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3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件(35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1-12 16:4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发霉的面包发霉的馒头和油条腐烂的梨背景:据调查报告:一根筷子上可能有700种细菌!每只脏手可携带40万细菌;而刚洗过的手,每平方厘米亦可检验出3200个细菌;在抽查的700张人民币上,竟有440张检出代表肠道细菌污染的大肠杆菌;人的身体各个部位的皮肤表面,也携带着大量细菌,每1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表面大约含有1~10万个细菌,一个指甲缝里有近5万个细菌!那么,细菌和真菌都能分布在什么环境中呢?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学习目标1.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以及
生存条件
2.学会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3.掌握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4.知道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认识身边的真菌和细菌大肠杆菌脚气真菌酵母菌乳酸
杆菌 据调查报告:一根筷子上可能有700种细菌!

每只脏手可携带40万细菌;而刚洗过的手, 每平方厘米亦可检验出3200个细菌;
在抽查的700张人民币上,竟有440张检出代表肠道细菌污染的大肠杆菌;人的双手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表面,也携带着大量细菌,
每1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表面大约含有1—10万个细菌!细菌太小了,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一.什么是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菌落真菌菌落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不同?形态
大小
颜色细菌的菌落真菌的菌落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2)真菌菌落:(1)细菌菌落:小,光滑粘稠 或 粗糙干燥。大,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常呈红、褐、黑、绿色。 下列关于细菌的菌落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比较小 B. 或光滑黏稠
C. 或粗糙干燥 D. 比较大D
学得怎样?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1、配制培养基:2、高温灭菌3、接种:4、恒温培养根据细菌或真菌生长时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配制成的营养物质。将少量细菌或细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相应目的具体操作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提供生存
条件杀死其他
杂菌将菌种移入
培养基提供适宜的
生长环境加入基质和
营养物质高温、高压在无菌状态
下进行放在适宜的
温度下培养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讨论:哪种环境中细菌多些?哪种环境中少些?哪种环境没有?探究:脏手和洗净的手谁的细菌多?1提出问题: 脏手上细菌比洗净的手 上细菌多吗?2作出假设:脏手上细菌多些。3、实验计划1.培养皿(装有牛肉汁)2.无菌棉棒3.透明胶带4.标签纸5.放大镜实验步骤:第一步:配制培养基。取两套培养皿,贴上标签,写 上日 期,
编上序号,注明日期。第二步:高温灭菌。将装有牛肉汁的培养皿高温灭菌。
第三步;接种。打开培养皿,先用无菌棉棒在脏手心处擦取,然
后,在1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几下,盖好,设为实验组;
用另一支无菌棉棒在洗静的手心擦取,然后在2号培养基
上涂抹几下,盖好,设为对照组。第四步:恒温培养。把两套培养皿一起放到恒温箱或者室内温暖处
培养3~4天。  因为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实验前不要盲目打开培养皿,以防止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落在培养基上。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讨论  2.为什么要有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作用? 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设置对照,一为对照(不打开皿盖),另一套在选定的环境中处理即为实验组;体表和物体表面上微生物的检验时,也要设置对照。  3.提示3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提示4中的操作相当于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4.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  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如对照组的一套培养皿,因为对照组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生存基
本条件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有机物质(营养物质)
4.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三.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
哪些基本条件?四.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土壤
水体
空气
工农业产品
人体及动物
极端环境(如寒冷的极地、很热的热泉)1、细菌和真菌分布在( )
? 土壤中 ? 水里
? 空气中 ? 生物体上
A.? ? B. ? ?
C.??? D. ???? D 2、在培养基上看见的哪种菌落是细菌: ( )
A、菌落小,表面光滑
B、菌落大,呈绒毛状
C、菌落大,呈蛛网状
D、颜色呈褐色、红色A3.下列环境中,菌类生物较多存在的是( )
A.刚煮熟的食物中
B.火山口的熔岩中
C.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D.流通的货币上DAB4、上图培养基中( )是细菌的菌落,( )是真菌的菌落。 AB请观察
5、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 )
? 氧气 ? 水
? 有机物 ? 适宜的温度
A . ?? B. ??
C. ??? D. ???? D 6、细菌和大部分真菌个体比较小,可以在 ( )中加入适于它们生长的物质制成( ),经过接种就会繁殖成肉眼可见的( )。
A. 菌落
B. 培养基
C. 培养皿 CBA7、想知道硬币上有无细菌,比较可行的检查方法是: ( )
A、肉眼看 B、放大镜
C、光学显微镜 D、培养基培养D
8、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是: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