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 京改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综合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年 京改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综合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30 22:5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年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
2.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如果饮食中不注意补碘的话,易患的病是
A.侏儒症 B.呆小症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甲亢
3.下图是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1和4分别代表气管和膈
B.A图演示呼气,B图演示吸气
C.呼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变小
D.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变大
4.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 )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
B.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量
D.水中的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出气泡
5.一个A型血的人出现意外事故,急需输血,在医院无血源的情况下,医生抽取病人和献血者少量的血液进行混合检测,结果未出现凝集现象。据此可以推知献血者的血型是
A.A型 B.A型或O型 C.A型或B型 D.A型或AB型
6.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是( )
A.望梅止渴 B.缩手反射 C.排尿反射 D.眨眼反射
7.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用来观察绿色植物的蒸腾现象设计合理
8.如图为“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被试者看到直尺下落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的感受器在皮肤上
B.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C.被试者捏尺位置离直尺上端越近,反应速度越慢
D.被试者应至少进行三次实验,然后取最小值作为实验结果
9.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冲动)、传导兴奋(冲动)
B.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C.“谈虎色变”属于复杂的反射
D.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10.下列功能眼球不能完成的是
A.转动 B.成像 C.产生神经冲动 D.形成视觉
11.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
A.性腺 B.甲状腺 C.胰岛 D.肾上腺
12.人工心脏“火箭心”帮助患者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植入的“火箭心”是代替或辅助患者心脏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13.人眼有黑色、蓝色之分,与人的眼色有关的结构是
A.虹膜 B.睫状体
C.视网膜 D.角膜
14.生物兴趣小组在做实验:小明取一个离体的猪心,并向其肺动脉内注水,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想一想,水流出的部位是( )
A.主动脉 B.肺静脉 C.肺动脉 D.下腔静脉
15.炎热的夏天,某同学面部长了一个疖子,疖子顶端出现了一个“脓头”,这个“脓头”主要由什么构成(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死亡的白细胞 D.血细胞和死细胞
16.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D.肺的换气是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17.夜间,菜农应适当降低蔬菜大棚里的温度,主要目的是(  )
A.温度降低,可以减少病虫害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
C.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
D.温度降低,加温作用减弱,水分散失的少
18.如图为三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 B.②中的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C.③中血流最慢,利于物质交换 D.血液流动的方向为②→③→①
19.下列腺体其功能退化后,某种其他腺体的功能也随之减退的是( )
A.甲状腺 B.垂体 C.性腺 D.肾上腺
20.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①
B.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③
C.④中含有尿素和无机盐
D.②数量过少时会出现贫血
21.汗液的主要成分是( )
A.水、无机盐 B.尿素、无机盐 C.水、无机盐、尿素 D.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22.学习生物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不正确的是(  )
A.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
B.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因此不要随地吐痰
C.打篮球时,氧气需求量大,应尽量用嘴吸气,用嘴呼气
D.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
23.小黄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就医,通过验血发现,他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24.肾脏在人体的位置是(  )
A.胸后壁的两侧 B.腹后壁脊柱的两侧 C.腰的两侧 D.膀胱的两侧
25.人体内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到达脑部所经历的途径是
①上腔静脉 ②下腔静脉 ③主动脉 ④肺动脉 ⑤心脏 ⑥肺静脉 ⑦肺部毛细血管 ⑧各级动脉
A.①→⑤→③→⑧ B.①→⑤→④→⑦→⑥→⑤→③→⑧
C.②→⑤→④→⑦→⑥→⑤→③→⑧ D.②→⑤→③→⑧
26.下表的相关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不正确的的是
选项 名称 操作或注意事项 目的
A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7℃水中放置一段时间 保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B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C 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柠檬酸钠溶液 促进血液凝固
D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用浸湿的纱布包裹 保持小鱼正常呼吸
A.A B.B C.C D.D
27.下列描述某人晚饭后血液流经四个器官时成分的变化,正确的是(  )
A.流经小肠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无明最变化
B.流经同侧心脏前后血液中各成分无明显变化
C.流经肺前后血液中氧气含最无明显变化
D.流经肾脏前后血液中尿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28.与人的一般细胞相比,神经元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
A.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 B.神经元具有细胞核。
C.轴突或长的树突外面套着髓鞘。 D.神经纤维的末端有细小分支。
二、实验探究题
29.下图为通过天竺葵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步骤①是将天竺葵提前放到 环境中处理一段时间,目的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其中实验组为 (填“遮光组”、“未遮光组”)。
(3)从该实验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①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 ;②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
(4)步骤③中酒精溶液变成绿色,说明酒精溶解了叶片中的 。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它和 作用共同维持着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综合题
30.下图甲为血液的组成图,图乙为显微镜下看到的血涂片图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题。
(1)甲图的A是 ,其功能是 。
(2)乙图中数量最多的是[ ] ,最少的是[ ] ,这两种细胞相比较,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3)位于甲图的B层的是乙图中的 (填数字)。
(4)C层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是该处的细胞中含有 ,它的特性是 。
31.图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表示人看到话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 上,〔B〕代表的结构是 ,〔C〕代表的结构是 .
