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30 17:5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四下期末知识点
1、《海上日出》作者是巴金,他的作品有《家》《春》《秋》
2、《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金华的双龙洞”在中国浙江省。《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还学过他写的《爬山虎的脚》,课外读过他的童话集《稻草人》。
3、“颐和园”在北京。
4、《七月的天山》一文中的“天山”在新疆。
5、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故事”有:
(1)囊萤夜读——这个成语选自《晋书.车胤传》,形容家庭贫困仍然坚持刻苦勤奋读书的人。
“囊萤夜读”主要讲了晋朝人车胤因为家贫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萤火虫来照明苦读的故事。
(2)铁杵成针——这个成语出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这个成语比喻只要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
“铁杵成针”主要讲了李白求学时曾经打算半途而废,当他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妇人用铁棒磨针,因此受到启发,从而返回去继续学习,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3)悬梁刺股——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悬梁刺股”主要讲了东汉时,有个叫孙敬的人,勤奋好学,常常从早读到晚,有时候学到半夜打瞌睡,为了不影响学习他找了根绳子,将绳子的两端分别绑在头发梢和房梁上,这样读书的时候,只有一打瞌睡,绳子就会扯痛头皮,他会因为疼痛而保持清醒,继续读书。
战国时候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他年轻的时候读书并不多,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也是经常读书学习到深夜,疲倦打盹时他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疼痛立刻让他变得清醒,继而可以振作精神读书学习
(4)凿壁偷光——形容家贫而刻苦读书的人。
“凿壁偷光”主要讲了西汉时期的匡衡,由于家里贫穷无法点灯读书,便凿穿墙壁借邻居的微弱烛光来读书学习。
(5)程门立雪——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
“程门立雪”主要讲了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颐程颢拜师求教的故事。
(6)手不释卷——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
“手不释卷”主要讲了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说没空学习。经过孙权一番劝说,吕蒙从此发奋读书学习。
6、《小英雄雨来》主要讲了革命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与敌人做斗争的故事。
课外我读过的革命小英雄的故事有《王二小》、《鸡毛信》(海娃)
7、《芦花鞋》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
8、“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寒雨两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边塞诗”《塞下曲》,作者是唐代诗人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题画诗”《墨梅》,作者是元代诗人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