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必修下3.1.1_《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必修下3.1.1_《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30 11:43:11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KEJIANYANJIUSUO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之一,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
课件研究所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获奖感言的特征,品味文章朴素而又严谨的语文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作者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硏过程。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题及写作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文本出发,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感知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科学的价值与魅力,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贲任感和奉献精神。
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但每一次瘟疫的到来,中医都不曾缺席,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治中,中医依然逆行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疗专家驰援外国时,还带去了中药莲花清瘟和金花清感。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正在尽力传承它,比如,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学家——屠呦呦,她用一株小草改变了曾被一种叫疟疾的沉疴所困扰的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她的文章,了解其人其事,感受名人学者博大的科学精神与情怀。
我校2024校园文化节即将开幕,届时学校将举办一次课本名人展板设计评比活动,并在校园图书角展出“仰望名人风采,追寻名人足迹”为主题的系列展板,邀请各班推选课文中出现的引领性人物,我班同学拟结合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力推屠呦呦入选。请你参与展板设计,展现科学家风采。
初读文本,检查预习,了解内容,初得印象。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hāo 


yōu



suǐ


bèi





gān



guī


nüè





2.知常识:演讲词的特点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演讲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演讲词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问题,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演讲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
01
演讲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02
2.知常识:演讲词的特点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演讲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03
演讲的语言,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04
适当的感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05
高度评价了中国医学对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 的精神和 的 毅力。
3.依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补充空缺部分。
这篇演讲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
求真务实
顽强
青蒿素的
发现过程及疗效所引起的世界关注,
4.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历程。
参考: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青蒿素的发现和使用。
①1955年开始中草药的研究。
②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疟疾研究团队。
③1971年10月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④1972年命名青蒿素。
⑤1973年秋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⑥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⑦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推荐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⑧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
研读课文,了解名家风采,为习得展板内容做准备。
1.作者一条时间线贯穿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从“青蒿”到“青蒿素”再到“青蒿素药物”研发。让读者可清晰地看到研究和发现青蒿素的过程,更能感受到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2.作者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概括了大部分内容,这样可以使全文内容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让读者一目了然。
通过梳理我们可知,科学探索的道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作者是如何把这个探索的过程展现出来的,用这样的方法展现有什么用?
(一)学习行文思路和构思方法,为展板构思找模板
(一)学习行文思路和构思方法,为展板构思找模板
通过梳理我们可知,科学探索的道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作者是如何把这个探索的过程展现出来的,用这样的方法展现有什么用?
3.采用了“总—分—总”、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前四段是开场白,是全文的总纲,首先简单介绍个人经历,提出中医药学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叙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三、四、五部分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六部分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谨。
4.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
(二)细读各部分内容,体会文章的独特魅力,为展板绘图像
1.作者是如何说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的过程的?
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疟原虫抗药性出现,疟疾肆虐。
时间线索
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抗疟。
1969年,屠呦呦领导抗疟研究工作。
1971年10月,找到突破口。
列数字
2000个方药、640个、200个、380余种
引资料
葛洪《肘后备急方》
作比较
第一阶段,从中草药中提取成分,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收效甚微。转折点,从青蒿中提取成分, 低温提取,抗疟效果, 大幅度提升。
2.为什么先写抗疟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
①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
② 写“523 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
③ 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
3.把引用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
不好。
①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
②省去引文,表面上看似简洁,实则使语言干瘪不生动,损减了文章的说服力。
4.青蒿素的发现无疑是一种“发展和超越”,您是如何理解的呢?双氢青蒿素又有哪些优势呢?
超越和发展
①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
②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③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④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优势
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5.阅读全文,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屠呦呦团队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①在第一阶段搜集了众多中草药,然而进展甚微。
