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教材同步: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单元检测)(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教材同步: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单元检测)(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01 05:30:30

文档简介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完成下面1-2小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的宽度不大于12海里
B.③属于领海
C.外国船只能在②区域航行
D.③④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的主权
2.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
①巩固国家安全②增加我国水资源总量
③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B 2.C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领海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A正确;②属于领海,③为毗连区,位于领海之外,B错误;领海内沿海国享有主权,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但必须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律,C正确;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开始向外延伸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但只在领海内享有主权,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所以选B。
2.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用于生活生产,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短时间不会增加我国水资源总量,②错误;材料信息可知,维护海洋益,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国家在领海区域享有完全排他性的主权权利,这和陆地领土主权性质是完全相同的。在毗连区享有的权利,也属于排他性的,主要有安全、海关、财政、卫生等管辖权。这个权利是由领海主权延伸或衍生过来的权利。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这是属于专属权利,也可以理解为仅次于主权的“准主权”。
随着碳中和的逐步推进,浙江山区某县积极拓展思路,结合当地茭白和麻鸭共养的特色,实施水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图1为该工程流程图,图2为茭白和麻鸭共养景观。完成下面3-4小题。
3.该地发展茭白和麻鸭共养的最大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湿地较多
4.实施该工程可实现的环境效益是( )
A.基本无碳排放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减少水能枯竭 D.减轻生物质污染
【答案】3.D 4.D
【解析】3.读图 2可知,茭白为水生植物,麻鸭也喜水域环境,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湿地较多,适合发展茭白和麻鸭共养,D正确;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相对湿地分布而言,不是最大的有利自然条件,ABC错误。故选D。
4.读图1可知,该工程也有碳排放,A错误;该工程并没有增加生物多样性,B错误;水能为可再生能源,该工程对减少水能枯竭作用不大,C错误;该工程利用废弃的茭白秸秆等进行沼气发酵,可以减轻生物质污
染,D正确。故选D。
【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
读下面某区域某历史时期景观图,完成下列5-6小题。
5.该图反映的历史时期( )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信息社会时期
6.该历史时期对应的人地关系是( )
A.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 B.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扩大
C.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答案】5.C 6.C
【解析】5.该图车头烟筒冒着浓烟,应是蒸汽机燃烧时排放的废气。反映的历史时期为工业文明时期,C正确;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没有蒸气机的使用,A、B错误;信息社会时期使用的是内燃机或电力机车,没有大量浓烟排放,D错误。故选C。
6.该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高,人们支配、改造环境的能力强,人地矛盾迅速激化,C正确;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是在采猎文明时期,A错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扩大是在农业文明时期,B错误;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是在后工业化社会,现代文明时期,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代:改造自然;工业文明时代:征服自然;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21世纪以来,在海洋科技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全球海洋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下表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支撑条件(包括基础支撑、经济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政府支撑、环境支撑)评价结果排名表。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地区 广东 山东 上海 江苏 辽宁 福建 浙江 天津 河北 广西 海南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改革开放后,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支撑条件迅速优化得益于( )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B.发达的农业
C.良好的重工业基础 D.丰富的矿产资源
8.海南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劣势有( )
①海域面积小②海洋污染严重③科技水平低④工业基础较薄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2万多千米
B.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已得到有效遏制
C.我国陆域面积广大,不需要争取更多海洋权益
D.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为国际海洋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答案】7.A 8.B 9.D
【解析】7.由“改革开放后”可知,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A正确。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农业发达关系不大,B错误。改革开放后,广东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C错误。广东矿产资源较为缺乏,D错误。故选A。
8.海南开发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低,工业基础较薄弱,不利于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③④正确。海南海域面积广大,①错误。海南开发晚,以第三产业为主,当地工业较落后,海洋污染相对较轻,②错误。故选B。
9.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A错误。我国海洋环境恶化的总趋势,至今仍未得到有效遏制,B错误。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争取更多海洋权益,C错误。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为国际海洋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D正确。故选D。
【点睛】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高、环境友好为特征,处于海洋产业链高端,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导向性作用的海洋新兴产业。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图中曲线反映出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A.先污染后治理 B.边污染边治理 C.可持续发展 D.人地不协调
11.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2.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答案】10.A 11.D 12.A
