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八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解题思路模型建构(5年5考)学案【原卷版+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复习】八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解题思路模型建构(5年5考)学案【原卷版+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30 23:31: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解题思路模型建构
1、视觉的形成:光线→______→______→______→玻璃体→______(物体成像部位,视觉感受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______(视觉产生的部位)→视觉。
2、______调节______曲度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______晶状体曲度变______,看______晶状体曲度变______。
3、人们常说的“蓝眼睛”、“黑眼睛”实际上指的是______的颜色。“白眼珠”指的是______。
4、虹膜中央的小孔为______,在明亮处,瞳孔变______,在黑暗处,瞳孔变______。
5、近视:眼球前后径______或晶状体曲度______,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可佩戴______矫正。
远视:眼球前后径______或晶状体曲度______,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可佩戴______矫正。
6、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__(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______(听觉形成的部位)→听觉。
当遇到巨响时,应______嘴,使______张开,或闭嘴和捂耳朵;目的是保持鼓膜两侧______平衡。
7、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____以及它们发出的______组成。神经系统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1)中枢神经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脑由______ 、______和______组成。
①大脑表面是______,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______。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______等神经中枢。______是人类特有的。
②小脑______,保持______。
③脑干(活命中枢)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生命活动
脊髓:______和______
(2)周围神经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包括______(有细胞核)和______(包括______和______)。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
10、反射弧结构包括______ → ______(有神经节)→______→ ______ →______。
反射弧必须完整,缺一不可。当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中的任一部分受损,则机体没______,没______;当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则机体有______,没______。
11、反射的类型:______(非条件反射)(______,神经中枢在______,例如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______(条件反射)(______,神经中枢在______)
与______有关的反射是______的,如谈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12、内分泌腺:无______,分泌物是______,直接进入______,如胸腺、肾上腺、睾丸、卵巢等。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传送,如唾液腺、汗腺等。
13、激素调节
1)垂体:分泌______,促进生长和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会患______,分泌过多会患______,
成年分泌过多会患______;
2)甲状腺:分泌______,可促进身体及______发育;幼年分泌过少会患______,
成年分泌过多会患______,长期饮食缺碘会患____________;
3)胰岛:分泌______,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转化等;分泌过少患______。
【例题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节实验课上的经历来感受一下吧。
(1)课的一开始,老师要交待实验要求。听清老师讲话,依赖于你的听觉。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直接接受外界声波冲击产生振动的结构是 ;具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2)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照老师板书的材料用具清单清点实验台上的物品。你不仅可以看清近处的材料用具,也能看清远处的板书,这是因为眼睛结构中的 具有调节作用,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
(3)实验过程中,如果你在点燃酒精灯时,手不小心碰到了火焰,会迅速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灼痛。这是因为,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中,而痛觉的形成是在 。
(4)当发现酒精里的叶片变成黄白色时,你可以准确地用镊子夹起小烧杯,放在实验台
上。你的上述动作之所以能够协调准确,是因为有神经系统中 的调节作用。
【举一反三】(2023·滨州)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机体受到的刺激和发生的反应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反射的概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某校同学进行了膝跳反射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a.选择身高、体重等身体状况相同且健康的甲、乙两人;b.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其中甲有意识的控制膝跳,乙小腿自然放松;c.实验者用橡皮锤分别快速叩击甲、乙两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1次;d.观察
实验现象:甲同学小腿无明显反应,乙同学小腿突然跳起。
①设置步骤a的目的是   。
②乙同学完成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③甲同学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膝跳反射受[   ]   的控制。
④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的建议是   。
(2)医生常用测试反射的方法来检测病人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成年男子王某发生交通事故,因不带头盔导致头部受伤昏迷不醒,医生首先进行了急救处理,然后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
①王某的呼吸和心跳正常,医生初步诊断患者的[   ]   未受损。
②王某苏醒后,感觉右侧肢体不能自由活动。随后做了脑CT和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发现患者除左脑躯体运动中枢受伤外,其他部位完好。若医生叩击患者右侧膝盖下方的韧带,请预测该人的反应和感觉:   。
③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激动、肢体乱动、呼吸和心跳加快,这体现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受   的共同调节。
【例题二】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外耳包括耳郭和   ,其中,   起收集声波的作用
(2)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是:外界声波经过   传到   ,鼓膜的振动通过   传到   ,刺激了   内的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   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3)当咽喉感染时,病菌容易通过[4]   传入中耳鼓室,引起中耳炎.
