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临考押题:押第11~12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广东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考临考押题:押第11~12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广东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30 17:50:12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临考押题:押第11~12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广东卷)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考向预测 备考策略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3年6月广东13~14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今后的高考命题对整体性与差异性的考察依然热门,尤其是差异性的考察。借助一定的地理背景、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的产生,去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思维分析其过程。 1.通过材料,如“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青藏高原的隆起与亚洲地理环境资料等,考察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形成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地理思维,以及如何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通过材料,如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垂直自然带图”、景观图等,考察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分异的原因,以考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地理思维。 1.考生需要学会运用地理现象来进行原理的分析与运用,重点把握如何运用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思维去思考地理问题。 2.考生要能够结合实例,分析特定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1年6月广东8~9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湖泊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020年6月全国Ⅰ卷9~10题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考向0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土壤 (2023年6月·广东卷13~14题)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知识概览 2.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 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2.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 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要素组成,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有机整体。自然界中各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主要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过程完成。如下面四幅图所示。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C
【解析】1.结合材料“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可知粉尘物质主要是来自外部的沉积物颗粒,填充在植物根系交错之间可以增强表土层的保水能力,B错误;粉尘颗粒可以为植被生长提供矿物养分,从而促进植被生长,植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因此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累积,A正确;表层覆盖物的增加有助于减少对基岩的风化作用,C错误;外源的沉积物颗粒可以提高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但耕作土壤不属于自然土壤,不会促进耕作土壤形成,D错误。故选A。
2.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草地植被总量减少,初级生产力降低,①正确;草毡层遭到破坏,地表裸露,地表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度增加,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冻土融化速率增强,②错误、④正确;高原冻土中存在一些被封存的温室气体,随着冻土融化速率增强,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③错误。故选C。
考向0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湖泊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2021年6月·广东卷8~9题)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 影响湖泊岸线的因素 构造运 动地壳的上升或下沉会导致湖面的升高或降低,进而影响湖岸线的位置。 具体来说,如果湖区周围地壳上升,湖面会降低,岸线下移;反之,地壳下沉,岸线上移。气候变 化气候的湿润或干燥程度直接影响入湖水量与湖水蒸发量的平衡。 当气候变湿,入湖水量大于湖水蒸发量时,湖面扩大,岸线上移;反之,气候变干,岸线下移。人类活 动人类的活动,如河湖管理政策、水域岸线规划管理、水域管理保护等,也会对湖岸线产生影响。 例如,强化水域岸线规划管理、严格水域管理保护、加强岸线资源保护等措施,都有助于维护和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从而间接影响湖岸线的变化。
综上所述,湖岸线的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如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D