②查找大量文献。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线索,改变提取方式,找到突破口。
③从20世纪70年代,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进行。屠呦呦和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个尝试青蒿提取物,确认其对人安全无毒。随后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④生长在北方青蒿含青蒿素比较少。作为药物生产,急需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工程中的合作者在四川找到了这样的青蒿。
⑤最初将青蒿素制成药片,但老式压片机造成药片成分偏差。随后采取胶囊方式,取得很好的疗效。
6.中国医学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中 国 医 学 的 贡 献 药名(治疗方案) 治疗病症
青蒿素
疟疾
砒霜
白血病
石杉碱甲
老年痴呆
活血化瘀
心血管疾病
芍药苷
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
保健运动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为什么?
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所以说是“瑰宝”“珍贵礼物”。
②把“青蒿素”比作“瑰宝”“礼物”,具体、贴切,抽象深奥的医学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③强调中医药学的作用,宣扬民族文化,表达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1955年毕业后卫生部……开始了富有意义的工作……对中草药从好奇转为热衷 兴趣浓厚、热爱科学
我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继承与创新
我呼吁加大国际合作,推动对中医及其他传统医学的研究,使之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拯救生命、大爱无疆、世界胸怀
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团队。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突出团队合作
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 一丝不苟、周密严谨酷爱钻研、勤奋刻苦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 百折不饶、求真务实
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素提取五,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勇于献身
文章标题: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谦虚
科学家的研究与探索经历 精神品质
8.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你觉得屠呦呦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能够使她取得成功呢?
研读课文语言,品味文章语言风格,为展板语言表达习得经验。
三、本文语言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朴实而不乏生动的特点,充满了理性的力量。全文以平实、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够比较顺畅地把握作者所要叙述的事实和道理,从而获得科学的认识。这样的语言风格,显示了科学工作者理性、求实的精神。
品析要求:请从文章中任选一两处语言进行品析。主要从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朴实性不及生动性方面进行品析。
2.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1.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
参考:“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既强调了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与奎宁的发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隐含着奎宁的发现也涉及其他因素的信息。
参考:通过准确列举一连串数量庞大的数字,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工作量之大,过程之艰辛,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与精神。
4.“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3.“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
参考:这两处都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充分生动地肯定了青蒿素的价值,又表达了对祖国中医药学的热爱、赞美、感激、崇敬之情。
参考: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
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①准确、简洁、平实是科普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②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需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叙述生活感受,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真实性和生活情趣;适当描写,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
四、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如何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的?
从演讲主题的角度来看
演讲稿的开头部分首先表达了感谢之意,并概括了青蒿素发现的重大意义;演讲稿的主体分别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四个方面,以时间为纵线来介绍发现、提取以及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与经历。演讲稿的结尾以“中医药学的贡献”为题总结全文,突出了中医药学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而作出的新贡献。
从听众的角度来看
作者演讲所面对的听众大都是专业人士,因此演讲稿里面选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如“熔点”“无色晶体——C15H22O5”“羟基”“衍生物”“芍药苷”等。但是在保证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语言,如“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疟疾重新开始肆虐”“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等,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点一:同意。较之科研过程的枯燥,具体的描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感人。比如,可以选取青蒿素在中国和在非洲的两幅治疗画面,描写疟疾肆虐的场景、病人的痛苦和企盼、服用青蒿素后的变化等,突出细节刻画。也可以用对比的手法,同时描写其他药物和青蒿素的治疗效果以及病人为此付出的医疗成本。这样写,把实用文本的严谨和文学作品的感性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突出“发现之美”,更好地突出青蒿素研发者的治病救人的情怀,更好地体现青蒿素的研发对医学的贡献。
观点二:不同意。首先,本文是一篇获奖感言,对举世瞩目的奖项,人们更关注获奖者的研究过程,作者更应该去表现严谨的科学精神。从接受研究任务,到发现、提取青蒿素,再到普及和超越,这是一个严谨的科研过程,表述要严谨简洁,让读者(听众)清楚地了解研发的艰辛和意义。其次,文章开头已有对科研背景的叙写,后面也专门用一部分内容写中医药学的贡献,没有必要再通过具体的画面表现研究的意义,反而是像本文“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这种虚更感人。
五、有人说,本文对青蒿素治病救人的具体描写太少,影响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尝结合本文内容与语言特色、构思特色设计展板。
六、查阅资料,补充都名家的了解:
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2月14日,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7年1月2日,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颁奖)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
七、尝试设计展板:
我校2024校园文化节即将开幕,届时学校将举办一次课本名人展板设计评比活动,并在校园图书角展出“仰望名人风采,追寻名人足迹”为主题的系列展板,邀请各班推选课文中出现的引领性人物,我班同学拟结合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力推屠呦呦入选。请你参与展板设计,展现科学家风采。
仰望名人风采,追寻名人足迹
青蒿一颗,平凡是你,伟大也是你,是你以敏锐的触觉打开了中国生物科学的传奇的新篇章;
冷板凳上有你,诺贝尔奖榜上有你,是你以坚韧不拔的决心为中国赢得至高无上的荣誉;
孤勇者是你,谦逊者是你,是你手捧无数奖杯却谦逊的归功于团队的合作;
有你,国之幸,民之幸,世界之幸!

