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会考模拟试卷
一、积累运用(49分)
1.(2024·邢台模拟)看拼音,写词语。
ɡòu sī 独特,zào xínɡ 优美的新教学楼终于jùn ɡōnɡ 了,校友xìnɡ zhì bó bó们 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lónɡ zhònɡ 的落成diǎn lǐ 。
【答案】构思;造型;竣工;兴致勃勃;隆重;典礼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构思”的“思”是上下结构,偏旁是:“心”,不要写成“偲”;“造型”不要写成“造刑”;“竣工”的“竣”部首是:立,是左右结构,“竣”不要写成“俊”;“兴致勃勃”的“勃”偏旁是:力,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渤”;“隆重”的“隆”偏旁是:“阝”,不要写成“拢”;“典礼”的“礼”偏旁是:礻,左边不要写成“衤”。
故答案为:构思、造型、竣工、兴致勃勃、隆重、典礼
【点评】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2024·邢台模拟)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搓手(chuō cuō) 摩擦(mā mó) 搔痒(sāo shāo)
侵蚀(shí sí) 洗澡(zhǎo zǎo) 逆行(lì nì)
【答案】cuō;mó;sāo;shí;zǎo;nì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搓手”的“搓”应读“cuō”,意思是:两手相摩。“摩擦”的“摩”应读“mó”,意思是: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搔痒”的“搔”应读“sāo”,意思是:用指甲抓痒处。“侵蚀”的“蚀”应读“shí”,意思是:逐渐侵害使变坏。“洗澡”的“澡”应读“zǎo”,意思是:用水去掉污垢。“逆行”的“逆”应读“nì”,意思是:朝着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
故答案为:cuō、mó、sāo、shí、zǎo、nì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2024·邢台模拟)选择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1)益:①有好处的;②增加;③更加。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只要我们能做好的事,我们就要做到精益求精。
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人延年益寿。
(2)绝:①特别出色的;②断;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这家大型超市里的顾客络绎不绝。
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答案】(1)①;③;②
(2)②;③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1)利益:好处。益:有好处的。故选:①。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无止境。益:更加。故选:③。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益:增加。故选:②。(2)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绝:断。故选:②。绝路:走不通的路;死路。绝: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故选:③。
故答案为:(1)①、③、②;(2)②、③
【点评】考查多义字。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4.(2024·邢台模拟)依次填入句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 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 融化 摆脱 B.摆脱 融化 驱散
C.摆脱 驱散 融化 D.驱散 摆脱 融化
【答案】C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驱散∶赶跑;驱逐。融化:融解。消融。摆脱:冲破束缚和障碍而获得自由。根据句义应依次选“驱散”“摆脱”“融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5.(2024·邢台模拟)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思潮起伏 恍然大悟 北风恕号 司空见惯 水落石出
B.世外桃源 留连忘返 心惊肉跳 张冠李戴 可见一斑
C.天涯海角 纷至沓来 独具匠心 悬崖峭壁 津津乐道
D.脍炙人口 微波粼粼 饱经风霜 为所浴为 同心协力
【答案】C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在选项A中,“北风恕号”应改为“北风怒号”,"恕”是“饶恕”的意思,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在选项B中,“留连忘返”应改为“流连忘返”,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在选项D中,“为所浴为”应改为“为所欲为”,“浴”应改为“欲”,意思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形近字的理解和掌握,多加积累,正确书写及理解形近字的意思。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6.(2024·邢台模拟)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只写序号)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崇山 岭 ②笑 颜开 ③ 竽充数
④不 之地 ⑤ 苗助长 ⑥ 失魂落
⑦惊惶失 ⑧惊涛 浪 ⑨铁 成针
(2)描写自然景物的:
(3)描写人物神态的:
(4)出自古代故事的:
【答案】(1)峻;逐;滥;毛;拔;魄;措;骇;杵
(2)①④⑧
(3)②⑥⑦
(4)③⑤⑨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1)①崇山峻岭:高而陡峭的山岭。②笑逐颜开:眉开眼笑。③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也比喻以次充好。④不毛之地:形容土地荒凉、贫瘠。⑤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⑥失魂落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⑦惊惶失措:形容因惊慌害怕而举止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⑧惊涛骇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⑨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2)描写自然景物的:①④⑧;
(3)描写人物神态的:②⑥⑦;
(4)出自古代故事的:③⑤⑨。
故答案为:(1)峻、逐、滥、毛、拔、魄、措、骇、杵;(2)①④⑧;(3)②⑥⑦;(4)③⑤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补充词语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7.(2024·邢台模拟)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爱唠叨的妈妈让我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两袋酱油。(缩句)
(2)溪水流淌。(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3)我被他那感人的事迹感动了。(改为“把”字句)
(4)就这点事,难道一天还做不完吗?(改为陈述句)
(5)盛开着 秋天 千姿百态 公园里 颜色各异的 菊花(排序组句)
【答案】(1)妈妈让我买酱油。
(2)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
(3)他那感人的事迹把我感动了。
(4)就这点事,一天就可以做完。