【解析】1.读图分析,1973-2004年SD值呈上升趋势,说明湖岸线变曲折。水下地貌体出露会导致湖岸线更加曲折,SDI值会变大。①符合;湖岸土地沙化会导致湖岸线越来越曲折,②符合;湖盆区构造沉降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③不符合;人类活动强度减弱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④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读图分析,2010-2017年SD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读图分析,2010-2017年该湖泊水位上升,造成水域面积扩大,更多原来单一陆境生物环境区域变为水域和陆域交替环境,生境多样性增加。D正确;SD值上升说明湖岸线曲折,湖岸线长度变长,A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土地沙漠化减弱,B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
湖泊面积扩大,C错误;故选D。
考向03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2020年6月·全国Ⅰ卷9~10题)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的知识概览 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林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C
【解析】1.根据材料提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 70-80 米,但近年趋于稳定。说明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近年来新生长出来的树,所以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幼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根据材料提示: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知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结实线处的岳桦生长季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北坡热量条件改善,且生长季稳定,可推出冬季升温幅度大,导致林线快速上升,C正确,故选C。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全国·模拟预测)喜马拉雅冷杉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海拔2300~4000米范围内的尼泊尔境内。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地区温度持续升高,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林线附近)的冷杉生长状况受水热条件影响差异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冷杉生长区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湿润 B.凉爽湿润 C.炎热干燥 D.凉爽干燥
2.最有利于加快喜马拉雅冷杉在高海拔地区生长速率的条件是( )
A.冬季温度上升 B.夏季温度上升 C.冬季降水增多 D.夏季降水增多
3.与高海拔地区相比,喜马拉雅冷杉在低海拔地区( )
A.受土壤条件影响大 B.受热量条件影响大
C.受光照条件影响大 D.受水分条件影响大
【答案】1.B 2.A 3.D
【解析】1.材料中提出,喜马拉雅冷杉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海拔2300~4000米范围内的尼泊尔境内,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排除A、C两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降水较多,气候较为湿润,B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B。
2.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喜马拉雅林线附近温度上升,尤其是冬季温度上升加快了喜马拉雅冷杉生长速率,A正确;夏季温度本来就较高,温度上升对喜马拉雅冷杉生长速率影响较小,B错误;喜马拉雅山地南坡为迎风坡,无论冬夏季降水原本就较多,水分条件较好,降水条件对林线附近喜马拉雅冷杉生长速率影响小于温度,所以C、D错误。故选A。
3.与高海拔地区相比,喜马拉雅冷杉在低海拔地区热量条件较好,B项错误;低海拔地区土壤条件较好,A项错误;与高海拔地区相比,低海拔地区热量条件较好,随着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水分条件变差,不利于冷杉生长,D项正确;光照条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项错误。故选D。
(2024·湖北黄石·三模)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气候暖湿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图为青藏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和三类湿地面积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由图可知,影响青藏地区湖泊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人类活动
5.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降低使得冻土层增厚 B.气温升高使水体蒸发量增加
C.气温升高使水生植被增加 D.气温降低使植被覆盖率降低
6.下列人类活动会使青藏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的是( )
①过度放牧 ②过度开垦 ③造林工程 ④盐田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4.B 5.B 6.A
【解析】4.结合图例读图可见,湖泊湿地的面积增加,主要是受降水增加影响所致,B对,ACD错。故选B。
5.结合图例读图,沼泽湿地面积较少,主要是受气温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地区由于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加剧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减小,B正确,AD错误;随温度升高,该地热量条件改善,陆生植被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沼泽水位下降,该地沼泽湿地面积变小和水生植被增多无关,C错。故选B。
