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必修下8.2.2_《六国论》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必修下8.2.2_《六国论》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30 11:43:11

文档简介

课题 六国论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六国论》是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文章。本单元的任务是“倾听理性的声音”,旨在引导学生鉴赏说理艺术,领会文中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要求学生在辩证分析和合理推断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本课也是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坚守道义、心忧天下等品质的佳作。
学 情 分 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过议论文,积累了重要的文学词语和句式的常识,但他们读起来还是较为困难,许多词语需要借助工具书或注释才能理解,且由于缺乏对历史事实深层的理解,阅读体会不深刻,加之学生思考的逻辑性不足,多元解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不足,教师需要重点引导。
教 学 目 标 ①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文言句式和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并背诵,能借鉴文章写作特色进行创作。 ②思维发展与提升 探究文章思路,能辩证看待苏洵的观点。 ③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略议论文的雄辩气势之美。 ④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六国破灭的历史,懂得分辨一时利弊,树立强弱转化的思想。
重点 掌握文言句式和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能借鉴文章写作特色进行创作。
难点 探究文章思路,能辩证看待苏洵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电脑、课件 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这句话诗意地表达了我们与国家、与家乡的联系。土壤给了我们一种存在感,一种归属感。我们的语言表达中常用诸如“接地气”和“脚踏实地”之类的短语。我们是如此的重视土地,与土地的关系是如此密切,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土失去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苏洵的《六国论》吧。 名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勾起共鸣与学习的热情。
知人论世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年稍长入学,学习句读、属对、声律,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后开始游历名山大川。27岁又开始读书。故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但在考取进士和茂才时,都未中。不久,苏洵之父去世,其归家守丧。服除后,仍居住在乡里,闭门读书,文章一新,著有《几策》《权书》《衡论》数十篇,系统提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送其二子入京应试,朝廷诏试策论,辞不赴命。嘉祐五年(1060年),苏洵经韩琦推荐,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除霸州文安县主簿,与姚辟同修礼书,完成《太常因革礼》100卷。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卒。 苏洵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文章大部分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其散文以气势胜,具有荀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观点明确,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谨严,妙喻连篇,呈现出雄奇高古的风格。苏洵的散文在当时就颇具影响,对改变不良文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权书》《衡论》诸作,纵谈古今,议论圆转,纵横恣肆,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说。”这是说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 二、了解时代背景 教师播放秦王统一六国的视频。 教师解说: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 了解作者及作品、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整体把握 理清结构 本文是一篇文言议论文,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文言和议论文是一项必修课,今天就让我们化身高考考官找出苏洵之文涉及的高考考点吧。先让我们看看作文评分标准!(出示作文评分表格)互动:身为高考阅读评判官,对于作文的评分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文言文又要注意什么? 问题1:让我们开启体验吧。请先找出基础等级:文章内容。首先我们要理解文章字词句。大家先思考圈画出阅卷人会关注的重要文言词句,思考这篇议论文的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重要文言词句: 1.与 动词。亲附、亲近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通假字 (1)暴霜露(暴: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3.古今异义 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4.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最终) 始速祸焉 (速:招致) 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译为打退 ) 5.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6.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7.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文章思路】 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接着分别论述了韩魏楚贿赂秦国和齐燕赵不贿赂的六国的结果。 之后得出:六国应对秦国的方法,封谋臣、用奇才,并力攻秦,为国者不要被威势胁迫。 最后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希望宋朝不要跟随前人。 小试牛刀: 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请大家学用这一句式:……不是……,而是……。因为这一句式,往往读起来显得思考深刻,有破有立,试着写一个论点吧。 设计情景,带入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文章内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训练考试能力。 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立足学生思维培养和语文素养。