(5)秋天,公园里盛开着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菊花。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缩句。去掉修饰性词语“爱唠叨的、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两袋”,保留主干,即:妈妈让我买酱油。
(2)本题考查扩句。扩句顾名思义就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需要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本句可以添加“清澈的”修饰“溪水”,“缓缓地”修饰“流淌”。
(3)本题考查改为“把”字句。本句主动者是“他那感人的事迹”,被动者是“我”,把“被”字句改为“把”字句,首先把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互换,再把“被”字改成“把”字。
(4)本题考查改为陈述句。去掉反问词语气词“难道、吗”,把“还做不完”改为“就可以做完”,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5)本题考查衔接排序。本句的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公园里,千姿百态和颜色各异是描写菊花的,按照时间、地点、有什么的顺序,排列词语即可。
故答案为:(1)妈妈让我买酱油。(2)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3)他那感人的事迹把我感动了。(4)就这点事,一天就可以做完。(5)秋天,公园里盛开着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菊花。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衔接排序、扩句和缩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解答本题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8.(2024·邢台模拟)我会用古诗词填空。
(1)小学六年,我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词有很多,如:“ ,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 。”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时的担心;“ ,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 。”写出儿童卧剥莲蓬时的稚态。
(2)花草无语,文人有意,花草能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 , 。”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 。”
【答案】(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朝诗人袁枚的《所见》,意思是:意思是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出自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可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在小溪源头卧着扒莲蓬吃,这句诗出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句子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古诗作品《已亥杂诗》,写的是秋季。
故答案为:(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二、阅读理解。(共26分)
(2024·邢台模拟)课内阅读。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一定会兴旺起来。
9.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0.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A.我们这个队伍是为人民服务的。
B.我们有了缺点,不应该怕别人指出,当被别人指出后,我们就要立即改正。
C.既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在此过程中就是犯了错误,人民群众也该原谅的。
11.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12.谁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它的意思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采取这条建议?
【答案】9.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只要,就
10.正确;正确;错误
11.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
12.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精减人员,缩减机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赞扬了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9.考查对关联词语的运用。通读语段可知,文中“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有缺点”与“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与“行”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都……”相连。“你说得对,我们”与“改正”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与“一定会兴旺起来”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
故答案为: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只要,就
10.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A.正确,可结合文中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来理解。B.正确,可结合文中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来理解。C.有误,为了我们这个为人民服务的的队伍兴旺发展起来,就应该犯了错误及时改正,不要等人民群众原谅。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
11.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根据文中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这些内容可知,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
故答案为: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
1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读语段,从文中的“‘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可知,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他的思想是:精减人员,缩减机构。我们要采取这条建议的原因是: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
故答案为: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精减人员,缩减机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
(2024·邢台模拟)课外阅读。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____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①“会计怎么样?”
