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30 22:5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2.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器官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口腔
3.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炎症时①的数量会增多
B.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③数量最多且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④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利用它可以做DNA鉴定
4.合理的饮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下对人体健康有利的饮食方式是
A.不吃早餐 B.用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
C.只吃鱼、肉,不吃蔬菜 D.每日三餐定时定量,注意均衡营养
5.世界杯运动员在完成各项高难度的动作时,离不开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图中A~D代表人体器官或系统,①~⑦代表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表示米饭,该物质经过唾液、胃液和肠液的消化作用后经过②过程进入血液
B.图中③④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其中④过程中的气体氧气浓度下降
C.与流入D器官的血液相比,流出D器官的血液中尿素浓度、氧气浓度均下降
D.篮球比赛过程中,篮球运动员主要通过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
6.在一支试管中加入10mL新鲜鸡血,不加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血块的上方有少量淡黄色的液体,这种淡黄色的液体称为(  )
A.血细胞 B.血浆 C.血清 D.血液
7.小华同学没吃早餐就来学校,课间操时突然感到头晕,眼前发黑。此时,立即补充下列哪种食物减轻症状最快(  )
A.糖水 B.茶叶蛋 C.纯牛奶 D.鸡肉
8.一个AB型血的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在医院血源充足的情况下应该首选输(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9.将鸟卵中的卵白取出并倒入烧杯中,加入开水,会看到白色絮状沉淀物,这说明卵白中含有(  )
A.脂肪 B.蛋白质 C.淀粉
10.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4.2章末1卷 馒头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中,无直接作用的是(  )
A.唾液 B.牙齿 C.大肠 D.胰液
11.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
B.我们吐出的痰是在呼吸道内形成的
C.鼻毛、鼻腔和气管内壁上的黏膜等一起对气体起到清洁、湿润、温暖的作用
D.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够完全避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
12.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讲究望闻问切。中医通过“切脉”诊断疾病,主要针对的血管是( )
A.脉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13.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口 B.胃 C.小肠 D.大肠
14.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吃饭时大声谈笑容易导致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 B.会厌软骨没能及时盖住喉口
C.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D.咬伤舌头
15.下列食谱中,符合合理营养要求的是(  )
A.水晶虾饺、蛋花汤、麻婆豆腐
B.清炒菠菜、酱牛肉、米饭
C.果蔬沙拉、醋溜土豆丝、馒头
D.糖醋排骨、清蒸鲈鱼、米饭
16.通过给新冠肺炎患者静脉输注单克隆抗体药物,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单克隆抗体药物到达新冠患者肺部的途径是(  )
A.静脉→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肺
B.静脉→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C.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D.静脉→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肺
17.人体内摄入食物与吸入空气都经过的器官是(  )
A.食道 B.咽 C.鼻 D.气管
18.小明在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流血,但过一会就止血了,这主要是谁的功劳( )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19.康莹同学在家做饭不小心划破手指造成出血,后来伤口停止流血。血液中起到止血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20.下图是部分消化道结构简图,在图中B段抽取内容物化验,发现蛋白质在被初步消化,淀粉已被部分初步消化但此时停止消化,而脂肪未被消化,那么B消化道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21.如图中所示为呼气过程,下列叙述与此过程无关的是(  )

A.膈肌舒张 B.肋骨间肌肉收缩 C.胸廓容积缩小 D.肺内气压增大
22.如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肺内气压变化与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密不可分
B.AB段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变化,此时,呼吸道内的气体是混合气体
C.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点,此时肺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BC段肋间肌是舒张的,胸腔容积缩小
23.肺循环终点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24.下列关于血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B.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C.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D.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
25.中医常常会用手指按压病人手腕部位,通过“把脉”来判断人体的健康情况。这里所让的“把脉”的“脉”是指(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经络
26.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收缩最有力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27.在人体内,血液流经下列结构后,含氧量没有显著变化的是
A.肺 B.心脏 C.肝脏 D.肾小球
二、综合题
28.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 ]。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温暖、湿润。
(2)图乙所示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图乙中a代表的物质是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成分变化是 含量增加。b表示的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
29.下图为人体肾脏结构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包括图示结构中的[ ③ ] [ ④] [ ⑤] 。
(2)①和②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和 .
