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 3.1.1《陈情表》课件+教案【课件研究所】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 3.1.1《陈情表》课件+教案【课件研究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30 15:21:19

文档简介

课题 《陈情表》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陈情表》是古代散文史上的经典名篇,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精讲篇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选的古代散文作品是“事”“情”“理”融为一体的佳作,在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课文整体把握和体验,关注学生能力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评价、点拨的作用。
教 材 分 析 《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疏,开篇陈述祖母抚养自己、自己奉养祖母的情况接下来备述守臣推举、天子征辟与祖孙两人相依为命、不可分离的矛盾,表示自己并非不知满足、别有所图;最后再次强调祖母朝不保夕、自己不能远离的事实,祈请皇看以孝道为重,容许自己先孝后忠。从实用文的角度来看,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推辞征辟、保全自己,但文章写得恳切真挚,感人至深。千载而下,读之仍令人动容。本文是学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抒情技巧的典型范例,同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忠”“孝”含义的认识,进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学 情 分 析 经过必修上、下和选择性必修上、中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基本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体读懂文章内容;基本学会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等文言现象。学习本文,学生一般能感知文章的主旨,并会受到形象、生动的语言的感染。但文章古今异义词很多,虽有注释,仍会给学生阅读造成障碍。理解本文缜密的构思、委婉的表达以及古人宁可不做官也要奉养长辈的“孝情”则是学习的难点。
教 学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文言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者情感和思路;通过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文章融情于事、情理交融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体会李密的孝情与忠情,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重点 体会李密的孝情和忠情
难点 引导学生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故事导入: 嵇康: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遭陷害,被司马昭所杀。 方孝孺: 浙江宁海人。明惠帝时任翰林侍讲、文学博士。后明成祖称帝时,命其起草即位诏书,他宁死不从,惨遭杀害,被灭十族。 思考: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果会是什么呢?(没好果子吃!)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他是前朝的旧臣,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兆,皇帝不仅不惩治他,反而还赞美表扬他,这个人是谁呢?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
新课教学 一、 常识介绍 (一)作者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 [qián]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二)写作背景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 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而李密是个有一定影响的政治人物。他曾在蜀汉担任过尚书郎的官职,并且多次出使东吴,能言善辩,受到孙权的赏识。征召李密出仕,既可笼络、安抚蜀汉旧臣,又可吸引东吴官员归心于晋,减少以后政吴的阻力。 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第三,李密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少时曾拜当时的名儒谯周为师,博览五经,在儒林中有一定的影响。 (三)释题 陈:陈述。 情:衷情。 表:中国古代文体的一种。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 【拓展】 古代给君王的上书,有各种名称,不同的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意思说: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单以“表”来说,是秦汉时代开始有的,秦汉以至唐宋以后,虽皆沿用,但它的功用和使用范围,却有所变化。如唐、宋以后,表文不仅多用四六文体,而且诸如谢恩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事项,一般皆用“表”。表,虽是古代的一种公文,但有些表文,内容充实,语言简洁明畅,特别是表文与其他一般上书奏状不同,常含有表志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因此,某些写得好的表文,就成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唐、宋以后用骈体写的表文,有的由于用典精切,词藻清丽,也成为骈体文学中的代表作。 二、文本梳理 情景设置一:角色扮演:假如你是李密 李密在朝廷多次征召之下,仍然拒不出仕,为此,晋武帝十分恼火,命人抓来李密当面斥问。请仔细阅读课文,如果你是李密,如何回答才能消除皇帝的怒火并能达成自己“愿乞终养”祖母的目的? (一)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根据课文注释翻译理解第一段的内容(具体见课件) 2.皇上(教师扮演)问: (龙颜大怒)好你个李密,一拖再拖,拒不赴召,你说你是为了侍奉祖母,朕给你一个机会,今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你给我详细解释解释。(要求用原文回答) 晋武帝问李密答目的你父母不能赡养祖母吗?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先横: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你兄弟姐妹或孩子不能赡养吗?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你家的亲戚或仆人不可以帮忙吗?