②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____,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③“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
④“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⑤“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
拉住了:“年青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的眼里看到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得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使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誉满世界的作品。他就是____的法国18世纪著名大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是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____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13.把下面词语补充到短文中的横线上,只写序号。
A.家喻户晓
B.微乎其微
C.穷困潦倒
D.一无所长
14.短文中加“”的句子顺序错乱了,请你重新排好顺序。
15.青年是怎样一点点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在文中找出来。
16.仔细读短文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7.仔细读短文最后一段,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3.C,D,A,B
14.③④⑤①②
15.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得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使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16.讲一位青年受到父亲的朋友的肯定,一点点放大自己的优点,最后成为法国著名作家的故事。
17.人培植自信,而不能一味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自信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3.“一位____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这句应选“穷困潦倒”,指生活贫困,失意颓丧的意思;“自己似乎____,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应选“一无所长”指一点优点也没有;“他就是____的法国18世纪著名大作家大仲马”这句应选“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很有名气;“哪怕仅仅是____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应该选“微乎其微”指非常微小,微不足道;
故答案为:C,D,A,B
14.““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这是第一句,这是父亲的朋友第一次发问;““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这句第二句,承接上句的发问,进行继续询问;““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这是第三句;““会计怎么样?”这是第四句,讲父亲的朋友继续询问;“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____,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这句是第五句,讲青年找不到自己任何的长处。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③④⑤①②
15.“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得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使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这句描写青年从自己的写字中逐渐找回自信,发现了自己的优点。结合文中句子,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得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使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16.结合短文内容,主要讲述了大仲马从一个一无所长的青年,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后来成为法国著名作家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讲一位青年受到父亲的朋友的肯定,一点点放大自己的优点,最后成为法国著名作家的故事。
17.结合文中大仲马的故事,根据最后一自然段,说明人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培植自信,而不能一味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自信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人培植自信,而不能一味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自信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三、习作天地。(25分)
18.(2024·邢台模拟)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友情,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明白的某一个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以上。
【答案】 我懂得了遵守秩序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秩序。过马路、排队、校园吃饭打饭时需要排队,这些都是要有秩序。没有了秩序,国家会乱成一团;没有了秩序,我们会生活在一个可怕的世界。秩序能帮助我们、改善我们的生活……一个中午,明媚的阳光撒在身上,我感到暖洋洋的。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条条像树枝一样的白云,给海蓝的天空做浪花。班里的老师还没来,糖果的香气就飘了进来,让人忍不住吸口水。糖果盒被老师放到了教室中间,糖果香气比之前更浓了,我们现在只想老师让我们拿糖。
