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课标要求: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了解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认识其历史影响。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沙俄
1547—1917年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917—1922年
1922—1991年
1991年以后
1903
一、
列宁主义的
形成
二、
十月革命的
胜利
三、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24后逐步取消)
斯大林模式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1932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1937
1917
【知识回顾】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的发展历程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新和谐公社”蓝图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871年3月28日,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由理论到实践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打冬宫
由理想到现实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1.背景
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俄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棉纺织品增长67%,生铁增长190%,煤炭增长131%,铁路由60年代的1000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32000公里…………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1)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3)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政治制度和经济水平
不相匹配
(2)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4)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5)思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
宣传马克思主义。
政党:无产阶级政党
思想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
大会意义: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概念阐释】布尔什维克党
“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的音译,布尔什维克党是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与“布尔什维克”相对的是“孟什维克”,俄语意指“少数派”。
2.标志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3.内容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关系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帝国主义定义
对俄国的认识
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揭示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关系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多国胜利论: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继承
与
发展
帝国主义定义
对俄国的认识
一国胜利理论
建立政权方式
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揭示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3.内容
3.内容 4.意义
(1)帝国主义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对俄国的认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获胜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列宁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由理想到现实
1.条件(背景)
材料1:俄国在备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约的同时,国内垄断资本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专制制度和封建地主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以及俄罗斯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的高压统治,都使阶级矛盾和民族尖锐起来。
材料2:1914年,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得沙俄经济陷入困境……国家债务……猛增……由于军需供应不足,军事指挥失误,再加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在战争中不断失利……国家局势的日益恶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材料3: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还有,俄国的农民深受压迫,较容易结成工农联盟。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由理想到现实
1.条件(背景)
经济: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政治: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国际:一战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①客观条件:
②主观条件
阶级: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
组织: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群众:广大农民成为同盟军(工农联盟)。
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①沙皇制度农奴制残余VS人民大众;
②垄断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
③大俄罗斯民族VS各少数民族
④俄国帝国主义VS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1)二月革命倒沙皇:
①时间:
②背景:
③经过:
1917年3月(俄历2月)
一战中俄军的失利国内危机加剧,“和平、面包和土地”要求
3月8日,示威人群走上街头,革命爆发。
奉命镇压的军队支持民众,宣布起义。
④结果:二月革命胜利后,推翻了沙皇专制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
⑤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过程
思考:由此可见,二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思考:由此可见,二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苏维埃领导人认为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
自己处于次要地位 。一个有政权、一个有军队。
(2)四月提纲指方向
①背景:
②任务:
③口号:
④方式: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1917 年4 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四月提纲。
将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和平夺权
愿望
落空
(3)七月流血事件抛幻想
1917年7月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布尔什维克党由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
2、过程
指明革命方向
②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法令 内容
政治《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最核心要求:
外交: 《和平法令》 最迫切要求:
经济: 《土地法令》 最根本要求:
组织: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缔结停战协定,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①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③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4)十月革命现曙光
会议内容:三个文件、一个政府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选为主席
会议意义: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满足了人民的和平愿望
满足了人民的土地愿望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和平、面包和土地”愿望的实现!
思考:由此可见,十月革命是什么性质?
思考:由此可见,十月革命是什么性质?
