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面对人民不满及周兴起的危险形势,曾有大臣提醒纣,纣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后商被
周取代,周特别强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但在其统治者内部却明确表示,保民就是敬天,敬
天要做到保民。据此可知,周人()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彩响
B.从人事角度思考天命
C.构建了新型政治体制
D.旨在宜扬传统天命观
2、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制度等
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A.统治阶级的排斥
B.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C.资产阶级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
D.经济基础的不同
3、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无视欧洲人创造古希腊一罗马一拜占庭文化的作用和在近代欧洲文艺复兴、
文化启蒙与产业革命时期对全人类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何等荒谬;那么,无视东方各民族人民
一中国人…以及阿拉伯人对古代和中世纪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同样是荒谬的。该学者的主
张(
)
A.折射出世界各民族开放的对外政策B.旨在以国际的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
C.印证了古代亚欧统治疆域不断扩大
D。肯定世界文化多样性及其历史作用
4、重庆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刻于宋代的“父母恩重经变图”共10组雕像,包括怀孕、临产、
喂奶等画面,并刻偈语(佛经中的唱词):“三千条律令,不孝最为先,人间遭辟历(霹雳),地
狱饮洋铜。”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学吸收佛教思想
C.政局动荡加速佛教传播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拉伯”
(欧洲Europe和阿拉伯Arabia)的出现,开始思考“who are 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
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
B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C.南北方民族交融的发展
D.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
6、新加坡全年法定公共假日一般为11天,农历新年休息2天,其他节日有新年、耶稣受难日、伊
斯兰开斋节、国庆节、屠妖节(印度新年)、圣诞节等,均休息1天。由此可知新加坡(
A.是“福利国家”
B.西方文化是其文化主流
C.民族构成多元
D.最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高二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