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分层作业)
考点01 建设主体功能区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世界文化遗产、地质公园、重要水源保护区等六类63处禁止开发的区域,如北京西山森林公园、颐和园、密云水库延庆地质公园。完成下面1-2小题。
1.北京市的禁止开发区域面积占到18.4%,这些地区( )
A.呈片状分布于其他三类功能区域之中 B.可以适度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C.全部属于建筑物高大密集的建成区 D.大多是集中连片的风景名胜区
2.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市特有的主体功能区。下列做法有悖该功能区发展方向的是( )
A.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为宗旨 B.大刀阔斧进行旧城改造
C.严格限制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 D.积极引导旧城人口适度外迁
【答案】1.A 2.B
【解析】1.这些禁止开发区都占有一定的地域面积,分布比较广泛,优化、限制和重点开发区域里都有局部分布,因此,呈片状分布于其他三类功能区域之中,A正确。禁止开发区严禁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B错误。建筑物高大稠密,是中心商务区的特征,禁止开发区不具备这样的特征,C错误。根据材料如北京西山森林公园、颐和园、密云水库延庆地质公园都是禁止开发区,则禁止开发区分散分布特征明显,D错误。故选A。
2.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要突出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是凸显其文化中心功能,A正确,不合题意。严格限制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有利于保护原有文化设施;积极引导旧城人口适度外迁,有利于降低城市环境压力,凸显首都功能,CD正确,不合题意。大刀阔斧进行旧城改造,容易破坏历史文物,应该进行保护、修缮和传承,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滇中城市群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7个县(市)。该区域面积占云南省的29%,人口约占44.02%。下图为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时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十年间,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 )
A.各地均有上升 B.中部、北部上升较明显
C.东部高、西部低 D.东部和南部保持不变
4.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中,滇中城市群中部区域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答案】3.B 4.B
【解析】3.空间上,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特点,C错误;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是均有上升),中部、北部和西北部上升较为明显,东部和南部基本保持不变(但不是保持不变),故AD错误,B正确。故选B。
4.由图中可知,该区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开始开发基础较弱,但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故属于重点开发区,B正确,排除ACD。故选B。
考点0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廊坊市人口迁入量日益增多。下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意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廊坊市人口迁入量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京津辐射带动作用强 B.交通便捷度不断增强
C.社会经济高度发达 D.生态环境质量高
6.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雄安新区( )
A.将成为北京的行政副中心 B.全面疏解北京的首都职能
C.成为北京产业集中承接地 D.成为京津冀地区交通中心
【答案】5.A 6.C
【解析】5.廊坊市离京津较近,受京津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人口迁入,A正确;交通条件只是人口迁入量增长的基础条件;廊坊市经济发展相对于北京和天津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质量不是影响廊坊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6.北京的行政副中心位于通州,A错误;雄安新区将成为北京产业转出的集中承接地,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C正确,B错误;京津冀地区的交通中心是北京,D错误;故选C。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鼓励新一轮的大开发”,这是长江经济带战略最重要的要求,是制定规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读下面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下列关于图中节点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级节点城市都位于长江与支流的交汇处
B.成都与合肥两城市的城市形态相同
C.节点城市都是省级行政中心,服务范围相同
D.节点城市通过河流连接成网
8.长江经济带形成的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 )
A.长江便利的内河航运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答案】7.B 8.A
【解析】7.读图可知,图中一级节点城市包括杭州,杭州位于钱塘江入海口,不位于长江与支流交汇处,A错误。成都和合肥所在地区,地形平坦,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均为团块状,B正确。节点城市中包括宁波等非省级行政中心,C错误。节点城市之间并非都通过河流相连,D错误。故选B。
结合所学知识,长江经济带靠近长江黄金水道,内河航运发达,A正确。长江廉价的水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而下游地区流速缓慢,B错误。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优势不明显,C错误。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常规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石、煤炭)缺乏,D错误。故选A。
考点0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事关我国的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有人称海洋为“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食”,拓展蓝色海洋经济空间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说明海洋( )
A.矿产资源丰富 B.空间资源广阔 C.生物资源丰富 D.能源分布广泛
10.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应( )
①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②全面开采海底矿产 ③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④取消休渔禁渔制度 ⑤奉行科技先行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9.C 10.B
【解析】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说明海洋资源丰富 ,可供人类食用,所以是生物资源丰富,例如藻类、鱼类等。C正确;“未来的粮仓”指的不是空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ABD错误。故选C。
10.①坚持陆海统筹发展②奉行科技先行战略③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都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①③⑤正确;取消休渔禁渔制度,可能出现过度捕捞,④错误;全面开采海底矿产,可能引起海洋生态环境恶化,②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近年来,我国沿海多地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水制氢”项目开发,下图示意该项目模式。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海上风电—海水制氢”项目开发的目的是( )
A.发展特色产业,消除贫困 B.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
C.巩固海防,维护海洋权益 D.转变消费习惯,提倡可持续消费
12.在海上建设风力发电,有利于( )
A.减少建设成本 B.扩大能源市场
C.防御海洋灾害 D.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答案】11.B 12.D
【解析】11.通过清洁能源制氢,可以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实现节能减排,B正确;“海上风电—海水制氢”项目是高投入项目,不能消除贫困,对巩固海防作用不大,A、C错误;转变消费习惯不是该项目开发的目的,D错误。故选B。