(2)若此图表示人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在耳结构中的〔 〕内,〔B〕代表的结构是 ,〔C〕代表的结构是 .
(3)若此图表示手偶然碰到火立即缩手的反射,则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内,〔D〕代表的结构是 ,〔E〕代表的结构是 .
(4)在上述的反射弧结构中,B、C、D、E所接受的刺激一般都是 .
32.如图表示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中a、b、e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I、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请据图分析作答:
(1)物质a是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有多种消化液参与了淀粉的消化,包括 。
(2)图2中曲线DE段所对应的呼吸过程中,膈肌处于 (填甲或乙)状态。
(3)物质b进入血液后由 运输。a和b最终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4)图3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该器官是 。(选填:肾脏、小肠、大脑、肺)
(5)如图1健康人的Ⅱ末端流出中的液体与I中液体相比, 的浓度大大增加,而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回到了血液,这一变化是生理过程B完成的。
(6)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通过动物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某人进行手术时,采用此气体麻醉,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
(7)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填激素名称)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
33.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
(1)图中的5所指的是 ,7所指的是 。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 ,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途径叫 。
(3)由M到N处,血液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血成了 血。
34.你在看一场足球赛时,会因为兴奋或紧张而使你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请据图回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专心看球的你,手不小心碰到了很烫的杯子,你会缩手,该反射的反射途径是(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缩手后又会感觉疼痛,疼痛的感觉是在 产生的。
(2)当你看到心仪的球员进球时,就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的调节,同时也受到 调节的影响。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分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详解】AB.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所以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故A正确,B错误。
CD.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并传导神经冲动,故C、D正确。
故选B。
2.C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详解】在某些山区、高原和内陆地区,有的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即俗称的大脖子病。得这种病的人,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快,气短。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以致使得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数量减少、造成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而引起的。因此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如饮食中不注意补碘,易患的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C正确。
【点睛】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生植物,对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有很好的效果。
3.C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通气是肺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包括吸气和呼气。呼吸运动的实现由呼吸肌(膈肌和肋间肌)实现。
【详解】分析图可知,1代表气管,2代表肺,3代表胸廓,4代表膈肌。A表示呼气,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B表示吸气,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呼吸运动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可结合模拟实验图加深记忆。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运动原理。
4.D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A、由于贮存在地窖中的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使地窖中氧气的浓度下降,故蜡烛因缺少氧气而烛火变小,不符合题意。
B、潮湿的种子堆在一起由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释放出二氧化碳,使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C、潮湿的种子堆在一起由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热量而会发出热气,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出气泡,是金鱼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无关,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
5.B
【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抽取病人和献血者少量的血液进行混合检测,结果未出现凝集现象,献血者的血型是可能的有A型或O型。
故选B。
6.A
【分析】反射分为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也称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详解】A.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所以,“望梅止渴”与大脑皮层中特定的语言神经中枢有关,是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简单反射,BCD错误。
故选A。
7.D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试管内收集到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B正确。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丁装置的塑料袋连同花盆一起包裹了,这样塑料袋内壁上凝结的小水珠有可能是来自于花盆内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因此要用该装置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应做如下改进:将塑料袋口扎在植物的底部,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
8.C
【详解】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因此测定反应速度的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上,A错误;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B错误;被试者捏尺位置离直尺上端越近,反应速度越慢,C正确;为准确测定一个人在一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应设置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避免偶然性,应该对实验数据求平均值,D错误。
9.D
【分析】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3、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
【详解】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冲动)、传导兴奋(冲动),A不符合题意。
B、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B不符合题意。
C、“谈虎色变”是人出生后产生的,由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复杂反射),C不符合题意。
D、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10.D
【分析】(1)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
(2)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详解】A、眼肌能牵动眼球灵活的转动,可以看清不同方位的物体,正确。
B、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正确。
C、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正确。
D、形成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错误。
【点睛】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是本题解题关键。
11.B
【分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详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甲状腺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12.C