“拿糖。”一声清晰的话传入大家的耳朵。过了一秒,教室里沸腾起来,同学们冲着向前拿糖。胖点的在人群里左冲右撞,用自己的身躯把别人挤走;小个子的像一只小松鼠,找到空隙就钻,但也会被人推一下……挤得我难受极了,吃过的东西都快要吐出来。老师也看不下去了,用一声呐喊停止了我们的混乱:“排队,排队!秩序,要有秩序,做每一件事都一样!”老师让我们先回到座位上,然后带着我们在走廊排成两队。
“是要让我们干嘛呢 ”我垫起脚,向老师望去。“拿糖”的声音再一次传入我们的耳朵。这时,我们吸取刚才的教训,大家有序地去拿糖,不吵也不打闹,一群“馋小猫”满足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瞄一眼老师,老师的嘴微微上扬,眼睛像一条小缝,笑得这么温柔。从此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都懂得了遵守秩序,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外面。
秩序多么重要啊!你看,从这么一件小事就体现出来。从此以后,我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不仅我自己要遵守,还要传递给身边的亲人、同学……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是自命题作文。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在生活中我们都懂得了什么 选择一个确定题目再写下来。想想所选的事件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展的过程怎样;接着考虑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可以是首尾呼应,可以是文末点题;最后要突出中心思想,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妙,结构完整,全文浑然一体;语言生动精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朴实,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层次井然有序。
1 / 1河北省邢台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毕业会考模拟试卷
一、积累运用(49分)
1.(2024·邢台模拟)看拼音,写词语。
ɡòu sī 独特,zào xínɡ 优美的新教学楼终于jùn ɡōnɡ 了,校友xìnɡ zhì bó bó们 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lónɡ zhònɡ 的落成diǎn lǐ 。
2.(2024·邢台模拟)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搓手(chuō cuō) 摩擦(mā mó) 搔痒(sāo shāo)
侵蚀(shí sí) 洗澡(zhǎo zǎo) 逆行(lì nì)
3.(2024·邢台模拟)选择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1)益:①有好处的;②增加;③更加。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只要我们能做好的事,我们就要做到精益求精。
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人延年益寿。
(2)绝:①特别出色的;②断;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这家大型超市里的顾客络绎不绝。
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4.(2024·邢台模拟)依次填入句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 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 融化 摆脱 B.摆脱 融化 驱散
C.摆脱 驱散 融化 D.驱散 摆脱 融化
5.(2024·邢台模拟)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思潮起伏 恍然大悟 北风恕号 司空见惯 水落石出
B.世外桃源 留连忘返 心惊肉跳 张冠李戴 可见一斑
C.天涯海角 纷至沓来 独具匠心 悬崖峭壁 津津乐道
D.脍炙人口 微波粼粼 饱经风霜 为所浴为 同心协力
6.(2024·邢台模拟)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只写序号)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崇山 岭 ②笑 颜开 ③ 竽充数
④不 之地 ⑤ 苗助长 ⑥ 失魂落
⑦惊惶失 ⑧惊涛 浪 ⑨铁 成针
(2)描写自然景物的:
(3)描写人物神态的:
(4)出自古代故事的:
7.(2024·邢台模拟)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爱唠叨的妈妈让我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两袋酱油。(缩句)
(2)溪水流淌。(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3)我被他那感人的事迹感动了。(改为“把”字句)
(4)就这点事,难道一天还做不完吗?(改为陈述句)
(5)盛开着 秋天 千姿百态 公园里 颜色各异的 菊花(排序组句)
8.(2024·邢台模拟)我会用古诗词填空。
(1)小学六年,我学过的描写儿童的古诗词有很多,如:“ ,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 。”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时的担心;“ ,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 。”写出儿童卧剥莲蓬时的稚态。
(2)花草无语,文人有意,花草能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 , 。”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 。”
二、阅读理解。(共26分)
(2024·邢台模拟)课内阅读。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一定会兴旺起来。
9.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0.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A.我们这个队伍是为人民服务的。
B.我们有了缺点,不应该怕别人指出,当被别人指出后,我们就要立即改正。
C.既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在此过程中就是犯了错误,人民群众也该原谅的。
11.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12.谁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它的意思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采取这条建议?
(2024·邢台模拟)课外阅读。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____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①“会计怎么样?”
