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30 16: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批准开设经济特科,以外交为六科之一,“凡考求各国政治条约、公法律例章程诸学者隶之”,同时诏令改八股为策论;清末新政期间,西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表明
(  )
A.传播西学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B.清政府开始关注国际法方面的问题
C.清政府人才选拔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D.中西文化碰撞下传统价值体系被打破
2.“状元”“进士”“举人”,这是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荣衔”。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但同时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这说明 (  )
A.清政府的留学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B.用考试的办法激励留学生刻苦学习
C.近代留学运动已得到清政府认可
D.中国教育仍处于新旧交替过程之中
3.有学者指出,作为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把经义作为应试人员的必考科目,并且限定只有男子才能参与考试。该学者意在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 (  )
A.完全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
B.内容与形式存在背离现象
C.重视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
D.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4.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颁布惩治贪污的条例草案,同时还制定了干部管理教育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以俸养廉制度。这表明边区政府 (  )
A.注重以制度建设来防腐
B.脱离了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C.高度重视政治民主建设
D.着力提升人民的政治素养
5.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提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这一讲话 (  )
A.体现了党对民主建设的初步构想 
B.是改革开放后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将依法治国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 
D.表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倡党政职能部门分开,并大力支持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邓小平的这些做法(  )
A.是为了平反冤假错案
B.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贯彻落实了依法治国方略
D.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再到公务员制度配套法规陆续出台,然后是考核、录用等配套试行规章逐步出台。这些表明当前我国 (  )
A.公务员制度总体上处于法制化的深化阶段
B.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C.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公务员法律体系已经建成
8.清政府在20世纪初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 (  )
时间 措施
1901年6月 复开经济特科,命内外大臣保荐
1901年8月 废八股
1901年9月 各地书院和府、州、县、学改为大学堂、中学堂以及小学堂,并在各地设立蒙养学堂
1905年9月 宣布从次年起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
1906年2月 太后面谕学部,实行女学,不久订立女学教育章程
A.反映出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B.是清政府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调整
C.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教育改革
D.培养出的新式人才巩固了清朝统治
9.1913年1月9日,北洋政府颁行《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3月26日,颁行《监狱员考试暂行规程》。12月2日,颁行《知事试验暂行条例》。12月7日,颁行《知事试验暂行条例施行细则》。上述法规的颁布体现了 (   )
A.政党政治实行后的政治分赃
B.考试选官制产生于民国初年
C.北洋政府落实了主权在民理念
D.民国初年选官制度的近代化
10.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联衔上《复议新政折》,主张大力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新政人才。1903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宣布给留学生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等同于科举及第)。这说明清政府 (  )
A.想彻底改革政治经济制度  
B.开始正式培养翻译人才
C.迫于列强政治方面的压力  
D.鼓励留学生学成归国
11.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12.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当中国的考试制度越来越走进死胡同时,它却被欧美国家所嫁接并获得新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社会制度不同
B.国家综合实力不同
C.国民素质差距
D.文化历史背景差异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政府在法律上最终废除了中国古代官吏任用中的恩荫制与捐纳制及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之外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对文官的任用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办法。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官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废”。同时又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对考试作具体规定。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规开始制定于1913年,其后经过1915年和1919年两次补充和修改,对考试机构、种类、资格、程序、录用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由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统一实施近代文官制度的政治条件,因而上述文官制度的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并且,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确定代表了中国人事制度和官吏近代化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成败得失对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赵海梅《二十世纪初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
材料二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1933年《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对民国有特殊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督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突出党性”。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批准开设经济特科,以外交为六科之一,“凡考求各国政治条约、公法律例章程诸学者隶之”,同时诏令改八股为策论;清末新政期间,西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表明
(  )
A.传播西学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B.清政府开始关注国际法方面的问题
C.清政府人才选拔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D.中西文化碰撞下传统价值体系被打破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戊戌变法及清末新政期间,科举制度打破传统“四书五经”的考试内容,增加社会实用科目及西方政治文化的内容,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反映了在中西文化碰撞下传统价值理念的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传播西学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排除A项;题干重在阐述科举内容的变化,排除B项;清政府依然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并未体现选拔制度的根本性转变,排除C项。
答案:D
2.“状元”“进士”“举人”,这是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荣衔”。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但同时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这说明 (  )
A.清政府的留学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B.用考试的办法激励留学生刻苦学习
C.近代留学运动已得到清政府认可
D.中国教育仍处于新旧交替过程之中
解析: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但却用传统的科举考试的名称衡量归国留学生的水平,说明中国教育仍处于新旧交替过程之中,故D项正确。
答案:D
3.有学者指出,作为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把经义作为应试人员的必考科目,并且限定只有男子才能参与考试。该学者意在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文官考试法令 (  )
A.完全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
B.内容与形式存在背离现象
C.重视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
D.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解析:文官制度是近代化的产物,但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法令将经义作为应试人员的必考科目,并且限定只有男子才能参与考试,这明显违背了近代化潮流,与文官制度内涵不符,即内容和形式存在背离现象,B项正确。北洋政府实行文官考试制度顺应了时代潮流,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北洋政府实行文官考试制度时的弊端,C项强调的是文官考试制度内容的合理性,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文官考试制度的实施有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D项错误。
答案:B
4.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颁布惩治贪污的条例草案,同时还制定了干部管理教育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以俸养廉制度。这表明边区政府 (  )
A.注重以制度建设来防腐
B.脱离了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C.高度重视政治民主建设
