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30 21: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设计
课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课程标准 内容要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 认知提示: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内容 本课是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本课内容分成五大子目,分别是: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雅克萨之战、清朝的疆域。第一部分概述了清朝统治全国的措施。第二、三、四部分分别讲述了清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不同管辖方式,通过这些措施,巩固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一部分确定清朝疆域。其叙述方式为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地讲述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得到巩固和发展的。
学情分析 棠湖中学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他们思维活跃,课堂参与度高,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知识储备不足,且理解、分析能力较差,而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所涉及的区域广,空间跨度大,所以要求学生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会比较难。因此,教师应着重渗透历史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通过“十字型”板书,形象直观地概括清朝分别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有效管辖的措施,并辅之以文字、地图、图片、视频材料加深对历史的进一步认识。
学习目标 回顾秦汉、隋唐、宋元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说明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培养纵向归纳、综合分析的能力,发展时空观念、历史理解素养。 通过表格梳理、时间轴、大事年表等方法梳理清朝加强对西藏、新疆、台湾等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发展时空观念、历史理解素养。 3.观察《清朝前期疆域图》,结合地理课程的学习,尝试绘制清朝疆域方位图,发展时空观念。
评价任务 任务1:如果你是外交天团中的一员,面对记者提出关于台独、藏独、疆独等企图分裂国家的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回应?请运用史实证明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指向目标1,2,检测目标1,2 任务2:请根据课本94页地图并结合地理知识,尝试将清朝的疆域图设计成地理方位图的形式。指向目标3,检测目标3 任务3:将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措施对应到相应的地理方位中。指向目标2,检测目标2
6.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以时间轴的形式回顾清朝的建立过程,呈现《清朝统治前期地图》和围绕统治初期面临问题的一段材料,提问:根据材料,归纳清初的统治者面临着哪些问题? 材料一 康熙初年,生机勃勃的满洲贵族逐渐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但是满洲贵族入关后强制实行圈地运动、剃发易服等政策造成的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1662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之后,坚持抗清;西藏地区政局不稳,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改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 学生活动1 根据材料,获取关键信息。活动意图说明:复习旧知,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入主中原,巩固统治 教的活动2 教师提问: 面对入主中原后的满汉矛盾,如果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会采取怎样的统治方式呢?(提示:从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措施来思考) 亮剑东南,收复台湾——东南地区 教的活动3 1.郑成功收复台湾 教师设问: 请同学们阅读本目,找出下列问题: (1)明朝末年,侵占我国台湾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者? (2) 清初,谁决心收复台湾?他收复的目的是什么? (3)郑成功挥师台湾是哪一年?从哪里出发?他把敌人包围在哪两个孤立的据点中? (4)郑成功采取什么战略打败荷兰殖民者的?荷兰殖民者投降是在哪一年? (5)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 教师呈现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郑成功致荷军总督的招降书: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并由此提问: 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下列时间轴说说为什么郑成功确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2. 清朝对台湾的治理 教师呈现材料:“东宁(台湾)偏隅,远在海外,与中国版图渺不相涉。” 层层设问:1. 你是否认同郑经的说法?他的这段话蕴含着怎样的政治意图? 2.阅读课本P89,清政府针对此行为是如何做的? 三、亮剑西南,管辖西藏——西南地区 教的活动4 教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本目,提炼归纳从顺治到乾隆,采取了哪些措施管辖西藏? 四、亮剑西北,捍卫新疆——西北地区 教的活动5 教师设置问题:请阅读本目,概括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疆,做出了哪些努力? 亮剑东北,守家固土——东北地区 教的活动6 1.(课件出示雅克萨之战图表)请学生总结雅克萨之战的背景、过程、结果及意义。 2.小结:课件展出“十字”板书东北部分清朝有效地加强对东北地区措施及影响。 六、清朝的疆域 教的活动7 教师设置问题:请根据课本94页地图并结合地理知识,将清朝的疆域图设计成地理方位图的形式。 学生活动2 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回答 政治上: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学的活动3 阅读课本,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 回顾所学知识,利用时间轴说明明清以前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理 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分析问题的答案;阅读课本,梳理课本中清政府对台湾的管理措施。 学生活动4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表格提示,提炼归纳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 学生活动5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时间提示(康熙、雍正、乾隆),概括清朝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措施。 学生活动6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雅克萨之战的背景、过程、结果及意义。 学生活动7 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完成地理方位图的设计活动意图说明 以问题的形式驱动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动的听转换为主动的学; 在进行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从而理解材料,发展历史理解和运用史料的素养;通过教师提供的时间轴梳理清朝及前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通过观察课本上的《清朝前期疆域图》,识别地图中的区域范围、重要地点、主要标识等地理要素,发展时空观念素养。环节三: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教的活动8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外交天团中的一员,面对记者提出关于台独、藏独、疆独等企图分裂国家的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回应?请运用史实证明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的活动9 请将左边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措施和右边的边疆地区相对应 学生活动8 学生小组合作,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并结合前面所学说明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生活动9 开动大脑,按照要求将措施与地区相对应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境,给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总结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认识到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统治者和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板书设计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业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业目标】
作业目标1:识记并理解清朝前期管理台湾、西藏、新疆的具体措施。
作业目标2: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管理台湾、西藏以及新疆的措施,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必备知识】
一、中国古代对台湾地区的管理措施:
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一支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2.隋炀帝曾3次派人前往流求(今台湾)。
3.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4.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二、中国古代对西藏地方的管理措施:
1.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宣政院。宣政院的职责是负责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同时负责管理吐蕃地区的行政事务。
2.清朝对西藏的行政管理,打击分裂势力,稳定西藏局势;册封西藏的宗教首领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调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体制;并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务、边境国防的决定权归中央,划分了驻藏大臣直辖区。
三、中国古代加强对新疆的管理措施:
张骞凿空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成为中央王朝管辖的一部分。
清朝: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1771年,西迁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
【作业内容】
综合题:
1.如果你是外交天团中的一员,面对记者提出关于台独、藏独、疆独等企图分裂国家的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回应?请运用史实证明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解析:这个题目也是教学中的一个合作探究,综合性较强,因本课内容较多,容量大,课堂要完成既定的目标时间非常紧张,因此,本课不再单独设置作业,此情境既可以是学生的合作探究,也可以是课堂作业,用于检测学生的目标达成度。
答案:中国古代对台湾地区的管理措施:
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一支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2.隋炀帝曾3次派人前往流求(今台湾)。
3.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4.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中国古代对西藏地方的管理措施:
1.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宣政院。宣政院的职责是负责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同时负责管理吐蕃地区的行政事务。
2.清朝对西藏的行政管理,打击分裂势力,稳定西藏局势;册封西藏的宗教首领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调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体制;并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务、边境国防的决定权归中央,划分了驻藏大臣直辖区。
中国古代加强对新疆的管理措施:
张骞凿空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成为中央王朝管辖的一部分。
清朝: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1771年,西迁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返回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