②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____,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③“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
④“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⑤“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
拉住了:“年青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的眼里看到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得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使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誉满世界的作品。他就是____的法国18世纪著名大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是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____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13.把下面词语补充到短文中的横线上,只写序号。
A.家喻户晓
B.微乎其微
C.穷困潦倒
D.一无所长
14.短文中加“”的句子顺序错乱了,请你重新排好顺序。
15.青年是怎样一点点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在文中找出来。
16.仔细读短文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7.仔细读短文最后一段,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习作天地。(25分)
18.(2024·邢台模拟)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友情,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明白的某一个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在450字以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构思;造型;竣工;兴致勃勃;隆重;典礼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构思”的“思”是上下结构,偏旁是:“心”,不要写成“偲”;“造型”不要写成“造刑”;“竣工”的“竣”部首是:立,是左右结构,“竣”不要写成“俊”;“兴致勃勃”的“勃”偏旁是:力,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渤”;“隆重”的“隆”偏旁是:“阝”,不要写成“拢”;“典礼”的“礼”偏旁是:礻,左边不要写成“衤”。
故答案为:构思、造型、竣工、兴致勃勃、隆重、典礼
【点评】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答案】cuō;mó;sāo;shí;zǎo;nì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搓手”的“搓”应读“cuō”,意思是:两手相摩。“摩擦”的“摩”应读“mó”,意思是: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搔痒”的“搔”应读“sāo”,意思是:用指甲抓痒处。“侵蚀”的“蚀”应读“shí”,意思是:逐渐侵害使变坏。“洗澡”的“澡”应读“zǎo”,意思是:用水去掉污垢。“逆行”的“逆”应读“nì”,意思是:朝着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
故答案为:cuō、mó、sāo、shí、zǎo、nì
【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答案】(1)①;③;②
(2)②;③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1)利益:好处。益:有好处的。故选:①。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无止境。益:更加。故选:③。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益:增加。故选:②。(2)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绝:断。故选:②。绝路:走不通的路;死路。绝: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故选:③。
故答案为:(1)①、③、②;(2)②、③
【点评】考查多义字。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4.【答案】C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驱散∶赶跑;驱逐。融化:融解。消融。摆脱:冲破束缚和障碍而获得自由。根据句义应依次选“驱散”“摆脱”“融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5.【答案】C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在选项A中,“北风恕号”应改为“北风怒号”,"恕”是“饶恕”的意思,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在选项B中,“留连忘返”应改为“流连忘返”,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在选项D中,“为所浴为”应改为“为所欲为”,“浴”应改为“欲”,意思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形近字的理解和掌握,多加积累,正确书写及理解形近字的意思。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6.【答案】(1)峻;逐;滥;毛;拔;魄;措;骇;杵
(2)①④⑧
(3)②⑥⑦
(4)③⑤⑨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1)①崇山峻岭:高而陡峭的山岭。②笑逐颜开:眉开眼笑。③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也比喻以次充好。④不毛之地:形容土地荒凉、贫瘠。⑤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⑥失魂落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⑦惊惶失措:形容因惊慌害怕而举止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⑧惊涛骇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⑨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2)描写自然景物的:①④⑧;
(3)描写人物神态的:②⑥⑦;
(4)出自古代故事的:③⑤⑨。
故答案为:(1)峻、逐、滥、毛、拔、魄、措、骇、杵;(2)①④⑧;(3)②⑥⑦;(4)③⑤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补充词语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完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7.【答案】(1)妈妈让我买酱油。
(2)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
(3)他那感人的事迹把我感动了。
(4)就这点事,一天就可以做完。
(5)秋天,公园里盛开着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菊花。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缩句。去掉修饰性词语“爱唠叨的、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两袋”,保留主干,即:妈妈让我买酱油。
(2)本题考查扩句。扩句顾名思义就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需要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本句可以添加“清澈的”修饰“溪水”,“缓缓地”修饰“流淌”。
(3)本题考查改为“把”字句。本句主动者是“他那感人的事迹”,被动者是“我”,把“被”字句改为“把”字句,首先把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互换,再把“被”字改成“把”字。
(4)本题考查改为陈述句。去掉反问词语气词“难道、吗”,把“还做不完”改为“就可以做完”,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5)本题考查衔接排序。本句的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公园里,千姿百态和颜色各异是描写菊花的,按照时间、地点、有什么的顺序,排列词语即可。
故答案为:(1)妈妈让我买酱油。(2)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3)他那感人的事迹把我感动了。(4)就这点事,一天就可以做完。(5)秋天,公园里盛开着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菊花。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衔接排序、扩句和缩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解答本题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8.【答案】(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朝诗人袁枚的《所见》,意思是:意思是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出自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可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在小溪源头卧着扒莲蓬吃,这句诗出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句子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古诗作品《已亥杂诗》,写的是秋季。
