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30 20: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二上《8.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年级学科 二年级语文 主备人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读课后生字,能正确规范书写“楼”“依”“层”“尽”。 2.结合猜读、叠读等多种形式,体会古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3.通过比较贴图、联系语境的方法理解“依”“尽”在诗句中的意思。 4.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教学重点 1.认读课后生字,能正确规范书写“楼”“依”“层”“尽”。 2.结合猜读、叠读等多种形式,体会古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教学难点 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问学模块
教学流程 目标点 时间控制
1.小朋友们,我们先认识一座楼——(出示图片)“鹳雀楼”,这座楼有三层,前面有连绵起伏的青山,往下可见奔腾不息的黄河,因为常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此停留,所以称之为---(生读)鹳雀楼,再读一遍——。 2.鹳雀楼本来不是很出名,因为有个叫王之涣的唐代诗人写了一首诗而名扬四海,今天我们就要学这首诗——《登鹳雀楼》。(补充课题,板书楼,楼是生字,跟着老师书空,左窄右宽,女部,撇短点长,横平放)。 3.指名读题,提醒学生读题时“登”字后面要稍微停顿,做到音断气连。一起再读课题。 在揭示课题环节进行识字和朗读指导。 5分钟
研学模块
教学流程 目标点 时间控制
【研学活动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组织形式:自主朗读、集中指导展示。 具体教学流程: 1.读准字音 我知道有不少同学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可是诗中有些字不好读哦,打开书再把古诗读2遍,注意读准读音。(PPT出示: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1)考考你们,出示卡片:依、尽、更、层。开火车,注意咯,火车随意调转方向的哦,注意区分前后鼻音。 (2)你的前后鼻音读得特别清晰,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加大难度,去掉拼音。 (3)把这些生字送到古诗里,整首诗连起来还会读吗?指名读。 2.读出节奏 (1)师:古人把读诗称为吟诗,吟诗时,光读正确还不够,还要讲究节奏美和音韵美。自由读读这首诗,试着读出诗的节奏(出示:二读古诗,读出节奏) (2)生练读,指名读 师:听出他的停顿了吗?你给了大家很好的提示,(显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常,读五言诗就要像他这样在前面两个字后停一停,才好听。老师还要给你提个建议,最后一个字拖长一点,会更有感觉,跟着老师的手势来。(生看老师的手势读古诗第一句。) 师:一起看老师的手势读后三句,感受一下诗的节奏。 (3)有味道吧。诗歌读起来就有歌的味道,唱歌时,我们有时要重唱。今天读诗我们就来叠读,怎么读呢?你们读一句,老师依你们的节奏读后三个字,把握好节奏,我们一起来。 咱们换一下,老师读一句,你们依着老师的节奏,重复后面三个字。 【研学活动二】品读古诗,欣赏景色 组织形式:合作探究。 具体教学流程: 1.品读:白日依山尽。 (1)过渡:这诗中不仅有歌,还有画呢。 (PPT出示课本插图)由近到远,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 预设: ①楼、黄河、群山 追问:是一座山吗? 哦,一座又一座的山就称为群山。 ②白日 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从哪看出来的?原来诗句中的“白日”就是—— 生:傍晚即将要下山的太阳。 ③王之涣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被脚下的黄河、群山、白日 (师板画黄河 群山),随即吟出了——(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生齐读。 ④重点理解“依”“尽” 师:老师把太阳贴在这个地方(离群山较远),对吗? 师:那应该贴在哪里? (预设:贴得尽量靠近群山。)诗中哪个字告诉你的?(理解“依”) 师:“白日”正紧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地往下落,最后还看得见吗?(拿掉太阳图片)。(预设:完全落下去了,看不见了。) 诗中哪个字告诉你的?生:尽 (2)“白日依山尽”意思就是说? ①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 ②指导:太阳是慢慢地往下落,“依山尽”要读得慢一点。再读。指名读。 ③读诗就是这么奇妙,理解了意思,脑海中有了画面,诗的味道自然就出来了,我们再来齐读感受感受。 2.品读:黄河入海流 (1)那“黄河入海流”意思是说——? ①(预设:黄河水流入大海)。可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指导方法:例,这个小朋友真是理解古诗的高手,“入海流”换了一下顺序“流入大海”,一下子就说明白了。变换顺序是理解古诗的一种好方法。指名读。 ② 指导朗读:你见过黄河吗?这是老师站在黄河边拍的视频,什么感觉? (奔腾不息、波涛汹涌)对呀,黄河入海,气势雄浑,把这幅画面读出来。请这个学生再读、齐读。 ③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出示:一轮落日 , 的黄河 。)指名补充说。 说的真好,这就是——生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过渡: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王之涣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三、第四两句) (1)这句诗的理解也不难,像学第一句诗那样抓住关键字。猜一猜,这个“欲”字是什么意思?,认真听老师讲。诗人王之涣想要干什么?(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怎么知道的?(千里目) (2)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怎样?(再登上一层楼) (3)追问: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是的,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是一直往上、一直努力的意思。 (4)哦,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 。 【研学活动三】体悟诗理,背诵古诗 组织形式:自主学习、集中交流。 具体教学流程: 1.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出示)只有站得______,才能看得_______。 因为——生齐读(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知道了,以后当朋友遇到困难想退缩时,我们可以这样激励他—— 当我们想要自己变得更优秀时,也可以对自己说一句—— 2.小结:刚刚我们学完这首诗,回头来理一理,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王之涣登楼所见,男生读(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后两句写所想,女生读——(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次跟随王之涣去登鹳雀楼 ——生齐读《登鹳雀楼》。 4.老师发现这个小朋友特别会学习,他全程是背下来的。好的语言不光要读,还要积累,要刻在脑海里。哦,你也会背呀,也请你大声背一背。 这么多小朋友都会,那咱们都来看着屏幕插图背一背。 【研学活动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组织形式:自主学习、集体交流。 具体教学流程: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做什么事都是如此,写字也是。还有几个生字,我们好好学习方法,字才能写得更上一层楼。(课件出示生字:依、尽、层、黄) 2.要想写好字,首先得正确,先看笔顺,用心记,书空。(PPT出示笔顺) 3.光正确还不够,还要写好看,研究一下,这些字要想好看,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教师补充。 (1)“依”的最后一笔捺要注意穿插,捺不落地。 (2)再读字帖,两个字虽然同样是“尸”字头,又有细微的差别,“层”比“尽”的“尸”部更扁一点,“尽”的两点要在中线,稳稳托住整个字。 (3)学生练写,点评,修正。 这一环节的教学指向教学目标中的第一条。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初读环节扎扎实实识读生字,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此环节指向教学目标二,指导学生不仅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更读出节奏。 此环节指向教学目标三,通过问题引路、观察插图和板书、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描绘的壮美景色,理解重点字词。 此环节指向教学目标四,体会“登高望远”的道理,熟读成诵,丰富古诗积累。 这一环节的教学指向教学目标一。根据学情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5分钟 3分钟 12分钟 5分钟 7分钟
固学模块
教学流程 目标点 时间控制
【课内衔接】 背诵古诗,并完成习字册上今天所学的生字。 及时化检测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效果。 3分钟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所见 (黄河、群山简笔画;太阳贴图) 所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