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时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任务: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方式: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布尔什维克党由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
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冬宫,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过程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由理想到现实
3.意义:
“列宁清扫地球”
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1)对俄国:结束剥削阶级统治;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2)对人类: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世界现代史开端。
(4)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对世界: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探究: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革命性质
打击对象
掌权势力
结 果
两者联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无产阶级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
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公有制
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
俄国“至今还没有摆脱半亚细亚的不文明状态”
“我们还要进行多少顽强繁重的工作,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 ——列宁
前提:生产力高度发达
材料: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
——《苏联兴亡史》
① 政治: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企图扼杀新生政权,
苏俄陷入内战(1918-1920)
② 经济:粮食短缺、经济困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背景: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材料: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路径。”
——《苏联史》
思考:据材料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目的?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2、目的:
直接目的:集中有限的力量以保证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根本目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
领域 内容 特点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余粮收集制,农民除口粮、
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军事、行政干预色彩
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取消自由贸易
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
平均分配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kg)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 6卢布
国家零售价 30卢布
黑市价格 200卢布
4、实质: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用军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5、评价:
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材料1:……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2: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
共产主义:超越了苏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5、评价:
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局限:
损害了农民利益,导致战后经济和政治危机;
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0年代苏联饥饿人群
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
共产主义:超越了苏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921年2月28日发生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叛乱的水兵大多来自农村,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周尚文《苏联兴亡史》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以退为进的智慧
领域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特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商业 取消商品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 ——
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租让制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允许自由贸易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按劳分配
3、实质(“新”的地方):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又叫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经济命脉,控制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公有制 + 计划经济 + 按劳分配 =
社会主义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新经济政策
的做法: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按劳分配
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
+
=
4、评价: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2)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最初只有4个加盟共和国,到1940年最终形成了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领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1991年12月25日解体。
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
沙俄
1547年—1917年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917年—1922年
1922年—1991年
1991年以后
苏联成立:1922年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共和国 加盟时间 共和国 加盟时间
俄罗斯联邦 1922.12.30 阿塞拜疆 1936.12.05
乌克兰 1922.12.30 亚美尼亚 1936.12.05
白俄罗斯 1922.12.30 哈萨克 1936.12.05
乌兹别克 1924.10.27 摩尔达维亚 1940.08.02
土库曼 1924.10.27 立陶宛 1940.08.03
塔吉克 1929.10.16 拉脱维亚 1940.08.05
吉尔吉斯 1936.12.05 爱沙尼亚 1940.08.06
格鲁吉亚 1936.12.05
(三)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1.背景
材料1: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张伯伦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十月革命之后,西方国家对苏维埃采取敌视的态度,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材料2: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全球文明史》
材料3:俄国是一个有370年沙皇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没有民主共和国的传统。文盲占总人数的80%,群众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有着很深厚的尊君意识,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营造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孙立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国际:面临帝国主义敌视和战争威胁 ;
国内:经济:生产力和工业化水平落后,国防力量弱;
思想: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政治:斯大林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三)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
1927年联共十五大
农业集体化
1925年联共十四大
提出工业化方针
1928-1932
1933-1937
两个“五年计划”
1936
颁布宪法确立
(1)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1928-1937)
2、含义: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
3、建设过程
(1)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1928-1937)
3、建设过程
(2)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1929——1937年)
1937年,90%加入集体农庄
(3)形成标志:1936年宪法
标志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材料1:斯大林: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材料2: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
1927年联共十五大
农业集体化
1925年联共十四大
提出工业化方针
1928-1932
1933-1937
两个“五年计划”
1936
颁布宪法确立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三)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
4、主要表现(特点)
斯大林模式 表现
经济 所有制
管理体制
工业政策
农业政策
政治
思想
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①权力高度集中
(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与法治)
①滋生个人崇拜
高度集中的
思想文化体制
②行政手段管理思想和学术
(三)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1)积极:
①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
②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③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材料1: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5、评价
(三)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
材料1: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 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
5、评价
(三)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
(2)消极:
①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挫伤积极性。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③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⑤后来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1936年
1918年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1918-1921)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1936-1991)
1921年
1922年
1928年
1991年
1941年
背景
国外武装干涉
国内反革命战争
内容
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
禁止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义务劳动制
影响
保证了前线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出现了政治危机、经济危机。
战火初平
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
实行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恢复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国内状况复杂
国际战争阴影笼罩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指令性计划经济
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卫国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片面发展重工业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消费水平相对落后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材料一: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经验:①列宁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②斯大林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开创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
教训:政治: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体制僵化,不利于民主法治;
经济: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农业产量停滞不前;
思想:思想文化体制的僵化,产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列宁和斯大林领导时期,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有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启示:①从本国国情出发;
②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改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注重农轻重协调发展;
③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强调民主、法制建设。
材料一: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联的探索之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哪些启示?
【知识拓展】苏联与西方工业化道路比较
西方 苏联
原因 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历史进程 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试验
起步的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内部的供需矛盾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薄弱、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
表现 门类 轻工业部门开始 优先发展重工业
手段 资金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 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
阶级 产生了阶级分化 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没有阶级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