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30 15: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22《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作品作者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五经”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仓学《礼》,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任务一:朗读课文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ɡuān

fèn


读准字音
wéi
wèi
xīng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读出节奏
大道 之 行也,天下为 公。
选 贤 与 能, 讲信 修 睦。
取独
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施行

同“举”,推举
培养
任务二:读懂文意
故 人 不 独 亲 其 亲,
不 独 子 其 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因此
以…为亲
以…为子
同“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
代“自己”
译文:因此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够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父母
子女
fèn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货 恶 其 弃 于 地也,不必 藏 于 己;
译文:人们厌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但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
财物
厌恶
代“财物”
私藏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也厌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为了自己的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 而不闭,是 谓大同。
译文: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是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兴起
从外面把门带上
并列
连词,不译
并列/转折
三“而”争议不休
排除法、灵活判断
1. 通假字
(1)选贤与能              ____同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____同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与  举  推举
矜  鳏  老而无妻
文言积累
2. 古今异义
(1)大道之行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大路
(2)女有归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返回,回到本处
(3)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偷东西的人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女子出嫁
害人的事
3.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原意:亲人,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
②不独子其子 原意:子女,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      
以……为亲 
以……为子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政治制度;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任务三:精读研析
1、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 什么是“大道之行”?
2、精读课文,归纳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的纲领(根本特征)?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政权属于全体成员
用德才兼备之人
诚信和睦的成员关系
3、大同社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人不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力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拿现实社会与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折射出现实社会的动荡不安、盗贼横行、人人自危,突出大同社会安定和平的局面。
文章结构:
标题文本预设
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全文的总括语:
与现实社会的对比中突出大同社会的特点
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一层:1-2句)
(第二层:3-4句)
(第三层:5-6句)
“大同”社会
“世外桃源”
根据体制构想出
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
理想的社会蓝图
基本特征:社会关爱
具体体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6、如何评价儒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3)能否实现?
本文多用对偶句、排比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举例分析。
类型 例句 分析 小结
对偶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
男有分,女有归。
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虽非严格的对偶,在语词上不一一相对,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
这些对偶句的铺排效果和气势,与《虽有嘉肴》大致相同
排比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一贯而下,气势十足,让人感到社会各群体都能安居乐业。
一气呵成的排比句式,形成了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强化了说理效果
文章主旨:《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现了“天下为公”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的社会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堂小结
1.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2.多用对偶,增强气势。
写作特色:
出自本文的成语:
1 天下为公:意思是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
2 选贤举能:意思是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
3 老有所养:原出自《大道之行也》,是大同社会的一个标准。指老人家都有子孙后代或社会抚养和关爱。
4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
5 夜不闭户:指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大同”是儒家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吗?
1.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洪秀全: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3.孙中山:民族、民生、民权;天下为公。
4.马克思: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拓展延伸
结合甲乙两则材料,概括当时社会、理想社会各有何特点。
【原文】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译文】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显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当时社会、理想社会各有何特点。
现实社会: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理想社会:天下为公,安居乐业,和平安定。
正是基于现实社会的不安定,孔子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
(1)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丰富思想。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本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人准则与社会和谐之法……(请用《大道之行也》里的句子作答)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道之行也》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中以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B. 文中大量使用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相对;“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
C. “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共意识,要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 本文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
【解析】“天下为公”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去)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C



核心:
天下为公
表现: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表现:
谋闭不兴 盗乱不作外户不闭
“大同”社会 美好期待
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社会纲领
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