概述提取青蒿素一事

介绍科研的关键里程

中医药学的贡献
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医药学将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贡献!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锲而不舍的攻坚精神
继承与创新精神
勇于奉献,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
不懈努力,不断超越的奋斗精神
精神品质
1.整理本课讲课笔记,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学习要点。
2.运用屠呦呦事例写一个主体段(困难、坚持、淡泊、合作……)
COURSEWARE RESEARCH INSTITUTE
课件研究所
高中语文课件课题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统编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新课标指出:本任务群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学生能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 情 分 析 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已学习了单元主题为“劳动光荣”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通过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等文体学习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典型事迹,感受劳动的崇高与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对于学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本课中,学生将通过知识性读物学习屠呦呦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索及其发现,体验屠呦呦团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获奖感言的特征,品味文章朴素而又严谨的语文风格。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作者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硏过程。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题及写作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文本出发,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感知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科学的价值与魅力,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贲任感和奉献精神。
重点 以文本为基础,通过对内容的分析,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培养信息筛选及整合能力。
难点 学习屠呦呦等不同领域学者们执着探索、忘我奉献的宝贵精神,感受“一生只为一事来”的美好情怀。
教学准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情境导入: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但每一次瘟疫的到来,中医都不曾缺席,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治中,中医依然逆行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疗专家驰援外国时,还带去了中药莲花清瘟和金花清感。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正在尽力传承它,比如,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学家——屠呦呦,她用一株小草改变了曾被一种叫疟疾的沉疴所困扰的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她的文章,了解其人其事,感受名人学者博大的科学精神与情怀。 课堂情境创设:我校2024校园文化节即将开幕,届时学校将举办一次课本名人展板设计评比活动,并在校园图书角展出“仰望名人风采,追寻名人足迹”为主题的系列展板,邀请各班推选课文中出现的引领性人物,我班同学拟结合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力推屠呦呦入选。请你参与展板设计,展现科学家风采。 情境引导学生将其注意力集中到文本上来,引出文本中心人物,设计的课堂情境紧扣开头,引发兴趣
新课教学:情境任务——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人物展板,展现科学家风采 活动一、初读文本,检查预习,了解内容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青蒿(hāo)   屠呦呦(yōu)   精髓(suǐ) 相悖(bèi) 砒霜(pī) 芍药苷(gān) 活血化瘀(yū) 瑰宝(guī) 疟疾(nüè) 2.知常识:演讲词的特点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演讲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1)针对性。演讲词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问题,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演讲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 (2)鲜明性。演讲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3)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4)通俗性。演讲的语言,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5)适当的感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3.依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补充空缺部分。 这篇演讲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及疗效所引起的世界关注,高度评价了中国医学对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求真务实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4.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屠呦呦青研究蒿素的历程。 参考: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青蒿素的发现和使用。 ①从1955年开始中草药的研究。 ②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疟疾研究团队。 ③1971年10月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④1972年命名青蒿素。 ⑤1973年秋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⑥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⑦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推荐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⑧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 通过预习检查,了解学生对课文基本知识、内容的熟悉情况,习得展板内容 通过分析行文思路、结构方法,了解文章构思特色,学习这些特色; 通过细读文章,摸清文章细节,了解选材用意; 通过研读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为写展板做准备 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体特点,了解该类文体的特色,培养学生从解读这一篇到解读这一类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习得展板语言表的技巧和能力