把握议论文要素 问题2:身为考官, 要明白使用足够的事实、引言和数字作为论据,文章的观点才能有牢固的基础,内容才充实,整个议论才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 那么请大家继续找出基础等级:思考第二、三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事实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参考答案】首先用秦国通过战争获得土地与因为贿赂得到土地的量进行比较,用诸侯因为战争丢失的土地与因为贿赂丢失的土地量进行比较,得出数量对比。 接着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叙述韩魏楚等国的祖先开疆拓土之艰难,后世子孙“今日割五城”的弃之之轻易,秦人侵吞土地之无厌和这些国家土地的有限的历史事实进行比对叙述阐明六国破灭原因。 第三段论述齐国不助五国的事实,燕国荆卿刺秦不成,赵国诛杀良将,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不得已的事实进行分析。最后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互动】这样的内容安排,你如何评价打多少分?请说明理由。如果让你来安排,你又会怎么写? 问题3:良言如春,慧语生花:探究良好表达的魅力与价值对于考官来说极其重要。请大家依据表达等级:思考本文在表达上有何特点?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 对比论证。 首先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一增一减的两个“百倍”的对比振聋发聩,阐明因“赂”而不因“战”,令人触目惊心。 再如“以有尺寸之地”中的“尺寸”极言其小,这个缩小夸张和前文的夸大夸张“百倍”的连续使用,把六国先辈创业之漫长艰苦与子孙败业之迅速轻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对比中作者沉痛惋惜之情不言而喻。 还有“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这里将秦国无限贪婪的本性和诸侯有限的土地进行对比,将秦国的面目刻画得淋漓尽致。 作者在这里把土地的得失的数量和速度对比、对待土地的态度这些方面进行了刻画,从而得出结论:赂秦→力亏→破灭。 教师补充:运用对比论证的类型:横式、纵向。之后介绍对比论证的写作过程: 第一步,确定要阐述的观点; 第二步,选定具有相反或相异属性的人物、事件、事实或言论; 第三步,找出适当的对比点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要求学生以横式和纵向对比,以苏轼为论据,阐述观点是“学会放下”;分别回答出对比点——( )和对应阐述()。 问题4:发现表达等级:思考本文在表达上还有何特点?(其他论证手法、句式、修辞手法等)有什么作用?请大家小组为单位思考。 比喻论证。“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作品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土地”比作毫无价值的“草芥”,表现出他们对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之不易的土地的不珍惜。 再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处“薪”喻指六国有限的土地,“火”喻指秦国无边的贪欲。作者用薪火这一常用事物,说明用土地侍奉秦国的后果,通俗易懂。 夸张。“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今日”“明日”相连续,割地速度之快被夸张到无可复加;“五城”“十城”强调割地赂秦数量越来越多;安寝之时仅有“一夕”,又见苟安时间之短与得不偿失。通过夸张,将战胜者的贪婪,苟安者的狼狈,韩、魏、楚国势之危急,跃然纸上,充溢着一种雄辩气势。 假设论证。作者假设“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作者通过假设将道理辩明,语言思维开合有度、收放自如,体现了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句式灵活。设问句,短句,长句,叙述句和议论句相结合,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设问句把说理一步步引向深入,补全了读者读文的疑问,体现了作者强大的逻辑力。 而开头大量使用短促句式给人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感觉,有疾风骤雨般的震撼力量,文章中间段是论述部分,语势略呈平稳,一边铺叙一边议论,有理有据,以理服人,长短错杂,从容不迫。而结尾部分多以长句为主,因为结尾两段的目的是为了向统治者说明利弊,运用长句能层层铺垫,委婉含蓄,体现作者的拳拳之心。 【互动】这样的表达,你打多少分?请说明理由。好的议论文,有哪些写作技巧? 【老师总结】好的表达能够彰显一个人的学识和高度,能够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能够唤醒沉睡的人,能够营造温馨的氛围,能够增强一个人、一个国家的话语权。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表达呢?”四有“理论大家要熟记! 言之有物”指表达要有思想、有内容;“言之有序”指表达要有逻辑性;“言之有理”指表达要有道理,有事实根据或理论支撑;“言之有情”,指表达要真诚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好的表达就是要符合情境,恰到好处。 问题5:辩证思考: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难道六国真的是傻子吗?北宋和当时的六国有什么共同点?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有什么目的?(教师出示北宋地图等信息) 北宋和当时的六国都面临严重的外部和内部危机,苏洵的这一观点忽略了经济、军事、外交等因素,而他提出这一观点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当时的北宋王朝,正处于和战国时六国相似的处境,北宋面临契丹和西夏的威胁,屡屡签订城下之盟,不断地把金银钱粮送给西夏和契丹,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作者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论证方法是议论文的重要探究要素,这一问题的设置能加深学生对论证方法的体会。 对比论证对于议论文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以写带练,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体会。 赏析本文议论手法,放手学生去思考、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历史与作者。 启发学生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断,养成大胆质疑、批判性思维习惯。
