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说木叶》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使用日期】 月 日
【走进作者】
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他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4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相关背景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把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到了现代学术的高度,同时也把唐诗风貌的系统化研究留给了后人。本文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课前导学】
1.解题:说“木叶”
“说”是一种文体。“说”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对见解,写法比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形象。
2.词语认读
袅袅( ) 浦 ( ) 褒 ( )
灼灼( ) 亭皋 ( ) 砧( )
涔阳( ) 万应锭 ( ) 言筌( )
窸窣( ) 迢远( )
3.词语理解
积累词语
(1)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好办法。
(2)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3)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刻意修饰的痕迹。
(4)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竹器,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了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课题 说木叶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该文属于文艺评论,新课标对这一体例的学习要求是:阅读论述类文本,能准确把握和评级作者的观点,辨析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因此,对于本文的观点,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我会侧重引领学生理解。
教 材 分 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篇文艺随笔,《说木叶》也是“咬文嚼字”的典范。其核心是了解“木叶”阐述的这种文学现象,即中国诗歌的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理解它的关键是掌握本文“说‘木叶’”的特点,学生已经学过咬文嚼字,对文艺随笔这种文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本文涉及到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在诗歌鉴赏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学 情 分 析 《说“木叶”》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对文学意象认识较浅显,而这篇文章中文学意象很多且有重叠交叉,需要细致把握各种意象的细微差别——诗歌语言暗示性。引用古诗词较多,学生阅读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文章思路不容易把握,作者探讨的问题艰涩难懂,这些都是这篇文章学习的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讲课中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领式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 学 目 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 梳理文中所说“木叶”与“树叶”的不同特征,品味诗词意象背后的意趣。
难点 学习作者从梳理和考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理论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中国古典诗歌向来以含蓄蕴藉为美,讲求“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过意象来传递丰富的情感与内涵。如果不细心咀嚼这些意象,就会被挡在诗歌之外。因此明确意象的暗示性就成了理解诗歌的不二法门。今天我们起来学习林庚的《说“木叶”》,作者以“木叶”为对象,探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主题的学习。
新课教学 知人论世 1.了解林庚 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他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4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2.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概念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作用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类型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3.相关背景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把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到了现代学术的高度,同时也把唐诗风貌的系统化研究留给了后人。本文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4.识词认读 袅袅( ) 浦 ( ) 褒 ( ) 灼灼( ) 亭皋 ( ) 砧( ) 涔阳( ) 万应锭 ( ) 言筌( ) 窸窣( ) 迢远( ) 5.词语理解 (1)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好办法。 (2)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3)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刻意修饰的痕迹。 (4)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竹器,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了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情境设置:甘棠文学社准备开展一场诗歌鉴赏活动,要求成员从诗歌的暗示性角度进行赏析。可是大家对这个概念有点陌生,请你通过《说木叶》一文让成员掌握它,并尝试对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名词解释。 二、梳理脉络明思路 1.初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意: 第1段,引出话题:“木叶”是历代诗人钟爱的形象。 第2段,古代诗歌中用“树叶”的十分少,“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其关键在于“木”字。 第4段,“木”的第一特征: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木”有第一特征的原因(暗示性)。 第6段,“木”的第二特征:微黄与干燥,清秋的气息。(颜色性) 第7段,总结:艺术领域: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2.通读文章,理清结构 (1)(发现问题)(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分析问题) (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3)(总结全文) (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3.把握文章结构思路,根据提示填空。 通观整篇文章,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奇怪现象,即①_____________ ,并且分析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②_____________ 和③_____________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提示:①“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 ②含有落叶的因素 ③有颜色的暗示性 三、深挖内涵探幽微 1.第一自然段引用了哪些诗人的诗句?其用意是什么? 屈原《九歌》“袅袅兮来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用意:①引出话题; ②论述“木叶”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 2.第二自然段引用了哪些诗人的诗句?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用意:论证“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3.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落木”,原因何在?其关键点在哪? 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从“木叶”发展到“落木” ,显然关键在“木”字。 4.作为诗歌语言,“树叶”和“木叶”有什么不同的意味? 感受下列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歌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成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小结:木叶都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都是秋天里的落叶形象。 感受下列诗句: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招隐士》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小结:树叶都用在春夏之交,描写枝繁叶茂的形象。 明确: 树叶:春夏之交,繁茂、绿色、饱含水分,是饱满绵密的,给人密密层层、满地浓阴的联想。 木叶:秋风叶落的季节,是脱落、黄色、干燥的、疏朗空阔的,让人联想到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5.感受下列诗句,说说“落木〞和“落叶〞有什么不同的意味。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明确: 落叶、木叶:虽然从树上落下,但在飘落的过程中,还保留一点叶〞的绵密之感和对树的依恋之感。 落木:洗尽绵密,仿佛有落完树叶的光秃秃的树的影子,显示的是更为空阔的意境,更为萧瑟、肃杀的秋意。 6.思考:“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其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7.尝试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进行名词解释。 所谓“暗示性〞是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即它带给人的联想,构成了诗歌含蓄蕴藉、意蕴丰富而难以言说的美感。 四、迁移巩固知运用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落花”意象的艺术特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杨万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武衍 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 ——舒亶 (dǎn) “落红” 强调状态,更多的是一幅静态画面。 “落红” 是凄美悲壮的意象,是怀着满腔春恨,葬于泥土的,有“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的悲剧美。 落红强调色彩 。 初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脉络为问题探究做准备。 用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解决文学论文阅读时的难点。