6.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会导致农作物、牲畜、牧草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水资源减少,湿地面积减小,①②正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森林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也会导致周边湿地面积减小,③正确。盐田为人工湿地的其中一类,开发盐田会使湿地面积增加,④错误。故正确的为①②③,结合选项,A正确,BCD错。故选A。
(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干旱区的沙埋会影响土壤氧含量、盐度、湿度、营养状态、土壤温度等,不同程度的沙埋影响荒漠植物的生长和生存。下表示意梭梭的轻度沙埋和非沙埋生长参数差异(轻度沙埋指沙埋深度小于植株高度的四分之一,非沙埋指植株未遭受沙埋),完成下面小题。
物种 生长环境 株高(m) 地径(cm) 平均冠幅(cm) 叶面积指数 根冠比
梭梭 轻度沙埋 1.68 7.55 188.9 0.72 0.43
非沙埋 1.77 5.32 149.46 0.66 0.56
7.推测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会导致土壤( )
A.透气性降低 B.矿物质减少 C.黏粒含量增加 D.酸性逐渐增大
8.由表可知轻度沙埋使得梭梭( )
A.抑制生长 B.根系更为发达 C.增加吸收土壤养分 D.水分利用效率低
9.轻度沙埋后的根冠比变化,会产生的影响是( )
A.浅层土壤盐分降低 B.光合作用减弱
C.地表升温明显 D.地径生长受限
【答案】7.A 8.C 9.A
【解析】7.由材料“干旱区的沙埋会影响土壤氧含量、盐度、湿度、营养状态、土壤温度等”进行推测,沙埋深度增加,土壤受上覆沙层的重力压实下,孔隙度减少,透气性降低,A正确;沙埋不会影响土壤的组成和质地,即矿物质、黏粒含量不会,BC错误;土壤的酸碱度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干旱地区的土壤呈碱性,
沙埋深度增加土壤的湿度增加,并不会影响到土壤的酸碱度的变化,该地土壤应为碱性土,D错误。故选A。
8.读表可知,轻度沙埋后,梭梭的株高更矮,但地径、平均冠幅、叶面积指数均要更高,由此可知,轻度沙埋使梭梭生长状况更好,说明梭梭能够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及水分更多,C正确,AD错误;轻度沙埋后梭梭的平均冠幅、叶面积指数均高于非沙埋,根冠比低于非沙埋,说明轻度沙埋后的梭梭地面生物量生长优于地下生物量(根系),植物根系没有更发达,B错误。故选C。
9.读表可知,轻度沙埋后梭梭的根冠比下降,是由于平均冠幅增加,遮阳作用明显,冠层下地表降温明显,蒸发减弱,浅层土壤盐分降低,A正确,C错误;平均冠幅增加,光合作用增强,B错误;地径更大,说明轻度沙埋后生长更快,D错误。故选A。
(2024·甘肃张掖·三模)伊犁河谷位于新疆天山(中国部分)最西部,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小气候变化,在不同海拔梯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流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有荒漠植被、草原、草甸、森林和隐域植被五大类。下图为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完成下面小题。
10.甲、乙、丙对应的植被类型正确的是( )
A.森林、草甸、沼泽 B.沼泽、草甸、森林
C.草甸、沼泽、森林 D.草甸、森林、沼泽
11.乙比丁的有机碳含量高,原因是( )
A.光照强 B.降水少 C.气温低 D.微生物活跃
12.研究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原因是( )
A.降水多 B.地形起伏大 C.人类活动多 D.太阳辐射强
【答案】10.D 11.C 12.A
【解析】10.根据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流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有荒漠植被、草原、草甸、森林和隐域植被五大类,有机碳含量最高的为草甸(气温低,土壤湿度较大,枯枝落叶、植被根系难以分解),加上甲处海拔最高,热量条件最差,故甲为草甸;乙处位于山体半山腰,有机碳含量较高,为
森林;丙有机碳含量很低,说明植被少,加上海拔最低,为沼泽。综合上述分析,故选D。
11.乙处海拔较高,光照较强,但光照强,地表升温,有机碳分解,含量应较低,同时地形对水汽抬升作用强,降水较多,AB错误;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不活跃,有机碳分解较少,故含量高,C正确,D错误。故选C。
12.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茂盛,进入土壤的枯枝落叶、植物根系多,故土壤有机碳含量高,A正确;河谷处地形起伏小,B错误;两处人类活动强度差异小,C错误;因降水较多,加上位于河谷,太阳辐射弱,D错误。故选A。
(2024·安徽蚌埠·二模)梭梭是我国固沙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之一。为适应自然环境,梭梭叶片退化,幼茎呈绿色,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中,流沙经常将凋落物掩埋,形成与裸露地表凋落物不同的分解环境。下图示意该沙漠腹地实验区中裸露和沙埋(地下10cm)条件下梭梭凋落物的质量残留率。完成下面小题。
13.梭梭凋落物主要为枝条,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该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多大风 B.沙地广 C.气温低 D.气候干旱
14.造成实验区中裸露和沙埋条件下梭梭凋落物质量损失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风速
15.在干旱区,沙埋凋落物可以改善干旱区土壤( )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厚度
【答案】13.D 14.B 15.B
【解析】13.梭梭凋落物主要为枝条是因为叶片退化,叶片退化主要为了应对干旱气候,减少水分蒸发,而非多大风、沙地广的特征,D正确,AB错误;气温低不是当地的环境特征,C错误。故选D。
14.结合实验可知,沙埋的分解效率更高,裸露的分解较慢,主要是受湿度影响,沙埋后水分保存较多,分解快,裸露水分散失,枝条干燥,不易被分解,B正确,10cm深度温度相差不大,A错误;光照、风速对分解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
15.沙埋凋落物分解效率更高,能够为土壤提供有机质,B正确;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A错误,枝
条水分较少,对水分改善作用小,C错误;枝条主要提供有机质,在土壤中占比较小,不会明显增加厚度,D错误。故选B。
(2024·四川绵阳·三模)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影响因子多,且存在显著的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异.山体基面高度是指山系不同部分所在的起始海拔高度。山顶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顶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图为我国四座山脉落叶阔叶林林线的主要影响因子及林线高度.完成下面小题.