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后纵:强调“无(鲜)”,“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铺垫。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你祖母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吗?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二)学习第二段 1.文言字词句翻译(见课件) 2.皇上问:你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你是不是眼里只有你祖母,你把我的话当什么了?你心里可有对我这个国君的尊重与感恩?表现在哪里? 明确:(1)感激皇恩浩荡,敬之以词 表现:用敬辞:奉圣朝 ,沐浴清化、蒙国恩、上报、奉诏——表达对晋武帝大加厚爱的感激涕零,受宠若惊之情。 谦辞:臣、猥以微贱、奔驰——降低自己以衬托皇恩浩荡,表达感激之情。 (2)反复提及征召之事,铭记于心。 体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蒙国恩”,“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补充文化常识: (1)汉代选拔官吏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官职变动词语 ①授官:察举征召辟选荐,封赏拜授除起仕知,补 ②升官:升、超迁、迁除、迁进、拔、擢、陟、加、晋 ③兼任: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 ④调官:转、调、迁、徙、改、出、入 ⑤辞官: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致仕、移病、悬车 ⑥罢官:罢、黜、夺、免、“绌”通“黜” ⑦降官: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左转 3.皇上问:你既如此感恩朝廷,为何一再推脱,辞不赴命? 明确:“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体现: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进——无以回报祖母养育之恩; 退——不能报答朝廷知遇之恩。 小结:述矛盾之心,表感激之情,再博皇帝同情。 (三)学习第三段 1.文言字词翻译(见课件) 2.皇帝问:李密,你说你要侍奉祖母,不能离开,但你在前朝也做过官,那时候怎么不见你说要照料你祖母的呢 你是不是还存了什么别的心思? 明确:忠心可鉴,述求合法合理合情 分析:(1)晋“以孝治天下”,李密侍奉祖母正是响应了圣朝国策,是忠心的表现,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朝廷) (2)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解释误会,消除皇帝疑心,同时强调自己的卑微和皇恩浩荡,说明自己绝无非分的奢望。(个人) (3)陈述刘之现状,“朝不虑夕”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祖母) 资料补充:晋灭蜀汉之后,东吴尚居江左,天下未定,司马氏集团为了收笼民心,便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的清正廉明,同时用孝道来维持君臣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启用李密也正是这种情况下。 (四)学习第四段 1.文言字词翻译(见课件) 2.皇帝问:你的遭遇和境况我已了解,但是君无戏言,况朕对你已颇多宽容,你若不应征,朕将如何对朝臣交代? 明确:献出计策:先尽孝,再尽忠(忠孝两全,达到双赢) 分析:(1)事实: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2)言切:愿乞、愿、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3)心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不胜犬马怖惧。 (五)思考总结: 1.李密在表中向皇帝陈了哪些情? 明确:(1)陈苦情 (2)陈两难之情 (3)陈孝情 (4)陈忠情 2.《陈情表》是怎样“陈”情的? 明确:交际式 向谁说:刚篡位夺权,希望得到旧臣支持的打着“以孝治天下”的皇帝 我是谁:曾在蜀汉任职,被新朝皇帝征召,因照顾祖母不能赴任的李密 什么情境:“诏书切峻”与“刘病日笃”的矛盾 什么目的:自己不赴任,皇帝不生气,不猜疑 小结:写文章的时候要有交际意识,弄清楚“我是谁”、“写给谁”、“什么情境下”、“要达成什么目的”“运用什么文体”等,这样才能清楚应该写什么、要怎么写,从而把文章写清楚,写明白,最终达成写作目的。 总结:全文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孙特殊关系,作为陈情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艺术技巧 情境设置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晋武帝 晋武帝收到李密的《陈情表》之后,准如所请,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身边的大臣不理解,于是向晋武帝请教。 (一)大臣问:李密如此不识好歹,违抗圣命,陛下为何还答应李密的请求?还要赏赐奴婢? 明确: 1.李密陈情,悲恻动人; (情真) 2.多次征召表现出自己求贤若渴,笼络人心目的已达到;(意达) 3.“以孝治天下”,树立李密典范,更好在全国推行“孝道”;(世治) 4.准许李密请求,显示朝廷宽容大度,再者李密已做出承诺。(恩宏) (二)大臣问:陛下您看了《陈情表》后,为什么称赞李密“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体现在哪里? 点拨: 1.情以动人: 悲恻感人的身世,拳拳相依的孝情,尽节日长的情理,陨首结草的忠情 2.理以服人: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3.辞以悦人: (1)陈辞婉曲,屈伸适宜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且区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骈句偶句,生动自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思辨与拓展 (一)有人说:李密的种种言说目的是为了保护自身安全。李密“真情”之下的“怖惧”才是他当时内心的写照。所以他要想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怎么看? 感人至深的“孝”掩盖之下的仍然是深层的“忠”,后者才是核心。读者极容易被李密表面“孝”的眼泪模糊双眼,而看不到背后“忠”的面孔——对极权的绝对服从才是李密能够写下如此“肺腑之言”的根本原因。 中国历代专制皇朝的政治结构,从本质上看是建立在缺乏人权安全的人际关系之中的。人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必须用尽心机才能保护自身的安全。 ——茅于轼《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 (二)后人评价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李密的至孝之举感动了晋武帝,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那么,你知道哪些孝言孝语或者孝子孝事呢?请与大家分享。 明确:1.