拓展延伸 出示:舒婷的《土地情诗》、艾青《我爱这土地》、臧克家的《三代》等诗歌及土地图片。 提问:土地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论述的对象。土地这个形象在文学作品里蕴含着种种情感,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意象。在中国关于“土地”的意象,众多作品都有涉及。请大家分小组思考总结概括文学作品中“土地”这一意象的深刻含义。 总结:土地是农民耕作的土地,是养育我们的土地。土地可以代表故乡,可以指代我们的祖国,因此土地可以象征疆域、国家、生物、生长、生育、母亲、生命、大自然……作为本源之物的大地归所召唤生命“还乡”,凝聚着对生养我们的一方水土的最深沉的爱;凝聚着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凝聚着对生于斯、耕于斯、死于斯的亲人最深沉的爱。古往今来,黄土大地已经化身为诗人笔下美学根基的生命之源。大地之上是故乡,是亲人,是生存场所,更是精神的栖息之地…… 生于土地,长于土地,最后回到土地,是宿命,是轮回。我们头顶苍穹,脚踏黄土。比起触摸不到的天空,我们日日踩踏着的土地显得更加亲切。 提炼关键意象,进行拓展补充,举一反三,提高学鉴赏能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古有贾谊对秦国过失的剖析,有柳宗元见解独到的《封建论》, 有苏洵的《六国论》,再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文人们或借古讽今或剖白心迹,理性表达的智慧,为时代发声的勇敢让我们动容,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土地的描写表达了战争和政治的主题,而战争一旦还原为土地, 便生发出了政治学和社会学无法抵达的诗意。它可能没有直接提到与抗战有关的字眼儿,但却焕发出独特的感人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中国青年精神的成人礼, 是精神的启蒙。这个成人礼不借助他人, 而是在独立思考中自我完成的, 希望新时代青年的你们,也能借助自我思考的精神智慧,与时代共舞,为时代发声! 启发学生做一个忠于国家,行于理性的人。
作业布置 1. 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试分析其写作思路。 2.背诵课文,以考官的视角设计一组课内相关练习题。 举一反三,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5(共44张PPT)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这句话诗意地表达了我们与国家、与家乡的联系。土壤给了我们一种存在感,一种归属感。我们的语言表达中常用诸如“接地气”和“脚踏实地”之类的短语。我们是如此的重视土地,与土地的关系是如此密切,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土失去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苏洵的《六国论》吧。
COURSEWARE RESEARCH INSTITUTE
课件研究所
高中语文课件
· 苏洵 ·
SUXUN
素养目标
Literacy Goals
掌握文言句式和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能借鉴文章写作特色进行创作。
探究文章思路,能辩证看待苏洵的观点。
领略议论文的雄辩气势之美。
了解六国破灭的历史,懂得分辨一时利弊,树立强弱转化的思想。
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1009.5.22—1066.5.21)
了解作者
UNDERSTAND THE AUTHOR
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送其二子入京应试,朝廷诏试策论,辞不赴命。
嘉祐五年(1060年),苏洵经韩琦推荐,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除霸州文安县主簿,与姚辟同修礼书,完成《太常因革礼》100卷。
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卒。
苏洵年稍长入学,学习句读、属对、声律,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后开始游历名山大川。
27岁又开始读书。故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但在考取进士和茂才时,都未中。不久,苏洵之父去世,其归家守丧。服除后,仍居住在乡里,闭门读书,文章一新,著有《几策》《权书》《衡论》数十篇,系统提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
了解作者
UNDERSTAND THE AUTHOR
苏洵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文章大部分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其散文以气势胜,具有荀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观点明确,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谨严,妙喻连篇,呈现出雄奇高古的风格。苏洵的散文在当时就颇具影响,对改变不良文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权书》《衡论》诸作,纵谈古今,议论圆转,纵横恣肆,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说。”这是说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
苏洵手书
了解时代背景(请看视频)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
本文是一篇文言议论文,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文言和议论文是一项必修课,今天就让我们化身高考考官找出苏洵之文涉及的高考考点吧。先让我们看看作文评分标准!
思考:身为高考阅读评判官,对于作文的评分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文言文又要注意什么?
等级
评分重点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题意、内容
综合考量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
1、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2、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龙
3、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请先找出基础等级:文章内容。
首先我们要理解文章字词句。大家先思考圈画出阅卷人会关注的重要文言词句,思考这篇议论文的思路是什么?