活动二、研读课文,了解名家风采,为习得展板内容做准备 二、研读课文,习得展板内容 (一)学习行文思路和构思方法,为展板构思找模板 通过梳理我们可知,科学探索的道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作者是如何把这个探索的过程展现出来的,用这样的方法展现有什么用? 参考:1.作者一条时间线贯穿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从“青蒿”到“青蒿素”再到“青蒿素药物”研发。让读者可清晰地看到研究和发现青蒿素的过程,更能感受到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2.作者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概括了大部分内容,这样可以使全文内容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让读者一目了然。 3.采用了“总—分—总”、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 前四段是开场白,是全文的总纲,首先简单介绍个人经历,提出中医药学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叙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三、四、五部分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六部分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谨。 4.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 (二)细读各部分内容,体会文章的独特魅力,为展板绘图像 1.作者是如何说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的过程的? 明确: ①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疟原虫抗药性出现,疟疾肆虐。 ②时间线索: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抗疟 1969年,屠呦呦领导抗疟研究工作。 1971年10月,找到突破口。 ③列数字:2000个方药、640个、200个、380余种 ④引资料:葛洪《肘后备急方》 ⑤作比较:第一阶段,从中草药中提取成分,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收效甚微。 转折点,从青蒿中提取成分, 低温提取,抗疟效果, 大幅度提升。 2.为什么先写抗疟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 ①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 ② 写“523 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 ③ 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 3.把引用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 不好。① 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 省去引文,表面上看似简洁,实则使语言干瘪不生动,损减了文章的说服力。 4.青蒿素的发现无疑是一种“发展和超越”,您是如何理解的呢?双氢青蒿素又有哪些优势呢? 超越和发展: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优势: ① 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 ② 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③ 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④ 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4.阅读全文,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屠呦呦团队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①在第一阶段搜集了众多中草药,然而进展甚微。 ②查找大量文献。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线索,改变提取方式,找到突破口。 ③从20世纪70年代,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进行。屠呦呦和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个尝试青蒿提取物,确认其对人安全无毒。随后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④生长在北方青蒿含青蒿素比较少。作为药物生产,急需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工程中的合作者在四川找到了这样的青蒿 ⑤最初将青蒿素制成药片,但老式压片机造成药片成分偏差。随后采取胶囊方式,取得很好的疗效 5.中国医学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完成以下表格 中 国 医 学 的 贡 献药名(治疗方案) 治疗病症青蒿素疟疾 砒霜 白血病 石杉碱甲 老年痴呆活血化瘀 心血管疾病 芍药苷 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保健运动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为什么 明确: 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所以说是“瑰宝”“珍贵礼物”。 ②把“青蒿素”比作“瑰宝”“礼物”,具体、贴切,抽象深奥的医学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③强调中医药学的作用,宣扬民族文化,表达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明精神,为展板立主题 7.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你觉得屠呦呦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能够使她取得成功呢?
活动三、研读课文语言,品味文章语言风格,为展板语言表达习得经验 三、本文语言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朴实而不乏生动的特点,充满了理性的力量。全文以平实、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够比较顺畅地把握作者所要叙述的事实和道理,从而获得科学的认识。这样的语言风格,显示了科学工作者理性、求实的精神。 品析要求: 请从文章中任选一两处语言进行品析。主要从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朴实性不及生动性方面进行品析。 1.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 参考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既强调了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与奎宁的发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隐含着奎宁的发现也涉及其他因素的信息。 2.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参考:通过准确列举一连串数量庞大的数字,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工作量之大,过程之艰辛,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与精神。 3.“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 参考:这两处都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充分生动地肯定了青蒿素的价值,又表达了对祖国中医药学的热爱、赞美、感激、崇敬之情 4.