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1-12 19:2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蒙古族民歌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短调在蒙古语中称之为“宝古尼道”,与 长调民歌“乌日图道”相对而言。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洁,乐句之间与唱词协调、对称,节奏规范,多采用单一节拍,曲式多为对称的方整性结构 。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人民继承了古代西域音乐中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的传统,融合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因素,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通常维吾尔族的民歌可分为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习俗歌曲四类,其中爱情歌曲是维吾尔族民歌的主体。维吾尔族歌曲牡丹汗
《牡丹汗》属于爱情歌曲。
这首歌曲,从字面上看表现了对恋人的赞美和深情,但实质上却充满了哲理——它劝人们要选择好人交朋友,对爱情要专一,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开阔博大的胸怀。
《牡丹汗》这首歌,旋律表现出一种明朗、奔放、充沛的感情。
歌词运用了比兴手法,寓意深刻。每段的词由2句或4句正词以及若干衬词组成。衬词起着加强语气,渲染气氛,扩充主题的作用。维吾尔族典型的节奏型?藏族民歌
《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曲,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
囊玛是中国藏族传统歌舞音乐,主要流行在拉萨城区。因在布达拉宫内的囊玛岗(即内室)演出而得名。音乐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即: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快板的舞曲。伴奏乐器常用竹笛、札木聂、扬琴、特琴、根卡、藏京胡、串铃等。札木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