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艾青,动情地说:
“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 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中,诗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真挚怀念的情怀和热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艾青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浙江方言“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作者写道:“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艾青出生时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艾青后来曾回忆说:“我是在一种被冷漠的环境中生活的”,“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爱我,我也爱她.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古罗马竞技场》等.他的诗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听朗读录音,体会感情,概括意思.回环往复强调“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倾注了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一节:?大堰河卑微的身世.没有姓名 没有人身自由??????????????
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 悲苦低微的穷苦劳动妇女第二节:点明大堰河和“我”的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 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 故此.第三节:?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联想、想象:
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 冷落的故居
典押的田地
长青苔的石椅思念哀悼之情 用八个_______句即八个细节,而最主要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写出关心、照料、温暖、爱抚乳儿,充分体现了她的____________。 第四节:?抒写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排比“把我抱在怀里,抚摩我” 勤劳和善良 用问句,间接表现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 ?第五节:?“我”离开大堰河. ????这里极力铺写地主家庭富裕豪华生活,与大堰河家形成对比,反衬大堰河家庭的贫穷;“看着、摸着、坐着、吃着”表明“我”对这富丽豪华的一切的新奇,又“忸怩不安”,反衬大堰河家庭虽贫穷而充满欢乐,进一步抒发对大堰河一家深挚的爱、深沉的留恋。 第六节:?“我”回到自己生活优裕的家中时,像陌生的新客一样忸怩不安. 第七节:?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3.首尾反复,强调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她的伟大.1.六个排比句: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2.“含着笑不停地劳”的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真切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反映她丰富的内心世界.第八节:?进一步描写大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典型细节1.年节切冬米的糖;
2.贴乳儿的画;
3.逢人夸乳儿;
4.梦里盼乳儿幸福。????????第九节:?大堰河死时一家人的悲痛.丈夫为她流泪,儿子为她哭得悲伤,表现她在家人心目中的地位 死时呼乳儿名字,表现她广阔的胸襟. 乳儿不在她旁侧,表现作者的哀悼与歉疚. ??写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最后一句反复强调“大堰河所不知道的”,深化全诗悲剧气氛,激发读者的同情. ?第十节:?大堰河的殡葬. 五个排比,是对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第十一节:?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惨遭遇.第十二节:?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 抒发诗人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用八个排比句直抒胸臆.结尾三个诗句,使“大堰河”含义更广泛,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用呼告手法,直接抒发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爱戴之情。第十三节:?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第四层(12-13):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 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第二层(5-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第三层(9-1l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与控诉 大堰河形象总结1.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 2.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 3.大堰河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仍然不忘记用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4.她是博大的,她能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 5.她是悲苦的,多年的贫苦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健康,年仅40多岁就含泪地去了. 排比和反复 1.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2.反复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第3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3段中的“今天”相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第3段与第12段的关系课外阅读作者其他作品