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园地七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园地七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30 21: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七》(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共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两项内容)“写话”“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6个板块的内容。根据板块内容和教学安排.《语文园地七》可分为3个课时。本课时进行“日积月累”和“书写提示”的教学。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二十四节气歌》,这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劳动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它是为了便于记忆而根据名称变成的歌谣、与原教材相比,统编教材省略了与“二十四节气”的对照识记,因此,关于“二十四节气”没有必要背诵,但是在教学上初步感知“节气歌”和“节气”的关系,了解“二十四节气”还是有必要的。《二十四节气歌!是一首童谣,多种形式的、趣味性朗读是童谣的特点,也是教学《二十四节气歌》的特点,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了对《二十四节气歌》的认识、朗读和背诵上,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水到渠成。
“书写提示”旨在通过书写“劝”“堆”“转”“特”4个字,能发现“又”“土”等字作为偏旁时的笔画发生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为偏方时的笔画及顺序发生变化,让学生了解这些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形态以及笔顺的变化规律,从而能更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这也是统编本教材重视书写教学在《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教学目标
(一)正确朗读《二十四节气歌》,并能熟读、背诵。
(二)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歌》,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的兴趣.
(三)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
(四)正确书写“劝”“堆”“转”“特”4个字,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一)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二)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写话。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回顾
上节课我们一起“智闯”园地,发现了好多小秘密。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语文回地七》。
(二)趣读“节气歌”
1.介绍“节气”“二十四节气”。
出示“节气”,说说什么是节气。
小结:节气是我们的古人根据天气、气候的变化,把一年分成了二十四个时节,所以被称为“二十四节气”。认读“二十四节气”。
2.正确朗读“节气歌”。(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发现“节气歌”与“节气”的关联。
(1)观察《二十四节气歌》,说说自己的发现。(儿歌中每一行是一个季节,依次为谷、夏、秋、冬)
教师根据回答,将课件中每一行的首字“春”“义”“秋”“冬”变成红色:
(2)解读“春季”节气歌、
春季刚过,说说关于春天的节气有哪些、(春雨惊春清谷天)
这句节气歌甲藏着6个节气。(课件对应出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请生读,相机正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指那个节气?(清明)
“清明”在“节气歌”中由哪个字代表?(清)
推算相应的节气。(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一一春分,清--清明,谷--谷雨)
交流清明节的活动。(预设:上坟、踏青、扫菇、做艾饺)
(3)了解“夏季”“秋季”“冬季”节气、出示所有节气,按顺序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春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仲、发至、小暑、大昌
秋季: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李: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说说你了解的节气,(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指导)
4.趣味朗读节气歌:
老师引语:二十四节气那么多,记忆比较困难,古人就把复杂的“二十四节气”提炼成了简单有趣的《二十四节气歌》。(课件呈现《二十四节气歌》)
(1)学生齐读《二十四节气歌》。
(2)自己尝试多种方法趣读。
(3)反馈交流,趣味朗读。(拍手读、有节奏读、编调唱读······)
5.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全班同学起立,拍手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三)书写提示
1.出示4个汉字,读一读,说说这些字的偏旁是什么。(课件出示:劝、堆、转、特)
2.聚焦“劝”“堆”。
(1)出示“又”“土”,与“劝”“堆”作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乂”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土”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变成了提;作偏旁后,偏旁变得窄一些,细一些)
(2)老师范写,相机讲解书写方法和重点.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点评。
3.聚焦“转”“特”。
(1)出示“转”“特”。请同学根据以上的方法,观察这两个字,谈谈发现。(“车”“牛”两字作为偏旁时,下面的横都变成了提)
(2)书空笔画。
跟老师一起书空“车”“牛”,边书空边说笔画。(指名书空“车字旁”“牛字旁”)
(3)交流发现。(车和牛作偏旁时,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4)全班再次书空“车字旁”“牛字旁”。
车字旁:横、撇折、竖、提
牛字旁:撇、横、竖、提
(5)教师范写“转”“特”。
(6)学生练习书写“转”“特”。(教师巡视、指导)
(7)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点评、
4.书写拓展
(1)小结拓展:有些字作为偏旁后,笔画的大小、形状甚至是笔顺都会发生变化、说说“又字旁”“土字旁”等4个偏旁的字还有哪些。(学生交流)
(2)交流书写规律,出示“书写小法宝”,读-读。
(3)用上“书写小法宝”,自己尝试书写相同类型的字。(教师巡视指导)
(4)投影反馈,点评书写情况,表彰“书写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