【分析】心脏的结构如下:

【详解】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所以人工心脏辅助泵应植入左心室,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辅助泵将心脏左心室中的血液抽出并灌注到主动脉为体循环提供动力。
故选C。
13.A
【分析】眼球的结构如下图:
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6角膜和7巩膜)、中膜(2虹膜、1睫状体、8脉络膜)、内膜(9视网膜)三部分,内容物包括5房水、4晶状体和11玻璃体,其中晶状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详解】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A符合题意;
睫状体是平滑肌,能调节晶状体曲度,B不符合题意;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C不符合题意;
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D不符合题意。
【点睛】眼珠的颜色即指虹膜的颜色,不同人种眼珠的颜色决定于虹膜中所含色素的多少。
14.C
【分析】心脏的结构如下:

【详解】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即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所以向其肺动脉内注水,水将从肺动脉流出,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5.C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来吞噬细胞,死亡后的白细胞堆积在伤口周围形成“脓”。
故选C。
16.D
【详解】①为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A错误;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②仅仅为二氧化碳,B错误;箭头②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是氧气,C错误;肺的换气是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具体是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正确。
17.B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详解】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夜间,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因此,夜间菜农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目的是降低温度,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18.D
【分析】①动脉血管较厚、弹性大;②静脉管腔大,管壁较薄,弹性小;③毛细血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详解】A.①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A正确。
B.在四肢处,②静脉中常具有静脉瓣,B正确。
C.③毛细血管内径最小,血流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利于物质交换,C正确。
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①-→③→②,D错误。
故选D。
19.B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不符合题意。
B.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B符合题意。
C.性腺能分泌性激素,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C不符合题意。
D.肾上腺主要分泌肾上腺激素,属于内分泌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D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中①红细胞,②血小板,③白细胞,④血浆。
【详解】A.①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正确。
B.③为白细胞,个体最大,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B正确。
C.④为血浆,血浆中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成分,C正确。
D.②血小板数量过少时会出现凝血障碍症;①红细胞数量过少会导致贫血,D错误。
故选D。
21.C
【分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此外含有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详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 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少量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汗液和尿液的成分基本上是一样的,都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故选C。
22.C
【分析】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
【详解】A.吃饭时大声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上,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甚至窒息。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A正确。
B.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摆动,将黏液和尘粒等排出形成痰。由于痰中往往有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所以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在进行打篮球等剧烈运动时,应该通过鼻子呼吸来过滤、加温和湿润吸入的空气,同时用嘴巴呼气以快速排出二氧化碳,C错误。
D.人经历变声期时,声带会发生生理和结构上的改变。在这个阶段,声带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因此高声喊叫或尖叫可能会对声带造成伤害。可见,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D正确。
故选C。
23.C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详解】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叫发炎;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明显增多,即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因此小黄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就医,通过验血会发现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4.B
【分析】如图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脏位于腹部后壁脊柱两侧,能够形成尿液。
【详解】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将肾脏纵剖开,可以发现位于外层的肾皮质颜色较深,呈红褐色,而位于内部的肾髓质颜色较淡。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器官的位置。
25.C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人体内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血液后,由肠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脑部动脉→脑部毛细血管网。
故选C。
【点睛】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本题解题关键。
26.C
【分析】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如天然抗凝剂(肝素,水蛭素等)、柠檬酸钠,氟化钾。
【详解】A.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这是模拟口腔温度,为了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A正确。
B.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所以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可以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B正确。
C.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所以,在“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中,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C错误。
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D正确。
故选C。
27.B
【分析】血液循环如下图:
由图可知:
(1)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就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体循环中,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详解】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晚饭后,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错误;
B、流经同侧心脏前后血液成分没有明显变化,正确;
C、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明显增多,错误;
D、血液流经肾后,尿素明显减少,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血液流经体内部分器官时血液成分的变化即可解析。
【点睛】考查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28.A
【分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详解】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可见神经元的结构特点是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而其他细胞无突起这一结构。
