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
jī绊( )mò然( )kàng奋( )rǒng杂( )tián( )静
烧灼( )辐射( )明晰( )戛然而止( )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舞姿和鼓点中”能感受到“摆脱和追求”,其深刻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痛苦和欢乐”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翻飞”,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 )
(3)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
(4)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4.仿写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仿写:
二、阅读理解
(一)
①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②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③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④好一个安塞腰鼓!
⑤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 )着你,( )着你,( )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⑥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⑦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⑧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⑨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A.威逼 B.烧灼 C.震撼
2.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⑴元气淋漓:
⑵惊心动魄:
3.选文第①、②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赞美农民的衣着 B.赞美生命的强盛
C.赞美红豆角老南瓜的功用 D.赞美能量的奇伟磅礴
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A这张铜刻的题名是《书痴》。画面是一间藏书室,四壁都是直达天花板的书架,在一架高高梯凳顶上,站着一位白发老人,也许就是这间藏书室的主人,他胁下夹着一本书,两腿之间夹着一本书,左手持着一本书在读,右手正从架上抽出一本。天花板上有天窗,一缕阳光正斜斜地射在他的书上,射在他的身上。
B读书是一件乐事,藏书更是一件乐事,但这种乐趣不是人人可获得,也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拈来即是的。学问家的读书,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一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不是读书。版本家的藏书,斤斤较量着版本的格式,藏家印章的有无,他是在收古董,并不是在藏书。至于暴发户和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旦夕之间便坐拥百城,那更是书的敌人了。
C真正的爱书家和藏书家,他必定是一个在广阔的人生道上尝遍了哀乐,而后才走入这种狭隘的嗜好以求慰藉的人。他固然重视版本但不是为了市价他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
节选自叶灵凤的《书痴》
1.填空:A段文字的语言表达方式以_________为主。能证明它是藏书室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选文主要从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
2.“天花板上有天窗,一缕阳光正斜斜地射在他的书上,射在他的身上。”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判断:
①这时的太阳所表示的时间大约是( )
A.早上太阳升起不久B.傍晚临近太阳快下山之前
C.上午十点以后至下午四点以前D.正午时分
②“梯凳”在室内所摆的方位应是:( )
A.室内偏北B.室内偏南 C.室内偏西D.室内偏东
3.“也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拈来即是的”中的“拈”应该为( )
A.zhān B.Niān C.Liǎn D.zān
4.对“开卷有益”解释符合上下文意的一项是( )
A.一种可以自由查阅资料的考试B.一打开卷子就能受到好处
C.打开书本,受到读书的好处D.打开卷绸,就能受到好处
5.B段写了三类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是一种乐事”,读书之乐表现在;“藏书更是一件乐事”,藏书之乐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问家的读书……估量着书中每一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表现出学问家读书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旦夕之间便坐拥百城”中词语含义的理解:
①“旦夕之间”的含义是( )
A.早晨或晚上B.早晨与晚上 C.早晚之间D.短时间内
②“百城”的含义是( )
A.一百座城市B.周长有百里的城 C.一百座城装的书D.一百座城里的书
8.你认为读书的乐趣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选文C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①广阔——②哀——
11.选文C后部分未加标点,下列标点正确的项是( )
A.,,,,,。B.,;,。,。C.,,,。,。D.,;,。,!
12.“他必定是一个在广阔的人生道上尝遍了哀乐……”中的“他”指代的是( )A.读书人B.做学问的人
C.爱书家和藏书家D.暴发户和大腹贾
13.“手不释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几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的恢宏气势,展现出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学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宏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第①段从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_______;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的文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200字左右议论性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羁蓦亢冗恬zhuófúxījiá
2.(1)运用比喻、夸张和衬托手法,突出黄土高原人民粗犷、奔放、豪壮的气质。
(2)这是历史和现实在腰鼓艺术中的反映,反映了摆脱愚昧贫穷,思想解放的农民奔向小康生活的时代风貌。
(3)历史上的地域封闭、思想保守、生活贫穷已经有了很大改变,黄土高原上的人民正以高涨的热情建设改革开放的新农村。
3.(1)顶针(2)排比反复(3)比喻(4)暗喻
4.略
二、(一)、1.C B A2.⑴充分显示黄土蕴藏的原始生命力。⑵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3.第①段:写安塞腰鼓在山崖上的回音。第②段:写安塞腰鼓在人心灵上引起的共鸣。4.D 5.因为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二)1.说明;四壁是书架;书架取书读的白发老人;天窗2.①C②A 3.B 4.C 5.学问家藏书家暴发户和大腹贾6.用书中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拥有知识;从中选取做学问有用的知识;为做学问服务7.①D②C 8.略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0.①狭隘②乐11.B 12.C 13.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形容读书入了迷。
(三)
1.地理位置 土地面积
2.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史 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3.C A B 4.历史悠久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5.略
《安塞腰鼓》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和掌握“忘情、亢奋、戛然而止、晦暗、羁绊、烧灼、叹为观止”等词的读音和意义。
2、理解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3、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2、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厚重而广漠的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这条文化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安塞腰鼓。它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人民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与壮阔场景,我们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
二、作者简介
三、安塞腰鼓介绍
(播放视频资料)
四、检查预习——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或意义
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狂舞:纵情的跳舞。
闪射:闪耀、放出(光芒)。
亢(kàng)奋:极度的兴奋。
戛(jìá)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晦(huì)暗:昏暗,不明显。
羁(jī)绊:缠住了不能脱身。
烧灼(zhuó)烧、烫,使受伤。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五、听读课文,整体把握
六、理解文章内容,体味内在美
(一)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
(二)思考:
1、安塞腰鼓,它粗犷、豪放、壮阔而又热烈,那么作者是从那些角度描写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的呢?
