延伸迁移
1、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大屏幕出示)
2、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联系现实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吕蒙: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
方仲永: 少年不学 一事无成
你知道哪些勤学的名言名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展示)
五、评价检测(学生回答并小组竞赛)
1、《资治通鉴》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共_____年的史事。
2、司马光是北宋_____家、______家。
3、选出红色词的正确意思
(1)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A、告诉,对……说
B、叫做,称为
C、认为,以为 D、所谓
(2)卿今当涂掌事A. 沿途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A.告辞 B.推托 C.辞谢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过水去打猎
B 粗略地阅读
C.干涉别人打猎
(5)卿今者才略 A.谋略 B.略微 C.省略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
B.长兄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
C.兄长识别事实多么迟啊
4简答题
(1)文章刻画人物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六、课堂小结
吕蒙的学习获得鲁肃的肯定,我们正处在青春大好年华,大家应该利用好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像吕蒙一样,不做“吴下阿蒙”。
六、布置作业
熟读本文,争取背诵。
课件27张PPT。孙权劝学 郯城县育才中学
杜善友
孙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司马光 , 字君实 ,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初 读 感 知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读准 字音(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读准节奏7云浮市伊顿实验学校 吴宏辉2015合作探究1、参考注释,疏通课文,作出批注,划出读不懂的句子。
2、质疑,共同讨论翻译五字法温馨提示:1、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可保留不翻译。
2、调:调整倒装句的句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3、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文词。
4、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5、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读懂文意10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调)。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留)!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替)。卿言多务,孰若孤?(替)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补)。9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你执政,掌权推托难道研究儒家经典粗略的阅读了解谁比得上我(事务多)?于是,就从事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一种学位名
古义:指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
蒙母,结友而别。
到了……的时候到才干和谋略重新认清事物于是,就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孰若孤? 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检查学习效果(解释划线词并译全句)1、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 )
2、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
3、但 当涉猎,见 往事 耳。( )( )
掌权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研究经书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历史 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孙权劝学 详 吕蒙就学
略鲁肃赞学 侧面学理清思路不可不学孙权吕蒙鲁肃非吴下阿蒙劝乃始就学学刮目相待豪
启示?惊启示: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方仲永吕蒙当涂掌事
乃始就学五岁能诗、
贤于材人远矣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少年不学
一事无成 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联系现实你有什么样的启示?延伸迁移1、《资治通鉴》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共_____年的史事。 编年战国1362司马光2、司马光是北宋_____家、______家。政治史学五代检测训练2、选出红色词的正确意思。
(1)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A、告诉,对……说
B、叫做,称为
C、认为,以为 D、所谓 (2)卿今当涂掌事A. 沿途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A.告辞 B.推托 C.辞谢(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过水去打猎
B 粗略地阅读
C.干涉别人打猎
(5)卿今者才略 A.谋略 B.略微 C.省略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
B.长兄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
C.兄长识别事实多么迟啊
B(1)文章刻画人物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对话(语言)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朱熹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名言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 -杜甫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孔子
劝学名言结语:
吕蒙的变化让我们认识到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吕蒙正是通过学习,才从一介武夫转变成通经书,懂谋略的儒将的,才受到大谋士鲁肃的敬重,愿与之结交。因此在今后,我们也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教 材 分 析
《孙权劝学》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选的是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探寻谈们的足迹,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增长才干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章只有129个字,浅显易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
本册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我揣摩有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观 评 记 录
让学生分析标题能够把握住文本的主要点。
方法指导对学生理解文本,把握大意很有帮助。
注意了前后勾连,知识的归纳总结,例如“但”的用法和意义。
课堂检测实用并且能够紧扣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评 测 练 习
1、《资治通鉴》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共_____年的史事。
2、司马光是北宋_____家、______家。
3、选出红色词的正确意思
(1)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A、告诉,对……说
B、叫做,称为
C、认为,以为 D、所谓
(2)卿今当涂掌事A. 沿途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A.告辞 B.推托 C.辞谢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过水去打猎
B 粗略地阅读
C.干涉别人打猎
(5)卿今者才略 A.谋略 B.略微 C.省略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
B.长兄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
C.兄长识别事实多么迟啊
4简答题
(1)文章刻画人物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课 后 反 思
认真研读文本。多次的研读能够看到鲁肃的真诚;孙权的平易近人,苦口婆心。
抓实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要弄通弄明白。
适当的方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需要每次课都有,但是备课时候要想到。
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方仲永的经历培养学生虚心接受建议,积极学习的良好品质。
课标分析
2011版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学习过《?世说新语?两则》《?论语?十二章》《虽有嘉肴》等文章,积累了一些句读,翻译知识。根据注释读懂文意没有太大的障碍。
另外,课程标准对朗读还专门做了规定: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本文的对话人物神态鲜明,栩栩如生,孙权的循循善诱,鲁肃的敬才爱才,都很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