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体会其所蕴含的生命力量。
2. 理解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3. 学习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4.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2. 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走进一块神奇的黄土地,在这片神奇的黄土地上,流淌着孕育中华灿烂文明的母亲河,奔突过秦始皇的滚滚战车,飘扬过汉高祖“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英雄凯歌。直到今天,在这片神奇的黄土地上依然绽放着璀璨的民间艺术之花。那么,谈到黄土地的民间艺术,你知道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剪纸、皮影戏、泥塑、刺绣、农民画、秦腔、陕北民歌等)
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录像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气势,也许感受之后,我们再来朗读,会有更清晰更明确的感受。(学生观看录像,大约2分钟。)
背景信息:《安塞腰鼓》写于1986年。当时的刘成章面对祖国改革开放后蒸蒸日上的情况,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感悟到“安塞腰鼓”不仅是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文化,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蓬勃向上的精神象征。于是,他用“安塞腰鼓” 来传达对生命的热烈讴歌,对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检查预习情况】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全文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可以划分为三部分,请在文章中标注。
(2)请你找出文中反复出现,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3)请圈画出文章中给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并简要的写下理由。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朗读课文 感受鼓势
观看完录像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预设(热烈奔放、轰轰烈烈、气势雄壮、场面壮观、原始的、朴素的)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一种感觉再来朗读安塞腰鼓,肯定会有新的感觉。(学生自由朗读)
朗读过后,你感觉到的是否与我们看录像时的感觉一致?预设(一致,差不多)那我们就一起看看该怎样读出腰鼓的气势。
1.如何读好开头的段落?为什么要这样朗读?(语速稍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2.惊心动魄的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一个关键的“看”字,我们该如何读,才能使安静的画面一下子转成惊心动魄的画面呢?表演中的段落如何读好?(“看”字独立成段,要读出爆发力;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时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3.表演结束了,一切又都归于了寂静,我们又应该如何通过我们的朗读声来体现?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轻一点,慢一点,调子拉长悠远一些。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请你找出文中反复出现,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预设:找出四句“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生探究如何读好这四句:节奏、重音、情感变化。
这一组形式和内容大致相同的抒情句,间隔反复,分散穿插于文章的各个部分之中,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由赞叹到称颂到热烈讴歌的情感发展,形成全文抒情的主旋律,可谓一唱三叹,情潮澎湃。大家朗读时一定要做到渐次激越。
生:(出示)个别读,齐读。
(三)品读课文 品味鼓韵
(一)作者反复赞美安塞腰鼓,赞美了安塞腰鼓哪几个方面的“好”呢?
预设:场面、声响、击鼓的后生、舞姿。
(二)作者将“安塞腰鼓”的场面,声响,安塞腰鼓的力与美推向了极致。那作者是怎样将其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的?预设: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重点关注)以及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预设1:1.修辞手法,有排比、比喻、反复、对比、拟人。2.短句很多。3.感叹句很多。4.用词方面动词比较多.
预设2: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真实描写,想象描写,议论和抒情。
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分工合作,找出文中排比句。找出后选择你最喜欢的进行品读,读中在轻重缓急上不能把握的时候就举手问老师。最后我们请同学朗诵表演。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小组同学合作。
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三)通过朗读,大家一定又充分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奇伟磅礴的能量,感受到了作者激昂澎湃的情感,那就请同学们用你的朗读声来传达出你的理解。
预设:各小组激情诵读。
示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是句内排比型。
三个“了”之间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要读出越来越“狠”的语气。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是句间排比型。
排比中又含有比喻,句式整齐,节奏明快,你看,骤雨是速度,骤雨是急速而来的,旋风是非常快速的,甚至带着一种强大的不可抵抗的力量,乱蛙呢,有没有听到蛙鸣,什么时候有蛙鸣 最有活力的时候。大家要情绪饱满,读出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感觉。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是段间排比型。
三个“使人想起”层层推进,让我们想到了黄土高原上的千军万马,光荣失败,大家一定要读出此起彼伏的交错感。
(四)大家读得很给力,很带劲。作者写的对象是安塞腰鼓,它有什么特点?
五、总结归纳
文中大量的句子表现了安塞腰鼓雄健这一特点,或运用了修辞或运用短句,将安塞腰鼓的雄健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而独特的艺术个性。
六、拓展延伸
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欣赏其他类似的民间艺术表演,如陕北民歌、秧歌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布置作业
1.文化探源
(1)神州大地,中国鼓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鼓都被广泛地应用。 我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炼制的“土鼓”。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出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鼓,除安塞腰鼓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色鼓?
(2)请你简要谈谈鼓在古代和现代有哪些用途。
2.仿写
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八、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梳理,感受了安塞腰鼓雄浑、激越、壮阔、火烈的特点和洋溢的阳刚之美,也感受到了黄土高原人独有的热烈豪放和蓬勃的生命力,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人一定要有积极乐观、坚定生活的信念,让生命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
九、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