孝言孝语: (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3)“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6)“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孝子孝事: (1)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治”。 (2)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3)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背景。 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增强学生代入感,。 引导在写作中培养读者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字词运用,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 文化常识积累 引导学生分析写作逻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在交际写作中的能力。学会关注读者、作者、情境、目的、文体等。 探讨李密劝说成功的因素、技巧。 语言运用分析,增强学生语言建构能力。 思辨争鸣,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分析作者真实意图,提高思辨能力。 德育渗透与写作素材积累,丰富学生知识。
拓展阅读 对比阅读: 任务: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与李密的《陈情表》都属于“陈情”作品中的佳作,都写得情感真挚、回肠荡气,但两文的写作目的、“陈情”的方式却有所不同。试比较分析。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於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於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译文: 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本来希图重见天日,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赠恤,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先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去年的义举,我已自以为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得以孝养母亲。以致尊贵的慈母托身于空门,生母则寄生在异姓之家。一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天都已知晓了。 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虽然如此,但是,就这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惠,千百年来所少有。大恩未曾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慈母托付给义融姊,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了。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后嗣。会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极。节义文章象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象西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唉!天地是无穷无尽的,家族却不可能永远绵延不绝。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 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二十年之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愿望就已达到了。 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 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悲痛,太悲痛了!但是,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从佛教的原理来说,一切事物本都未尝生存,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象破旧的鞋子一样地不足珍惜。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在于来世。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 明确:明确:(1)从写作目的看,《狱中上母书》是写给母亲的一封诀别书,为国赴难,义无反顾,不惜抛却亲情,但拳拳之心,天地可鉴;《陈情表》是写给皇帝的一封书信,目的是婉言拒绝朝廷的任命,借亲情之名“辞不就职”。 (2)从“陈情”方式上看,《狱中上母书》自始至终,直抒胸臆,毫无掩饰,酣畅淋漓;《陈情表》则表达得委婉含蓄,虔敬有加。 比较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
作业布置 课后小练笔:在以下情境中,你会如何陈述两难之情,表达拒绝之意 你的同桌上晚自习的时候问你题目,可是你正在专注地学习,不希望被打扰。你勉为其难回答问题之后,他又再次询问。你的思路经常被打断,以至于每到你跟他坐同桌的时候,你都无法专注。你想好好跟他谈谈,希望他不要在晚自习再找你问题目了,但是又担心伤害同窗情谊,请问你会怎么跟同桌说 例:xx同学,你刨根问底、不耻下问的精神令我十分敬佩,但频繁与我在晚自习时一起探讨其实不仅会打断你自己学习进程和思路,也会让你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和自我沉淀的机会,这令我十分担忧。并且,我们俩在晚自习时的窃窃私语,不仅仅扰乱了课堂秩序,触犯了班规校纪,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周边同学的正常学习,我相信这一定是平日友爱同学、自律的你绝对不愿意看到的。而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之后再在下课讨论,不但可以规避上述问题,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我希望我们可以停止在晚自习时的频繁讨论交流。 课后小练笔,提高写作能力以及课堂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共40张PPT)
CHENQINGBIAO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文言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者情感和思路;通过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文章融情于事、情理交融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深入体会李密的孝情与忠情,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遭陷害,被司马昭所杀。
嵇康
浙江宁海人。明惠帝时任翰林侍讲、文学博士。后明成祖称帝时,命其起草即位诏书,他宁死不从,惨遭杀害,被灭十族。都带有感彩。
方孝孺
思考: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果会是什么呢?如何拒绝才能避免这样的后果?