拓展阅读 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 节奏是富于跳跃感的,它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我们日常语言中所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唐诗在诗歌语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有的虚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可是我们又不能失掉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省略掉这些字因此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我们新诗的这个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比方唐诗中可以完全不用“之”字,而新诗中“的”字就还不能完全不用。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若用我们今天的话,还不得不说“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省不下这“的”字。古典诗歌的语言越是具有这种特征,也就离开散文越远,这也就是“诗化”的过程。诗化而自然天成,一点也不别扭,这标志着古典诗歌语言的真正成熟。诗的语言因此才更灵活、更有弹性,一瞬间便能捕捉住新鲜的印象。 古人谈画竹,“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作诗也是如此,“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感受是瞬息万变的,诗的语言也必须具备这种飞跃性。这是诗歌语言的能力问题,有了这种能力,才有表现的自由。当然,唐人的诗歌也不一定都不用“之”字,如李白就有“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虚字可以不用,也可以用,却不等于非用不可。可用可不用时,我们是自由的;非用不可时,那是不自由的。至于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这完全取决于诗人自己。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捕捉到新鲜的感受,完成艺术上的充分表现。 (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作业布置 中国的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追求含蓄。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这一鉴赏方法。现在你即将参加甘棠文学社的鉴赏活动,请从“乌(鸦)”“昏鸦”“寒鸦”和“轻舟”“孤舟”“扁舟”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相同或不同),500字左右。 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旨在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共22张PPT)
KEJIANYANJIUSUO
课件研究所
高中语文课件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古典诗歌向来以含蓄蕴藉为美,讲求“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过意象来传递丰富的情感与内涵。如果不细心咀嚼这些意象,就会被挡在诗歌之外。因此明确意象的暗示性就成了理解诗歌的不二法门。今天我们起来学习林庚的《说“木叶”》,作者以“木叶”为对象,探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甘棠文学社准备开展一场诗歌鉴赏活动,要求成员从诗歌的暗示性角度进行赏析。可是大家对这个概念有点陌生,请你通过《说木叶》一文让成员掌握它,并尝试对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名词解释。
梳理脉络明思路
活动任务一
1.初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意:
第1段
引出话题:“木叶”是历代诗人钟爱的形象。
第2段
古代诗歌中用“树叶”的十分少,“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
第3段
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其关键在于“木”字。
第4段
“木”的第一特征: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
“木”有第一特征的原因(暗示性)。
第6段
“木”的第二特征:微黄与干燥,清秋的气息。(颜色性)
第7段
总结:艺术领域: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2.通读文章,理清结构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
(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3.把握文章结构思路,根据提示填空。
通观整篇文章,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奇怪现象,即①_____________ ,并且分析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②_____________ 和③_____________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提示:①“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 ②含有落叶的因素 ③有颜色的暗示性
深挖内涵探幽微
活动任务二
屈原《九歌》“袅袅兮来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①引出话题;
②论述“木叶”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
第一自然段引用了哪些诗人的诗句?其用意是什么?
论证“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第二自然段引用了哪些诗人的诗句?
3.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落木”,原因何在?其关键点在哪?
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从“木叶”发展到“落木” ,显然关键在“木”字。
4.作为诗歌语言,“树叶”和“木叶”有什么不同的意味?
感受下列诗句
小结:木叶都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都是秋天里的落叶形象。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歌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成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感受下列诗句
小结:树叶都用在春夏之交,描写枝繁叶茂的形象。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招隐士》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树叶
春夏之交,繁茂、绿色、饱含水分,是饱满绵密的,给人密密层层、满地浓阴的联想。
秋风叶落的季节,是脱落、黄色、干燥的、疏朗空阔的,让人联想到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
5.感受下列诗句,说说“落木”和“落叶”有什么不同的意味。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落叶、木叶:虽然从树上落下,但在飘落的过程中,还保留一点叶的绵密之感和对树的依恋之感。
落木:洗尽绵密,仿佛有落完树叶的光秃秃的树的影子,显示的是更为空阔的意境,更为萧瑟、肃杀的秋意。
6.思考:“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其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7.尝试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进行名词解释。
所谓“暗示性”是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即它带给人的联想,构成了诗歌含蓄蕴藉、意蕴丰富而难以言说的美感。
迁移巩固知运用
活动任务二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武衍
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
——舒亶 (dǎn)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杨万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
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
节奏是富于跳跃感的,它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我们日常语言中所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唐诗在诗歌语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有的虚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可是我们又不能失掉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省略掉这些字因此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我们新诗的这个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比方唐诗中可以完全不用“之”字,而新诗中“的”字就还不能完全不用。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若用我们今天的话,还不得不说“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省不下这“的”字。古典诗歌的语言越是具有这种特征,也就离开散文越远,这也就是“诗化”的过程。诗化而自然天成,一点也不别扭,这标志着古典诗歌语言的真正成熟。诗的语言因此才更灵活、更有弹性,一瞬间便能捕捉住新鲜的印象。
古人谈画竹,“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作诗也是如此,“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感受是瞬息万变的,诗的语言也必须具备这种飞跃性。这是诗歌语言的能力问题,有了这种能力,才有表现的自由。当然,唐人的诗歌也不一定都不用“之”字,如李白就有“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虚字可以不用,也可以用,却不等于非用不可。可用可不用时,我们是自由的;非用不可时,那是不自由的。至于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这完全取决于诗人自己。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捕捉到新鲜的感受,完成艺术上的充分表现。
(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中国的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追求含蓄。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这一鉴赏方法。现在你即将参加甘棠文学社的鉴赏活动,请从“乌(鸦)”“昏鸦”“寒鸦”和“轻舟”“孤舟”“扁舟”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相同或不同),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