【举一反三】(2023·广安)吃过山楂的人,在听到别人谈论山楂或看到“山楂”字样时,也能引起唾液分泌。请结合下图分析作答:
(1)下列与“吃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相同反射类型的是____。
A.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画饼充饥 D.膝跳反射
(2)请在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听到别人谈论山楂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   ]   。
②“看到‘山楂’字样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是[   ]   。
(3)某同学提出,上图中的乙和丁也可用于分析缩手反射过程中痛觉和反应的形成。请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假如图中Ⅰ受损,对痛觉及反应会有什么影响?   
A.无痛觉不能缩手B.有痛觉不能缩手
C.无痛觉可以缩手D.有痛觉可以缩手
【例题三】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 。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 作用。
(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 。
(3)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是 (填序号)。①适宜的温度②低温③玻璃缸密闭 ④玻璃缸敞口 ⑤未被污染的河水 ⑥自来水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 的。
(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 症的可能性较大
【举一反三】(2023·黄冈)为探究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高血糖的影响,某研究团队选取身体健康、大小及生理状况等基本相同的小鼠15只,平均分成A、B、C3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方式及测量指标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
组别 处理方式 测量指标
A 普通饲料喂养18周 18周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并计算相对含量
B 高脂饲料喂养18周
C 高脂饲料喂养18周(后6周保持运动)
注:相对含量为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与A组的比值
(1)设置A组的目的是:   。每组实验选择5只小鼠而不是1只小鼠的原因是:   。
(2)B组与A组比较,变量是:   。
(3)分析图中实验结果可知,运动可   (填“升高”或“降低”)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4)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   治疗。
一、选择题
1.(2022·威海)图为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9·齐齐哈尔)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哪个结构上形成物像(  )
A.大脑皮层 B.视网膜 C.巩膜 D.虹膜
3.(2021·滨州)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走进大自然,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美景,萦绕耳畔的是婉转动听的鸟语……,下列有关视觉和听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的
B.能感知鸟语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C.角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遇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或闭口捂耳,以免震破鼓膜
4.(2022·咸宁)升旗时,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小兰庄严地向国旗敬礼,内心激动万分。下列关于小兰在升旗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听到国歌声,接受声音刺激的感受器是鼓膜
B.看到五星红旗,视觉在视网膜上形成
C.听到国歌奏响时敬礼,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D.升旗时,小兰的反应只靠神经系统调节
5.(2022·张家界)某同学经常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游戏并且戴着耳机开着很大的声音,致使其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和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受损,视力和听力下降。这两类细胞分布在(  )
A.角膜和鼓膜 B.视网膜和耳蜗
C.视神经和听觉神经 D.晶状体和耳郭
6.(2021·自贡)耳是人体的听觉器官,下面叙述中符合耳的卫生保健的是(  )
A.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开口 B.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C.长时间使用耳机来听音乐 D.患咽炎时不及时治疗
7.(2021·云南)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耳能接受光的刺激
B.鼻对气味十分敏感
C.舌能辨别酸、甜、苦、咸
D.皮肤能感受冷、热、痛、触、压
8.(2023·徐州)如图为“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示意图,关于被试者的反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手指的皮肤 B.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C.效应器是手指的肌肉 D.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9.(2023·宜宾) 2023年5月30日09时31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时,在场人员鼓掌欢呼、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们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会促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B.肾上腺素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人体内含量大
C.面红耳赤是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面部血流量增加导致的
D.上述生命活动既有神经系统的调节,又有激素调节的影响
10.(2020·德州)下列选项中,积极的休息方式是(  )
A.学习后,再唱歌 B.下象棋后,再打扑克牌
C.打完篮球后,再踢足球 D.体力劳动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11.(2022·北京市)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该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神经中枢在脑干
C.效应器为唾液腺 D.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12.(2023·呼伦贝尔)当膀胱内储存的尿量达到400—500毫升时,产生的压力会刺激膀胱壁感受器,从而引起排尿反射,过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完成排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②是传出神经
B.膀胱壁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该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D.若图中结构③受损伤,排尿反射不能有意识控制
13.(2021·自贡)下面有关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随血液循环到全身 B.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
C.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 D.胰岛不属于内分泌腺
二、读图理解题
14.(2021·自贡)下面是神经元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神经元的[   ]   内,在人体内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   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
(2)甲图中的[   ]   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能构成乙图中的[   ]   和d。
(3)乙图所示反射弧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   ,某人遇车祸造成了图中c严重受损,此时如果刺激图中a,图中[   ]   将无反应。
