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3分)
弗若之矣(āi yǐ) 恐怖(bú bù) 领域(huò yù)
洪亮(hòng hóng) 纬度(wéi wěi) 灵感(líng lín)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zhōng lóu máng rén wěn hé wén xiàn
zhēn lǐ tí qǔ xì tǒng zhèng shí
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15分)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7分)
( )马观( ) ( )空见( ) ( )而不( ) ( )根求( )
( )独有( ) 全神( )( ) ( )泪( )下 ( )表不( )
(1)意思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的成语是 。
(2)要学好一门语言很不容易,但只要有 的精神,就总会有收获的。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这两句诗的成语是 。
2.根据语境,用加点词的反义词或近义词填空。(4分)
智者善抓住机会,愚者易( )机会,科学发现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机遇藏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物品中、( )的小事里。它给目光敏锐的人带来灵感,而反应( )的人却得不到它的青睐。它给坚持不懈的人捧出成功,却给( )的人留下失败。机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只有有准备的头脑才能辨识和把握它。
3.选词填空。(4分)
敏捷 敏感
(1)松鼠动作( ),想抓住它真是比登天还难。
(2)波义耳立即( )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哀求 请求
(3)没有( ),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4)无论小女孩如何( )他,都不能打动他那颗冷酷无情的心。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米歇尔逊的论文,引起了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注意。(缩句)
2.父亲怀里的表的秒针会自己走动。 父亲怀里的表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蚯蚓的地理分布情况被魏格纳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海陆的起源》一书。(改为“把”字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分)
1.《两小儿辩日》选自《 》,是一篇 ,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对太阳远近的辩论,一个认为太阳在 时离人近,另一个认为太阳在 时离人近。
2.《表里的生物》中,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 ,所以对父亲的 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的 里有个 的说法。
3.“穷则变, , 。”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有进步。 同样的,我们也只有做到“ , ”,才能有真发展。
六、口语交际。 (3分)
今天,围绕“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我们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在辩论会上,双方辩手各抒己见。在“自由辩论”环节,正方小东、反方小林两位辩手表现尤为出色。请你根据小林的发言,补充小东的发言。
小林:我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例如,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污染城市环境,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环境逐渐恶化。
小东: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我以日初出远( ) (2)及日中则如盘盂( )
(3)及其日中如探汤( ) (4)孔子不能决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孰为汝多知乎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两小儿看太阳的角度不同,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因此得出的 不同。孔子不怕两小儿笑话,没有不懂装懂,正如他告诫弟子的:“ 。”
4.阅读文章,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文章启发我们学无止境、知识无穷。
B.文章启发我们只有辩论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C.文章告诉我们要善于询问长者。
D.文章告诉我们不能相信看到的东西,要自己去验证。
八、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细菌世界历险记(节选)
高士其
① 细菌是极微极小的生物,是生物中的小宝宝。这位小宝宝到底长什么样呢 我们倒要见识见识。
② 好呀,请细菌出来给我们看一看呀!
③ 不行,细菌是肉眼看不见的,它是我们眼珠的二万分之一的大小呀。幸亏300多年前荷兰有一位看门老先生叫作列文虎克,把它发现出来。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辛辛苦苦研究,我们渐渐对它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
