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z
SHIZHONGSHANJI
/ 苏 / 轼 /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写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主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
游记,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议论色彩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科学色彩的,郦道元的《三峡》;
抒彩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05
( 1037年—1101年)
苏轼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王国维
SUSHI
诗歌
作者介绍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绘画
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
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01
疏理文意
积累重点字词句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介,把
认为
指示代词,这、此
才
省略“于”
即使
使动
状
认为
得到(了解)
更
定
用,拿
动,命名
疏理文意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动词,到
本来
于是
疏理文意
从
名作动
能够
的(山)
在
到
名-状
在旁边
省略“于”
状
判断句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疏理文意
演奏
正
判断句
判断句
状
停
都(是)
偏义复词
代词,这里
动,(发出)
动,“挡”,横在
先前,之前
宾
于是
宾
否+代+动
(Zhì)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疏理文意
大概
亲眼/亲耳
介词,凭……
竟然
名-状
主观猜测
没有谁
判断句
……的原因
真实、真相
宾
发语词
02
梳理文意,深入探究文本,
品读内涵,把握主题。
子任务一
子任务二
钟惺评价道:“真穷理之言,所谓身到处不肯放过也。”请结合这句话来理解一下苏轼夜游石钟山的理由。
古人 “得名由来”的主张 作者的态度和依据
郦道元 ① ②
李渤 ③ ④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所以“人常疑之”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所以“余尤疑之”
1.研读第一段,理解文本内容。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苏轼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细读文本,完成下表。
提问
01
找出两疑
2.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提问
02
找出两疑
主要原因:没有耳闻目见就主观臆断
人物 原因 态度
郦道元、渔夫水师
讲述太简略、不会表达
叹惜
李渤、士大夫、陋者
主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
讥笑
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
03
找出两疑
“至暮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
表现了作者凡事要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的思想感情。
4.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认为找到了石钟山的得名由来。但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提问
04
找出两疑
① 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② 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这种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的质疑精神和实地考察的探究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在疑而求之的过程中,苏轼有三次发笑,十分意味深长,请分析其意义。
理解三笑
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
1.“余固笑而不信也”
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轻松愉快、自得兴奋的笑。
2. “因笑谓迈曰……”
这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
3.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推荐理由一
子任务一
子任务二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为文的传统,阅读《种树郭橐驼传》和《石钟山记》,对比分析这两篇文章分别阐发了什么之“道”,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哪些优良的传统。
《种树郭橐驼传》
《石钟山记》
① 围绕着“养树之术”和“养人之术”的类比展开,揭示了切合现实政治的“治世之道”;
① 通过重视直接经验,不满足于间接认识的,总结出属于认识论方面的“致知之道”。
② 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治术的思考,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关注民生疾苦的优良传统;
② 表现了作者的质疑精神,体现了非常可贵的求实的科学精神。
石钟山记
小
结
(疑前人解释)
考察缘起
(探命名原因)
考察经过
考察感想
郦说 (人常疑之)
李说 (余尤疑之)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游山 寺僧扣石 笑而不信
夜察
(静)大石侧立
(动)栖鹘颧鹤
如乐作焉
郦 简
李 陋
释疑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解决问题叙议结合
①
②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不可臆断,注重考察
小
结
本文不止于记游,而是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深夜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03
深入探究文本, 品读手法,
学习评点古诗文的方法
评点,是古人品析诗文的常用方法。学习评点,既能培养细读文章的能力,又能提高概括表达的水平,有助于研习古代诗文。试作评点,并与同学交流。
QINGJINGSHEHI
学习评点
学习评点方向
1.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任务说明
2. 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主题则是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把握主题要结合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情节等内容,加以总结。
任务说明
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
1.《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
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毫无斧凿雕琢之痕。
潇洒随性
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
2.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
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
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
潇洒随性
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
自由法度
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
01
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它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
02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
03
04
学以致用,了解论断的逻辑思路,
探究逻辑问题,培养思辨思维。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彰雪琴待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润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
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
思考
① 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山石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的乐音;
② 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
③ 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
④ 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
⑤ 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
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这种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的质疑精神和实地考察的探究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FINISH
课件研究所课题 石钟山记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本篇课文选自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选取了从魏晋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所选散文作品都是“事”“情”“理”融为一体的佳作。在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教 材 分 析 《石钟山记》是篇借事说理的散文,从本文的文体特点来看,它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但不同于苏轼的其他记游散文。本文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看法,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清代方苞说它是苏轼诸记中特出者”刘大秘也认为它是坡公第一首记文”,在教学中应以“大阅读”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激活他们的阅读思维;通过考辨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不同说法,揆情度理, 求同辨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
学 情 分 析 高二学生初步具备了自主梳理散点知识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由点到面来梳理“这一类”散文的共性特征,建立起对宋代散文的文本、文学、文化的认知,在梳理、探究中或解决存疑,或有所发现, 或引发新的思考。