海上风力发电比陆地风力发电成本高,A错误;海上风力发电仅仅是发展水制氢的能源并未扩大能源市场,B错误;海上风力发电不能防御海洋灾害,C错误;通过对海洋空间和水资源的利用拓展蓝色经济空间,D正确。故选D。
考点04 维护海洋权益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13-14题。
13.N海域与甲国距离超过200海里,则甲国在N海域( )
A.享有主权 B.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C.享有开发定居生物的主权权利 D.与其他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
14.乙国和芬兰对于波的尼亚湾应( )
A.共同开发所有的海底资源 B.尊重其归属国合法利用海洋的权利
C.公平分担保护每一寸海洋国土的义务 D.共同遏制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答案】13.D 14.D
【解析】13.N海域与甲国的距离超过200海里,属于公海,则甲国在N海域与其他国家平等共同使用,不享有主权及主权权利,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4.两国应各自开发自己领海内的海底资源,A错误;波的尼亚湾属于芬兰和乙国共有,不属于某一个国家,B错误;海洋国土应按照国际法分担保护,不能公平分担,C错误;波的尼亚湾水域污染较严重,乙国和芬兰应共同遏制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D正确。所以选D。
据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巡》记载:“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佳山,用甲卯及单卵,取钓鱼屿。”这是迄今发现有关钓鱼岛最早的记载。下图为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示意图。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要维护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洋权益应( )
①结交军事同盟,武力解决争端②坚定决心,宣示主权
③发展军事力量,必要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④对所拥有海域进行有效管理
⑤开展国家间外交活动,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本国的海洋主权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6.我国维护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海洋权益的地理意义有( )
①治理海洋环境污染②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③巩固国家安全④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5.C 16.D
【解析】15.我国把“和平、合作、和谱”作为新时期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理念。结交军事同盟,武力解决争端不符合我国理念,①错误。我们要坚定决心,宣示主权;发展军事力量,必要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所拥有海域进行有效管理;开展国家间外交活动,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本国的海洋主权,②③④⑤正确。故选C。
我国维护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海洋权益的地理意义有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②正确;维护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海洋权益有助于巩固国家安全,③正确;维护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海洋权就有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④正确;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主要通过限制污染物排放或达标排放、规范人类活动等技术或管理措施实现,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所以选D。
17.2023年4月28日,位于山东省烟台市以东海域的“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二期项目投入运营。“耕海1号”将渔业养殖、海上旅游、科技研发等功能相结合,开创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发展新模式。“耕海1号”的应用,有利于( )
①维护和行使海洋权益②促进海洋能源开发
③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④提升渔业养殖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耕海1号”将渔业养殖、海上旅游、科技研发等功能相结合,有利于维护和行使海洋权益,发展渔业养殖,提升渔业养殖效率,①④正确;“耕海1号”的应用,并没有促进海洋能源开发,也没有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排除②③。故选B。
18.2023年11月,我国首座可折叠自主升降网箱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正式亮相。“珠海琴”采取了水产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模式,一部分网箱用来保种育种,其他部分则用于深海养殖。如图为“珠海琴”半潜式平台效果图。据此,回答“珠海琴”的开发和应用,利于( )
①维护和行使海洋权益②辐射南海养殖业,促进南海能源开发
③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④提升保种育种的水平,提高产出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珠海琴”采取了水产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模式,一部分网箱用来保种育种,其他部
分则用于深海养殖,“珠海琴”作为海洋养殖区域,作为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和应用,利于我国维护和行使海洋权益,①正确;辐射南海养殖业,促进南海养殖业开发,而不是能源开发,②错误;是水产养殖与育种,并不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③错误;通过部分网箱用来保种育种,利于提升保种育种的水平,提高产出效益,增加经济效益,④正确;故选B。
19.下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g
【答案】C
【解析】e地地处青藏高原,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有较多的高原湖泊和河流,湿地资源是青藏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湿地对青藏地区的生态系统及涵养水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区域的生态功能主要是保护湿地和涵养水源,C正确;其他区域主要是以保护林草和生物多样性为主,排除ABD。故选C项。
维护海洋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时期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下图示意海洋空间规划。读图,完成下面20-22小题。
20.①是( )
A.内水 B.毗连区 C.领海 D.大陆架
21.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 )
A.① B.② C.④ D.⑤
22.在③的区域中( )
A.沿海国享有全部主权 B.属于国家领水的组成部分
C.拥有惩治违法事项的管制权 D.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
【答案】20.A 21.D 22.C
【解析】20.读图可知,①位于领海基线以内,是内水,A正确;③位于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到24海里范围内,是毗连区,B错误;②位于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内,是领海,C错误;⑤是大陆架,D错误。故选A。
21.由已学可知,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图中⑤表示大陆架,D正确;①是内水、②是领海、④为专属经济区,ABC错误。故选D。
22.读图结合所学可知,③是毗连区,是指沿海国根据其国内法,在领海之外邻接领海的一定范围内,为了对某些事项行使必要的管制权,而设立的特殊海域,沿海国对其享有部分主权和防止、惩治违法事项的管制权,C正确;①内水和②领海区域中,沿海国享有全部的主权,是国家领水的一部分,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ABD错误。故选C。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处于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与北京、天津基本等距离(大致111公里),规划面积2000平方公里,具有交通便利,战略性优势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23-25题
23.下列属于设立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
①地理上靠近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 ②科技发达,矿产资源丰富
③生态环境优良,环境承载力大 ④国家政策的支持
⑤新区面积大,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⑥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⑥