④ 我们起初以为细菌一丝不挂,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才知道它们个个都穿着一层薄薄的衣服,叫作荚膜。这种衣服是蜡制的,要把它染成紫色或红色才看得清楚。细菌最怕热,若将它们抹在玻璃片上并放到热气上烘,顷刻间这层蜡衣就都会化走,露出它们娇嫩的肌肤。它们又很爱体面,当它们来到人类或动物的体内游历,或在牛奶瓶中盘桓之时,总是穿得格外整齐,这层蜡衣显得格外分明。细菌的种族很多,其中以“荚膜杆菌”“结核杆菌”及“肺炎球菌”三族衣服穿得最为讲究,特别厚,特别容易为我们所认识。
⑤ 细菌的饮食习惯最为奇特、复杂,我们若将它详详细细地分析一下,也可以写成一部“食经”。在这里不便将它的全部秘密泄露,只略选其大概而已。细菌是贪吃的小孩子,它们一见了可吃的东西便抢着吃,吃个不休,非吃得精光为止。但它们有吃荤绝对不吃素的,也有吃素绝对不吃荤的,所以我们有动物病菌与植物病菌之分。
⑥细菌的“住”是和“食”连在一起的,吃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在哪里住就吃哪里的东西,它们吃的范围是这样广大,它们住的区域也就无止境了。而且它们在不吃的时候也可以随风飘游,它们的子孙便散布于全地球了(别的星球有没有我们还没有法子知道。从前德国有一位科学家特意坐氢气球上升到天空去拜访空中的细菌,他发现离地面4000米之高还有好些细菌在那里徘徊)。 大部分细菌都是以土壤为归宿,而以粪土中所住的细菌为最多。 大约每1克重的粪土住有115000000个细菌。它们由土壤而入于水,便以水为家,到了人及动植物身上,便以人及动植物的身体为家。
⑦好多种细菌身上都有一根或多根活泼而轻松的鞭毛。这鞭毛鼓舞起来,它们便可在水中飞奔,伤寒杆菌能于一小时之内渡过4毫米长的路程。这一点的路在细菌看来实在远得很,因为它们的身长尚不及2微米,而4毫米却是2微米的2000倍。霍乱弧菌飞奔得更快,它们可于一小时之内渡过18厘米长的路程,比它们的身体长9万倍,别的生物都不能跑得这样快。然而细菌若专靠它们自己的鞭毛游动毕竟走得不远。它们是喜欢旅行,喜欢搬家的,于是不得不利用别的法子。它们看见苍蝇附在马尾上还能日行千里,老鼠伏在船舱里犹能从欧洲搬到亚洲,就想:它们要是附在苍蝇和老鼠身上,岂不是也可以游历天下了吗 于是蚊子苍蝇就成了它们的飞机,臭虫跳虱就成为它们的火车,鱼蟹蠔蛤就做了它们的轮船,它们自由自在地到处观光。不仅如此,它们还会骑在人身上,在这个人身上骑一下又跳到另一个人身上骑一下。你看,在电车上,在戏院里,在一切公共的场所,这个人咳嗽一声,那个人说话唾沫四溅,都是它们旅行的好机会呀。(有删改)
1.关于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肉眼可见。 B.种族比较多。 C. 怕冷不怕热。 D. 一丝不挂。
2.文章第⑦自然段举了伤寒杆菌的例子,是为了说明(2分) ( )
A.细菌运动速度快。 B.细菌运动速度慢。 C.细菌运动路程近。 D. 细菌运动路程远。
3.细菌游历天下的方法是(2分) ( )
A.凭借活泼而轻松的鞭毛。 B.依附在苍蝇和老鼠身上。
C.依靠动物和人类的移动。 D.骑在人的身上跳来跳去。
4.关于细菌的住处,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细菌的“住”与“吃”是息息相关的。 B.细菌住的区域宽广无垠。
C.细菌没办法生存在高空中。 D.细菌存在于人和动植物的身体中。
5.这篇文章分别从细菌的 、 、吃、住、 等方面给我们介绍了细菌这种生物。(3分)
6.有人认为文章第⑥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大部分”不能删掉,因为“大部分”一词表示 ,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 。(2分)
九、习作。 (30分)
请从下面两个开头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想象作文。
甲:小龙乘坐时光机穿越时空回到恐龙时代……
乙:壮壮来到2155年的学校……
要求:① 放飞想象,描绘一个科幻世界;②要把科幻故事写得奇特而又令人信服;③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yǐ bù yù hóng wěi líng
二、钟楼 盲人 吻合 文献 真理 提取 系统证实
三、1.走 花 司 惯 锲 舍 追 源 无 偶 贯注 声 俱 鄙 屑 (1)司空见惯 (2)锲而不舍
(3)走马观花 2.示例:错失 司空见惯 迟钝 半途而废 3. (1) 敏捷 (2) 敏感 (3) 请求 (4) 哀求
四、1.论文引起了注意。 2.父亲怀里的表不但秒针
会自己走动,而且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3.虽然他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不如人家。 4.魏格纳把蚯蚓的地理分布情况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海陆的起源》一书。
五、1.列子·汤问 文言文 初升 正午 2. 活的生物 表 表 小蝎子 3.变则通 通则久 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六、示例:我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科技发展虽有弊端,但科技也能解决这些弊端。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在汽车尾气排放前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也有科学家正在研究新的环保能源以代替汽油。我相信科技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
七、1. (1)认为 (2)到,到了 (3)热水 (4)判断
2.(1)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2)谁说你很智慧呢 3.视觉 感觉 结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A
八、1. B 2. A 3. C 4. C 5. 大小 衣 行
6.并非全部 准确性和严谨性
九、提示:写科幻故事,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理,要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注意故事脉络清晰,叙述有条理,按照一定顺序进行,重点环节详细刻画。可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让细节更生动。故事最好还要揭示一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