【解析】10.根据曲线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先降后升,这说明在工业化初期到起飞阶段,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污染后又通过治理使得环境质量提升,故反映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与环境的关系,A正确,BCD排除。故选A。
11.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教训是惨痛的,图中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表明,只要人类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污染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D正确,A错误;后工业化阶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会更先进,但是环境问题不会自然解决,B错误;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应该实行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些排污工业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但不能杜绝兴建,C错误。故选D。
1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所以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只有发展水平高,才能在财力、治污防污新技术、清洁生产能力等方面予以保证,A正确;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不代表治理能力逐步增强,B错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不断调整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但关键在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提高科技水的同时,有经济能力治理环境,C错误;发达国家已经
经历了环境质量有高到低、由低到高的历程,环保政策已经很完善,发展中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更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D错误。故选A。
【点睛】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也必须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2023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南鲲号”采用半潜船船体的浮动翼板“吸收”能量(图),通过拖船在南海岛礁之间来回移动。它就像一块巨型的移动充电宝,可全天候为有需要的岛礁提供电力,对海岛开发和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南鲲号”发电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
A.潮汐能 B.波浪能 C.太阳能 D.风能
14.下列关于“南鲲号”的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环境影响小,利于保护海岛生态 B.技术要求低,投资小,开发成本低
C.供电较稳定,缓解供电紧张,提高生活质量 D.促进南海的开发建设,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
【答案】13.B 14.B
【解析】13.结合材料可知,“南鲲号”采用半潜船船体的浮动翼板“吸收”能量,说明其利用波浪波动产生的能量,B正确;潮汐能发电多在海岸处建设发电设备,A错误;太阳能主要利用方式是光伏、光热两种形式,C错误;风能发电主要借助扇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故选B。
14.“南鲲号”利用清洁能源,为岛礁提供电力,对环境影响小,利于保护海岛生态,A不符合题意;“南鲲号”技术要求高,投资开发成本较高,B符合题意,结合材料,全天候为有需要的岛礁提供电力,供电较稳定,缓解供电紧张,满足岛礁电力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可促进南海的开发建设,维护岛屿建设,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海洋国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个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国的内海、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
享有专属管辖权。深耕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制定《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需要。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16.《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中优先保护的资源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答案】15.C 16.A
【解析】15.根据材料中可知,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保护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故其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可持续发展,C正确;而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都不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ABD错误。故选C。
长江和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两条河流的保护法优先保护的资源应是水资源,A正确;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不是《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中优先保护的资源,BCD错误。故选A。
【点睛】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其中17题24分,18题12分,19题16分,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2022年11月,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主题为“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目前我国竹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人均竹产品消费量远低于国际水平。
材料二: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4~6年即为品质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进出笋长新竹,
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竹材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采伐收获、原料仓储、高效利用直至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全生命周期,就是碳汇的全过程,即竹材碳足迹。通过碳足迹引导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下图示意竹林(以毛竹为例)碳储量随时间的变化(以1公顷为例),下图示意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
(1)指出“以竹代塑”在应对全球塑料污染危机中的优势。(8分)
(2)简述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6分)
(3)请从竹材加工角度提出我国竹产业碳足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答案】(1)竹子生长快,原料供应充足;用途广,竹产品多元,能够满足多种替代塑料制品的需求;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生长过程中持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加工成竹产品可储存碳,有助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竹子可全材利用,竹废料亦可用作碳原料;竹制品使用后可以完全自然无害降解,对环境影响小。(每点2分,任答4点共8分)
(2)竹林经过合理的经营和采伐,能够有效保证碳储量的持续增长;竹材进入到仓储阶段,达到固碳的效果;制成的竹制品,长期对二氧化碳起到汇聚作用;竹制品达到使用年限后,一部分材料被回收再加工利用,能够起到持续的汇碳效果;竹制品废弃填埋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3)实现规模化经营(扩大竹产品产量和种类),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提高碳在竹产品中的储量: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竹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延长碳在产品中保存的时间;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竹料浪费,提高竹材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废弃竹产品部分回收再加工利用,起到增加碳汇的效果。(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解析】本题以以竹代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环境安全、碳循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1)根据材料“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4~6年即为品质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进出笋长新竹,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可知竹子生长快,原料供应充足,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生长过程中持续吸收大