故答案为:(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
【答案】9.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只要,就
10.正确;正确;错误
11.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
12.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精减人员,缩减机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赞扬了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9.考查对关联词语的运用。通读语段可知,文中“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有缺点”与“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与“行”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都……”相连。“你说得对,我们”与“改正”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与“一定会兴旺起来”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
故答案为: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只要,就
10.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A.正确,可结合文中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来理解。B.正确,可结合文中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来理解。C.有误,为了我们这个为人民服务的的队伍兴旺发展起来,就应该犯了错误及时改正,不要等人民群众原谅。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
11.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根据文中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这些内容可知,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
故答案为: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
1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读语段,从文中的“‘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可知,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他的思想是:精减人员,缩减机构。我们要采取这条建议的原因是: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
故答案为: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精减人员,缩减机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
【答案】13.C,D,A,B
14.③④⑤①②
15.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得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使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16.讲一位青年受到父亲的朋友的肯定,一点点放大自己的优点,最后成为法国著名作家的故事。
17.人培植自信,而不能一味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自信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3.“一位____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这句应选“穷困潦倒”,指生活贫困,失意颓丧的意思;“自己似乎____,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应选“一无所长”指一点优点也没有;“他就是____的法国18世纪著名大作家大仲马”这句应选“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很有名气;“哪怕仅仅是____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应该选“微乎其微”指非常微小,微不足道;
故答案为:C,D,A,B
14.““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这是第一句,这是父亲的朋友第一次发问;““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这句第二句,承接上句的发问,进行继续询问;““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这是第三句;““会计怎么样?”这是第四句,讲父亲的朋友继续询问;“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____,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这句是第五句,讲青年找不到自己任何的长处。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③④⑤①②
15.“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得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使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这句描写青年从自己的写字中逐渐找回自信,发现了自己的优点。结合文中句子,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得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使他的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16.结合短文内容,主要讲述了大仲马从一个一无所长的青年,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后来成为法国著名作家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讲一位青年受到父亲的朋友的肯定,一点点放大自己的优点,最后成为法国著名作家的故事。
17.结合文中大仲马的故事,根据最后一自然段,说明人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培植自信,而不能一味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自信的人,才能获得成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人培植自信,而不能一味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自信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18.【答案】 我懂得了遵守秩序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秩序。过马路、排队、校园吃饭打饭时需要排队,这些都是要有秩序。没有了秩序,国家会乱成一团;没有了秩序,我们会生活在一个可怕的世界。秩序能帮助我们、改善我们的生活……一个中午,明媚的阳光撒在身上,我感到暖洋洋的。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条条像树枝一样的白云,给海蓝的天空做浪花。班里的老师还没来,糖果的香气就飘了进来,让人忍不住吸口水。糖果盒被老师放到了教室中间,糖果香气比之前更浓了,我们现在只想老师让我们拿糖。
“拿糖。”一声清晰的话传入大家的耳朵。过了一秒,教室里沸腾起来,同学们冲着向前拿糖。胖点的在人群里左冲右撞,用自己的身躯把别人挤走;小个子的像一只小松鼠,找到空隙就钻,但也会被人推一下……挤得我难受极了,吃过的东西都快要吐出来。老师也看不下去了,用一声呐喊停止了我们的混乱:“排队,排队!秩序,要有秩序,做每一件事都一样!”老师让我们先回到座位上,然后带着我们在走廊排成两队。
“是要让我们干嘛呢 ”我垫起脚,向老师望去。“拿糖”的声音再一次传入我们的耳朵。这时,我们吸取刚才的教训,大家有序地去拿糖,不吵也不打闹,一群“馋小猫”满足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瞄一眼老师,老师的嘴微微上扬,眼睛像一条小缝,笑得这么温柔。从此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都懂得了遵守秩序,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外面。
秩序多么重要啊!你看,从这么一件小事就体现出来。从此以后,我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不仅我自己要遵守,还要传递给身边的亲人、同学……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是自命题作文。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在生活中我们都懂得了什么 选择一个确定题目再写下来。想想所选的事件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展的过程怎样;接着考虑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可以是首尾呼应,可以是文末点题;最后要突出中心思想,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妙,结构完整,全文浑然一体;语言生动精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朴实,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层次井然有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