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竜话故事、为了卖出泥塘,青蛙根据小动物们指出的问题和建议,一次又一次努力改造烂泥塘,让这里变成一个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不再卖泥塘。整个故事首尾呼应,生动有趣。教学中可以借助二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初步读懂故事。
在深入阅读中,则以老师的指导为主。按照新课标中对低年级阅读的要求,着力让有趣的故事转化成有趣的阅读就成为本课教学首要目标。从学理出发,紧扣“好奇心”,利用学习单,引导学生自我质疑、自主探究。在探索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提取完整信息、整合多处信息,积极表达阅读想法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字理识字、想象关联等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学习关注重心线上的笔画;聚焦描写青蛙努力做事的动词,初步体会双音节动词和多个连续动词的表达效果;关注青蛙的心理和动作描写,运用教师示范、具象引导的方法,尝试学习变化声音,生动有趣地讲故事。
二、教学目标
(一)运用字理识字、想象关联等方法随文认识“卖”“烂”“集”“播”“撒”“茵”“灌”“泳”“愣”9个生字,初步读悟多个连续的动作的表达效果。
(二)指导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搜寻信息、完整信息,并整合信息乐于表达阅读想法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带着好奇心去探究,了解青蛙为卖泥塘做出的努力,感悟“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三)借助具象化情境,聚焦青蛙的心理和行动,学习合理运用音量,口语化、生活化讲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会认1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会写八个生字。
(二)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读出和演出青蛙吆喝的感觉。
难点:
(一)概括说明青蛙为了卖泥塘都做了哪些事。
(二)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四、教学准备
词卡,课件、课堂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
(一)初见“好奇”,自我释疑
1.字理识“卖”,引导质疑。
(1)指名读题,观察“卖”字。为什么上边加上“十”就是卖呢?
(2)出示小篆字体:卖字上边是“出”,指将收进的财物卖出。后来这“出”字就简化成今天的“十”字了。
(3)初次引疑:说说预习时读到故审题目,特别好奇的是什么。
2.自我释疑,检测初学。
(1)考一考,选一选。
完成学习单第一题:我会选。
(2)说一说,理一理、
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聚焦“烂”)
A.喜欢城里热闹 B.泥塘不怎么样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指读想象:青蛙觉得这是一个烂泥塘、什么样的泥塘是烂泥塘?
青蛀想把泥塘卖给谁?(了解故事人物)
□老牛 □野鸭 □小鸟 □蝴蝶
□小兔 □小马 □小猴 □小狐狸
最后,泥塘被卖出去了吗?
A.卖出去了 B.没卖出去
指名读,随机理解“愣”:想象当时青蛙的反应,联系意思。
(2)梳理总结:试着按这3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故事写了什么。
二次质疑:一片烂泥塘,到后来变成了一片好泥塘。(板书:烂-好)
(二)探究“变化”,发现努力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故事,做到读正确。
(2)思考:刚才哪些问题我明白了?
2.围绕识字,发现付出。
(1)提取信息填一填。
引导梳理学习单第二题:我会填,说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聚焦详写: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六件事,哪两件事写得很详细?
(2)寻找依据说一说。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了解种草:小青蛙是怎么采集草籽,又是怎么播撒的?(圈读,理解“采集、播撒”)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请大家把它们圈出来。(结合动作表演读)
发现效果: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绿茵茵”的小草应该是怎样的小草?你能根据字形猜一猜吗?(根据形旁猜画面,结合图画理解“绿茵茵”)
总结理解。绿茵茵的小草就像是一块绿色的地毯。我们可以送给它一个词-绿草如茵。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青蛙想,要是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了解引水。青蛙又是怎么引水的?一边读,一边圈出动作。它做了几件事才完成引水这件大事?(六件:跑、找、欣、破、接、引)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语境认读。引水也叫“灌溉”。有了水,小伙伴们可以“游泳”。(结合认读“灌”“泳”)
指导讲故事:指名来讲一讲青蛙引水这件大事。(结合具象、情境创设)
引导1:老师示范讲一,口诀:让动作从画面里轻松地跳出来。
引导2:老师示范讲二、口诀:多动作、有变化、青蛙每做完一件小事,青蛙心里就越······每做完-件小事,离成功就·····
发现新品质: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指名再来讲一讲)
(三)巧用“音量”,练讲故事
1.关联两次努力,发现共同秘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甲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根--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夹。
轻声读一读详细写的这两件事,它们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发现:先写怎么想,再写怎么做;想到了马上就做、做得很认真、很仔细。
2.教给小妙招:讲故事有画面。
讲故事有妙招
心里想,轻轻讲。
有行动,把音送。
--次次,一件件。
娓娓道来把画现。
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讲一讲。
小结、就这样,青蛙不断地努力: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这里,从一片烂泥塘变成了一个好地方。
(四)复习字词,引向新知
1.叫号游戏,复习认读字。(开火车读)
卖泥塘 烂泥塘 采集 播撒 绿茵茵 沸溉 游泳 愣住
请按老师叫的序号注在相应的字上方。(叫号游戏)(学习单第三题:我会认)
卖烂集播撒茵灌泳愣
2.指导书写,关注重心线笔画。
(1)出示学习单第四题:我会写。
(2)引导发现:提示注意重心线上的笔画,让字站得稳稳的。
(3)学生练写。
(4)书写评价。
3.联系板书,继续引向新知。
青蛙为卖泥塘,他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青蛙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片烂泥塘变成了一个好地方。此时,你又特别好奇的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