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5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5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1-12 18:38:36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十)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5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脑神经和脊神经 D.脊髓和脊神经
2.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蜜蜂采蜜 D.小鸡长大
3.人体在运动时,产热量最多的是(  )
A.骨骼肌 B.皮肤 C.肌肉 D. 心脏和肝脏
4.同学们在中考考试中,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5.对“蜘蛛结网”这种动物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反射弧 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 条件反射
C.脊髓 条件反射 D.大脑 非条件反射
7.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根据经验堆叠木箱 B.熊捕鱼 C.枯叶蝶模仿枯叶 D.雌、雄蛙抱对
8.寒冷情况下,人会发抖,全身起“鸡皮疙瘩”,此时产热和散热的部位分别是(  )
A.内脏、皮肤 B.内脏、骨骼、皮肤
C.骨骼肌、内脏、皮肤 D.神经、肌肉、皮肤
9.聋哑人彼此用手势互相介绍工作经验,其反射活动类型属于(  )
A.简单反射 B.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C.对具体信号建立的复杂反射 D.对语言、文字、信号建立的复杂反射
10.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属(  )
A.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领域行为和节律行为 D.攻击行为和节律行为
11.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
A.人体内与皮肤表面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的温度差
C.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D.人体皮肤表面与环境的温度差
1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生殖行为的是(  )
①喜鹊筑巢 ②家燕南飞 ③孔雀开屏 ④蜜蜂采蜜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下列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①杯弓蛇影 ②鹦鹉学舌 ③老马识途 ④婴儿吮奶
⑤吃酸杏溜唾液 ⑥望梅止渴 ⑦小狗听人话
A.①② B.④⑤ C.⑤⑥ D.⑤⑦
14.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做巢、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
B.蜘蛛织网、蚂蚁做巢、企鹅孵卵
C.蜜蜂采蜜、鱼类洄游、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D.鸟类迁徙、黑猩猩从蚁穴中取出白蚁、蝉的鸣叫
15.某人左侧大脑出现脑溢血发生偏瘫,医生对其双腿进行膝跳反射实验,结果是(  )
A.左腿无膝跳反射,右腿有 B.左腿有膝跳反射,右腿无
C.两腿都有膝跳反射 D.两腿都无膝跳反射
16.有些人的神经系统由于受到过严重的损伤,致使其中的一部分处于死亡或抑制状态,他们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者意识朦胧,被称作植物人。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脑神经 C.脊神经 D.脑干
17.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任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  )
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
B.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
C.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
D.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
18.如图是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如果?代表感受器,则神经冲动的传导顺序是(  )
A.②→③→①→④→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⑤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C.感受器在测试者的视网膜上 D.效应器是被试者手指的肌肉
20.下列有关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刺激,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以抗寒
B.机体通过神绛-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C.人的体温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
D.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21.英国科学家珍妮长期在野外观察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这种行为从功能上分称为 行为;此外珍妮还发现,黑猩猩能用草根从白蚁窝中钩出白蚁,从行为的发生上(即获得途径)来看,黑猩猩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 、由体内 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按学习行为的复杂程度将①小猫、②黑猩猩、③人、④蚯蚓排序 。(填序号)。
23.小明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结合下列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
(2)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填序号) 传达到 产生痛觉。
(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 反射;听到有人说到“猫”也会紧张,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 中枢参与的结果。
24.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 ,③→⑩属于 。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 ,骨骼肌有时会 ,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
(3)当人体处于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此时的体温调节属于 调节。
(4)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 调节为主。
25.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 图,此时体温 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血管处于 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 ,皮肤温度 ,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即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下面是研究动物的行为两个探究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此作答:
(1)探究“桑蚕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①作出假设 。
②制订计划: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
A.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
B.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孵化出小蚕后进行实验
③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
A.桑叶和白菜叶 B.菠菜叶和油菜叶
(2)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①该生物小组选择小鼠或仓鼠进行这个实验的原因是 。
②如果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不一样,说明学习行为受到
影响。
27.恒温动物的体温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有人认为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有人认为位于脊髓。现给定四只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将四只小白鼠分别设为甲、乙、丙、丁。甲鼠不作任何处理。
(2)乙鼠 。
(3)丙鼠 。
(4)丁鼠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髓。
(5)将四只鼠放在寒冷环境下,观察各自的体温是否恒定。
(6)预期结果:
①若甲、丙 (“能”或“不能”)保持持体温恒定,乙、丁 (“能”或“不能”)保持体温恒定,则维持体温的中枢在下丘脑;
②若 ,则维持体温的中枢在脊髓。
四、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
28.观察如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 和种群的 是十分重要的。
(2)②属于 行为,③属于 行为,④属于 行为。
(3)①②③④所示的几种行为都属于动物的 行为。
(4)海洋馆里海豚表演顶球的行为属于动物的 行为。
29.在刚刚结束的第16届校运动会中,王明同学以2米50的成绩顺利取得了立定跳远满分的好成绩。如图为其跳远过程的图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为:第一步预摆;第二步起跳腾空;第三步落地缓冲。①当王明听到监考老师说,可以开始考试,王明立即起跳。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耳﹣传入神经﹣大脑﹣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其中“大脑”属于反射弧中      。“耳”属于反射弧中 。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30.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50分钟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100分钟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150分钟时刻。
(1)在50分钟到100分钟时刻期间,血液流量增大,皮肤血管 (选填“收缩”或“舒张”);
(2)在100分钟时刻,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选填“内脏”或“骨骼肌”),此时产热等于散热。

八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十)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5节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A
A
A
B
A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B
C
D
D
D
A
A
二、填空题
21、社群; 学习;
22、生来就有的; 遗传物质; 生活经验; 学习; ④①②③;
23、(1)①→②→⑤→⑥→⑦;
(2)③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3)条件; 语言;
24、(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收缩; 战栗 ; 增强;
(3)蒸发; 神经; (4)神经;
25、(1)A;高于;(2)扩张;增加;升高;(3)排汗;C
三、实验探究题
26、(1)①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②B; ③A;
(2)①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新的行为; ②遗传因素;
27、(2)破坏下丘脑; (3)破坏脊髓;
(6)①能; 不能; ② 甲乙能保持体温恒定,丙丁不能保持体温恒定;
四、简答题
28、(1)防御; 生存; 繁衍; (2)觅食; 生殖; 迁徙; (3)先天性; (4)学习;
29、①神经中枢; 感受器;
30、(1)舒张; (2)内脏;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