01
01
JIANJIECHANGSHI
(224—287)
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 [qián]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
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
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思考
李密是个有一定影响的政治人物
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
李密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
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
陈述。
衷情。
中国古代文体的一种。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 到了汉代, 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表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 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彩。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01
02
WENBENSHULI
情景教学:分角色朗读
情境设置一
假如你是李密
角色扮演
李密在朝廷多次征召之下,仍然拒不出仕,为此,晋武帝十分恼火,命人抓来李密当面斥问。请仔细阅读课文,如果你是李密,如何回答才能消除皇帝的怒火并能达成自己“愿乞终养”祖母的目的?
第一段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早。这里指幼年时。回顾:夙兴夜寐。
谓刚生下地
因为
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去世的委婉说法
怜悯;哀怜
①孤单没有依靠的样子。也作「伶丁」、「伶仃」。

福分,福运
缠绕,这里指疾病缠身
被动句
第一段
皇上(教师扮演)问: (龙颜大怒)好你个李密,一拖再拖,拒不赴召,你说你是为了侍奉祖母,朕给你一个机会,今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你给我详细解释解释。(要求用原文回答)
晋武帝问 李密答 目的
你父母不能赡养祖母吗?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你兄弟姐妹或孩子不能赡养吗?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你家的亲戚或仆人不可以帮忙吗?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你祖母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吗?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先横: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后纵:强调“无(鲜)”,“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铺垫。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第二段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逮:到了;奉:敬辞。
推举
报告申诉
承担,担任,充当
优秀的人才
任命
不久
名词作状语,向上
不久
副词,姑且,暂且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被动句
第二段
皇上问:你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你是不是眼里只有你祖母,你把我的话当什么了?你心里可有对我这个国君的尊重与感恩?表现在哪里?
① 感激皇恩浩荡,敬之以词
用敬辞:奉圣朝 ,沐浴清化、蒙国恩、上报、奉诏——表达对晋武帝大加厚爱的感激涕零,受宠若惊之情。
表现
谦辞
臣、猥以微贱、奔驰——降低自己以衬托皇恩浩荡,表达感激之情。
② 反复提及征召之事,铭记于心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体现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蒙国恩”,“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察举】
【征辟】
【孝廉】
文化常识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
BUCHONG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1
文化常识
【官职变动词语】
BUCHONG
2
① 授官
察举征召辟选荐,封赏拜授除起仕知,补
② 升官
升、超迁、迁除、迁进、拔、擢、陟、加、晋
③ 兼任
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
④ 调官
转、调、迁、徙、改、出、入
⑤ 辞官
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致仕、移病、悬车
⑥ 罢官
罢、黜、夺、免、“绌”通“黜”
⑦ 降官
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左转
第二段
皇上问:你既如此感恩朝廷,为何一再推脱,辞不赴命?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事态严重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处境狼狈
进——无以回报祖母养育之恩; 退——不能报答朝廷知遇之恩。
述矛盾之心,表感激之情,再博皇帝同情。
第三段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
提拔
故旧老人
名词作动词,做官
怜悯抚育
自尊,自夸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临近死亡
使动用法,使……终了
互相依靠
谦词,私爱
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第三段
皇帝问:李密,你说你要侍奉祖母,不能离开,但你在前朝也做过官,那时候怎么不见你说要照料你祖母的呢 你是不是还存了什么别的心思?
忠心可鉴,述求合法合理合情
① 晋“以孝治天下”,李密侍奉祖母正是响应了圣朝国策,是忠心的表现,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朝廷)
② 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解释误会,消除皇帝疑心,同时强调自己的卑微和皇恩浩荡,说明自己绝无非分的奢望。 (个人)
③ 陈述刘之现状,“朝不虑夕”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祖母)
ZILIAOBUCHONG
晋灭蜀汉之后,东吴尚居江左,天下未定,司马氏集团为了收笼民心,便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的清正廉明,同时用孝道来维持君臣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启用李密也正是这种情况下。
第四段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活着的时候愿意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准许
通“又”
古义:心酸苦楚的处境。今义:劳累
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指天神、地神
审察,识别
怜悯体恤
或许

恐惧
第四段
皇帝问:你的遭遇和境况我已了解,但是君无戏言,况朕对你已颇多宽容,你若不应征,朕将如何对朝臣交代?