D.着力提升人民的政治素养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当时边区政府重视通过制度建设来防止腐败,故A项正确。材料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主建设和提升人们的政治素养的内容,故排除C、D两项。
答案:A
5.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提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这一讲话 (  )
A.体现了党对民主建设的初步构想 
B.是改革开放后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将依法治国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 
D.表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一讲话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已经端正,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而迫切需要实施的情况下发表的,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A项正确。
答案:A
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倡党政职能部门分开,并大力支持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邓小平的这些做法(  )
A.是为了平反冤假错案
B.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贯彻落实了依法治国方略
D.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材料中的做法改变了党政不分、民主政治建设无法有序展开的局面,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故B项正确。平反冤假错案与材料中党政部门分开不符,故A项错误; C、D两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答案:B
7.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再到公务员制度配套法规陆续出台,然后是考核、录用等配套试行规章逐步出台。这些表明当前我国 (  )
A.公务员制度总体上处于法制化的深化阶段
B.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C.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公务员法律体系已经建成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公务员制度总体上处于法制化的深化阶段,A项正确。我国公务员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且材料不足以得出“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的结论,B项错误;公务员制度改革仅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不代表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C项错误;“已经建成”表述错误,D项排除。
答案:A
8.清政府在20世纪初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 (  )
时间 措施
1901年6月 复开经济特科,命内外大臣保荐
1901年8月 废八股
1901年9月 各地书院和府、州、县、学改为大学堂、中学堂以及小学堂,并在各地设立蒙养学堂
1905年9月 宣布从次年起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
1906年2月 太后面谕学部,实行女学,不久订立女学教育章程
A.反映出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B.是清政府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调整
C.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教育改革
D.培养出的新式人才巩固了清朝统治
解析:从材料中的表格可以看出,清政府开始逐渐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和选官制度,引进了近代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反映了清政府作出符合社会发展的调整,故选B项。A项材料并未体现;C项错误,此时维新变法已经失败;D项错误,清政府培养的新式人才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答案:B
9.1913年1月9日,北洋政府颁行《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3月26日,颁行《监狱员考试暂行规程》。12月2日,颁行《知事试验暂行条例》。12月7日,颁行《知事试验暂行条例施行细则》。上述法规的颁布体现了 (   )
A.政党政治实行后的政治分赃
B.考试选官制产生于民国初年
C.北洋政府落实了主权在民理念
D.民国初年选官制度的近代化
解析:材料表明北洋政府实行文官考试制度,属于选官制度的近代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官任用,不是政党政治,A项错误;古代的科举制就是考试选官制度,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落实了主权在民理念”,C项错误。
答案:D
10.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联衔上《复议新政折》,主张大力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新政人才。1903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宣布给留学生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等同于科举及第)。这说明清政府 (  )
A.想彻底改革政治经济制度  
B.开始正式培养翻译人才
C.迫于列强政治方面的压力  
D.鼓励留学生学成归国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大力派遣留学生,并对留学归国人员给予奖励,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B项错在“开始”上;C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D
11.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解析:丁文江从英国留学归来参加晚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说明了传统因素与近代教育的融合,D项正确。A项发生在洋务运动期间,错误;不能从丁文江留学英国得出当时中国去英国留学的人数最多,B项错误;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且传统教育体制在晚清时进行了变革,C项错误。
答案:D
12.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当中国的考试制度越来越走进死胡同时,它却被欧美国家所嫁接并获得新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社会制度不同
B.国家综合实力不同
C.国民素质差距
D.文化历史背景差异
解析:材料强调科举制在中国走到了尽头,但是欧美国家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了文官制度,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不同所造成的环境差异,所以A项正确。
答案:A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政府在法律上最终废除了中国古代官吏任用中的恩荫制与捐纳制及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之外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对文官的任用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办法。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官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废”。同时又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对考试作具体规定。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规开始制定于1913年,其后经过1915年和1919年两次补充和修改,对考试机构、种类、资格、程序、录用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由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统一实施近代文官制度的政治条件,因而上述文官制度的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并且,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确定代表了中国人事制度和官吏近代化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成败得失对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赵海梅《二十世纪初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
解析:(1)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主要从实施的方式、选拔的形式与封建选官制度的区别等方面分别论述。(2)对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评价可以在材料中直接找到相应的答案。例如,积极方面可以突出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代表了中国人事制度和官吏近代化的趋势,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消极方面突出材料中的“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即可。
答案:(1)是对封建选官制度的否定,以立法、制定条例的形式实施;选拔形式多样,考试和资历并重;多次改革,逐步完善。
(2)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中国近代人事制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在短时间内基本废除了中国封建职官任用制度,初步建立起近代文官制度的雏形,推动了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但是,仍存在施行范围小和缺少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等弊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
材料二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1933年《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对民国有特殊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督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突出党性”。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可得出通过法律手段确立;从“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可得出制度逐渐完备。(2)从材料二中的“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两大部分”,可得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公务员选拔任用体系,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有利于国家机构的正常运作;从“考选制度和铨叙(……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可得出强调资历和劳绩,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从“研究党义……突出党性”,可得出突出党性为国民党一党专政提供了方便之门。
答案:(1)通过法律手段确立;制度逐渐完备。
(2)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公务员选拔任用体系,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有利于国家机构的正常运作;强调资历和劳绩,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但突出党性为国民党一党专政提供了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