让我们开启体验吧。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通假字
分类整理文言现象
Classifying and Organizing Classical Chinese Phenomena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亲附、亲近
(1) 暴霜露
(2)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暴秦之欲无厌
(暴:通“曝”,曝露)
(当:通“倘”,倘若)
(厌:通“餍”,满足)
词类活用
GUJINGYIYI
祖辈和父辈
思厥先(祖父)
父亲的父亲
古今异义
CILEIHUOYONG
判断句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最终
始速祸焉 
速:招致
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译为打退
CILEIHUOYONG
判断句
动词的使动用法
倒装句
省略句
(1) 举(之)以(之)予人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
(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省主语“子孙”)
(省定语“秦”,秦国)
(1) 其势弱于秦
(2) 赵尝五战于秦
(3)苟以天下之大
(于秦弱,介宾后置)
(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大天下,定语后置)
被动句
(1)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所,表被动)
(为…所,表被动)
文章思路
ARTICLE IDEAS
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接着分别论述了韩魏楚贿赂秦国和齐燕赵不贿赂的六国的结果。
之后得出:六国应对秦国的方法,封谋臣、用奇才,并力攻秦,为国者不要被威势胁迫。
最后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希望宋朝不要跟随前人。
小试牛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学用这一句式:……不是……,而是……。因为这一句式,往往读起来显得思考深刻,有破有立。
请大家试着写一个论点吧。
首先用秦国通过战争获得土地与因为贿赂得到土地的量进行比较,用诸侯因为战争丢失的土地与因为贿赂丢失的土地量进行比较,得出数量对比。
接着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叙述韩魏楚等国的祖先开疆拓土之艰难,后世子孙“今日割五城”的弃之之轻易,秦人侵吞土地之无厌和这些国家土地的有限的历史事实进行比对,叙述阐明六国破灭原因。
第三段论述齐国不助五国的事实,燕国荆卿刺秦不成,赵国诛杀良将,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不得已的事实进行分析。
身为考官, 要明白使用足够的事实、引言和数字作为论据,文章的观点才能有牢固的基础,内容才充实,整个议论才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 那么请大家继续找出基础等级:思考第二、三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事实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这样的内容安排,你如何评价打多少分?请说明理由。如果让你来安排,你又会怎么写?
良言如春,慧语生花
探究良好表达的魅力与价值对于考官来说极其重要。请大家依据表达等级:思考本文在表达上有何特点?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
让我们开启体验吧。
对比论证。
首先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一增一减的两个“百倍”的对比振聋发聩,阐明因“赂”而不因“战”,令人触目惊心。
再如“以有尺寸之地”中的“尺寸”极言其小,这个缩小夸张和前文的夸大夸张“百倍”的连续使用,把六国先辈创业之漫长艰苦与子孙败业之迅速轻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对比中作者沉痛惋惜之情不言而喻。
还有“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这里将秦国无限贪婪的本性和诸侯有限的土地进行对比,将秦国的面目刻画得淋漓尽致。
作者在这里把土地的得失的数量和速度对比、对待土地的态度这些方面进行了刻画,从而得出结论:赂秦→力亏→破灭。
横式对比
纵式对比
对象:同一时期、同一地域,人物、事物、观点
对比点:性质、作用 (意义、危害)
目 的:肯定正确、否定错误,突出观点
对 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物、事物、观点
对比点:性质、作用 (意义、危害)
目 的:肯定正确、否定错误,突出观点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对比论证,既可以是全文的整体构思,也可以是某一段内句子之间的构思:
分类: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
所谓纵比,是指时间上的前后时期、事物的前后阶段的对比。
如贾谊的《过秦论》,先讲述秦国自秦孝公到秦始皇逐渐强大的经过和原因,之后写陈涉虽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所谓横比,是指同类事物间的对比。
如韩愈的《师说》,先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再以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于相师作对比,揭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的不正常。对比鲜明突出,贬抑之辞恰如其分,具有说服力。
运用对比论证的写作过程:
第一步,确定要阐述的观点;
第二步,选定具有相反或相异属性的人物、事件、事实或言论;
第三步,找出适当的对比点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小试牛刀
要阐述的观点是“学会放下”;
选定的论据是人物——苏轼;
对比点——( )
论述 ——( )
要阐述的观点是“学会放下”;
选定的论据是人物——( );
对比点——( )
论述 ——( )
发现表达等级
思考本文在表达上还有何特点?(其他论证手法、句式、修辞手法等)有什么作用?请大家小组为单位思考。
让我们开启体验吧。
比喻论证。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作品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土地”比作毫无价值的“草芥”,表现出他们对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之不易的土地的不珍惜。
再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处“薪”喻指六国有限的土地,“火”喻指秦国无边的贪欲。作者用薪火这一常用事物,说明用土地侍奉秦国的后果,通俗易懂。
夸张。“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今日”“明日”相连续,割地速度之快被夸张到无可复加;“五城”“十城”强调割地赂秦数量越来越多;安寝之时仅有“一夕”,又见苟安时间之短与得不偿失。通过夸张,将战胜者的贪婪,苟安者的狼狈,韩、魏、楚国势之危急,跃然纸上,充溢着一种雄辩气势。
假设论证。
作者假设“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作者通过假设将道理辩明,语言思维开合有度、收放自如,体现了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句式灵活。设问句,短句,长句,叙述句和议论句相结合,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设问句把说理一步步引向深入,补全了读者读文的疑问,体现了作者强大的逻辑力。
而开头大量使用短促句式给人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感觉,有疾风骤雨般的震撼力量,文章中间段是论述部分,语势略呈平稳,一边铺叙一边议论,有理有据,以理服人,长短错杂,从容不迫。而结尾部分多以长句为主,因为结尾两段的目的是为了向统治者说明利弊,运用长句能层层铺垫,委婉含蓄,体现作者的拳拳之心。
这样的表达,你打多少分?请说明理由。好的议论文,有哪些写作技巧?