① 事实
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 言切
愿乞、愿、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③ 心诚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不胜犬马怖惧。
先尽孝
再尽忠
忠孝两全
达到双赢
计策
思考1
李密在表中向皇帝陈了哪些情?
① 陈苦情
② 陈两难之情
③ 陈孝情
④ 陈忠情
思考2
《陈情表》是怎样“陈”情的?
向谁说:刚篡位夺权,希望得到旧臣支持的打着“以孝治天下”的皇帝
我是谁:曾在蜀汉任职,被新朝皇帝征召,因照顾祖母不能赴任的李密
什么情境:“诏书切峻”与“刘病日笃”的矛盾
什么目的:自己不赴任,皇帝不生气,不猜疑
全文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孙特殊关系,作为陈情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01
03
YISHUJIQIAO
情景教学:分角色朗读
情境设置二
假如你是晋武帝
角色扮演
晋武帝收到李密的《陈情表》之后,准如所请,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身边的大臣不理解,于是向晋武帝请教。
① 情以动人:
悲恻感人的身世,拳拳相依的孝情,尽节日长的情理,陨首结草的忠情
②理以服人: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大臣问:陛下您看了《陈情表》后,为什么称赞李密“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体现在哪里?
大臣问:陛下您看了《陈情表》后,为什么称赞李密“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体现在哪里?
③辞以悦人: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且区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a. 陈辞婉曲,屈伸适宜
大臣问:陛下您看了《陈情表》后,为什么称赞李密“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体现在哪里?
③辞以悦人:
b. 骈句偶句,生动自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大臣问:李密如此不识好歹,违抗圣命,陛下为何还答应李密的请求?还要赏赐奴婢?
1) 李密陈情,悲恻动人;
2) 多次征召表现出自己求贤若渴,笼络人心目的已达到;
3)“以孝治天下”,树立李密典范,更好在全国推行“孝道”;
4) 准许李密请求,显示朝廷宽容大度,再者李密已做出承诺。
情真
意达
世治
恩宏
01
04
SIBIANYUTUOZHAN
有人说:李密的种种言说目的是为了保护自身安全。李密“真情”之下的“怖惧”才是他当时内心的写照。所以他要想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怎么看?
感人至深的“孝”掩盖之下的仍然是深层的“忠”,后者才是核心。读者极容易被李密表面“孝”的眼泪模糊双眼,而看不到背后“忠”的面孔——对极权的绝对服从才是李密能够写下如此“肺腑之言”的根本原因。
中国历代专制皇朝的政治结构,从本质上看是建立在缺乏人权安全的人际关系之中的。人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必须用尽心机才能保护自身的安全。
——茅于轼《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
后人评价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李密的至孝之举感动了晋武帝,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那么,你知道哪些孝言孝语或者孝子孝事呢?
请与大家分享。
孝言孝语
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③“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④“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⑤“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⑦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孝子孝事
①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治”。
孝子孝事
②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孝子孝事
③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作业布置(小练笔)
你的同桌上晚自习的时候问你题目,可是你正在专注地学习,不希望被打扰。你勉为其难回答问题之后,他又再次询问。你的思路经常被打断,以至于每到你跟他坐同桌的时候,你都无法专注。你想好好跟他谈谈,希望他不要在晚自习再找你问题目了,但是又担心伤害同窗情谊,请问你会怎么跟同桌说
例:xx同学,你刨根问底、不耻下问的精神令我十分敬佩,但频繁与我在晚自习时一起探讨其实不仅会打断你自己学习进程和思路,也会让你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和自我沉淀的机会,这令我十分担忧。并且,我们俩在晚自习时的窃窃私语,不仅仅扰乱了课堂秩序,触犯了班规校纪,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周边同学的正常学习,我相信这一定是平日友爱同学、自律的你绝对不愿意看到的。而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之后再在下课讨论,不但可以规避上述问题,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我希望我们可以停止在晚自习时的频繁讨论交流。
课件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