(4)乙图所示反射弧不能完成的反射活动是   (“膝跳反射”“望梅止渴”),原因是这种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先经过   的分析和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9·滨州)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加入物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甲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成小青蛙
乙 切除甲状腺 1000mL自来水 等量食物 发育停止
丙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 发育正常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  。
(2)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   。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科普小组通过观察记录单,向同学们展示了青蛙   发育的过程,春末夏初的雄蛙发出悦耳的鸣叫,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试分析青蛙此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   决定的。
(5)科普小组想进一步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如果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能否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
专题概述
考点突破
典例精讲
五年五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解题思路模型建构
1、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物体成像部位,视觉感受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觉产生的部位)→视觉。
2、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晶状体曲度变小,看近处晶状体曲度变大。
3、人们常说的“蓝眼睛”、“黑眼睛”实际上指的是虹膜的颜色。“白眼珠”指的是巩膜。
4、虹膜中央的小孔为瞳孔,在明亮处,瞳孔变小,在黑暗处,瞳孔变大。
5、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6、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听觉形成的部位)→听觉。
当遇到巨响时,应张大嘴,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和捂耳朵;目的是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7、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由大脑 、小脑和脑干组成。
①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中枢。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②小脑协调运动,保持身体平衡。
③脑干(活命中枢)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脊髓:反射和传导
(2)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有细胞核)和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0、反射弧结构包括 感受器 → 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弧必须完整,缺一不可。当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中的任一部分受损,则机体没感觉,没反应;当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则机体有感觉,没反应。
11、反射的类型: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神经中枢在脊髓,例如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如谈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12、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如胸腺、肾上腺、睾丸、卵巢等。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传送,如唾液腺、汗腺等。
13、激素调节
1)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和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成年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2)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身体及神经系统发育;幼年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
成年分泌过多会患甲亢,长期饮食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3)胰岛:分泌胰岛素,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转化等;分泌过少患糖尿病。
【例题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让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节实验课上的经历来感受一下吧。
(1)课的一开始,老师要交待实验要求。听清老师讲话,依赖于你的听觉。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直接接受外界声波冲击产生振动的结构是 ;具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2)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照老师板书的材料用具清单清点实验台上的物品。你不仅可以看清近处的材料用具,也能看清远处的板书,这是因为眼睛结构中的 具有调节作用,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
(3)实验过程中,如果你在点燃酒精灯时,手不小心碰到了火焰,会迅速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灼痛。这是因为,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中,而痛觉的形成是在 。
(4)当发现酒精里的叶片变成黄白色时,你可以准确地用镊子夹起小烧杯,放在实验台
上。你的上述动作之所以能够协调准确,是因为有神经系统中 的调节作用。
【方法总结】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产生振动的结构是鼓膜,能够把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蜗;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中,条件反射(如痛觉的形成)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在脑的结构中,能够维持身体平衡、协调动作的是小脑。
【答案】(1)鼓膜 耳蜗 (2)晶状体 (3)脊髓 大脑皮层 (4)小脑
【举一反三】(2023·滨州)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机体受到的刺激和发生的反应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反射的概念。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某校同学进行了膝跳反射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a.选择身高、体重等身体状况相同且健康的甲、乙两人;b.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其中甲有意识的控制膝跳,乙小腿自然放松;c.实验者用橡皮锤分别快速叩击甲、乙两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1次;d.观察
实验现象:甲同学小腿无明显反应,乙同学小腿突然跳起。
①设置步骤a的目的是   。
②乙同学完成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③甲同学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膝跳反射受[   ]   的控制。
④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的建议是   。
(2)医生常用测试反射的方法来检测病人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成年男子王某发生交通事故,因不带头盔导致头部受伤昏迷不醒,医生首先进行了急救处理,然后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
①王某的呼吸和心跳正常,医生初步诊断患者的[   ]   未受损。
②王某苏醒后,感觉右侧肢体不能自由活动。随后做了脑CT和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发现患者除左脑躯体运动中枢受伤外,其他部位完好。若医生叩击患者右侧膝盖下方的韧带,请预测该人的反应和感觉:   。
③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激动、肢体乱动、呼吸和心跳加快,这体现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受   的共同调节。