(3)血液从[ ③ ] 过滤到[ ④ ] 成为原尿。
(4)原尿经过[ ⑤ ] 的 作用,形成尿液。
(5)与[ ③ ] 内液体相比,[ ⑥] 内液体不含 等。
(6)与原尿相比,尿中不含 ,因为 。
(7)尿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两个过程。
(8)两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通的血管是图中的[ ] 内流 血;两端都是小动脉的结构是[ ] ,内流 血。
30.如图是消化系统的组成,请据图回答: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 和 两部分.
(2)请写出图中[③][④]代表的器官名称:[③] [④] .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⑤] ,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
(4)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最先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填序号).能初步将淀粉消化为 .
(5)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填序号).它能分泌 ,对 的消化有帮助作用.
3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习、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锻炼和体育运动,如快步走、跑步、打乒乓球等,也越来越多感受到运动给人带来的好处。如图是血液流经人体的部分循环过程示意图,①~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⑤~⑧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壁主要是由 组织组成的。
(2)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 ,这种结构能 ,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3)“快步走”或“慢跑”时人体呼吸频率加快,吸入的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然后流入心脏。血液从心脏的[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下同)射出,流经[⑧] 、组织细胞、⑦到①的循环途径叫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
(4)某同学因嗓于发炎,医生给他开了口服消炎药,使不适症状得到缓解,药物的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赃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 。
32.图A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B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C点表示 (填“吸气结束”或“呼气结束”),此时肺内气压 大气压。
(2)图B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④模拟人体的 。
(3)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变化,与图B中的图 表示的生理过程相同,此时膈肌 。
(4)空气中的氧气最终到达人体组织细胞的 进行呼吸作用。
(5)图C中,②处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发生在①处和③处的气体交换分别是通过 和 实现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糖类、脂肪、蛋白质既参与构成人体细胞又能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点睛】熟练掌握各类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做这题重点了解维生素的作用。
2.B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有消化酶。胆汁没有消化酶,但是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详解】在消化道中,只有口腔、胃、小肠具有消化功能。消化食物主要靠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在口腔中,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在胃中胃液只含有胃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在小肠内含有三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淀粉、蛋白质、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B正确。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
3.D
【分析】图中①是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
【详解】A.①是白细胞,有细胞核。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量会大大增加,A正确。
B.②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正确。
C.③是红细胞,里面含有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能与氧分离,有运输氧的功能,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红细胞的功能,C正确。
D.④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无细胞核,①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利用它可以做DNA鉴定,D错误。
故选D。
【点睛】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
4.D
【详解】试题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注意荤素搭配合理,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不吃早餐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只吃鸡、鸭、鱼,不吃蔬菜水果,易导致维生素、无机盐缺乏,饮料不能代替水,其中的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所以此题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合理营养。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
5.C
【分析】(1)本题考查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关键是准确的识图,熟知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
(2)排泄的三条途径: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③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2)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循环系统、肺、皮肤、泌尿系统的肾脏;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吸气、④表示呼气、⑤表示排汗、⑥表示排尿。
【详解】A.若X表示米饭,米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该物质经过唾液、胰液和肠液的消化作用被分解成葡萄糖后经过②过程吸收进入血液,A错误。
B.③表示吸气、④表示呼气,图中吸气和呼气过程是呼吸作用完成的,④呼气呼出的气体氧气浓度下降,B错误。
C.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氧气,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所以流出D肾脏的血液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氧气和尿素,C正确。
D.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主要通过⑤大量出汗,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人体为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会促进肾脏中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在一支试管中加入10mL新鲜鸡血,若不加抗凝剂血液会凝集成血块,周围渗出的少量淡黄色液体是血清。
故选C。
7.A
【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解答即可。
【详解】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不吃早餐,体内糖类供应不上,而导致头晕无力现象。小华没吃早饭而感到头晕无力,应补充糖类食物能使他尽快恢复。茶叶蛋、纯牛奶和肌肉主要提供蛋白质;甜糖水富含糖类。
故选A。
8.C
【分析】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无同型血的情况下,AB型血的病人还可以少量、缓慢地输入A型血、B型血和O型血。但大量输血时,仍需要实行同型输血。因此AB型血的人发生失血过多、医院血源充足的情况时需要输AB型血,故选C。
9.B
【分析】蛋白质的沉淀可以是化学变化,蛋白质变性,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被破坏。
【详解】蛋白质遇到重金属,或者遇到高温、紫外线等,蛋白质的分子机构被破坏或改变,也就是蛋白质变性,从而产生沉淀蛋白质并未发生变。当鸟卵的卵白在开水的高温下,加水后白色絮状物可溶解,故选B。