“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参考: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 师小结: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①准确、简洁、平实是科普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②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需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叙述生活感受,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真实性和生活情趣;适当描写,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 四、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如何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的? ①从演讲主题的角度来看,演讲稿的开头部分首先表达了感谢之意,并概括了青蒿素发现的重大意义;演讲稿的主体分别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四个方面,以时间为纵线来介绍发现、提取以及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与经历。演讲稿的结尾以“中医药学的贡献”为题总结全文,突出了中医药学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而作出的新贡献。 ②从听众的角度来看,作者演讲所面对的听众大都是专业人士,因此演讲稿里面选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如“熔点”“无色晶体——C15H22O5”“羟基”“衍生物”“芍药苷”等。但是在保证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语言,如“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疟疾重新开始肆虐”“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等,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有人说,本文对青蒿素治病救人的具体描写太少,影响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参考] (观点一)同意。较之科研过程的枯燥,具体的描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感人。比如,可以选取青蒿素在中国和在非洲的两幅治疗画面,描写疟疾肆虐的场景、病人的痛苦和企盼、服用青蒿素后的变化等,突出细节刻画。也可以用对比的手法,同时描写其他药物和青蒿素的治疗效果以及病人为此付出的医疗成本。这样写,把实用文本的严谨和文学作品的感性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突出“发现之美”,更好地突出青蒿素研发者的治病救人的情怀,更好地体现青蒿素的研发对医学的贡献。 (观点二)不同意。首先,本文是一篇获奖感言,对举世瞩目的奖项,人们更关注获奖者的研究过程,作者更应该去表现严谨的科学精神。从接受研究任务,到发现、提取青蒿素,再到普及和超越,这是一个严谨的科研过程,表述要严谨简洁,让读者(听众)清楚地了解研发的艰辛和意义。其次,文章开头已有对科研背景的叙写,后面也专门用一部分内容写中医药学的贡献,没有必要再通过具体的画面表现研究的意义,反而是像本文“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这种虚更感人。
活动四、尝结合本文内容与语言特色、构思特色设计展板 六、查阅资料,补充都名家的了解: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2月14日,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7年1月2日,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人物评价: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感动中国颁奖)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 尝试设计展板: 我校2024校园文化节即将开幕,届时学校将举办一次课本名人展板设计评比活动,并在校园图书角展出“仰望名人风采,追寻名人足迹”为主题的系列展板,邀请各班推选课文中出现的引领性人物,我班同学拟结合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力推屠呦呦入选。请你参与展板设计,展现科学家风采。 参考: 仰望名人风采,追寻名人足迹——屠呦呦 青蒿一颗,平凡是你,伟大也是你,是你以敏锐的触觉打开了中国生物科学的传奇的新篇章 冷板凳上有你,诺贝尔奖榜上有你,是你以坚韧不拔的决心为中国赢得至高无上的荣誉 孤勇者是你,谦逊者是你,是你手捧无数奖杯却谦逊的归功于团队的合作 有你,国之幸,民之幸,世界之幸! 设计展品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拓展延伸 1.请根据以下信息,给科学家屠呦呦写一段贺词。(100字左右) 10月5日,屠呦呦和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也成为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人。 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她的颁奖词里写道:“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三人的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上世纪60年代末,根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目光转向传统中草药,以研发对抗疟疾的新疗法。她筛了大量中草药,最终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查阅了大量古代中医书籍,获得了指导其研发的线索和灵感,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杀死疟疾寄生虫有显著疗效的科学家。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并按要求答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不到一个月,多种青蒿素保健品打着“抗癌杀虫”等名号,已“搭便车”在网上热卖。例如淘宝店家在售一款名为高纯青蒿素的产品,号称美国原装正品,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目前售价为90粒365元。此外京东等平台的第三方卖家也有从美国代购这种青蒿素补充剂、青蒿素植物养生茶等。 这些打着青蒿素旗号的产品真有宣称的神奇疗效吗?据了解,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奖之前好几年,青蒿素补充剂就已在美国出现了,属于膳食补充剂的一种。曾有一家美国公司在其网站上宣称青蒿素“对病毒、细菌及真菌感染很有效”,具有“处理肠道细菌和寄生虫”和“杀死癌细胞”等功效,该公司的这种行为被判定为违反多条法律。 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_____________。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给新闻拟写一个结尾。(不超过20个字) 参考答案:1.欣闻您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医学界的幸事,是中国的幸事,更是世界的幸事!作为晚辈,衷心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您皓首穷经,孜孜以求,终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您是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人,您带来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2.(1)青蒿素产品竟能“抗癌”? (2)青蒿素产品没有奇效,消费者购买当慎重 拓展运用,促进思维提升,培养文化传承和理解
课堂总结 六、课堂小结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总 分 总 概述提取青蒿素一事 介绍科研的关键里程 中医药学的贡献 精神品质 锲而不舍的攻坚精神 继承与创新精神 勇于奉献,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 不懈努力,不断超越的奋斗精神 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医药学将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贡献!
作业布置 整理本课讲课笔记,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学习要点。 2.运用屠呦呦事例写一个主体段(困难、坚持、淡泊、合作……) 此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夯实教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