24.下列推测北京有可能最先向雄安新区迁移的是( )
A.传统制造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文教服务单位 D.国家权利机关
25.新区的建立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服务范围减小 B.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
C.新区的生态环境下降 D.天津经济发展面临竞争
【答案】23.B 24.A 25.B
【解析】23.读材料分析可知,该区域深处京津冀核心腹地,地理上靠近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整体开发强度不大,生态环境优良,环境承载力大;新区面积大,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①③④⑤正确;科技不发达,劳动力数量影响较小,②⑥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主要是为了缓解北京“大城市病”的,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为了分散城市职能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会将北京的传统制造业最先转移到雄安新区,A正确;高科技产业是北京的优势产业、文教服务单位不会最先转移、国家权利机关不会转移,ACB错误。故选A。
25.城市的辐射范围受城市规模影响,新区的建立不会减小北京的服务范围,A错误;北京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新区,可以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B正确;新区以生态环境优良为突出特点,且新区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不会造成生态环境下降,C错误;天津、北京、河北定位不同,天津经济发展不会面临竞争,反而利于促进其发展,D错误。故选B。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经济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等市、县所属陆域。下图为山东省相关信息分布简图,完成下面26-27小题。
26.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
①领海权益②内水权益③公海权益④毗连区权益⑤专属经济区权益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7.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需防御的主要海洋灾害是( )
①酸雨②海啸③风暴潮④海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26.D 27.D
【解析】26.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海洋权限包括领海、内水的主权权益、由主权延伸或衍生过来的毗连区权益,还包括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的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专属权益,①、②、④、⑤符合题意;公海权益不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不属于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酸雨不属于海洋灾害,①不符合题意;山东离海底地震多发处较远,且沿海大陆架宽广,海啸灾害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影响不大,②不符合题意;风暴潮属于海洋灾害,而且是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造成破坏的常见海洋灾害,③符合题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冬季寒冷,海水结冰现象普遍,海冰会阻碍或影响海洋经济活动,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需防御的主要海洋灾害,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28-29小题。
28.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国家战略有( )
①一带一路②中部崛起③西部大开发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的原因( )
A.上、中、下游协调难度大 B.沿线排污量大、强度高
C.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大 D.资金不足、科技欠发达
【答案】28.A 29.B
【解析】28.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包含重庆、云南等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含上海、浙江等地区,涉及长江
经济带,①符合题意;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涉及长江经济带,②符合题意;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区,涉及长江经济带,③符合题意;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与长江经济带不相关,④不符合题意。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
29.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线,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资源富集地区联系起来,是承东启西的纽带,上、中、下游协调难度大不是不搞大开发的原因,A错误;目前长江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水资源污染状况严重,B正确;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大利于开发,C错误;长江经济带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同时这里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D错误。故选B。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城市群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共有41个城市,面积超过3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3亿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城市群。下图示意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30-32小题。
30.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分工协作合理 B.消费市场广阔,创新能力强劲
C.产业基础雄厚,发展齐头并进 D.对外开放最早,交通运输便利
3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 )
A.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 B.促进各城市等级提高
C.加快区域交通高速化 D.促进产业分布均衡化
32.为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做好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②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
③加速省会城市城镇化建设④促进城市间人口迁移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30.B 31.C 32.D
【解析】30.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并不丰富,A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创新能力强,B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差异大,发展不会齐头并进,C错误;长三角对外开放晚于珠三角,D错误。故选B。
3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会推动区域发展,包括区域内交通运输条件改善,C正确;区域内劳动力成本可能会上升,A错误;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城市等级没有影响,B错误;区域一体化后产业发展会因地制宜,不同地区互补发展,产业分布不会均衡化,D错误。故选C。
32.做好区域内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加强区域内各城市分工与合作,可以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①②正确;只加速省会城市城镇化不利于区域一体化,③错误;人口迁移与区域一体化没有直接联系,④错误。故选D。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山地、丘陵。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增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江西,自2007年开始就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取得较大成就。《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左为江西省简图,图右为主体功能区示意图。
(1)判断Ⅰ、Ⅱ、Ⅲ区域分别对应的主体功能区类型。