教 学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写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主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点 文言知识点理解,及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 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心声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文心雕龙·原道》 视频导入(课件):最爱苏轼,爱他的诗文,爱他的人格,爱他的科学态度,一起来读《石钟山记》,感受一下这个魅力文人! 补充 1.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2.相关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3.解题 ①石钟山,山名。 拓展: 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闻名天下,与石钟山相得益彰。 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②记,游记,一种文体。 4.了解文体“游记”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从人物了解导入,回顾前学,不仅再次对苏轼人物生平及人格复习,也引入新观点:苏轼“究疑”的科学精神,进而引入文章。
新课教学 活动任务一:疏通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查找资料自读自译,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文章字词句,归纳积累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3.与向之噌咳者相应 古:先前;今:方向,相对。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事不目见耳闻(目,亲眼;耳,亲耳)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状语后置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旧知迁移,培养查找资料、合作探究的学习素养,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活动任务二:梳理文意,深入探究文本, 品读内涵,把握主题 语境设置: 一、钟惺评价道:“真穷理之言,所谓身到处不肯放过也。”请结合这句话来理解一下苏轼夜游石钟山的理由。 (一)两疑 1.研读第一段,理解文本内容。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苏轼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细读文本,完成下表。 古人“得名由来”的主张作者的态度和依据郦道元 ①②李渤 ③④
[答案] ①“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所以“人常疑之” ③“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所以“余尤疑之” 2.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明确 主要原因:没有耳闻目见就主观臆断 郦道元、渔夫水师: 讲述太简略、不会表达(叹惜) 李渤、士大夫、陋者:主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讥笑) 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至暮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2)表现了作者凡事要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的思想感情。 4.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认为找到了石钟山的得名由来。但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 (1)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2)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这种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的质疑精神和实地考察的探究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二)三笑:在疑而求之的过程中,苏轼有三次发笑,十分意味深长,请分析其意义。 1.“余固笑而不信也” 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 “因笑谓迈曰……” 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轻松愉快、自得兴奋的笑。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 明确:由“三笑”进而引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论断。 二、“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为文的传统,阅读《种树郭橐驼传》和《石钟山记》,对比分析这两篇文章分别阐发了什么之“道”,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哪些优良的传统。 明确: ①《种树郭橐驼传》围绕着“养树之术”和“养人之术”的类比展开,揭示了切合现实政治的“治世之道”;《石钟山记》通过重视直接经验,不满足于间接认识的,总结出属于认识论方面的“致知之道”。②《种树郭橐驼传》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治术的思考,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关注民生疾苦的优良传统;《石钟山记》表现了作者的质疑精神,体现了非常可贵的求实的科学精神。 小结:本文不止于记游,而是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深夜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附文章结构: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答案]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不可臆断,注重考察 1.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结合写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主旨。 3.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活动任务三:深入探究文本, 品读手法,学习评点古诗文的方法 情境设置:评点,是古人品析诗文的常用方法。学习评点,既能培养细读文章的能力,又能提高概括表达的水平,有助于研习古代诗文。试作评点,并与同学交流。 学习评点方向: 任务说明:1.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2.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主题则是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把握主题要结合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情节等内容,加以总结。 ——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 潇洒随性: 清代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中特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这四字确实把握住了本文的特点。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许多记游文字,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都以描写、记叙、议论的错综并用为特点。《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苏轼曾称赞谢民师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从来没有固定格式),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也是夫子自道。苏轼的文章,特别是这篇《石钟山记》,也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毫无斧凿雕琢之痕。 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苏轼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 (二)自有法度 本文毕竟是一篇游记,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 1.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2.它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读了夜游石钟山一段,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读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样“心动”“大恐”。本文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 3.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着一段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清代刘大评这段文章时说,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他也同方苞一样,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 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拓展阅读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彰雪琴待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润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思考: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 明确 ①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山石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的乐音; ②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 ③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 ④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 ⑤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 学以致用,了解论断的逻辑思路,探究逻辑问题,培养思辨思维。
参考译文: 苏轼的《石钟山记》感叹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雪琴侍郎……驻守江西时间最久,(他)对我说:“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作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作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但是苏轼说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像音乐演奏,这个恐怕不是这样。天下水中的山有很多,但凡有裂缝,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只有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下垂的样子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干枯的蛤蜊,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则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候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边又有小洞,像蛇一样爬着进入,(洞)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作的。大概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入它的室内一样。”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板书 自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