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相矛盾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自相矛盾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30 21:1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自相矛盾
15
任务一
读通古文,知一个故事
任务二
入情入境,展一种思维
任务三
思辨矛盾,悟一个道理
推测想象,讲一个故事
任务四
活动1:读文韵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活动2:明文意
朗读课文,在弄懂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大意。
学习提示:
1.自学:读读句子,运用恰当的方法理解并说一说大意;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
2.同桌互学:借助句式,互相说一说大意,互助互评。
交流句式:运用 方法,我理解了誉/弗/立的意思是 ,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1.名誉;2.称赞;3.姓。
交流句式:运用 方法,我理解了誉的意思是 ,这两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
吾盾之坚 坚固
吾矛之利 锋利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存在
交流句式:运用 方法,我理解了弗的意思是 , 立的意思是 。这两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
小组合作分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可能会出现几种结果?借助思维导图,理清人物思维过程。
活动2:梳理,展现思维过程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结果:矛断盾不破。
结果:矛不断盾不破。
结果:矛不断盾不破。
结果:矛断盾破。
说明:矛不利,盾坚。
说明:矛利,盾不坚。
说明:矛不利,盾坚。
说明:矛不利,盾不坚。
楚人吆喝“吾矛之利,于无物不陷也”不成立。
楚人吆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不成立。
楚人吆喝“吾矛之利,于无物不陷也”不成立。
楚人吆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无物不陷也”都不成立。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自相矛盾
发散思维:请你为楚人支招,化解售卖难题。
不能自相矛盾
要前后一致
要实事求是
读完《自相矛盾》你有什么体悟或收获?
活动1:悟道理
资料1:
韩非,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又称“韩非子”。后人将其著述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
资料2:
当时的统治者,同时称颂尧和舜两位圣明的君主。可是,韩非子认为,尧注重以法治国,而舜主张以德化人,这两种治国方法不可能同时推行。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极力推行法治。于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出来,以此来规劝当时的统治者。
生活中有类似的自相矛盾的事情吗?
有人总是说要保持身体健康,可他经常熬夜。
有人总是说要勤俭节约, 可他总是被促销诱惑,过度消费。
……
夫 与 ,不可同世而立。
同学们陆续争先恐后地来到操场。
活动2:思现实
坦克,今之武器者也,其攻击、防御皆可。
夫矛与盾,可同世而立。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①能根据自己选择的人物角度,条理、完整地讲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清矛盾之处。
①能生动、完整地讲出故事,条理清晰地讲清矛盾之处。 ②想象情境,进入角色,讲好人物说话的语气,并辅之动作、神态等,表现出人物内心活动。
①能生动、完整地讲出故事,条理清晰地讲清矛盾之处。 ②想象情境,加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的描述。 ③能客观地发表对此事的看法。
结合原文内容,发挥想象,试着选择一种角度,讲讲这个故事。
今天,我去集市上卖我的矛和盾……
今天,我在集市上遇到一件有趣的事……
今天,我读了《自相矛盾》的故事,从前……
※小贴士:
想象人物表情、语气,
加上合适的动作
楚人有 ,誉之曰:“ , 物 。”又誉其矛曰:“ ,于 。”或曰:“ , ?”其人弗能应也。 , 不 。
阅读更多的智慧故事,从中探寻智慧人物的智慧思维。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智慧人物,问一问他是怎么想的?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人物思维过程,探寻智慧之妙。
课后作业
1.读一读,智慧故事:
(1)阅读《主题丛书》第5册:《智子疑邻》《郑人置履》。(必读)
(2)整本书阅读:《韩非子》……积累智慧故事,学习人物智慧。(选读)
2.理一理,人物思维:
任选一个故事,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人物思维过程,理解故事内容。(选做)
3.讲一讲,传承智慧:
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家人听。并在实际生活中尝试运用所学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