(2)分析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Ⅰ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Ⅲ为城镇化地区。
(2)主要意义体现在生态价值,Ⅰ区域位于河流上游,是江西重要的水源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解析】(1)从左右两图对比可知,Ⅰ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山区,注意保持水土,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Ⅱ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湖泊沿岸平原,且呈片状特征,为农产品主产区;Ⅲ主要分布在平原,主要沿河分布,呈斑块状分布,为城镇化地区。
(2)由材料“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增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可知,江西省适宜开发的土地少、许多资源短缺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区所占面积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Ⅰ区域位于河流上游,是江西省重要的水源地,其重要意义体现在生态价值,为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江西,应建设成为生态功能区,其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6月1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材料二:图1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图2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模式图。
(1)简析部分在大湾区从业人员返回粤西创业的原因。
(2)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广东重视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的原因。
(3)阐述广东大力推动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的意义。
(4)从大都市辐射带动角度,列举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其他地区未来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发展的主要措施。
【答案】(1)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大湾区相比,粵西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粵西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当地创业政策扶持。
(2)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安全
(3)经济: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同时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生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社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4)推进区域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发挥比较优势,寻找最优区位,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加强统一规划与管理;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集群,积极融入全产业链协作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充分发挥粵港澳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做强区域核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
【解析】(1)材料显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粤西地区承接了大量大湾区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粤西地区相对经济落后,生活成本更低;同时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粵西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这些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优势条件;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当地创业政策扶持,也促使大湾区从业人员返回粤西创业。
(2)广东省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大力推动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可以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同时新能源比重的增加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进而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安全。
(3)广东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我国海洋经济权益,发挥海洋资源优势,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广东经济水平;该项目可以优化广东等沿海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改善大气质量;该项目可以提高能源,可以缓解能源危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碳排放,进而有利于 “双碳”目标的实现;该项目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4)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各自区位优势不同,北部湾有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且生态环境较好,可以利用其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参与产业分工协作;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北部湾经济区距离奥港澳大湾区较近,应发挥粤港澳辑射带动作用;北部湾经济区基础设施焦文落后,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南海亦称南中国海,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重要航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的分布区。我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非法侵占的南海诸岛,并恢复行使主权。为了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我国于1947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绘制了标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
2002年,为了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各方承诺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我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
(2)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3)分析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答案】(1)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2)中国表示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
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在涉海争端问题上明确重申,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重大方针,坚持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3)南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通道,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海洋运输仅次于欧洲的地中海居全球第二,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货轮航经此地;南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渔业资源种类多、渔获量大,油气资源丰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中国90%以上的对外贸易、60%以上的石油能源依赖海洋运输,为了保障我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急需建设海洋强国。