16.四山脉中,山体基面高度对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的影响力最显著的是( )
A.长白山 B.太行山 C.秦岭 D.雪峰山
17.相较于秦岭,雪峰山的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低主要是因为( )
A.1月均温 B.年降水量 C.山顶海拔 D.山脉走向
18.对我国东部季风区林线高度最具影响力的是( )
A.气候因素 B.坡度坡向 C.土壤肥力 D.山地高度
【答案】16.C 17.C 18.A
【解析】16.由材料可知,山体基面高度是指山系不同部分所在的起始海拔高度。山顶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顶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读图可知,四山脉中,秦岭的林线位置最高,且山体基面高度最高,说明山体基面高度对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的影响力最显著,故选C。
17.读图可知,相较于秦岭,雪峰山的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低主要是因为雪峰山的山顶海拔低,山地效应不显著,C正确;1月均温相差不大,雪峰山的年降水量大于秦岭,并不是林线低的原因,B错误;山脉走向与雪峰山的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低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8.对我国东部季风区林线高度最具影响力的是气候因素,因东部季风区南北气温与降水差异较大,故林线高度不同,A正确;坡度坡向、土壤肥力、山地高度的影响力相对较小,BCD错误;故选A。
(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某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若尔盖盆地调查发现:盆地中发育了较好的风成黄土一古土壤序列,为推演该地环境变化提供了直接证据。图为该团队在某河流一级阶地处发现的典型土壤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9.该观察点最有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0.根据剖面结构与当地环境可知,该阶地最可能形成于距今( )
A.600-400年前 B.1500-600年前 C.2000-1500年前 D.3000年前后
21.与距今2000-1500年相比,距今1500-600年该地( )
A.气候湿润,植被茂密 B.气候干旱,风化显著
C.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D.气候暖干,淋溶较强
【答案】19.A 20.D 21.A
【解析】19.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团队在某河流一级阶地处发现的典型土壤剖面,该观察点如今地表为草毡层,水分条件较好,热量条件较好,同时在300-400年左右本地区堆积风成沙,因此该地风力作用较强,泥沙堆积于此。③④海拔较高,热量不足,②处位于若尔盖盆地内部地区,风力作用较弱,①处位于河流附近,水分条件较好且海拔较低,同时该处西北为山谷地区,风力作用较强,在①处空间开阔,风力减慢,泥沙堆积,形成风成沙,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0.结合剖面图可知,在3000年之前该地以河流砂为主,在3000之后该地土壤剖面为风成沙,说明该地阶地出露于河流水面,开始形成,因此该阶地最可能形成于距今3000年前后,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距今2000-1500年为黄土层,风力作用较强,气候较为干旱;距今1500-600年为土壤层,因此该时期形成土壤气候较为湿润,且土壤形成具有一定有机质,该时期植被较为茂密,A正确,排除BCD。故选A。2024年高考临考押题:押第11~12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广东卷)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考向预测 备考策略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3年6月广东13~14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今后的高考命题对整体性与差异性的考察依然热门,尤其是差异性的考察。借助一定的地理背景、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的产生,去运用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思维分析其过程。 1.通过材料,如“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青藏高原的隆起与亚洲地理环境资料等,考察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形成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地理思维,以及如何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通过材料,如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垂直自然带图”、景观图等,考察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分异的原因,以考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地理思维。 1.考生需要学会运用地理现象来进行原理的分析与运用,重点把握如何运用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思维去思考地理问题。 2.考生要能够结合实例,分析特定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1年6月广东8~9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湖泊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020年6月全国Ⅰ卷9~10题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考向0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土壤 (2023年6月·广东卷13~14题)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知识概览 2.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 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2.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 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要素组成,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有机整体。自然界中各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主要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过程完成。如下面四幅图所示。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0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湖泊 (2021年6月·广东卷8~9题)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1.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 影响湖泊岸线的因素 构造运 动地壳的上升或下沉会导致湖面的升高或降低,进而影响湖岸线的位置。 具体来说,如果湖区周围地壳上升,湖面会降低,岸线下移;反之,地壳下沉,岸线上移。气候变 化气候的湿润或干燥程度直接影响入湖水量与湖水蒸发量的平衡。 当气候变湿,入湖水量大于湖水蒸发量时,湖面扩大,岸线上移;反之,气候变干,岸线下移。人类活 动人类的活动,如河湖管理政策、水域岸线规划管理、水域管理保护等,也会对湖岸线产生影响。 例如,强化水域岸线规划管理、严格水域管理保护、加强岸线资源保护等措施,都有助于维护和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从而间接影响湖岸线的变化。