(1)直接描写气势磅礴的场面。
(2)用自身的感受和联想间接描写安塞腰鼓。
2、作者在描写威猛宏伟的腰鼓场面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生动、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安塞腰鼓的力量美,属于直接描写。
3、请找出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课文第11自然段)
4、这是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感受和联想,那么你认为课文到底想通过安塞腰鼓来表现什么?
安塞腰鼓的真正魅力正在于:它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其本质是安塞人要冲破贫困落后的羁绊,不甘贫困落后,不畏屈辱磨难,奋发向上,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
七、学生齐声激情朗读
八、品读思考: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明确:美在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1、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
2、本文大量运用排比,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3、比喻的准确生动的描绘,对表现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起到推动的作用。
如:a.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b.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4、对比,如与江南水乡的柔情的对比,更突出了黄土高原的艺术上的豪放粗旷。
九、拓展延伸
如此的安塞腰鼓,如此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面对贫困闭塞的黄土高原,作者却有如此的赞美,你怎样理解?请把第12、16、19、21、24自然段置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里进行思考,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我们的民族显然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太多的束缚和挫折,但我们总能神奇般地重新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和自豪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我们就一定能够再造辉煌。
十、随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晦暗( ):②冗杂( ):
③羁绊( ):④亢奋( ):
⑤叹为观止( ):⑥戛然而止( ):
2、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①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②好一个安塞腰鼓!
③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课件12张PPT。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云南省泸水县民族中学段国春制作安塞腰鼓刘成章 厚重而广漠的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这条文化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安塞腰鼓。它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人民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与壮阔场景,我们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命意识,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安塞腰鼓介绍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或意义忘情:
狂舞:
闪射:
亢( )奋:
戛( )然而止:
晦( )暗:
羁( )绊:
烧灼( ):
叹为观止:kàngjìáhuìjīzhuó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纵情的跳舞。闪耀、放出(光芒)。极度的兴奋。声音突然中止昏暗,不明显。 缠住了不能脱身。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烧、烫,使受伤。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安塞腰鼓1-4:( )的腰鼓 5-27:( )的腰鼓5-13:宏伟的场面14-17:雄壮的( )18-22:击鼓的( )23-27:奇丽的( )28-30:( )的腰鼓 安静隆隆隆隆声响后生舞姿静寂理解文章内容,体味内在美思考:1、安塞腰鼓,它粗犷、豪放、壮阔而又热烈,那么作者是从那些角度描写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的呢?
(1)直接描写气势磅礴的场面。
(2)用自身的感受和联想间接描写安塞腰鼓。
2、作者在描写威猛宏伟的腰鼓场面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
生动、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安塞腰鼓的力量美,属于直接描写。
3、请找出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课文第11自然段)
4、这是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感受和联想,那么你认为课文到底想通过安塞腰鼓来表现什么?
安塞腰鼓的真正魅力正在于:它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其本质是安塞人要冲破贫困落后的羁绊,不甘贫困落后,不畏屈辱磨难,奋发向上,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激情朗读品读思考:文章美吗?美在哪里?美在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1、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
2、本文大量运用排比,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3、比喻的准确生动的描绘,对表现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起到推动的作用。
如:a.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b.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4、对比,如与江南水乡的柔情的对比,更突出了黄土高原的艺术上的豪放粗旷。拓展延伸 如此的安塞腰鼓,如此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面对贫困闭塞的黄土高原,作者却有如此的赞美,你怎样理解?请把第12、16、19、21、24自然段置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里进行思考,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们的民族显然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太多的束缚和挫折,但我们总能神奇般地重新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和自豪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我们就一定能够再造辉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①晦暗( ): ②冗杂( ): ③羁绊( ): ④亢奋( ): ⑤叹为观止( ): ⑥戛然而止( ): 2、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①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②好一个安塞腰鼓! ③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