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编《中外史纲要》(下)第18课_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23页)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统编《中外史纲要》(下)第18课_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23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2 12:0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美国驻苏联参赞(1945年5月8日)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问题:哪一场战争结束了?哪一场战争开始了?
概念解析
冷战: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两极格局:冷战时期,以美苏为中心,在全球形成了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对抗,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及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与局面。
冷战
两极格局
推动
表现
一、从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1945—1955)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1945年于雅尔塔)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思考:为什么在战时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法西斯国家是共同的敌人
直接原因:消灭共同敌人后,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
冷战发生的根源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一、从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1945—1955)
冷战发生的根源
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国家战略:称霸世界
(领导世界)
材料一: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1944年)》
材料二:“只有美国式的民主政体才能创造出一个和平与安全的世界。”
——徐天新,沈志华主编:《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
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
美国的国家利益
一、从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1945—1955)
意识形态: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
确保西部边界的安全
推行社会主义制度
一、从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1945—1955)
苏联的国家利益
扩大在东欧的影响
谁占领了地盘,谁就能把他的那套社会制度推行到他的军队所能到达的地方去。
——1945年4月斯大林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选民大会上的演说
一、从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1945—1955)
“长电报”在分析苏联行为动机之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美国所面对的苏联是这样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美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美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
——张小明《重读乔治·凯南的“长电报”》
遏制政策:依靠实力抵制苏联扩张,不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
冷战前奏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的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1946年3月5日)
铁幕演说
一、从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1945—1955)
丘吉尔“铁幕演说”发出西方世界对苏冷战的信号。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蔓延及生长。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在国会的讲话(1947年3月)
一、从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1945—1955)
冷战——政治上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9月,由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杜鲁门宣称世界已经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1948)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
稳定西欧经济、遏制共产主义、控制西欧
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一、从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1945—1955)
冷战——经济上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4月成立,简称“北约”,成员包括美国和英法等国。
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5月成立,简称“华约”,成员包括苏联、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
一、从盟友到对手: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1945—1955)
冷战——军事上
冷战——地缘政治上,德国分裂
19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缓和:美苏开展对话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会见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三和”(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路线,试图淡化与美国的对抗,追求“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时,与美国争霸的野心日益滋长,甚至按捺不住而跃跃欲试。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955—1979)
第一阶段(50中—60初):美攻苏守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955—1979)
第一阶段(50中—60初):美攻苏守
对抗:1961年东德修筑柏林墙
对抗: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美苏全面对峙,避免直接军事对抗
以军备竞赛为内容
保持对话谈判,存在自我控制机制
冷战特点:
“相互保障毁灭”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955—1979)
西欧联合:
欧洲共同体
日本:
经济大国,追求政治大国地位
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
中国: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955—1979)
第二阶段(60中—70末):苏攻美守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1965—1975)
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1979)
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1989)
苏联
印度洋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结束(1989—1991)
第三阶段(1980年代):美攻苏守
“以实力求和平”
美国里根政府的对苏战略包含在被称作“里根主义”的全球战略构想之内:(1)通过发展高新技术重振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夺回对苏战略优势;(2)以实力为后盾,同苏联展开全方位的争霸斗争,在短期目标上遏制苏联的扩张,在长期目标上则是通过军备竞赛拖垮对方。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加强对苏遏制
大搞军备竞赛
拖垮苏联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结束(1989—1991)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
①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②裁军: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③苏联战略收缩: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徳统一。
早在1989年之前柏林墙就被电视和电影凿得千疮百孔
——约瑟夫·奈
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如果你真的在寻求和平,如果你真的在寻求苏联和东欧的繁荣昌盛,如果你真的在寻求自由化,那么,到这扇门前来吧。戈尔巴乔夫先生,打开这扇门!戈尔巴乔夫先生,推倒这堵墙!
——1987年里根柏林演讲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结束(1989—1991)
“和平演变”
柏林墙倒塌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结束(1989—1991)
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两极格局的特点:
1、两大阵营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美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形式,局部热战。
两极格局的影响
消极影响:
1.美苏对抗,进行核军备竞赛,世界笼罩在核战争阴影下;
2.美苏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
积极影响:
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②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③两极对峙局面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促进多极化)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结束(1989—1991)
课堂总结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冷战与两极格局
概念
背景
美苏冷战的进程:政治、经济、地缘政治、军事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北约”与“华约”
冷战的发展
多极力量的成长
特征
表现
缓和:美苏开展对话
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东欧反苏、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中国崛起——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美苏关系的演变:紧张与缓和
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