【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5→4→3→2→1;A;大脑;实验者用橡皮锤分别快速叩击甲、乙两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多次(或进行重复实验)
(2)C;脑干;有膝跳反射,有感觉;神经系统和激素
【解析】(1)①选择身高、体重等身体状况相同且健康的甲、乙两人,是为了控制唯一变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②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1是效应器,2是传出神经纤维,3是脊髓,4是传入神经纤维,5是感受器,乙同学完成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是:5→4→3→2→1。
③图中A是大脑,B是小脑,C脑干,“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其中甲有意识的控制膝跳,甲同学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膝跳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④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的建议是实验者用橡皮锤分别快速叩击甲、乙两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多次。
(2)①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心跳中枢和呼吸中枢都在脑干,所以,王某的呼吸和心跳正常,医生初步诊断患者的C脑干未受损。
②王某苏醒后,感觉右侧肢体不能自由活动。随后做了脑CT和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发现患者除左脑躯体运动中枢受伤外,其他部位完好。若医生叩击患者右侧膝盖下方的韧带,该人可以完成膝跳反射,因为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膝跳反射的效应器在膝盖上方的肌肉,并且有感觉,因为患者是运动中枢受伤了,感觉中枢是完好的,所以,患者技能完成膝跳反射,也有感觉。
③当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激动、肢体乱动、呼吸和心跳加快,这体现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例题二】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外耳包括耳郭和   ,其中,   起收集声波的作用
(2)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是:外界声波经过   传到   ,鼓膜的振动通过   传到   ,刺激了   内的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   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3)当咽喉感染时,病菌容易通过[4]   传入中耳鼓室,引起中耳炎.
【方法总结】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其中耳廓起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起传导声波的作用;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4是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病菌若由此进入中耳,人会患中耳炎。
【答案】(1)外耳道;耳廓(2)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神经(3)咽鼓管
【举一反三】(2023·广安)吃过山楂的人,在听到别人谈论山楂或看到“山楂”字样时,也能引起唾液分泌。请结合下图分析作答:
(1)下列与“吃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相同反射类型的是____。
A.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画饼充饥 D.膝跳反射
(2)请在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听到别人谈论山楂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位于[   ]   。
②“看到‘山楂’字样分泌唾液”,在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是[   ]   。
(3)某同学提出,上图中的乙和丁也可用于分析缩手反射过程中痛觉和反应的形成。请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假如图中Ⅰ受损,对痛觉及反应会有什么影响?   
A.无痛觉不能缩手B.有痛觉不能缩手
C.无痛觉可以缩手D.有痛觉可以缩手
【答案】(1)D
(2)E;耳蜗;C;视网膜
(3)N→M→J→L→O;C
【解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吃到山楂分泌唾液”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谈虎色变、杯弓蛇影、画饼充饥都属于后天经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条件反射,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故D符合题意。
(2)E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3)①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缩手反射的反射弧:N感受器→M传入神经→J神经中枢→L传出神经→O效应器。
②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假如图中I上行传导束受损,则不能产生痛觉,但是缩手反射依然可以完成。
【例题三】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 。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 作用。
(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 。
(3)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是 (填序号)。①适宜的温度②低温③玻璃缸密闭 ④玻璃缸敞口 ⑤未被污染的河水 ⑥自来水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 的。
(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 症的可能性较大
【方法总结】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设计实验需要以甲状腺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其它的实验条件不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青蛙进行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较大,容易观察。
【答案】(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对照 (2)将C组的蝌蚪的甲状腺切除,观察蝌蚪的生长发育状况 (3)①④⑤ (4)相适应 (5)呆小症
【举一反三】(2023·黄冈)为探究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高血糖的影响,某研究团队选取身体健康、大小及生理状况等基本相同的小鼠15只,平均分成A、B、C3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方式及测量指标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
组别 处理方式 测量指标
A 普通饲料喂养18周 18周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并计算相对含量
B 高脂饲料喂养18周
C 高脂饲料喂养18周(后6周保持运动)
注:相对含量为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与A组的比值
(1)设置A组的目的是:   。每组实验选择5只小鼠而不是1只小鼠的原因是:   。
(2)B组与A组比较,变量是:   。
(3)分析图中实验结果可知,运动可   (填“升高”或“降低”)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4)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   治疗。
【答案】(1)对照;避免偶然性
(2)饲料种类
(3)降低
(4)胰岛素
【解析】(1)探究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B两组对比,变量为饲料种类,A组没有进行变量处理,属于对照组,起对照作用;BC两组对比,变量为运动,B组没有进行变量处理,为对照组,起对照作用;每组小鼠数量为5只而不是1只,为了防止小鼠因疾病或其他自身原因而影响实验,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故填:对照;避免偶然性;
(2)根据(1)的分析可知,AB组形成了一组以饲料种类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故填:饲料种类;
(3)据柱状图可见:高脂饲料组小鼠空腹血糖的含量高于普通饲料组,而运动组则降低了高脂饲料组的空腹血糖,说明:运动可降低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故填:降低;
(4)人体胰腺上的胰岛细胞会产生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故填:胰岛素。
一、选择题