老师总结
好的表达能够彰显一个人的学识和高度,能够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能够唤醒沉睡的人,能够营造温馨的氛围,能够增强一个人、一个国家的话语权。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表达呢?”四有“理论大家要熟记!
言之有物”指表达要有思想、有内容;“言之有序”指表达要有逻辑性;“言之有理”指表达要有道理,有事实根据或理论支撑;“言之有情”,指表达要真诚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好的表达就是要符合情境,恰到好处。
辩证思考: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难道六国真的是傻子吗?北宋和当时的六国有什么共同点?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有什么目的?
北宋和当时的六国都面临严重的外部和内部危机,苏洵的这一观点忽略了经济、军事、外交等因素,而他提出这一观点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当时的北宋王朝,正处于和战国时六国相似的处境,北宋面临契丹和西夏的威胁,屡屡签订城下之盟,不断地把金银钱粮送给西夏和契丹,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作者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我的
冰封的、泥泞的、龟裂的土地啊
我的
忧愤的、宽厚的、严厉的土地啊
给我肤色和语言的土地
给我智慧和力量的土地
我爱土地,就像
爱我温柔多情的母亲
——《土地情诗》舒婷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艾青《我爱这土地》
孩子,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埋葬
——臧克家的《三代》
莫言:尽管我生活在北京,是北京人,但从思想上说,我完全认为还是一个农民,我永远依恋土地。
同一个时代、同一片土地
IN THE SAME ERA AND ON THE SAME LAND
土地这一意象
土地这一意象
土地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论述的对象。土地这个形象在文学作品里蕴含着种种情感,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意象。在中国关于“土地”的意象,众多作品都有涉及。请大家分小组思考总结概括文学作品中“土地”这一意象的深刻含义。
总结:土地是农民耕作的土地,是养育我们的土地。土地可以代表故乡,可以指代我们的祖国,因此土地可以象征疆域、国家、生物、生长、生育、母亲、生命、大自然……作为本源之物的大地归所召唤生命“还乡”,凝聚着对生养我们的一方水土的最深沉的爱;凝聚着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凝聚着对生于斯、耕于斯、死于斯的亲人最深沉的爱。古往今来,黄土大地已经化身为诗人笔下美学根基的生命之源。大地之上是故乡,是亲人,是生存场所,更是精神的栖息之地……
生于土地,长于土地,最后回到土地,是宿命,是轮回。我们头顶苍穹,脚踏黄土。比起触摸不到的天空,我们日日踩踏着的土地显得更加亲切。
同学们,古有贾谊对秦国过失的剖析,有柳宗元见解独到的《封建论》, 有苏洵的《六国论》,再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文人们或借古讽今或剖白心迹,理性表达的智慧,为时代发声的勇敢让我们动容,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土地的描写表达了战争和政治的主题,而战争一旦还原为土地, 便生发出了政治学和社会学无法抵达的诗意。它可能没有直接提到与抗战有关的字眼儿,但却焕发出独特的感人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中国青年精神的成人礼, 是精神的启蒙。这个成人礼不借助他人, 而是在独立思考中自我完成的, 希望新时代青年的你们,也能借助自我思考的精神智慧,与时代共舞,为时代发声!
总结
1. 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试分析其写作思路。
2.背诵课文,以考官的视角设计一组课内相关练习题。
苏辙之《六国论》观点:谓六国之亡因不知天下之势在韩魏。
作者先说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的绝对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乃是决策者目光短浅,“不知天下之势”之故。随之,从当时的“天下之势”展开论述,提出在七雄相斗的形势下,韩、魏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天下之势”。
形势摆出之后,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引例作证。举出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韩;商鞅受秦重用,则助秦孝公收魏等例子此证明秦欲争得天下,必先收韩、魏而后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为韩、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归附它的原故。作者正反论证,,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
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 “自安之计”,山东诸国应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末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即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文章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