【点睛】牢记鸟卵(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10.C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详解】馒头在口腔里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变成了馒头碎屑,然后在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当达到小肠后,由于小肠中含有肠液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可以消化多种食物,淀粉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参与淀粉消化的有唾液、牙齿和胰液。大肠只是吸收部分物质,不消化食物,与淀粉的消化无直接作用。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的消化过程和产物。
11.D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详解】A.呼吸道都有骨或“C”软骨作支架,把气管支撑起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能顺畅通过,A不符合题意。
B.气管和支气管内壁有纤毛和由腺细胞分泌的黏液,黏液能使气管内湿润,并且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B不符合题意。
C.起温暖作用的是鼻腔内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它们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起湿润作用的是鼻腔内和气管内壁上的黏膜分泌的黏液,它们能湿润吸入的空气;起清洁作用的是鼻腔内的鼻毛和鼻黏膜、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腺细胞,它们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C不符合题意。
D.呼吸道的作用是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但是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仍要注意保持空气的清洁,D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分析】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
【详解】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时触摸到搏动的结构是桡动脉。
故选B。
13.C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
【详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B
【分析】(1)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详解】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
【点睛】理解会厌软骨的作用是关键。
15.B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
【详解】A.水晶虾饺富含糖类和蛋白质,蛋花汤、麻婆豆腐富含脂肪、蛋白质,该食谱缺少维生素,营养不全面,A错误。
B.清炒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酱牛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米饭主要提供糖类,营养比较全面,B正确。
C.沙拉果蔬主要提供维生素,土豆丝、馒头主要提供糖类,该食谱缺少蛋白质,营养不全面,C错误。
D.糖醋排骨、清蒸鲈鱼主要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米饭主要提供糖类,该食谱缺乏维生素,营养不全面,D错误。
故选B。
16.C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单克隆抗体药物到达新冠患者肺部的途径是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到肺(发炎部位)。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7.B
【分析】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详解】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呼吸系统由鼻腔、咽、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所以,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故选B。
18.A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详解】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最小,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小明在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流血,但过一会就止血了,这是血小板起作用。
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小板的功能。
19.C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详解】A.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A错误。
B.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B错误。
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正确。
D.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20.C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了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的顺序和消化的情况。
【详解】A.口腔只能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但不能消化蛋白质,因而在口腔中,不可能有蛋白质及其初步消化产物,A不符合题意。
B.食道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基本上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B不符合题意。
C.胃内食物是经过口腔的消化作用后的,因而可能有麦芽糖和没有被消化的淀粉;胃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因而胃中也有蛋白质及其初步消化产物,脂肪不能在胃中被消化,因而胃中有脂肪,C符合题意。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都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在小肠内不可能出现淀粉、麦芽糖、蛋白质及其初步消化产物、脂肪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B
【分析】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观图可知:图示表示呼气过程。
【详解】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容积缩小,肺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表示呼气。故肋骨间肌肉收缩与此过程无关。
故选B。
22.C
【解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
【详解】A.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呼吸肌收缩;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呼气时,呼吸肌舒张。可见 肺内气压变化与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密不可分,A正确。
B.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呼吸道内的气体是混合气体,B正确。
C.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点,此时肺内的气压等于大气压,C错误
D.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关键。
23.A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故选A。
24.A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用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能运输氧;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
【详解】A、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胞核,A错误;
B、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另外血浆中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B正确;
C、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C正确;
D、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D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血液的组成以及功能等。
25.C
【分析】血管类型和特点:
①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②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
③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把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动脉(桡动脉),脉搏是心脏射血时血液对动脉血管产生的压力变化造成的,正常情况下心跳和脉搏数相等。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C正确。