量的二氧化碳;柱子用途广,竹产品多元,能够满足多种替代塑料制品的需求;根据材料二中的“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图”可知竹产品加工利用过程中可以进行碳封存,有助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竹产品加工包括单元加工、产品加工、副产品利用等,故竹子可全材利用,竹废料亦可用作碳原料;据图可知竹产品废弃填埋后可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影响小。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可知正常经营采伐竹林碳储量较不经营采伐竹林碳储量持续增长;根据材料二中的图可知当竹材进入到仓储阶段,达到固碳的效果;制成的竹制品,长期对二氧化碳起到汇聚作用;竹制品达到使用年限后,一部分材料被回收再加工利用,能够起到持续的汇碳效果;竹制品废弃填埋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
(3)通过规模化种植和加工,不仅可以提高竹材的产量,还可以开发更多种类的竹产品,同时规模化经营有助于实现生产的集中化和标准化,进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提高竹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加工工艺,增加其耐用性和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碳在产品中的存储时间;通过改进竹材的加工工艺和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切割、打磨等环节,从而减少竹料的浪费,合理利用竹材的各个部分,如竹枝、竹叶等,可以开发为生物质燃料或其他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废弃竹产品部分回收再加工利用,起到增加碳汇的效果。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乡村功能是指乡村为满足乡村居民各种需求所提供的各类服务的总和,涉及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在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双轮”驱动下,乡村就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城乡关系等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功能逐步由原始的居住和农业生产开始向工业生产、生活保障、生态旅游等功能延伸,乡村功能多样化、空间分异化特征日益显现。但近几年长株潭地区生态功能呈下降趋势。
(1)简述长株潭地区乡村生产功能指数高的自然条件。(4分)
(2)近年来长株潭地区乡村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说出其表现。(6分)
(3)针对长株潭地区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气候条件优越。(每点1分,任答4点共4分)
(2)乡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升;新型建筑材料和工艺兴起,住房条件改善;交通线路布局日趋增多,同时乡村的电力、医疗等设施不断健全。(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3)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农业;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解析】(1)本小题可按农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即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长株潭地区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形平坦;长株潭地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和黄壤,这两种土壤都具有较好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长株潭地区拥有众多河流,如湘江、浏阳河、捞刀河等,这些河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灌溉条件。同时,河流的存在还有利于调节气候,减少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长株潭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有优越的气候条件。
(2)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长株潭地区的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长株潭地区的乡村开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工艺,如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等。这不仅提高了乡村建筑的品质,还改善了乡村居民的住房条件,使乡村环境更加宜居;近年来,长株潭地区不断完善乡村交通网络,增加交通线路布局,提高交通便捷性。这有利于乡村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长株潭地区的乡村电力、医疗等设施不断完善。电力设施的改善为乡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医疗设施的健全则提高了乡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为他们的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增产等目的,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污染严重。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技术,鼓励农民使用生物肥料和天敌控制等环保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扩大种植面积,不合理地开发土地,造成植被破坏,减少了动物的栖息地,危及生物多样性。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坡度较大的耕地进行植树造林或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减缓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持能力,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该地多山、多雨,由于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以保护土地资源,防止河流淤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长株潭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大连近海海域曾因传统渔业生产方式,造成海水污染,渔业资源减少,养殖业萎缩。近年来大连打造集生境修复、资源养护、休闲渔业和景观生态于一体的现代海洋牧场,利用智慧养殖系统快速检测海水指标,实时查看鱼群活动状况,仅需几人就可以养殖上百吨大黄鱼。
南海海域表层平均水温在25℃以上,最高可达30℃,海水平均盐度为35‰,水质优良,生物多样。目前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建设仍严重滞后。2018年4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南“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方针政策,这为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1)与传统海洋渔业养殖相比,概括现代海洋牧场经济效益。(6分)
(2)与南海海域相比,说明大连利于海洋牧场建设的区位条件。(4分)
(3)说明我国在南海建设热带岛礁海洋牧场的战略意义。(6分)
【答案】(1)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增加渔业资源产量;提高渔业产品品质,实现渔民增收;节省劳动力,提高渔业养殖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展海洋旅游业,增加税收。(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2)纬度较高,受台风影响较小;海水温度、盐度低,对设备腐蚀等影响小;驻港条件好,交通便利,便于建材的运输;距离陆地近,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高校众多,科技实力强。(每点1分,任答4点共4分)
(3)岛礁海洋牧场建设空间广阔,保护与合理开发岛礁资源,振兴岛礁经济;科学养殖,缓解海洋生物资源短缺;促进海洋科技发展;维护海洋权益,实现海洋强国。(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渔业养殖方式对比、农业区位因素、发展蓝色经济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1)集生境修复、资源养护、休闲渔业和景观生态于一体的现代海洋牧场是对海洋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渔业资源产量;利用智慧养殖系统快速检测海水指标,实时查看鱼群活动状况,可以提高渔业产品品质,实现渔民增收;仅需几人就可以养殖上百吨大黄鱼,节省劳动力,提高渔业养殖效率;集生境修复、
资源养护、休闲渔业和景观生态于一体,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展海洋旅游业,增加税收。