1.(2022·威海)图为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角膜在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玻璃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2019·齐齐哈尔)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哪个结构上形成物像(  )
A.大脑皮层 B.视网膜 C.巩膜 D.虹膜
【答案】B
【解析】A、大脑皮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视觉最终在其视觉中枢形成,A不符合题意;
B、视网膜是眼球的内膜,视觉感受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是物像形成的场所,B符合题意;
C、巩膜白色,是眼球的外膜,主要起保护作用,常说的白眼球就是指的巩膜,C不符合题意;
D、 虹膜是眼球的中膜,内含色素,常说的黑眼珠就是指的虹膜,D不符合题意。
3.(2021·滨州)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走进大自然,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美景,萦绕耳畔的是婉转动听的鸟语……,下列有关视觉和听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的
B.能感知鸟语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C.角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遇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或闭口捂耳,以免震破鼓膜
【答案】C
【解析】A.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晶状体凸度过大,A不符合题意。
B.耳蜗为听觉感受器,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B不符合题意。
C.人眼球的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够感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C符合题意。
D.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4.(2022·咸宁)升旗时,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小兰庄严地向国旗敬礼,内心激动万分。下列关于小兰在升旗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听到国歌声,接受声音刺激的感受器是鼓膜
B.看到五星红旗,视觉在视网膜上形成
C.听到国歌奏响时敬礼,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D.升旗时,小兰的反应只靠神经系统调节
【答案】C
【解析】A.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A不符合题意。
B.看到五星红旗是在视网膜上形成了物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不符合题意。
C.听到国歌奏响时敬礼的过程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都有大脑皮层的参与,C符合题意。
D.升旗时,小兰的反应靠神经系统系统的调节,运动系统等其他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D不符合题意。
5.(2022·张家界)某同学经常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游戏并且戴着耳机开着很大的声音,致使其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和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受损,视力和听力下降。这两类细胞分布在(  )
A.角膜和鼓膜 B.视网膜和耳蜗
C.视神经和听觉神经 D.晶状体和耳郭
【答案】B
【解析】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耳蜗内具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因此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所以,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和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分布在视网膜和耳蜗。
6.(2021·自贡)耳是人体的听觉器官,下面叙述中符合耳的卫生保健的是(  )
A.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开口 B.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C.长时间使用耳机来听音乐 D.患咽炎时不及时治疗
【答案】A
【解析】A.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开口,符合耳的卫生保健,符合题意。
B.不能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损伤鼓膜和外耳道,不符合题意。
C.不能长时间使用耳机来听音乐,否则对听力有损伤,不符合题意。
D.患咽炎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通过咽鼓管感染中耳,引起炎症,不符合题意。
7.(2021·云南)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耳能接受光的刺激
B.鼻对气味十分敏感
C.舌能辨别酸、甜、苦、咸
D.皮肤能感受冷、热、痛、触、压
【答案】A
【解析】A.耳能接受声波的刺激,眼能接受光的刺激,A符合题意。
B.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鼻对气味十分敏感,B不符合题意。
C.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C不符合题意。
D.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力觉、热觉、冷觉等,D不符合题意。
8.(2023·徐州)如图为“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示意图,关于被试者的反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手指的皮肤 B.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C.效应器是手指的肌肉 D.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答案】C
【解析】AC、在“测定反应速度”探究实验中,被试者看到尺子下落,迅速用手指夹住尺子。感受器是眼球中的视网膜,效应器是手指的肌肉。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D、看到尺子下落,迅速用手指夹住是出生后经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形成的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D不符合题意。
9.(2023·宜宾) 2023年5月30日09时31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时,在场人员鼓掌欢呼、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们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会促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增加
B.肾上腺素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人体内含量大
C.面红耳赤是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面部血流量增加导致的
D.上述生命活动既有神经系统的调节,又有激素调节的影响
【答案】B
【解析】A、人们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会促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使人心跳加快、血管扩张,A正确;
B、肾上腺素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肾上腺素属于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B错误;
C、肾上腺素能使人心跳加快、血管扩张,可见,面红耳赤是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面部血流量增加导致的,C正确;
D、综上所述,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使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D正确。
10.(2020·德州)下列选项中,积极的休息方式是(  )
A.学习后,再唱歌 B.下象棋后,再打扑克牌
C.打完篮球后,再踢足球 D.体力劳动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答案】A
【解析】A.学习后唱歌,符合劳逸结合的休息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符合题意。
B.下棋后打扑克,会使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不利于积极休息,不符合题意。
C.打完篮球后踢足球,会大量消耗体力,不利于积极休息,不符合题意。