【解析】(1)为重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与各国在南海的合作,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基于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长期历史实践及历届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根据中国国内法以及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一)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二)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三)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四)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中国上述立场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南海主权争议概括起来,大致是四个问题:第一是南海岛屿主权归属问题。第二是南海航行自由和无害通过问题。第三是南海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开发问题。第四是美国插手干涉南海主权争议问题。基本立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通过对话与谈判等外交手段妥善处理和解决南海争端,与相关国家共同努力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政策主张: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保持了极大克制,并以建设性姿态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和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3)南海在我“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拥有重要地位。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枢纽,是“远东十字路口”;海洋运输仅次于欧洲的地中海居全球第二,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货轮航经此地,南海已然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货运大动脉;南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渔业资源种类多、渔获量大,油气资源丰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中国90%以上的对外贸易、60%以上的石油能源依赖海洋运输,南海是我国南大门的天然屏障,能使我国的战略纵深多出几千公里,为了保障我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急需建设海洋强国。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分层作业)
考点01 建设主体功能区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世界文化遗产、地质公园、重要水源保护区等六类63处禁止开发的区域,如北京西山森林公园、颐和园、密云水库延庆地质公园。完成下面1-2小题。
1.北京市的禁止开发区域面积占到18.4%,这些地区( )
A.呈片状分布于其他三类功能区域之中 B.可以适度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C.全部属于建筑物高大密集的建成区 D.大多是集中连片的风景名胜区
2.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市特有的主体功能区。下列做法有悖该功能区发展方向的是( )
A.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为宗旨 B.大刀阔斧进行旧城改造
C.严格限制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 D.积极引导旧城人口适度外迁
滇中城市群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7个县(市)。该区域面积占云南省的29%,人口约占44.02%。下图为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时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十年间,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 )
A.各地均有上升 B.中部、北部上升较明显
C.东部高、西部低 D.东部和南部保持不变
4.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中,滇中城市群中部区域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考点0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廊坊市人口迁入量日益增多。下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意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廊坊市人口迁入量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京津辐射带动作用强 B.交通便捷度不断增强
C.社会经济高度发达 D.生态环境质量高
6.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雄安新区( )
A.将成为北京的行政副中心 B.全面疏解北京的首都职能
C.成为北京产业集中承接地 D.成为京津冀地区交通中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鼓励新一轮的大开发”,这是长江经济带战略最重要的要求,是制定规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读下面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下列关于图中节点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级节点城市都位于长江与支流的交汇处
B.成都与合肥两城市的城市形态相同
C.节点城市都是省级行政中心,服务范围相同
D.节点城市通过河流连接成网
8.长江经济带形成的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 )
A.长江便利的内河航运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考点0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海洋,事关我国的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有人称海洋为“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食”,拓展蓝色海洋经济空间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说明海洋( )
A.矿产资源丰富 B.空间资源广阔 C.生物资源丰富 D.能源分布广泛
10.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应( )
①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②全面开采海底矿产 ③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④取消休渔禁渔制度 ⑤奉行科技先行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近年来,我国沿海多地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水制氢”项目开发,下图示意该项目模式。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海上风电—海水制氢”项目开发的目的是( )
A.发展特色产业,消除贫困 B.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
C.巩固海防,维护海洋权益 D.转变消费习惯,提倡可持续消费
12.在海上建设风力发电,有利于( )
A.减少建设成本 B.扩大能源市场
C.防御海洋灾害 D.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考点04 维护海洋权益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13-14题。
13.N海域与甲国距离超过200海里,则甲国在N海域( )
A.享有主权 B.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C.享有开发定居生物的主权权利 D.与其他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
14.乙国和芬兰对于波的尼亚湾应( )
A.共同开发所有的海底资源 B.尊重其归属国合法利用海洋的权利
C.公平分担保护每一寸海洋国土的义务 D.共同遏制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据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巡》记载:“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佳山,用甲卯及单卵,取钓鱼屿。”这是迄今发现有关钓鱼岛最早的记载。下图为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示意图。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要维护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洋权益应( )
①结交军事同盟,武力解决争端②坚定决心,宣示主权
③发展军事力量,必要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④对所拥有海域进行有效管理
⑤开展国家间外交活动,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本国的海洋主权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6.我国维护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海洋权益的地理意义有( )
