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指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手指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30 21: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手指》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手指》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手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三、教学难点
(1)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含义,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1. 启发式提问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你们伸出自己的手,数一数有多少根手指呢?”等待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那么,你们能想到我们的手指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独特的用处吗?”
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手指,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铺垫。
2. 课题揭示与背景介绍
教师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手指》,这是一篇由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写的散文。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幽默的笔触,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手指描绘得生动有趣。”
在揭示课题的同时,简要介绍作者丰子恺,帮助学生建立对作者和课文的基本认识。
3. 预期目标分享
教师明确告知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了解手指的特点和作用,还要学习作者丰子恺是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如何将这些观察和理解应用到我们的写作中。”
这一步骤旨在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
4. 互动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手指的观察和理解,例如:“你认为你的哪个手指最灵活?为什么?”或“你觉得手指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通过这样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① 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标注不认识的字词。
②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流畅性和准确性。
(2)交流识字,相机指导
① 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词,互相交流学习。
②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强化字音和字形。
(3)分段朗读,检查效果
①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聆听并评价。
②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
(4)概括内容,初步感知
① 学生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课文大意,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5)师生互动,激发兴趣
①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手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拓展讨论,激发学生对手指特点和作用的探索兴趣。
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和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将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手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它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织的?这样,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2)交流讨论,明确结构
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并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细读课文,理解特点
在学生对文章结构有了基本认识后,我将引导他们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圈出并批注描写手指特点的句子,从而深入理解每根手指的独特之处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然后,我将邀请几位学生代表汇报他们的发现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们关注课文中的生动语言和幽默表达,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5)互动问答,深化理解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将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如:“课文中提到的‘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我相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手指》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1)浏览课文,寻找特点
首先,我将引导学生们快速浏览课文,让他们找出作者描述手指特点的句子。我会鼓励他们在阅读时圈出关键词句,以便后续讨论。
(2)朗读交流,体会情感
接着,我会请几位同学站起来朗读他们找到的句子,并分享他们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这个过程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3)归纳方法,学习运用
在学生们充分交流后,我将引导他们归纳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将一起总结出: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手指的特点,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描写,以及采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手指的不同之处。然后,我将鼓励学生们尝试运用这些方法,选择身边的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简单的描写。
(4)字词赏析,深化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们赏析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优美句子。例如,“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这些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大拇指的外形特点。我们将一起分析这些字词的用法和表达效果,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5)课堂小练,巩固所学
最后,我将设计一个小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来描写自己的手指。这个练习旨在巩固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表达方法的掌握。同时,这也将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作能力的机会。
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教学过程,我相信学生们将能够深入品味课文的语言魅力,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在实际写作中加以运用。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感悟道理
(1)激发思考,深化理解
① 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通过学习《手指》,你们对五指有了怎样的认识?这些各有特点的手指教会了我们一个什么重要的道理?
②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各自的感悟。
③ 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目的: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明确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联系实际,感悟生活
①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并分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能够体现“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②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点评并补充相关事例,强化理解。
(设计目的: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所学道理。)
(3)总结提升,启迪智慧
①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手指》,我们明白了每个手指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只有它们团结一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同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②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所学道理提炼成座右铭或格言,作为今后行动的指南。
(设计目的:通过总结提升,让学生深刻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手指》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还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深刻领悟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七、作业安排
1.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尝试在句子中运用。
2. 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段,积累语言。
3. 以“身边的人”为题材,写一篇小练笔,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