(2)大连位于温带地区,纬度较南海海域高,受台风影响较小;大连附近海域海水温度、盐度低,对设备腐蚀等影响小;大连是我国中的港口之一,驻港条件好,交通便利,便于建材的运输;相对大面积海洋,陆地面积小的南海海域,大连附近海域距离陆地近,基础设施完善;大连人口较南海海域多,劳动力充足;大连高校众多,科技实力更强。(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海岛礁众多,海洋牧场建设空间广阔,充分利用岛礁空间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岛礁资源,振兴岛礁经济;海洋牧场是科学养殖方式,能缓解海洋生物资源短缺;海洋牧场科技含量高,能促进海洋科技发展;在南海建设热带岛礁海洋牧场是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实现海洋强国。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完成下面1-2小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的宽度不大于12海里
B.③属于领海
C.外国船只能在②区域航行
D.③④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的主权
2.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
①巩固国家安全②增加我国水资源总量
③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着碳中和的逐步推进,浙江山区某县积极拓展思路,结合当地茭白和麻鸭共养的特色,实施水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图1为该工程流程图,图2为茭白和麻鸭共养景观。完成下面3-4小题。
3.该地发展茭白和麻鸭共养的最大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湿地较多
4.实施该工程可实现的环境效益是( )
A.基本无碳排放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减少水能枯竭 D.减轻生物质污染
读下面某区域某历史时期景观图,完成下列5-6小题。
5.该图反映的历史时期( )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信息社会时期
6.该历史时期对应的人地关系是( )
A.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 B.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扩大
C.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21世纪以来,在海洋科技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全球海洋经
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下表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支撑条件(包括基础支撑、经济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政府支撑、环境支撑)评价结果排名表。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地区 广东 山东 上海 江苏 辽宁 福建 浙江 天津 河北 广西 海南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改革开放后,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支撑条件迅速优化得益于( )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B.发达的农业
C.良好的重工业基础 D.丰富的矿产资源
8.海南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劣势有( )
①海域面积小②海洋污染严重③科技水平低④工业基础较薄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2万多千米
B.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已得到有效遏制
C.我国陆域面积广大,不需要争取更多海洋权益
D.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为国际海洋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图中曲线反映出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A.先污染后治理 B.边污染边治理 C.可持续发展 D.人地不协调
11.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2.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2023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南鲲号”采用半潜船船体的浮动翼板“吸收”能量(图),通过拖船在南海岛礁之间来回移动。它就像一块巨型的移动充电宝,可全天候为有需要的岛礁提供电力,对海岛开发和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南鲲号”发电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
A.潮汐能 B.波浪能 C.太阳能 D.风能
14.下列关于“南鲲号”的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环境影响小,利于保护海岛生态 B.技术要求低,投资小,开发成本低
C.供电较稳定,缓解供电紧张,提高生活质量 D.促进南海的开发建设,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
制定《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需要。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16.《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中优先保护的资源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其中17题24分,18题12分,19题16分,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2022年11月,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主题为“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目前我国竹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人均竹产品消费量远低于国际水平。
材料二: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4~6年即为品质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进出笋长新竹,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竹材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采伐收获、原料仓储、高效利用直至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全生命周期,就是碳汇的全过程,即竹材碳足迹。通过碳足迹引导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下图示意竹林(以毛竹为例)碳储量随时间的变化(以1公顷为例),下图示意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
(1)指出“以竹代塑”在应对全球塑料污染危机中的优势。(8分)
(2)简述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6分)
(3)请从竹材加工角度提出我国竹产业碳足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乡村功能是指乡村为满足乡村居民各种需求所提供的各类服务的总和,涉及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在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双轮”驱动下,乡村就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城乡关系等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功能逐步由原始的居住和农业生产开始向工业生产、生活保障、生态旅游等功能延伸,乡村功能多样化、空间分异化特征日益显现。但近几年长株潭地区生态功能呈下降趋势。
(1)简述长株潭地区乡村生产功能指数高的自然条件。(4分)
(2)近年来长株潭地区乡村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说出其表现。(6分)
(3)针对长株潭地区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大连近海海域曾因传统渔业生产方式,造成海水污染,渔业资源减少,养殖业萎缩。近年来大连打造
集生境修复、资源养护、休闲渔业和景观生态于一体的现代海洋牧场,利用智慧养殖系统快速检测海水指标,实时查看鱼群活动状况,仅需几人就可以养殖上百吨大黄鱼。
南海海域表层平均水温在25℃以上,最高可达30℃,海水平均盐度为35‰,水质优良,生物多样。目前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建设仍严重滞后。2018年4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南“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方针政策,这为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1)与传统海洋渔业养殖相比,概括现代海洋牧场经济效益。(6分)
(2)与南海海域相比,说明大连利于海洋牧场建设的区位条件。(4分)
(3)说明我国在南海建设热带岛礁海洋牧场的战略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