①治理海洋环境污染②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③巩固国家安全④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4月28日,位于山东省烟台市以东海域的“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二期项目投入运营。“耕海1号”将渔业养殖、海上旅游、科技研发等功能相结合,开创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发展新模式。“耕海1号”的应用,有利于( )
①维护和行使海洋权益②促进海洋能源开发
③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④提升渔业养殖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3年11月,我国首座可折叠自主升降网箱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正式亮相。“珠海琴”采取了水产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模式,一部分网箱用来保种育种,其他部分则用于深海养殖。如图为“珠海琴”半潜式平台效果图。据此,回答“珠海琴”的开发和应用,利于( )
①维护和行使海洋权益②辐射南海养殖业,促进南海能源开发
③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④提升保种育种的水平,提高产出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下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g
维护海洋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时期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下图示意海洋空间规划。读图,完成下面20-22小题。
20.①是( )
A.内水 B.毗连区 C.领海 D.大陆架
21.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 )
A.① B.② C.④ D.⑤
22.在③的区域中( )
A.沿海国享有全部主权 B.属于国家领水的组成部分
C.拥有惩治违法事项的管制权 D.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处于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与北京、天津基
本等距离(大致111公里),规划面积2000平方公里,具有交通便利,战略性优势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23-25题
23.下列属于设立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
①地理上靠近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 ②科技发达,矿产资源丰富
③生态环境优良,环境承载力大 ④国家政策的支持
⑤新区面积大,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⑥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⑥
24.下列推测北京有可能最先向雄安新区迁移的是( )
A.传统制造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文教服务单位 D.国家权利机关
25.新区的建立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服务范围减小 B.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
C.新区的生态环境下降 D.天津经济发展面临竞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经济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等市、县所属陆域。下图为山东省相关信息分布简图,完成下面26-27小题。
26.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
①领海权益②内水权益③公海权益④毗连区权益⑤专属经济区权益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7.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需防御的主要海洋灾害是( )
①酸雨②海啸③风暴潮④海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
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28-29小题。
28.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国家战略有( )
①一带一路②中部崛起③西部大开发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的原因( )
A.上、中、下游协调难度大 B.沿线排污量大、强度高
C.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大 D.资金不足、科技欠发达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城市群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共有41个城市,面积超过3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3亿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城市群。下图示意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面30-32小题。
30.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分工协作合理 B.消费市场广阔,创新能力强劲
C.产业基础雄厚,发展齐头并进 D.对外开放最早,交通运输便利
3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 )
A.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 B.促进各城市等级提高
C.加快区域交通高速化 D.促进产业分布均衡化
32.为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做好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②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
③加速省会城市城镇化建设④促进城市间人口迁移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山地、丘陵。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增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江西,自2007年开始就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取得较大成就。《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左为江西省简图,图右为主体功能区示意图。
(1)判断Ⅰ、Ⅱ、Ⅲ区域分别对应的主体功能区类型。
(2)分析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6月1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材料二:图1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图2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模式图。
(1)简析部分在大湾区从业人员返回粤西创业的原因。
(2)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广东重视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的原因。
(3)阐述广东大力推动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的意义。
(4)从大都市辐射带动角度,列举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其他地区未来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发展的主要措施。
3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南海亦称南中国海,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重要航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的分布区。我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非法侵占的南海诸岛,并恢复行使主权。为了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我国于1947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绘制了标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
2002年,为了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各方承诺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我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主要有哪些
(2)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3)分析南海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