故选C。
26.C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收缩最有力,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
【详解】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收缩最有力。
故选C。
27.D
【分析】血液流经人体的某一器官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与该器官的功能相关的。
【详解】A.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所以含氧量增加,A不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时,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含氧量增加;血液流经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时,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含氧量减少,B不符合题意;
C.血液流经肝脏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所以肝静脉流的是静脉血,C不符合题意;
D.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尿酸、尿素减少,氧气未减少,所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均为动脉血,含氧量没有显著变化,D符合题意;
【点睛】考查的是根据器官的名称和血流的方向,判断血管的名称和血液的性质。
28.(1) 1 清洁
(2) 毛细血管 1或一
(3) 二氧化碳 氧气 血红蛋白
【分析】图甲:1是肺、2是呼吸道、3是膈肌;图乙:4是肺动脉、5是肺静脉、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吸气、d是呼气。
【详解】(1)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2)图乙所示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3)图乙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b代表的物质是氧气,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29.(1)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2)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3) 肾小球 肾小囊腔
(4) 肾小管 重吸收
(5) 肾小球 肾静脉 尿素
(6) 葡萄糖 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7)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8) ② 出球小动脉 动脉 ③ 肾小球 动脉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
题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⑥是肾静脉,⑦是肾动脉。
【详解】(1)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⑤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③肾小球和④肾小囊组成。
(2)①是流入肾小球的血管,叫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②是从肾小球流出的血管,叫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4)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5)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与③肾小球内液体相比较,⑥肾静脉内的液体中尿素的含量大大减少。
(6)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因此与原尿相比,尿中不含有葡萄糖。
(7)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8)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两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通的血管是图中的②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两端都是小动脉的结构是③肾小球,内流动脉血。
30. 消化道 消化腺 肝脏 胃 胰腺 ⑥小肠 ① 麦芽糖 ③ 胆汁 脂肪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图中:①口腔,②食道,③肝脏,④胃,⑤胰腺,⑥小肠。
【详解】(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胃,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小肠,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2)③是肝脏、④是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⑤]胰腺,在消化道内,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4)馒头中的主要成份是淀粉,最先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5)③肝脏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脂肪的消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器官的特点,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31.(1)肌肉
(2) 瓣膜 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3) ④左心室 主动脉 体循环
(4)①右心房
【分析】(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2)图示是血液流经人体的部分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⑤是肺动脉、⑥是肺静脉、⑦是上、下腔静脉、⑧是主动脉。
【详解】(1)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组成的。
(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上面两个腔是心房,下面两个腔是心室,右心房连通右心室,左心房连通左心室,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血液不能倒流,因为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3)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血液从心脏的④左心室射出,流经⑧主动脉、组织细胞、⑦上、下腔静脉到①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
(4)某同学因嗓子发炎,医生给他开了口服消炎药,使不适症状得到缓解。药物的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途经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嗓子处的毛细血管,到达嗓子发炎部位,可见药物的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①右心房。
32.(1) 呼气结束 等于
(2)膈肌
(3) 吸气 甲 收缩
(4)线粒体
(5)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作用
【分析】图A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
图B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玻璃钟罩代表的是胸廓,③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由于实验装置的限制,该模型能模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不能模拟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
图C中: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详解】(1)图A中,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因此,C点表示呼气结束,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0,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2)膈位于胸腔的底部,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可见,图B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④橡皮膜模拟了人体的膈肌。
(3)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曲线AB段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变化,与图B中的图甲表示的生理过程相同,此时膈肌收缩。
(4)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可见,空气中的氧气最终到达人体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
(5)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C中,②处代表的生理过程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在①处和③处的气体交换分别是通过呼吸运动和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