故选A。
【点睛】掌握神经元的结构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
29.(1) 黑暗 消耗(去除)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 光照/(有无)光照 遮光组
(3) 淀粉 光照
(4)叶绿素
(5)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呼吸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
步骤①中,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在本实验中,叶片上唯一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故本实验中的变量是(有无)光照。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故该实验的实验组为遮光组,对照组为未遮光组。
(3)
该实验的结果是: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未见光部分不变蓝(黄白色)。对结果的解释是:叶片的见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未见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没有淀粉生成,叶片就不会变蓝。所以,从该实验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①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②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光照。
(4)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步骤③中酒精溶液变成绿色,说明酒精溶解了叶片中的叶绿素。
(5)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所以,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所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着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0. 血浆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②红细胞 ①白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或①有细胞核②无细胞核) ①和④ 血红蛋白 在含氧高的地方和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和氧分离
【分析】甲图中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如图:
因此甲图中A、B、C三层中的物质依次是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B、C层的细胞总称为血细胞。
乙图中②为红细胞,①为白细胞,④血小板,③为血浆。
【详解】(1)分析可知甲图的A是血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2)数量最多的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的是红细胞;数量最少的、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的白细胞。故这两种细胞相比较,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
(3)甲图的B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对应乙图中的①白细胞和④血小板。
(4)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气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气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31.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耳蜗 位听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冲动
【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根据图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可以看出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1)视觉定形成过程是:来自物体的光→角膜→瞳孔→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将物像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若此图表示人看到话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A视网膜上,B代表的结构是视神经,C代表的结构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音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位听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若此图表示人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在A耳蜗内,B代表的结构是位听神经,C代表的结构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3)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若此图表示手偶然碰到火立即缩手的反射,则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C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内,D代表的结构是传出神经,E代表的结构是效应器。
(4)在上述的反射弧结构中,B、C、D、E所接受的刺激一般都是神经冲动。
32. 唾液、胰液、肠液 乙 红细胞 大脑 尿素 左心房 生长激素
【分析】图1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a葡萄糖、b氧气,c二氧化碳,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Ⅰ肾小囊、Ⅱ肾小管。
图2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D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曲线CD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肋间外肌舒张,胸骨肋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容积缩小。甲表示是呼气,乙表示吸气。
【详解】(1)淀粉的消化是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可见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和胰液。
(2)D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即图中乙吸气。
(3)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增大与血红蛋白的接触面积,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由图可知该组织处的物质交换的特点是进入该器官的氧气多,离开时少,进入的二氧化碳少,离开时多,进入的葡萄糖多,离开时少;尿素增加。大脑符合上述的物质交换特点。
在肾脏,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了尿液。尿素进入时的多离开时应减少。在小肠,由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葡萄糖进入时少离开时增多。
在肺部,二氧化碳进入时的多离开时的少。综上所述:可见该器官是大脑。
(5)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所以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增高。
(6)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它通过动物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所以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7)生殖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生长激素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
【点睛】这是一道综合题,涉及内容较多,学会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33.(1) 主动脉 肺动脉
(2) 体循环 肺循环
(3) 动脉 静脉
【分析】观图可知: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5主动脉、6上、下腔静脉、7肺动脉、8肺静脉。
【详解】(1)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判断5是主动脉,7是肺动脉。
(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由2左心室射出流经5主动脉、6上下腔静脉至3右心房的途径叫体循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血液由4右心室射出,流经7肺动脉、8肺静脉到1左心房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
(3)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因此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34. 反射 1→A→3→B→2 脊髓 大脑(或大脑皮层) 神经系统 激素
【分析】图中1感受器,A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2效应器。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题干图中缩手反射的反射途径是:1感受器→A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2效应器,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缩手后又会感觉疼痛,疼痛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
(2)当看到心仪的球队进球时,在神经的刺激下,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反过来刺激心跳中枢和血压中枢,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