D.体力劳动后进行体育运动(如跑步)会使身心疲惫,不是积极休息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11.(2022·北京市)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该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神经中枢在脑干
C.效应器为唾液腺 D.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答案】D
【解析】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干,B不符合题意。
C.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由题意可知,该反射的效应器是唾液腺,C不符合题意。
D.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结合分析可知,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非条件反射,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符合题意。
12.(2023·呼伦贝尔)当膀胱内储存的尿量达到400—500毫升时,产生的压力会刺激膀胱壁感受器,从而引起排尿反射,过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完成排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②是传出神经
B.膀胱壁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该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D.若图中结构③受损伤,排尿反射不能有意识控制
【答案】C
【解析】 A、完成排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①传入神经、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符合题意;
B、膀胱壁属于感受器,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不符合题意;
C、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符合题意;
D、排尿反射受大脑的调节控制,若图中结构③上行传导束受损伤,排尿反射不能有意识控制,不符合题意。
13.(2021·自贡)下面有关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随血液循环到全身 B.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
C.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 D.胰岛不属于内分泌腺
【答案】D
【解析】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直接进入血液循环,A不符合题意。
B.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激素等,B不符合题意。
C.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D.胰岛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属于内分泌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D符合题意。
二、读图理解题
14.(2021·自贡)下面是神经元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神经元的[   ]   内,在人体内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   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
(2)甲图中的[   ]   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能构成乙图中的[   ]   和d。
(3)乙图所示反射弧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   ,某人遇车祸造成了图中c严重受损,此时如果刺激图中a,图中[   ]   将无反应。
(4)乙图所示反射弧不能完成的反射活动是   (“膝跳反射”“望梅止渴”),原因是这种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先经过   的分析和判断。
【答案】(1)②;细胞体;多
(2)④;神经纤维;b;传入神经
(3)结构基础;e;效应器
(4)望梅止渴;大脑皮层
【解析】(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并传导神经冲动。因此,甲图中的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神经元的②细胞体内,在人体内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
(2)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甲图中的④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构成乙图中的b传入神经和d传出神经。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因此,乙图所示,反射弧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某人遇车祸造成了图中c神经中枢严重受损,此时如果刺激图中的a感受器,图中的e效应器将无反应。
(4)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因此,乙图所示反射弧,不能完成的反射活动是望梅止渴,原因是这种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经过大脑皮层分析和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9·滨州)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加入物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甲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成小青蛙
乙 切除甲状腺 1000mL自来水 等量食物 发育停止
丙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 发育正常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  。
(2)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   。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科普小组通过观察记录单,向同学们展示了青蛙   发育的过程,春末夏初的雄蛙发出悦耳的鸣叫,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试分析青蛙此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   决定的。
(5)科普小组想进一步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如果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能否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
【答案】(1)不能,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
(2)呆小症
(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4)变态;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5)不能
【解析】(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表中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2)如果成人由于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从而导致其后代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也就有了一些缺碘地区流传的“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之说。因此,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呆小症。(3)甲与丙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通过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4)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主要时期,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属于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在春末夏初,由雄蛙发出鸣叫,这是青蛙的求偶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5)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用饲喂的方法探究胰岛素的作用,不会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原因是胰岛素在胃中被消化。因此,科普小组想进一步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如果采用饲喂胰岛素的方法,不能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专题概述
考点突破
典例精讲
五年五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