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复式折线统计图(二)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复式折线统计图(二)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30 10: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复式折线统计图(2)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复习
1.( )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在纵轴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按顺序( )起来。
折线
数量
连接
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把一组数据制作成折线统计图。如果表中有两组数据,怎样制作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引入: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3.在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下面是甲、乙两城市
2012年上半年月平均
气温统计表。
(单位:℃)
完成两市上半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观察表格,表中有哪些信息?
讨论:用什么统计图表示2012年上半年甲、乙两城市的月平均气温比较合适?
思考:
制作折线统计图时,怎样区分甲、乙两市的月平均气温呢?
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甲、乙两城市2012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甲市
——乙市
.
.
.
.
.
.
7
8
11
13
10
9
.
.
.
.
.
.
10
6
9
12
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两市月平均气温最大相
差 ℃。 月份两城
市平均气温相同,有
个月乙市平均气温
高于甲市,其余 个
月乙市平均气温低于甲
市。
5
2、5
2
2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
1.写出统计图的标题(正上方)。 2.确定横轴和纵轴。 3.在纵轴确定单位长度。 4.设计图例,区分两组数据。 5.描出各点,按顺序连接各点。
⑵分别说一说两城市平均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①甲市的平均气温从( )月到( )月一直
在( ),从( )月至( )月在( )。
②乙市的平均气温从( )月到( )月一直在( ),从( )月到( )月一直在( )。
1
4
上升
4
6
下降
1
3
下降
3
6
上升
⑶从总体上看,两城市月平均气温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从总体上看,两城市月平均气温最明显的差别是:
甲市是先( )后( ),
乙市是先( )后( )。
上升
下降
下降
上升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表示出两组数据( )的多少、数量的 ( )变化情况,还能反映出两组数据的 ( )趋势。
数量
增减
变化
2.下面是某小学2007~2012年入学的男生、女生每年患近
视的情况统计图。
⑴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巩固练习
2007~2012年入学的男生、女生每年患近视的情况统计图
——男生
——女生
.
6
.
.
13
22
18
44
35
19
64
23
48
36
9
.
.
.
.
.
.
.
.
.
.
.
(2)从图中你能获得了哪些信息?与同伴交流。
(3)该年级、男、女生患近视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预计2013年男、女生患近视的情况会怎样?
巩固练习
下面是甲乙两市3-8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单位:mm)
月份 3 4 5 6 7 8
甲市 20 30 80 130 160 180
乙市 50 100 150 180 140 130
(1)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甲市的平均降水量从3月至8月一直在( )。(3)乙市的降水量从3月至6月一直在( ),6月至8月降水量在( )。(4)乙市3月至8月平均降水量中,有( )个月高于甲市,其余( )个月低于甲市。
上升
上升
下降
4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便于看出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不同的折线表示。
作业:
必做题:
《金牌学案》第68页第5题。
选做题:
课本第86页“练一练”第3题。
1.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 ),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 )变化的情况。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 )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的( )情况,还能反映出两组数据的( )。
易错题:
2.拓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