综上所述,湖岸线的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如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03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2020年6月·全国Ⅰ卷9~10题)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的知识概览 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林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全国·模拟预测)喜马拉雅冷杉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海拔2300~4000米范围内的尼泊尔境内。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地区温度持续升高,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林线附近)的冷杉生长状况受水热条件影响差异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冷杉生长区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湿润 B.凉爽湿润 C.炎热干燥 D.凉爽干燥
2.最有利于加快喜马拉雅冷杉在高海拔地区生长速率的条件是( )
A.冬季温度上升 B.夏季温度上升 C.冬季降水增多 D.夏季降水增多
3.与高海拔地区相比,喜马拉雅冷杉在低海拔地区( )
A.受土壤条件影响大 B.受热量条件影响大
C.受光照条件影响大 D.受水分条件影响大
(2024·湖北黄石·三模)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气候暖湿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图为青藏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和三类湿地面积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由图可知,影响青藏地区湖泊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人类活动
5.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降低使得冻土层增厚 B.气温升高使水体蒸发量增加
C.气温升高使水生植被增加 D.气温降低使植被覆盖率降低
6.下列人类活动会使青藏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的是( )
①过度放牧 ②过度开垦 ③造林工程 ④盐田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干旱区的沙埋会影响土壤氧含量、盐度、湿度、营养状态、土壤温度等,不同程度的沙埋影响荒漠植物的生长和生存。下表示意梭梭的轻度沙埋和非沙埋生长参数差异(轻度沙埋指沙埋深度小于植株高度的四分之一,非沙埋指植株未遭受沙埋),完成下面小题。
物种 生长环境 株高(m) 地径(cm) 平均冠幅(cm) 叶面积指数 根冠比
梭梭 轻度沙埋 1.68 7.55 188.9 0.72 0.43
非沙埋 1.77 5.32 149.46 0.66 0.56
7.推测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会导致土壤( )
A.透气性降低 B.矿物质减少 C.黏粒含量增加 D.酸性逐渐增大
8.由表可知轻度沙埋使得梭梭( )
A.抑制生长 B.根系更为发达 C.增加吸收土壤养分 D.水分利用效率低
9.轻度沙埋后的根冠比变化,会产生的影响是( )
A.浅层土壤盐分降低 B.光合作用减弱
C.地表升温明显 D.地径生长受限
(2024·甘肃张掖·三模)伊犁河谷位于新疆天山(中国部分)最西部,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小气候变化,在不同海拔梯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流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有荒漠植被、草原、草甸、森林和隐域植被五大类。下图为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完成下面小题。
10.甲、乙、丙对应的植被类型正确的是( )
A.森林、草甸、沼泽 B.沼泽、草甸、森林
C.草甸、沼泽、森林 D.草甸、森林、沼泽
11.乙比丁的有机碳含量高,原因是( )
A.光照强 B.降水少 C.气温低 D.微生物活跃
12.研究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原因是( )
A.降水多 B.地形起伏大 C.人类活动多 D.太阳辐射强
(2024·安徽蚌埠·二模)梭梭是我国固沙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之一。为适应自然环境,梭梭叶片退化,幼茎呈绿色,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中,流沙经常将凋落物掩埋,形成与裸露地表凋落物不同的分解环境。下图示意该沙漠腹地实验区中裸露和沙埋(地下10cm)条件下梭梭凋落物的质量残留率。完成下面小题。
13.梭梭凋落物主要为枝条,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该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多大风 B.沙地广 C.气温低 D.气候干旱
14.造成实验区中裸露和沙埋条件下梭梭凋落物质量损失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风速
15.在干旱区,沙埋凋落物可以改善干旱区土壤( )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厚度
(2024·四川绵阳·三模)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影响因子多,且存在显著的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异.山体基面高度是指山系不同部分所在的起始海拔高度。山顶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顶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图为我国四座山脉落叶阔叶林林线的主要影响因子及林线高度.完成下面小题.
16.四山脉中,山体基面高度对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的影响力最显著的是( )
A.长白山 B.太行山 C.秦岭 D.雪峰山
17.相较于秦岭,雪峰山的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低主要是因为( )
A.1月均温 B.年降水量 C.山顶海拔 D.山脉走向
18.对我国东部季风区林线高度最具影响力的是( )
A.气候因素 B.坡度坡向 C.土壤肥力 D.山地高度
(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某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若尔盖盆地调查发现:盆地中发育了较好的风成黄土一古土壤序列,为推演该地环境变化提供了直接证据。图为该团队在某河流一级阶地处发现的典型土壤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9.该观察点最有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0.根据剖面结构与当地环境可知,该阶地最可能形成于距今( )
A.600-400年前 B.1500-600年前 C.2000-1500年前 D.3000年前后
21.与距今2000-1500年相比,距今1500-600年该地( )
A.气候湿润,植被茂密 B.气候干旱,风化显著
C.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D.气候暖干,淋溶较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